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鲁迅卷1-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造成精神上的影响。
  我们所要求的美术家,是能引路的先觉,不是“公民团”〔2〕的首领。我们所要求的美术品,是表记中国民族知能最高点的标本,不是水平线以下的思想的平均分数。
  近来看见上海什么报的增刊《泼克》〔3〕上,有几张讽刺画。
  他的画法,倒也模仿西洋;可是我很疑惑,何以思想如此顽固,人格如此卑劣,竟同没有教育的孩子只会在好好的白粉墙上写几个“某某是我而子”一样。可怜外国事物,一到中国,便如落在黑色染缸里似的,无不失了颜色。美术也是其一:学了体格还未匀称的裸体画,便画猥亵画;学了明暗还未分明的静物画,只能画招牌。皮毛改新,心思仍旧,结果便是如此。至于讽刺画之变为人身攻击的器具,更是无足深怪了。
  说起讽刺画,不禁想到美国画家勃拉特来(L。D。Brad-lev 1853—1917)了。他专画讽刺画,关于欧战的画,尤为有名;只可惜前年死掉了。我见过他一张《秋收时之月》(《The Harvest Moon》)的画。上面是一个形如骷髅的月亮,照着荒田;田里一排一排的都是兵的死尸。唉唉,这才算得真的进步的美术家的讽刺画。我希望将来中国也能有一日,出这样一个进步的讽刺画家。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一九年一月十五日《新青年》第六卷第一号。
  〔2〕 “公民团” 指袁世凯雇用的流氓打手,他们在一九一三年十月六日自称“公民团”,包围当时的国会,强迫议员选他为总统。
  后来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曹锟也都使用过这类手段。这里是比喻反动统治者的御用工具。
  〔3〕 指上海《时事新报》的星期图画增刊《泼克》。关于这个画刊的内容和倾向,可参看本书《随感录四十六》。“泼克”,英语Pucd的音译,是英国民间传说中喜欢恶作剧的小妖精的名字。
  四 十 六〔1〕民国八年正月间,我在朋友家里见到上海一种什么报的星期增刊讽刺画,正是开宗明义第一回;画着几方小图,大意是骂主张废汉文的人的;说是给外国医生换上外国狗的心了,所以读罗马字时,全是外国狗叫。〔2〕但在小图的上面,又有两个双钩大字“泼克”,似乎便是这增刊的名目;可是全不像中国话。我因此很觉这美术家可怜:他——对于个人的人身攻击姑且不论——学了外国画,来骂外国话,然而所用的名目又仍然是外国话。讽刺画本可以针砭社会的锢疾;现在施针砭的人的眼光,在一方尺大的纸片上,尚且看不分明,怎能指出确当的方向,引导社会呢?
  这几天又见到一张所谓《泼克》,是骂提倡新文艺的人了。
  大旨是说凡所崇拜的,都是外国的偶像。〔3〕我因此愈觉这美术家可怜:他学了画,而且画了“泼克”,竟还未知道外国画也是文艺之一。他对于自己的本业,尚且罩在黑坛子里,摸不清楚,怎能有优美的创作,贡献于社会呢?
  但“外国偶像”四个字,却亏他想了出来。
  不论中外,诚然都有偶像。但外国是破坏偶像的人多;那影响所及,便成功了宗教改革,法国革命。旧像愈摧破,人类便愈进步;所以现在才有比利时的义战〔4〕,与人道的光明。
  那达尔文易卜生托尔斯泰尼采诸人,便都是近来偶像破坏的大人物。
  在这一流偶像破坏者,《泼克》却完全无用;因为他们都有确固不拔的自信,所以决不理会偶像保护者的嘲骂。易卜生说:
  “我告诉你们,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壮有力的人,就是那孤立的人。”(见《国民之敌》)
  但也不理会偶像保护者的恭维。尼采说:
  “他们又拿着称赞,围住你嗡嗡的叫:他们的称赞是厚脸皮。他们要接近你的皮肤和你的血。”(《札拉图如是说》第二卷《市场之蝇》)
  这样,才是创作者。——我辈即使才力不及,不能创作,也该当学习;即使所崇拜的仍然是新偶像,也总比中国陈旧的好。与其崇拜孔丘关羽〔5〕,还不如崇拜达尔文易卜生;与其牺牲于瘟将军五道神〔6〕,还不如牺牲于Apollo〔7〕。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一九年二月十五日《新青年》第六卷第二号,署名唐俟。
  〔2〕 指上海《时事新报》星期图画增刊《泼克》。这里所说的讽刺画,载于一九一九年一月五日该刊中,共六幅,沈泊尘作。文字说明中有:“某新学家主张废弃汉字”:“然习罗马文又苦于格格不入,乃叩诸医生问焉”:“医生请以罗马犬之心易其心”:“某新学家易心后试读罗马拼音,人聆之则居然罗马犬吠也!”等。
  〔3〕 一九一九年二月九日《时事新报》星期图画增刊《泼克》载有沈泊尘的讽刺新文艺的画,共四幅。文字说明中有某文学者“常出其所著之新文艺以炫人”,“然其思想之根据乃为外国偶像”等语。
  〔4〕 比利时的义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在西线企图假道比利时,攻击法军主力。比利时原为“中立国”,拒绝德军通过,于是发生战争。当时“协约国”方面称比利时的参战为“义战”。
  〔5〕 崇拜孔丘关羽 旧时封建统治者尊孔丘为“文宣王”、“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在各地建立专祠(俗称文庙);尊关羽为“武安王”、“协天护国忠义大帝”,也在各地建立专祠(俗称武庙)。
  〔6〕 瘟将军五道神 都是我国旧时民间所供奉的神祗,相传他们掌管瘟疫和灾害。
  〔7〕 Apollo 阿波罗,希腊神话中光明、艺术与健康之神。
  四 十 七〔1〕有人做了一块象牙片,半寸方,着去也没有什么;用显微镜一照,却看见刻着一篇行书的《兰亭序》〔2〕。我想:显微镜的所以制造,本为看那些极细微的自然物的;现在既用人工,何妨便刻在一块半尺方的象牙板上,一目了然,省却用显微镜的工夫呢?
  张三李四是同时人。张三记了古典来做古文;李四又记了古典,去读张三做的古文。我想:古典是古人的时事,要晓得那时的事,所以免不了翻着古典;现在两位既然同时,何妨老实说出,一目了然,省却你也记古典,我也记古典的工夫呢?
  内行的人说:什么话!这是本领,是学问!
  我想,幸而中国人中,有这一类本领学问的人还不多。倘若谁也弄这玄虚:农夫送来了一粒粉,用显微镜照了,却是一碗饭;水夫挑来用水湿过的土,想喝茶的又须挤出湿土里的水:那可真要支撑不住了。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一九年二月十五日《新青年》第六卷第二号,署名俟。
  〔2〕 《兰亭序》 即《兰亭集序》,晋代王羲之作,全文三百二十余字。
  四 十 八〔1〕中国人对于异族,历来只有两样称呼:一样是禽兽,一样是圣上。从没有称他朋友,说他也同我们一样的。
  古书里的弱水〔2〕,竟是骗了我们:闻所未闻的外国人到了;交手几回,渐知道“子曰诗云”似乎无用,于是乎要维新。
  维新以后,中国富强了,用这学来的新,打出外来的新,关上大门,再来守旧。
  可惜维新单是皮毛,关门也不过一梦。外国的新事理,却愈来愈多,愈优胜,“子曰诗云”也愈挤愈苦,愈看愈无用。
  于是从那两样旧称呼以外,别想了一样新号:“西哲”,或曰“西儒”。
  他们的称号虽然新了,我们的意见却照旧。因为“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更要昌明。换几句话,便是学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要新本领旧思想的新人物,驼了旧本领旧思想的旧人物,请他发挥多年经验的老本领。一言以蔽之:前几年谓之“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几年谓之“因时制宜,折衷至当”。
  其实世界上决没有这样如意的事。即使一头牛,连生命都牺牲了,尚且祀了孔便不能耕田,吃了肉便不能榨乳。何况一个人先须自己活着,又要驼了前辈先生活着;活着的时候,又须恭听前辈先生的折衷:早上打拱,晚上握手;上午“声光化电”,下午“子曰诗云”呢?
  社会上最迷信鬼神的人,尚且只能在赛会〔3〕这一日抬一回神舆。不知那些学“声光化电”的“新进英贤”,能否驼着山野隐逸,海滨遗老,折衷一世?
  “西哲”易卜生盖以为不能,以为不可。所以借了 Brand的嘴说:“All or nothing!”〔4〕〔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一九年二月十五日《新青年》第六卷第二号,署名俟。
  〔2〕 弱K 我国古书中关于弱水的神话传说很多。如《海内十洲记》说昆仑山“有弱水周回绕匝”;弱水“鸿毛不浮,不可越也”。这里说“竟是骗了我们”,是说“不可越”的弱水并没有阻挡住外国人的到来。
  〔3〕 赛会 旧时的一种迷信习俗,用仪仗、鼓乐和杂戏迎神出庙,周游街巷,以酬神祈福。
  〔4〕 Brand 勃兰特,易卜生所作诗剧《勃兰特》中的人物。
  “All or nothing!”英语,“不能完全,宁可没有!”的意思。
  四 十 九〔1〕凡有高等动物,倘没有遇着意外的变故,总是从幼到壮,从壮到老,从老到死。
  我们从幼到壮,既然毫不为奇的过去了;自此以后,自然也该毫不为奇的过去。
  可惜有一种人,从幼到壮,居然也毫不为奇的过去了;从壮到老,便有点古怪;从老到死,却更奇想天开,要占尽了少年的道路,吸尽了少年的空气。
  少年在这时候,只能先行萎黄,且待将来老了,神经血管一切变质以后,再来活动。所以社会上的状态,先是‘少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