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市井人家-第1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夫妻商议定了,第二日对妹子说明白,何大郎听见,虽说不好意思接手,明面儿上却是姐姐疼妹子,送的买卖铺户,与自己不相干,心中感念三郎夫妻帮衬之情,只得道谢?受了,这厢三郎打发侯儿带了银子文书,雇一辆大车送他夫妻两个家去。
    侯儿到下房里收拾东西,逗了一回璋哥儿笑道:“当日没定下亲事的时候,见了这娃娃就喜欢,如今做了自家孩儿,还真舍不得,左右十天半月就回来的,不如让我抱了去罢。”
    莲娘见丈夫逗她,也忍不住一乐,见房里没别人,拉了他近身,柔声说道:“来日小孽障落了草儿,你可不许就把我们璋哥儿抛在脑后了!”
    侯儿听见话里有话,低头咂摸了一回,回过味儿来,搂了浑家在怀里颤声道:“真个?”
    莲娘见他头回当爹,喜得浑身乱颤,忍不住啐了一声道:“恁的没卵用,咱们若是把日子过好了,往后十个八个也随你,这一个还不知道是姑娘、小子呢,当真是个无事忙。”
    侯儿只听说有了,旁的一概不理论,把浑家打横儿一抱,屋子里转了三个圈子,放在炕上,自己跳着高儿往院子撒欢儿去。莲娘在房里瞧着,苦笑着摇头儿,一面抱起璋哥儿来,指给他瞧道:“瞧瞧,你爹还是个半大小子呢……”
    璋哥儿如今也半岁多了,隔着窗棂瞧着侯儿,攥着小拳头伸着一根手指,在嘴里嘬了一会儿,忽然指了侯儿,蹦豆儿似的冒出一个字儿来:“爹!”

☆、第104章 张五姐输身求乐

送走了二姑娘两口子,三郎和乔姐儿回家,就瞧见阿寄也不似往常一般出来院子里耀武扬威的溜跶,灰溜溜团成一个团儿趴在窝里不动。
    三郎见了好奇道:“这小畜生倒有些意思,又不是母的有了崽子,暖阳儿天倒会趴窝。”
    乔姐儿笑道:“只怕是与欢姐儿还没好够呢,就这般*辣的去了,方才送了欢姑娘上车,见她眼圈儿也是红红的,到底是一处长起来,犬马比君子,是能与人交朋友的。”
    三郎也笑道:“果然连这小畜生都喜欢孩子,明儿璋哥儿大了,只怕它又来了精神。”
    乔姐儿见丈夫提起孩子,满眼都是笑意,心里又是一紧,成亲过了半年,自己心里就隐隐的有几分不安,寻常人家儿姑娘,十五岁做亲已经不算是早了,十六七岁当妈的满大街都是,自己早年灰了心思,已经打定主意终身不嫁,家道艰难,又不曾好生保养身子,夙兴夜寐的做活,熬到三十岁才嫁了,只怕年少操劳,虚了气血,若是不能开怀生养,岂不是对不住丈夫……
    想到此处眼圈儿一红,三郎是个直性的汉子,心里倒不曾有那些个弯弯绕,也没瞧见浑家面上变颜变色的,自顾自说了几句,叫乔姐儿好生在家歇着,自己往柜上瞧瞧。
    送走了丈夫,乔姐儿独坐闺房里头,要稳住了心思,拿过针线簸箩来做些活计,一眼瞧见前儿做的虎头鞋,因庆哥儿来家,除了面儿上礼物,自己少不得还要有绣活儿拿出来,妹子是个横针不拿竖线不动的主儿,趁着这回来了,缠着自己给庆哥儿欢姐儿做肚兜儿,又要一双虎头鞋穿。
    偏生莲娘带着璋哥儿来瞧,一眼看上了,直夸乔姐儿手巧,不好拂了她的心,也答应给璋哥儿做一双,如今做了一只,搁在簸箩里头孤零零的,拿在手上,没情没绪的就摸上了自家白腻的肚皮。
    二姐儿一进门就怀上了,方才侯儿在院子里跳跶,三郎嗔他两句,回说莲娘也有了,倒得了许多赏钱,又听见妹子说起,李四郎的浑家杜娆娘也预备着要生二胎,自己身边的小媳妇儿一二年陆陆续续的全都开花结果,只有自家的肚皮还没动静。
    若是往日里只做更夫家的小娘子,就是三五年养下一个来,别人也不会怎么嚼舌头,婆家又住得远,更管不着自己。如今三郎好大造化,一二年挣下恁大一片家业来,那些个七大姑八大姨时不时的冒出来打秋风,眼睛都盯在自己的肚皮上头,这一半年倒好相安无事,再过一年半载,若是没个动静,说不得就要有人提一提纳妾的事了……
    想到讨二房,乔姐儿心里又是一紧,想起当年陈氏姨娘如何挤兑死了自己的母亲。
    其实这事倒怨不得陈姨娘,说到底还是亲娘对父亲寒了心,想当年文社里头,哪个同窗不羡慕乔秀才家里□□添香,夫人大家闺秀,知书识礼的,又生得好颜色,夫妻月下联吟,鼓瑟吹笙,何等恩爱和谐。
    就因为亲娘连着两胎都是闺女,身子本就单弱,生了两个之后便不再春风结子,族里三老四少又常上门商量立嗣的事,母亲寒了心,就与父亲生份起来。里外里挤兑的没法子,勾栏里头消遣,才叫陈姨娘钻了空子谋了进来,自从生下麟哥儿,大房里更少走动了。
    乔姐儿想得心里惊惧,想要对丈夫提一提这事,又怕贸贸然的说起来,没弄好倒生份了,且喜如今三郎给自家开了铺子,一半年手里攒下一份好钱,那些个婆婆妈妈们见她腰杆子硬了,一时半刻还不敢怎么样,儿女都是命里注定的,想瞎了心肠也不中用,只好暂且丢过一旁,一心一意帮衬丈夫料理营生。
    转眼又要到了年关,镖师趟子手好些个不是本地的,总要赶了十天半月的路程家去过年,元礼地面儿尚属北方苦寒之地,老理儿讲究正月里不做买卖,三郎索性提前半月放了假,吩咐侯儿做账,年底分红之外,每人多得五两银子的休沐钱,家里有老婆孩子的又是二两安家费,一个个镖师趟子手们千恩万谢,都签了来年契约,依旧在张家镖局子里做。
    乔姐儿那一头的买卖不雇人,就只有自己和莲娘两个站柜台,年底节下,扯了苏杭办来的绸儿布云锦,裁了两身儿衣裳,自家一套樱色的牡丹莲花吴罗袄儿,滚的是苏绣梅花边儿,给莲娘做了一套胭脂色芙蓉花吴罗袄儿,滚的苏绣牡丹花边儿。底下一水配的都是水浅葱的百褶素罗裙。
    格外与了璋哥儿一个长命百岁小金锁,两个带纯金镂空铃铛的小镯子,又绣了两个落草孩儿的小肚兜儿,狸奴滚绣球,护子观音各一个,生男生女都好穿。
    剩下的就是打点衙门口儿里给位老爷太太们年下的礼,门房儿上的二太爷,衙门口儿书办、师爷,一样也少不得。
    三郎两口子预备着办年货,商量着几时回高显城里过年,这一日侯儿在柜上收尾,远远的瞧见街门儿那里来了一伙男女,瞧着不是一路人,却又搭伙走来。
    一个庄稼汉子赶着打车,一个妇道地上走着,车沿儿上一边一个坐着两个丫头,一个十一二岁,一个满破十岁不到,小的怀里还抱着个三四岁的奶娃娃,汉子跳下车来,放了长凳,车里跳下一个婆子,庄稼打扮,搀了一个姑娘下车,约莫十五六岁,生得有几分颜色,裹得严严实实的像个粽子一般。
    那汉子往柜上瞧了一眼,看见侯儿是个掌柜的模样,上来抱拳拱手道:“大朝奉,你这宝号可是姓张?”
    侯儿见他说出自家买卖的东家名号来,只怕是有些缘故,赶忙堆下笑来下了柜台还了礼,一面笑道:“敝东正是姓张,不敢动问道下大号?”
    那汉子憨厚一笑道:“我是个什么东西,也敢跟大朝奉报名号,这里若真是张三爷的买卖铺户,还请您请了他老人家出来,他们老太太带了姑奶奶来了。”
    侯儿早知道三郎在小张庄儿里有母亲妹子,如今见年纪岁数都对得上,赶忙把老太太搀到街门儿里头,一连声儿往里回事。
    三郎和乔姐儿正对坐着吃夜饭,听见侯儿进来回事,说老太太到了,再想不到是王氏带着五姐上城来,不知怎的竟能找到这个所在。
    迎出来一瞧,可不是五姐搀着王氏等在门洞子里,后头跟着一家子人家儿,不知是什么来历。
    乔姐儿赶忙上来见过了婆母娘,与三郎赶着往上房屋里头让,回头一瞧那赶车汉子,倒是十分眼熟,低头想了一回,福至心灵想了起来,叫了甄莲娘进来服侍婆婆和小姑梳洗换衣裳,自己瞅个空子出来,到了门洞子处对那汉子道:“这是乔家集上的货郎大哥不是?”
    那汉子见乔姐儿还记得自家,喜得一个劲儿点头,回头对家里的老婆丫头们笑道:“我就说大姑娘还记得咱家,这回可算是有救了。”
    原来今年秋收时候年景就不大好,这一家子没有田,俱都是佃户,收了庄稼再叫地主家里一盘剥,拢共剩不下几个钱,屯的粮食也不够一家子过冬的。
    自从乔姐儿出了门子,这货郎也没处进货去,做不上挑货的勾当,农闲了之后成日家坐在村口大柳树下头与人看牌,略解心中烦闷。
    这一日有几个衣帽光鲜的客人骑了高头大马,来在村口打听秀才第怎么走。货郎好久不曾听见有人提起此处了,就多事问一句怎么了,那些客人因说是乔秀才的女婿家里派来收房钱的。
    当日陈氏姨娘襄助乔姐儿打赢了官司,乔姐儿不念旧恶,就叫他们母子两个客居在秀才第,住了一间下房,不要房钱,剩下的上房屋和里头绣房招租了两家儿街坊,每年派人过来收一回租子。
    货郎听见乔姑娘如今做了富贵人家的奶奶,想着过年正是用人的时候,定要买几房下人在府上使唤,自己家中两个姑娘渐渐的长起来,今年若要过得年去,少不得要把招弟儿找媒婆子来卖到大户人家做丫头,若是卖进不相干的富户家中,一日里三顿打骂自是少不了,更怕有那一等不良的老爷少爷,□□不从害死人命的。
    倒不如举家卖身到张府上头,乔家的姑爷自己也见过,是个老实厚道的汉子,如今虽说阔了,想来也不是那一等仗势欺人的人家。
    打定了主意,把乔家集上的老屋卖了,破烂木器典当一空,换了几个钱,收拾细软包袱年节大衣裳,带着老婆孩子赶着自家的大车往元礼城中去投靠大姐儿。
    倒也巧了,这一日一家子到了大车店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