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候王琦已经被打瘫在地上了。胡玫走上前,一边叫着和反革命划清界限,一边上前抽王琦耳光。王琦一把抓住胡玫的手,不让她打。两人拉扯中,胡玫突然跳起来,连着几下踩在王琦的身上,王琦当时血就从嘴里流了出来。后来据说是肋骨断了刺穿了心脏,不治而亡。
当时老陈在一边看着,不由打了个寒颤,他没想到看起来温柔可人的胡玫会这么狠!他后来转念一想,看来自己之前的猜测都是对的,一定是胡玫心中挤压了太多的怨气才会这样吧。
老陈后来才知道,自己错了。
5、
老陈终于如愿和胡玫结婚了。可是结了婚以后,老陈才知道,胡玫完全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样。胡玫好吃懒做,而且嘴巴极其恶毒。动不动就对老陈挑三嫌四。老陈稍有反驳,她就翻出王琦的事来说老陈。
老陈事后想想觉得很对不住王琦。夜里他常常回忆起王琦事件,越想越可怕。王琦和老陈原本是两个没有交集的人,互不认识,那就更谈不上什么恩怨了。仅仅是因为王琦娶了胡玫,老陈竟然把王琦当作了仇人。更可怕的是,那个特殊年代赋予了老陈他本不该有的权利,顶着天使的光环干着恶魔的勾当。
后来,在一次小规模的武斗中,老陈的家伙受伤了。而此时的胡玫正是如狼似虎的年纪,于是老陈就被胡玫扣上了“活太监”的帽子。一个男人天天被老婆嘲笑是“太监”,这种滋味可想而知。久而久之,老陈就被折磨成了间歇性精神病。常常用绳子把茄子、黄瓜绑在家伙上,然后到处去招惹姑娘,蹭她们身体,就为了看到她们被惊吓的样子,得到心理上的安慰。后来因为长期用绳子捆绑的关系,老陈的家伙彻底坏死,被切除了……
老陈成了真正的“活太监”。
老陈“变身”后没多久,胡玫一声不响带着老陈所有的家当跑了。一连串的打击把老陈彻底整疯了。每天腰间拴着绳子,不是吊着茄子,就是吊着黄瓜,看见年轻姑娘就靠上去蹭,嘴里不停地说:我行的!我的家伙好用得很!
生产队的人说完了老陈的事就走了。
临走前三姐问:排队的那么多姑娘,他怎么就看上毛丫了呢?
生产队的人说:可能她的背影像胡玫吧?当年老陈爱上胡玫的时候,她也就你们这个年纪。
6、
人的想象力在爱情来临的时候,是最强大的。当你爱上一个人的时候,在你的脑中早就和他她过完了一辈子。这辈子也许是你这一生中最美好的。因为,完全脱离了现实。
耀一,编剧、码字工、插画师、平面设计师。微博id:@鞭具蛋挞耀一 。已在「一个」app发表《再热也热不过初恋》、《再冷也冷不过人心》。
。
VOL。370 回不去的小时候
t xt+~小<说+天>堂
作者扣扣小妖
1、
小时候,我听到最多的词语是,快点。
妈妈说,快点起床。爸爸说,快点吃饭。哥哥说,快点走,要不我们就迟到了。每次听到这样的句式,我来不及细想,必须快点。然后,长大,高考,读大学,毕业,谈恋爱,吵架,结婚,生子。
2、
小时候,不小心跟别人撞到头,听说会长牛角,一定要再撞回来。没办法,明明撞得很痛,还要对着痛处瞄准了,两个人头对头,再撞一次。
撞得满眼冒泪花。
3、
“吃了没”这句话很有时代烙印,是我小时候听过用过最频繁的问候语。逢人见面打招呼,都是这三个字。物资贫乏的年代,吃,理所当然是人生的头等大事。
当然,吃了就得拉。白天,我妈要我们到外面解决内急,因为如果都在马桶里拉,屋里太熏人。但我最烦去大院里的厕所,因为客流量大,出来进去容易碰到人,碰到了还一个个轮流问:
“吃了没?” “吃了没?”
我站在厕所门口回答他们:“吃了。”
4、
从小,我面黄肌瘦,只长个子不长肉,父母的熟人看见了总说我营养不良。其实我爸一直变着花样买营养品给我吃,比如炼乳、葡萄糖、双宝素口服液。我最爱的还是麦乳精。
喜欢吃,那就避免不了偷吃。有一次,我妈把瓶盖拧得特别紧,我把瓶子放在桌上,一手扶着瓶身,一手捏着瓶盖,使劲拧,拧了老半天没反应,又学大人的样,拿毛巾捂住瓶口拧。一咬牙,终于拧开了瓶盖,但玻璃瓶也被我顺手打翻了,幸亏抢救及时,没摔到地板上,好险,但麦乳精已经撒了一地。
丽娅她妈恰好经过窗外,目睹了接下来的一幕,眉飞色舞地跑去跟我妈说:“你囡是有多饿啊,在屋里趴着舔地板呢……”
5、
有点怀念小人书。
小人书,学名叫作连环画,图文并茂,好看长知识,是我童年的好伙伴。大街上常见旧书摊,花一两分钱租一本小人书,就能坐到小板凳上看一天。
每到“六一”节,新华书店的小人书会打折促销,我爸会带我去,让我自己挑,作为儿童节的礼物。我攒了满满一抽屉的小人书,踌躇满志要摆个书摊,租给别人看,赚点零花钱。想归想,还是舍不得,怕别人把书弄脏了弄旧了。后来,好多小人书都被我小表弟拿走了,说好会小心爱护,看完就还,结果是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想想就心疼。
上小学后,我发现小人书还有一个妙用。写日记要是没内容了,我就翻开一本小人书,每本小人书都有一页“内容提要”,也就是故事简介,我提笔就写:“今天,我读了一本小人书,书名叫作《×;×;×;》,里面的故事好看极了,讲的是……”我把内容提要从头到尾抄一遍。最后,另起一行,写上结束语:读完这本小人书,我又懂得了一个做人的道理。至于什么道理,我可没想过。
运用这个方法,我曾一天之内恶补11篇暑假日记,抄“内容提要”抄得我手都软了。
6、
有一回,爸爸的一个朋友分给他一箱啤酒。
听说那人有亲戚在医药公司上班,走后门买了几箱酒,比普通的啤酒贵,是补酒。
那酒的名字叫三鞭啤酒。我不懂什么叫“三鞭”。我爸看着啤酒标签说,是牛鞭、狗鞭、猫鞭。
我爸喜欢喝,我妈嫌弃,说酒里有股子尿骚味,抿过一口就不肯再喝,于是,便宜了我和我哥。没多久,我们就喝完了那一整箱,喝得不亦乐乎。
那时,感觉口感还不错,和平常买的啤酒稍有区别,还在班里跟同学炫耀:“我喝过三鞭啤酒,你肯定没喝过。”长大后,那个悔啊。老爸还自诩文化人,怎么就不拦着我呢,让我喝了那么多壮阳酒。
难怪我长大后,嗓音变得雌雄莫辨,偶尔在电话里,人家还以为是男的。幸好,除了声音外,别的男性特征在我身上尚未发现。
7、
学校发下来一张表格,让大家填“我的理想”。我挺纠结的,不知填什么,不是没理想,而是我的理想相当泛滥。
起先觉得当主席、当总理挺光荣的,跟我哥说:“将来我们一个当主席一个当总理吧。”我哥说:“好啊好啊,我当总理,你做主席。”我想,凭什么你当总理啊,我也要当,你只能做主席。两人打了一架,结果我输了,哭着把总理的宝座让给了他。
填表格时,我爸说不能填主席,也不能填总理,要填点实际的。我认真地想了想,这个志向并非难以实现,将来等我有了孩子,直接起名叫“某总理”“某主席”,户口本一登,白纸黑字,谁敢说不是。爸爸说:“学科学,学文化,首先,你应该争取成为一名科学家。”我点头,填上“科学家”。我爸又说:“你数学好,考试都是100分,将来可以做一名数学家。”我又点头,在“科学家”后面填上“数学家”。我说:“我语文也不错,我想当语文家。”正要填上,我爸皱眉说:“不对,得说是‘文学家’。”
最后,我的理想是:文学家、数学家、科学家。其实我还想多填几个家的,表格不够宽,只好作罢。表格交上去后,发现同学们有的填医生,有的填解放军,还有的填警察叔叔,只有我填了一堆“家”,像是过家家。其实,我是很认真的。真心以为,长大后,必然能成为一代大家,不论是科学家、数学家,还是文学家。我还听说,北大、清华是最好的大学,就经常想,将来到底是上清华还是上北大呢。
长大后才明白,是我想太多了。
本文选自扣扣小妖新书《回不去的小时候》。
扣扣小妖,作家、编剧。微博id:@扣扣小妖
tXt,coM
VOL。371 站在三十岁的门槛上
txt?小?说?天堂
作者邓安庆
二十九年前的今天,妈妈生下了我。现在妈妈在老家,我在北京。每一年我回一次家。他们都永远在那个老屋里,而我总是从一个城市换成另一个城市,出发的地方总有不同。打电话回家,他们问我在外面过得好不好,我说好啊,吃得饱穿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