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阿里巴巴: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郑作时-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庖痪值摹H缓螅琫Bay只要宣传搜索引擎是最方便的电子商务方式,就可以绕过淘宝在C2C网站上已经取得的成绩,全面地赢下整个市场。
  但是马云要阻止这个结果的发生。
  他一定要在eBay想到这样一个方式之前就竖起一道防波堤,一道足够高的防波堤。
  因此他需要一个搜索的著名品牌。
  会是谁呢?百度吗?按中国市场来说,百度是一个好的选择,但马云为阿里巴巴选择的路是全球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百度太小了。GOOGLE吗?GOOGLE太大了,同时它也太正确了,正确到它不可能在中国采取选择一个像阿里巴巴这样的合作伙伴的方式来进行自己的事业。


过程(2)
  而在中国市场搜索领域的第三品牌雅虎呢?
  一定是雅虎。用阿里巴巴的一位高层的话来表述的话,“雅虎中国是像一个饱经沧桑的中年人。”它在中国的行程显得令人疲惫而又无奈。这样一个在全球而言都可以称得上伟大的搜索引擎公司,在中国的数年历程,投入之大无可想像,但产出却远低于杨致远这样的高层们的预期。事实上,雅虎中国在阿里巴巴之前就已经采取了把整个公司托管给一个本土创业团队的做法,不同是当时杨致远们采取的是收购的方式,把周鸿伟的三七二一团队整个地收购下来,然后把雅虎中国交给他们的运作。而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过,虽然可能从盈利的角度,周鸿传完成了对雅虎高层的承诺,但他取得这些盈利的途径是让他们失望的,换句话说,他们认为周这种取得盈利的方式没有未来,是一种“野路子”。
  有一个细节大概足够表达周鸿伟的这种野性,就在我们前面提到过的那个马云和他的高层们为雅虎中国所开的那个员工大会上,本来是没有安排周鸿伟出席的,但周却出现在了台下。不仅如此,他还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地要求雅虎中国的新主人马云给他一个发言的机会。
  他被允许了。但是到台上来,他说的是要求,要求马云给他的属下一个好的安排,或者是一个好的出路。
  这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应该算得上是义举,表现了一个统领对属下的足够关心。但在西方经理人世界里,这被看成是一个几乎可以算得上出轨的表现。因为这会打乱已经处于不稳定的雅虎中国的军心,使得整个过渡过程变得更为困难。
  说完这个细节之后,让我们再回到马云对雅虎的看法上来。雅虎是一个称得上伟大的国际品牌;雅虎的全球技术库里有足够马云想象的技术支持。因此,雅虎是一个马云筑起对付eBay的防波堤的对象,这个品牌几乎可以拓展马云无尽的想像力,他可以把这道防波堤想筑多高就筑多高。
  幸运的人之所以幸运,是因为他想到的机会总是在他没有伸手的时候就已经到来了。可以知道的是,阿里巴巴得到雅虎中国的邀约是杨致远向马云发出的。
  正如马云向中国公众介绍的那样,杨致远和马云在七年前相识之后,一直有各种方式的联系,相互之间的关注程度也相当之高。对于雅虎中国在本地市场上的不适,马云有着深刻的认识。雅虎中国现任总经理周鸿伟就说,马云是他的老师。这个评价的背景是周鸿伟在整个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过程中都是被瞒着的,而这句话本身除了反映出马云的地位外,阿里巴巴和雅虎及雅虎中国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可见一斑。
  2005年4月份,杨致远给马云发来一份电子邮件,邀请马云和他见面谈谈雅虎中国的问题(因为雅虎中国的稳定问题,作者没有机会了解这封电子邮件的具体内容,但相当的可能是杨致远在这封电子邮件中已经发出或者至少是暗示了阿里巴巴获得雅虎中国的可能性)。而已经看到了搜索引擎将会成为电子商务一个重要支柱的马云迅速地作出了反应,5月份,他飞赴美国,与杨致远进行了一次面谈。
  出于与前述同样的原因,作者也无法了解马云和杨致远这次谈话的具体内容。但可以的是,他们在一起讨论的,一定不仅仅止于如何对雅虎中国的改造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技术及技术所产生的应用的未来,一定是他们讨论的核心。阿里巴巴和雅虎都需要对方,这是一个大前提,这个大前提决定了整个合并可以在三个月内完成,而这个大前提也决定了,按阿里巴巴的一名员工的话来说:“eBay在技术手段上重启一个市场并超越阿里巴巴的不可能。”
  好了,作者认为,有了上面这些大前提,我们已经不需要细节了,尽管这些细节看起来足够吸引人,但那都是些可以解决的细节。在一桩并购案中,核心是双方是不是得到了一个双赢的结果,同时过渡过程是不是顺利。对于这桩并购案,我们已经展现了足够的双方会取得双赢结果的可能,而交易中的细节则关系到过渡的稳定,出于对雅虎中国和阿里巴巴公司的爱护,作者不想在这本书里去挖掘这些细节,把它留在以后吧。
  不过似乎我们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问题在于雅虎得到了足够的利益了吗?不错,他们省下了大量的精力,不需要再对雅虎中国劳心费神。看来这利益足够大了,但我们还需要细究一下,杨致远会觉得这样够了吗?
  结论是不够的。于是我们看到了双方的合作,杨致远在阿里巴巴付出了10亿美元和所有雅虎的资产,得到了40%的股权。“之所以阿里巴巴没有用现金去购买雅虎中国,是因为马云和杨致远可能觉得这还不够双赢,杨致远理应得到更多。”


过程(3)
  杨致远得到的更多是建立在他对阿里巴巴管理团队的信任上,他投入了10亿美元和雅虎中国,得到了40%的股权分配权。那么我们可以大概来估算一下阿里巴巴现时的总值,我们可以在本书的后面看到,这个总值对于阿里巴巴来说一直是保密的数据,作者也没有得到它。但是这个值却可以通过与雅虎的交易过程推算出来,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智力游戏,我们不妨在阅读本书的时候顺便玩一下这个游戏:
  我们假定雅虎中国的正常市值为2亿美元,那么加上10亿现金投入,雅虎投入的总值是12亿美元,而雅虎占的股份是40%,那么阿里巴巴的总值就应该在30亿美元,也就是240到250亿人民币左右。
  但是且慢,我们在前面已经得知,雅虎的投票权只有35%,那么严格地说它虽然占有,按马云的说法,40%的经济利益分配权,其实它的股权应该不到40%这样一个数字,再推论一下,阿里巴巴市值也应该高于30亿美元。
  另外要注意的是,我们的假定建立在雅虎中国的正常市值基础上,而这是一个很难估计的数字,也许它应该是2亿美元,也许不到,或者还可能超出,看你怎么去估计它,进而你也会得到一个不同的阿里巴巴的总值。
  这样一个推理是建立在对杨致远和马云的智慧的高度认同上的,你可以完全不相信它。但作者认为杨致远的智慧应该被信任。至于马云,相信在读完本书以后,对这个忒难看的小个子的智慧,你也会建立足够的信任。
  我们已经说过,这样一个推理是智力游戏。但是做完这个智力游戏以后,我们可以看到杨致远的盈利点。不过之前你必须记住他对马云和阿里巴巴的团队是高度信任的这一前提。
  如果马云和阿里巴巴的团队能力足够的话,他们将在中国市场上击败eBay。而在这个前提下,阿里巴巴的总值无疑将有一个迅速的提升。届时你把这个公司的价值估算为多少?
  这取决于你对“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这样一个概念的判断。要我说,这个概念值一百亿美元。而如果阿里巴巴取得了这一市场地位的话,它就值这个价。
  于是,杨致远的账我们也可以算得清清楚楚,他的雅虎将有二十多亿美元的盈利。
  对了,这才是一个公平合理、双方双赢的交易。
  从而我们也在无形之中回答了本节前面我们提出的那个问题,无疑,雅虎中国将会整体转向电子商务,这符合交易双方的利益,同时因为雅虎中国并入阿里巴巴的大盘子之后的增值会给雅虎中国的员工带来利益,也符合雅虎中国现在和未来的员工的利益。
  更重要的,是这个回答得到了阿里巴巴高层的认可。
  还能够提供更多吗?作者在这样拷问自己,这样一桩交易对于一个媒体从业者来说,提供了一个足够大的空间来挖掘。因此作者不得不向读者奉献更多。
  也许还有一个角落没有挖掘干净,那就是前面马云提供的那个问题:惠特曼会想出什么主意来打击阿里巴巴可能存在的软肋?任何一个链条上松动的齿轮都会落入对方的视线并成为打击的对象,马云必须要拧紧每一个地方。于是我们有了下面的叙述。
  请注意,虽然我们在本节前面部分的一系列推想和推理看起来都有些过于前卫,但那些都是得到过阿里巴巴员工和中高层的证实过的,是一种想像中的事实。这种有些自相矛盾的说法想要说明的是,这些未发生的东西确实出现在马云的脑子里,同时他还在阿里巴巴的一些会议上讲过。因此它是一些事实。而接下来我们要讲的东西,也许在马云的脑海里出现过,也许没有,完全是一种作者的推断。
  惠特曼还会怎么做?按收购之前阿里巴巴的股份结构,她是否可能通过股权收购来达到击败阿里巴巴的目的?
  正如我们在后面将要看到的,现有的阿里巴巴的股权结构是单一的,股东由软银的孙正义和阿里巴巴团队来组成。
  因此就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惠特曼将可能利用资本来取得对阿里巴巴的控股权,进而利用控股权来促使阿里巴巴不往马云所认为的正确的方向前进,从而使阿里巴巴,这个现在看来还是由中国人控制的民族产业公司走向决策混乱的境地,这同样能使eBay不战而胜。
  甚至我们有理由说,这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