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56年9月12日,张国荣出生在香港一个著名的服装设计师家庭。那时侯他常常帮父亲送货,出入一些高尚住宅区。“父亲真的很厉害,他为马龙白兰度那些人做衣服,我常进出父亲的公司,看见一些风度优雅的人,渐渐地开始喜欢上了优裕的生活。”张国荣相信自己的第六感,相信人的梦想,经过努力总可以实现。“以前帮父亲送衣服,觉得豪苑这个地方很美,还觉得自己和梅道有点缘分,就象浅水湾,是我非常中意的地方,那时侯我梦想着自己有一天可以开着敞蓬车在那里兜风。”后来他的梦想都一一实现了,但是当初那种怀着梦想的感觉却让他怀念至今。
尽管张国荣在物质上并不缺少什麽,但他的童年却没有任何幸福可言,张国荣的父亲“颇中意女人”。一年到头除了节假日,很少回家。母亲一方面须帮手照料家里的生意,一方面因为自己的婚姻不如意而心情不佳,很少有闲情顾及众多子女。从小,几个孩子都和父母分开住。一直关心和照顾张国荣生活的,只有家里的一个佣人——六姐。“小时候很寂寞,我是那种不爱吵闹的孩子,别人来我家感觉不到我的存在。大姐比我大18岁,就连八哥都和我相差了八年。”有一次张国荣在逛街的时候喜欢上了一个放映机玩具,卖8元钱一个,回家告诉家里人,却没有人同意给他买,他一直哭出病来。后来八哥出来做工领到第一份工钱后,带他去买了这个玩具,那是他第一次被别人疼,至今记忆犹新。
每年春节父亲回家与孩子们团聚,几杯酒后微醺的父亲和孩子们之间也会有一种融洽快乐的气氛。可惜这样偶然一现的家庭温暖只会持续一天多。节日一过父亲又会离去,他可能从来不曾注意,或者也不会在意,隐藏在孩子心里的期盼和失望。六岁的时候,有意无意间张国荣在父亲的面前对别人说“我和爹地都不熟悉”。也许他希望对父亲会有所触动,可惜父亲亦未体察小小的张国荣话里的弦外之音,依然故我。母亲和子女同样距离遥远,互相难得沟通,谈起话来如陌生人一般客气。张国荣笑言时至今日,母亲到他家玩也还客气到会问“可不可以用一下你的洗手间啊?”这对他,实在可说是一个悲哀的讽刺。他自己说,和妈咪的关系甚至生疏过一般朋友。反而是从小照顾他的佣人六姐,在他心目中占更重要的地位。
家里虽还有众多哥哥姐姐,但都与张国荣年龄相差很大。因为年龄的差距,不能成为他的玩伴。幼小的他深为孤独所苦。有人说张国荣的性格中有强烈的“渴望溺爱”的成份,相信多少与幼时的缺乏关爱有关。
父母婚姻的不谐在张国荣心灵上留下了阴影。从小他已经深感婚姻不可信任,看见别人结婚反而伤心大哭。成年以后他更时时把“婚姻是一种无形的负累”一类的话挂在嘴边。“如果相爱,没有这一纸婚姻证明书,都可以过得很好。如果要分手,有这一纸婚约也改变不了什么。”这样彻底的怀疑论,很难说不是由于家庭的影响。
“回首童年,没有什么值得我去记得,没有什么值得我去留恋。”张国荣用这样的话作了总结。
13岁那年,家里决定送张国荣去英国读书。第一次离开香港和从小生长的环境,他竟然形容说“一点伤感也没有”。对送行的家人挥了一次手,就头也不回地走上舷梯,离开了他度过童年的城市和未曾给予他温暖的家庭。英国的寄宿生活严格而清苦,但张国荣自言最易适应环境,所以也还自得其乐。十几岁时的少年心性,回想起来记得的都是打球、吃饭的趣事,几年的时间很快溜走。中学毕业以后张国荣顺利被录取入LeedsUniversity,读纺织专业。选择这个方向,也许是出于子承父业的考虑。但是,就在这时,一件意外的事情改变了张国荣的整个生命轨迹。大学一年级时,父亲突然中风。如同多数传统的中国家长,父亲希望自己临终时儿女都在身边。张国荣被召回香港,学业就此中断。事实上在他回香港后父亲虽然瘫痪,病情并未恶化,然而张国荣却没有再回英国继续学业。是家里不允,还是自己的选择,亦或家里经济状况不如从前,答案不得而知。但是很快,他就与父母关系恶化,从家里搬出来自己居住。生平第一次,他必须独立谋生了。为了谋生他尝试各种职业,包括卖鞋和牛仔裤,不仅经济上压力重重前途更是一片渺茫。幸而,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参加了一个歌唱比赛,并由此踏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
在嘘声中成长
…
1977年,丽的电视主办亚洲业余歌手大赛,Leslie被朋友拉去参加。本来只想玩玩,却凭一首《AmericanPie》获得了香港赛区第二名、亚洲赛区第五名的好成绩。更重要的是,他由此得以被人注意,与丽的电视签下五年合约,成为一个综合性节目的主持人,从此正式进入娱乐圈。此时的张国荣尚不足21岁。此后的五年,可以说是张国荣“默默向上游”的阶段,娱乐圈对于陌生的新面孔往往是挑剔甚至残酷的,而当时的张国荣确实还很稚嫩且缺乏磨练。在电视主持方面,张国荣成绩平平,歌唱方面,虽然灌录了两张唱片,但也成绩不佳,那时他推出的首张唱片《ILikeDreaming》除了零星的一点批评外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注意。由于当年从英国回来的张国荣较喜欢唱英文歌,加上打扮前卫,跟当年走红歌手如许冠杰及罗文的正统风格完全不同,故不被香港乐坛接受。
电影上张国荣也是乏善可陈。这个时期,娱乐圈给予张国荣的,不是掌声欢呼而是羞辱与考验。张国荣也许永远也不会忘记他的唱片曾被唱片铺以一块钱一张的低价抛售。一次在酒吧表演时,唱得兴奋的张国荣把帽子丢向台下的观众,没想到那帽子竟被扔回台上!在一片哄笑声中,他坚持唱完了这首歌,然后逃难似的冲回后台——那场面真叫人心酸。大家都以为他会放弃,可第二天他居然又准点到后台化妆。后来他也承认在当时一度灰心失意,因为自己永远在次要位置,别人不做的戏由他顶上,另人不唱的歌由他接唱,他曾经质问自己究竟为了什么,既然做得不开心,又为何还留在这个圈。从未受到什么重大挫折的他在那一段时间真是大受打击。不过因为生性好胜心强,加上对自己极具信心,张国荣没有因此气馁,他不相信就只得这样的成绩,他坚信有朝一日必定会在乐坛走红。所以才决定继续留在娱乐圈等机会,即使不被认可。
这个时期虽然在事业的记录上张国荣没有留下多少成就,但却是他人生中不能忘记的重要阶段。后来一直陪伴他走过十多年时光的唐先生,正是和他结识于那时。(不禁想起Leslie那首“全赖有你”)此外,他曾经提到在泡DISCO的生活中他也曾一度与一个不知名的女子有很密切的关系,而正当他真正为对方所倾心时,却发现这根本是一个只想图谋他钱财的骗局。这件事在感情上给张国荣很大伤害。在自传中,当时还是青春偶像的他以他一贯的口无遮拦的直率坦承:“这件事以后,我对女人几乎失去了兴趣。”
这段时期另一个对张国荣的生命有不小影响的人,可以说是陈百强。两人之间的恩怨纠缠随陈百强的去世也许已被逐渐淡忘。曾听说张国荣车上放的唱片中有陈百强的“今宵多重”,在旧日的旋律里,张国荣会不会想起古老的故事。
早在70年代张国荣就已经与陈百强相识。那时两人都还是籍籍无名的乐坛小辈。可以说他们俩的气质有一定相似之处,都有一种细致的敏感,对人对物苛求的完美主义,以及骨子里醉生梦死的颓废。不过陈百强性格里缺少了张国荣的飞扬的自信,多了几分阴郁和内敛。相识以后,两个失意的年轻人很快成为好朋友,常常在一起消磨时间,也曾一起拍戏,一起去外地登台。没有高下之分和利害冲突的时候,友情可以是很简单自然的一回事。但是幸运与不幸只有一线之差,很快陈百强以一曲“眼泪为你流”一夜成名。两人之间的均衡的局势被打破,友情就难以维持了,和陈百强在一起张国荣更多感到的是屈辱。“陈百强让我受了很多委屈。”张国荣如是说。
其实很难说是谁的错。人生的很多事原就是在人掌握以外的。一个得意的陈百强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失意的朋友,本就是一个难题。何况,有些事他也无力改变。一起拍戏,总是陈百强演主角、正面角色,张国荣演配角、反面角色;陈百强收到的是观众的欢呼和喝彩,属于张国荣的一份却是痛恨和辱骂。公平而论,张国荣的演技非陈百强所能企及,陈百强性格里故有的拘谨使他很难做到张国荣的收放自如。无奈时运不济,他却始终只能做陈百强的陪衬,心里郁结可想而知。陈百强对此也未尝没有感觉。和张国荣合作对他是无形的压力,这样尴尬的处境使两人都很不愉快。双方很快宣布不愿再与对方合作。两人友情也就此中断。而多年后,兜兜转转张国荣成为凌驾于陈百强之上的一刻时,陈百强也许终于体会到张国荣当年的心情,而张国荣是否也可以了解陈百强当年作为优势一面的不得已呢?然而过去的毕竟已经过去,张国荣和陈百强夭折的友情只能成为回忆中的一片怅惘。1992年陈百强故去后,红着眼睛的张国荣说“他始终都是我的朋友。”也许,这只是两人心里未实现的愿望吧。流年似水,只留下这个古老到已经被人淡忘的故事,静静地折射着娱乐圈的沧桑恩怨。失意的日子在感觉里总是分外漫长。张国荣在等待属于他自己的一天。他等了很久,而等到的也比他所曾希望得到的更多。
…
谭咏麟与哥哥的故事
…
寂寞中,张国荣的歌声里渐渐有了成熟迷人的光彩。幸运之神也终于降临:火辣辣的舞曲《Monica》令张国荣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