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单位地址正好在小路中间,是个三层小楼,我为一个租下了这里的文化公司老板料理个人文字工作。
但入职以后我发现我没什么事儿。老板总出差,一个星期能让我帮忙拟几封邮件就了不起了。不过他找我的时间都是混乱的,往往上班时没事儿,在我吃饭、洗澡、睡觉的时候倒常常会夺命连环call。所幸整份工作确实难度不高,还有不少空余时间留给自己,我总算勉强适应了下来。
这个冬天很冷,我这几年折腾下来也没挣到什么钱,我期望不高,希望可以在这家公司好好地做下去,哪怕至少做到明年开春。我晓得冬天没有工作的滋味,那真不好受。
一旦进入了一个稳定状态,时间就过得飞快。尽管每天看起来都差不多,但天气却是在不可逆转地变冷。
冬至之后的某天下午,某个简直三百年没有联系的前同事打我电话。一开始,我把铃声关掉,盯着屏幕发愣不想接,但她竟不放弃,打了又打,我只好屈服。
喂,joyce,刚没听见……
你好呀,小赵!
你好,有什么事儿吗?
你现在在哪里高就呀?
噢,就一个小公司了,说了你也不知道的。
还是做编辑吗?
差不多吧。还是这一类的工作。
喔,我这里有一个机会想介绍给你。你还考虑吗?
什么机会啊?
我有个朋友,在北京开传媒公司的,大老板,他们刚刚被一个国际出版集团收购,要在上海办一本新杂志,在搭团队,我就想到你了呀……
我暂时不想动了。而且刚开始做的团队要开荒的,一定会很忙。这段我身体不大好,不想那么忙,而且……
我知道,但是聊一聊呀,聊一聊又没有损失的。他今天正好在上海,我向他推荐了你,他就想约你晚上见一面,看看你有没有空……他可以到你公司附近来的。
呃……
聊一聊吧,老板也蛮有魅力的,聊一聊也没有损失。
今天……那好吧。
我今天下班后确实没有什么事儿,而且脑子反应也没有快到能马上编出一个理由来拒绝的地步。
那个北京老板的短消息很快就过来了。约了晚上7点。就在这条小路右拐出去没多远的一个咖啡店。地方是我选的。因为出咖啡店没多远,就是我的公交车站。
等我到咖啡店时,北京老板已经在那里了。我一进门儿,咖啡店外间正在用投影幕放法国黑白片儿,一帮子发色很浅的老外坐得里三层外三层。北京老板似乎一眼就认出了我,他在里间马上站起来朝我挥手。穿着一身灰色西装,浅蓝色衬衫,没有系领带,块头不小,人很年轻,算得上帅,一头短发,脸上亮堂堂的,目光也很柔和。一下子就衬得我有些灰头土脸。
他主动和我握手,叫我小赵。我尴尬地笑笑,在他对面坐下。
本着速战速决的目的,我迅速点了最普通的咖啡最便宜的简餐。他因为是第一次来,对着菜单研究了半天,最后只要了一瓶巴黎水,一个红酒烩牛肉。没有点主食。我提醒他如不点主食菜量可能会不够。他说:我前面吃过一点了。
谈话迅速切入了正题。他给我介绍他那边的情况,语速很快地说了大半天,带着给我画大饼的热情,挥舞双臂。去掉浮夸的部分,大体说来,就是一个虽然赚了些钱但始终在苦苦挣扎的传媒企业最终被国际公司收购的故事。他们现在有钱了,想投一本新杂志,然后做分析,觉得这类杂志应该在上海办。他已经初步招了几个人,但是他觉得女生有点多,性别比例不大合理,因此希望能招个男编辑,于是joyce,他的好朋友我的前同事,就推荐了我。他这段时间正好在上海出差,明天就要回北京,才着急见我一面。
我衡量再三,和他说,这个机会我放弃了,主要我现在有工作。我这才干了三个月,刚过试用期签了三年合同,现在辞职真的不好。他看我挺坚决,虽有些失望,却没有多说。
结束了充满目的性的对话,我们打算全身心投入到那些被冷落的食物里。但那些食物太伤心,已被冷到死过去了。于是他拿出大老板的强势和豪气,坚持撤掉了那些他觉得品质不高的食物,重新点了一次单。
在等新菜上来的过程中,他再次打开了话匣子。
你是上海人吗?
不是的。
噢,哪里人?
山西。
那也是北方人啊,去过北京吗?
去过的。
喜欢北京还是上海?
呃,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其实对我来说,哪里都差不多。
我不是太喜欢上海这个城市。也不是很喜欢这里的人。尤其是女孩子。
噢?是吗?
我当时有点诧异。我所认识的他这个年纪的明智男士,基本上都是不表达个人观点的。他们惯于安全地呆在一个圆滑的壳里,然后游刃有余。对着一个刚认识的,在上海呆了很久的人,说自己讨厌上海,始终是个很敏感的事情,更进一步指明了女孩子,简直就是讨骂。这种不合常规的言辞之后,一定有曲折的经验……
是啊,我曾经有过一个上海的女朋友。
他似乎放松下来了,带着一丝淡淡的不快,给了我这么一句回答。
然后接着这个回答,他忍不住越说越多,让我知道了一个很奇怪的故事。在听故事的过程里,我内心起初数次高呼,老板!我是来面试的啊!我要回家了!然而最终这声音被那个还不错的故事消弭,忘却,冲进了一杯杯劣质咖啡之中。我其实是个不大喝咖啡的人。这次大概把下半辈子的存量都喝掉了。
北京老板姓王。王老板还不是老板的时候,是个给杂志报纸卖广告的销售,因为能力强,做到了总监,然后包下某份报纸的广告代理,在本世纪初小赚了些钱,渐渐意气风发起来。
王老板的外形不错,挺招女孩子喜欢的,但他的个人情感经历里却有个令人尴尬的定律。他大学毕业之后,先后谈了四段恋爱。这四段恋爱,都是从一夜情开始的。
对于自己无法通过正常的途径和节奏去恋爱这一点,他是慢慢认识到的。多年来,朋友介绍认识的,相亲会认识的,公司同事,旧日同学,合作伙伴……他其实看上过不少,人家也能看上他,但是如果见面第一次没有上床,后面似乎大家都会淡掉,他说,他似乎在日常交往中总给人一种“遥远的距离感”,一旦别人第一次无法打破这种距离感,就永远打不破了。
他只有靠一夜情才能破除距离感,交到女朋友。
一般约会都是在晚上,大家吃了晚饭,王老板会开着自己的车带女孩子兜风。兜到一些僻静的地方,大家会接吻。接吻后愿意和他一起回家的,就有可能成为女朋友。接吻后娇羞地表示太快了,坚持要回自己家的,就会渐渐冷掉。
他内心对于用这种方式去接触女生是惊惧的。但肉体却很享受。这带给了他一种特殊的气质。他靠着这个气质在人群中逡巡,辨别可以亲近,甚至可以共度一生的对象。
第一个女朋友是北京的,他第一份工作的同事。对于怎么带女孩子回家,王老板当时已经有了一整套似是而非的方法,只是还没实践过。那个女孩子有一种文静而悠闲的味道,细细条条,在公司里和他说话不多,就是那种见面互相点头微笑的交道。在一次闲聊中,他得知公司里至少有一打男生在暗恋这个姑娘,但是她没有给任何人机会,心里就有了一股跃跃欲试的味道。他那时还并不明确自己身上那个可怕的一夜情定律,纠结着是约看电影还是约吃饭,但还没等他按部就班地展开攻势,上天直接给了他一个机会。那个女孩子和公司里他熟识的一个胖妞成了好朋友,二人决定一起在公司附近租个小房子,以求上班方便。看房那天打了房东电话,是个声音低沉的男人,两个姑娘就有点慌,觉得会有安全问题,于是打算请个男同事陪同。胖妞马上推荐了他说他是个让人很有安全感的男生,不知为何那个女孩子也这么认为了。大概这是他的另一个优点?
看房子的过程没什么好说的,他出面帮着谈价,护着两个涉世未深的姑娘,得到了一致好评。从那间房出来,他犹豫着告诉俩姑娘,他住的小区也不错,就在附近,为什么不考虑一下他那边?于是俩姑娘答应去看看。到了他小区,大家先兜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