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成人矣。”
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例如《论语·季氏》中写道: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还例如《论语·子张》中写道: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以上我举的三例中的〃义〃都是当〃一种德行〃讲的,不能当〃宜〃讲。
于丹大约真的要引导广大读者跟上她〃走一条适宜的正路〃,所以硬是将〃义〃解成〃宜”,不是为读者想,仍是为主题服务,为思想服务,于教授可不是缺乏思想的索隐派,于教授也不会没道理地强词夺理。
于教授“从二十一岁读先秦文学硕士开始,几乎泡在中华版的书堆里长大”,怎么会是没思想没道理的凡妇俗女呢?
我们很快就要谈到她的思想和道理,只不过要在给她挑了曲解《论语》之错之后,请读者拭目以待吧! 对了,别忘了于教授还特别喜欢适宜的温度!就连她这本书的后记的题目都是《〈论语〉的温度》,多么温暖的题目啊!是〃适宜的温度〃令于教授将〃义〃解释成〃宜〃。
啊!多么美妙的适宜的温度啊!〃可以让千古人群温暖地浸润其中,在每一个生命个体中,以不同的感悟延展了殊途同归的价值。”
(此段话选自于教授的《〈论语〉的温度》,只有于教授才能在这样枯燥的后记中流露出充满诗意的语言,她也该感谢那适宜的温度了!)+书归正传,还是给于教授继续挑错吧! 于教授在她的著作的60页上写道:〃君子还有第三个标准,就是'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
《论语》可以乱讲的吗…批评于丹(6)
就是说:君子是合群的,虽然他内心里庄重、庄严不可侵犯,但他在一大群人里头却从来不争,他也决不拉帮结派,谋取私利。”
孔子所说的〃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很好懂,也很好解,孔子就是说:〃君子庄重自尊不与人争,合群却不结党拉派。”
孔子的这句话丝毫没有〃谋取私利〃之意,〃谋取私利〃是于教授强加上去的私货。
因为“结党”并不见得为“营私”,“结党”与“营私”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于教授加进“谋取私利”,还是要为她的主题服务,她是要劝读者抛弃私利的,不加进去,又怎么抛掉呢?
还是在60页,于教授写道:〃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路》)。
举个例子,许多人在一起,大家的观点肯定会不完全一样,当各自说出自己的观点时,一个真君子是会认真倾听的,他能够理解和尊重每一个人观点的合理性,同时又能够坚持自己的观点。
这样就既保证了集体的和谐,又保留了不同的声音。
我们今天说要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把每一个人的不同的声音和谐地融入到大的集体的声音中。
小人则刚好相反,他是'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生活中经常会看见这样的场面:大家讨论一件事情的时候,领导的话还没说完,马上就会有人跳出来说,对对对,领导说得真好,什么高屋建瓴、深谋远虑之类的溢美之词说了一大箩筐;可是到会后他转脸就会对别人说,哎,这个领导说的都是什么啊?
我一点都不同意他的观点!”
于教授举了例子反而把简单的内容复杂化了,把格言式的语录世俗化了。
孔子说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其实在说:“君子调和而不混同,小人混同而不调和。”
于教授所谓:〃把每一个人的不同的声音和谐地融入到大的集体的声音中。”
正是〃不同而和”,与君子的“和而不同”恰恰意思相反。
“小人同而不和”不是说当面同意,背后又不同意。
于教授也许弄不清这句话的真正原意,就用世俗化方式举例来打比方。
我以为“和”指的是调和,“同”指的是“等同”。
用而今的方式来讲,和就是矛盾的统一,同则是绝对的统一。
孔子之所以主张“和”而反对“同”,是主张在等级制度的基础上进行调和,不同意将等级取消并混同之。
《论语》有几处提到这种观点,例如《论语·学而》中写道: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的这段话是说:〃礼的施行,以和谐为贵。
前代圣王的治道,好在这儿,大小事都遵照这一原则。
有行不通的时候,知和谐为贵而求和,不用礼仪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在这里,〃礼〃就是区别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及相应的礼节仪式,其主要作用是区别差异。
在礼的前提下进行调和,而不是将等级取消进行混同。
有子的这段话与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是一个意思。
《论语》中还有一处孔子的话,与它们有相同的意思。
那就是:“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于教授在解释这句话的时候,她在61页上写道:关于君子和小人行事的不同,孔子还有一个表述,叫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周〃就是能够团结照顾到很多人,他以道义为准则与人交往,所以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个真君子不管他有多少朋友,他都会像空气里的氧气一样,让朋友们感觉到很欢欣,感受到照应。
〃比〃这个字,字形像两个人紧挨着站在一起。
《论语》可以乱讲的吗…批评于丹(7)
这句意思是说,小人喜欢结成圈子,他不会融入大集体。
比如说开一个Party,一个君子会让这里面远近亲疏所有人都觉得很舒服;但是小人呢,他会和他最要好的人躲到一个角落去嘀嘀咕咕,好像他们两个人好得不得了。
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
还是因为君子和小人的道德境界不同。
于丹教授以为〃比〃的意思是〃两个人紧挨着站在一起〃,〃紧挨〃就结成了小圈子。
所以她将“小人比而不周”解释成:“小人喜欢结成小圈子,他不会融入大集体。”
而“君子周而不比”在她的解释下,成为了“君子能够团结照顾到很多人,融入大集体,而从来不结小圈子。”
这样君子与小人的差别就在于是否结小圈子了。
如果将〃比〃当成〃齐〃与〃同〃来讲,全句就可以解释成〃君子调和却不混同,小人混同却不调合。”
意思就与“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相近了。
这两段话从内容上应该是相近的,讲的是同一件事。
于丹教授在63页上写道:孔子十分讨厌那些夸夸其谈的人,他说:〃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学而》)他认为,真正的君子应该“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表面上可能是木讷的,少言寡语,但他的内心无比坚定、刚毅。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已经成为民间格言,4岁就读《论语》的于丹教授一定知道这句话的解释是:“君子想要在说话上谨慎迟钝,在行动上敏捷。”
这与孔子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速也。”
是意思相近的。
然而于丹教授特意不提〃行动的敏捷〃,却偏说:〃内心无比坚定、刚毅〃。
这显然又是于丹教授加上去的。
“内心”与“行动”是两个没有关联的词组。
《论语》原文根本没提到“内心”。
又是于丹教授在偷梁换柱,将“行动”偷换成“内心”。
这种有意曲解不同于她的无意曲解,无意曲解是因她的理解有误而造成,而有意曲解则是明知故犯。
为何明知故犯?
还是为了她的主题服务!于丹教授具备女性普遍具有的内心精细的特点,无论有意曲解时,还是无意曲解时都念念不忘她的主题。
她的主题是要让广大读者得到内心的平安。
这在当前的商品社会、物质时代之中,是多么伟大的创举啊!内心!内心!她不提〃内心〃行吗?
她感兴趣的不是行动!将不感兴趣的换成她孜孜以求的东西,她并不以为是个错误。
在64页,于丹写道:在孔子看来,君子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是比职业主义更高一层的理想主义。
君子从来不是固定在某个职业中,他说:“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君子在这个世界上不是作为一个容器存在的。
容器是什么呢?
就是你合格地中规矩地摆在那儿做一份职业而已。
〃君子不器〃四字被于丹教授实解了,解释成〃一份职业〃,殊不知《论语》上这四个字是一种比喻,是说君子不要像各有其用的器皿一样,用固有的模式来局限自己才德的发挥。
用这个比喻强调君子全方位发展的重要性。
就像孔子在《论语》中说:“觚不觚,觚哉!觚哉!”
孔子用觚的变形来喻道的变异。
于丹教授可能过于执着她四岁学《论语》时的记忆,没有弄得明白,记得我四岁学《论语》时先是背诵,就连“觚”字也是写不来的。
于丹的心得是些什么 我们纠正了于丹教授曲解《论语》的错误,该是看一看她这本使得〃洛阳纸贵〃的书,到底从《论语》中得到了一些什么心得。
于丹教授的心得共分7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天地人之道〃,看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