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001-1200集-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我们读圣贤书,这是人生当中最大的幸福、幸运。这个思想我在没有学佛之前就已经根深蒂固,我在十几二十岁的时候,常常想尚友古人,这尚是高尚的尚,跟什么人做朋友?跟古人做朋友。读古书,这是最靠得住的朋友。我在年轻时,确实想想年轻人有些狂妄,我求学的态度,师天地,法自然,友古今圣哲,我在文章里头写过这几句话,那个时候二十一、二岁。我不迷信,我不追求功名富贵,虽然生活非常贫困,我不追求物质生活,我所向往的是精神生活,我真正的喜爱是像古人一样一生隐居在山林,读书念佛。何必让人知道?但是每个人机遇不相同,根性不一样,总是过去生中大乘的根性,已经生了根,所以看到众生有苦有难,自自然然自动自发的会尽心尽力帮助,会伸出援手,不求一切的果报。
  所以这一生我非常感谢章嘉大师,我这个行业是他老人家替我选择的,我非常听话,依教奉行。这几十年当中,读自己喜欢读的书,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诸位想想一个人生在世,这两点很不容易得到,我能得到,承蒙老师的指教。到了晚年,深深体会到孔老夫子的教导,夫子说,他曾经一天不吃饭,一夜不睡觉,想来想去,想的事情多,都没有真正的利益,不如学也。最后想想看,不如学,学什么?学圣学贤。在我们来讲,学佛学菩萨,不如学也。「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真的是快乐无比,「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所以古来的祖师大德,为什么觉悟之后住在深山就不再出来?天下知道他的、想跟他学的,你来,真的是「只闻来学,未闻往教」,你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亲切的招待你,把自己学习的心得提供给你参考,自己修学的喜悦可以跟你分享,不下山。
  修道、养道,最后成道,无不是做出最好的修行证果的榜样来给我们看。我们后人有几个人体会到这桩事情?又有几个人学到这些方法功夫?古时候人有,现在不能说没有,世界之大,我们孤陋寡闻,我相信真有,他们不出来,他们在深山里面修学,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心永远是定的,永远是清净的,真正是清净平等觉,不是觉悟的人做不到。心定,他才能定得住,他住在一个地方他才能不动;心是浮动的,你叫他住在一个地方他住不下来,他要到处乱跑。
  所以一切法,心是主宰。我们要求觉求慧,最重要的是在戒、定,戒是守法、守规矩,特别是守圣贤人教导我们的规矩。心要定,要定不能不放下,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这心才能得定,然后才能成就觉慧。这个地方的觉慧是佛陀的名号,成就觉慧也就是我们一般讲成佛,真正是功德圆满,到这个时候与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感应道交。众生有感,他就有应,他虽然应,应现在九法界,他依然是如如不动;他在迷,他心里稍稍有一点动摇,他就不能应。为什么?心一动是凡夫,凡夫没有这个能力。圣人无论在什么境界里头不动心,这是我们要知道,要学习的。现在时间到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0三九卷)  2003/5/7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039
  诸位同学,请看经文第十段持地世界,佛的名号第四句:
  【或名上首。】
  『上首』,在佛法里面用得很普遍,四众弟子当中,每一个族群都有一位上首,这个意思很像近代在政治称呼里面有所谓首长,上首跟首长的意思非常接近。阿罗汉有阿罗汉的上首,菩萨有菩萨的上首。菩萨众里面,我们晓得十信位有十信的上首,十住有十住的上首;等觉菩萨在《华严经》里面上首有两位,普贤、文殊;我们净土宗西方极乐世界菩萨当中上首也有两位,观世音、大势至。这个地方是讲如来当中的上首,这个上首是最高的,再没有比这个更高的,无上正等正觉,这是对佛极为尊敬的称呼。第五个名号:
  【行庄严。】
  『行』包括的范围太广太广了,这个字在古时候读去声,念行(ㄏㄥˋ),当动词说,不是当名词,这也是表法。诸佛如来应化在世间,他三业的行为,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无一不是给众生做示范的。『庄严』,用我们一般普通的话来说,它的意思包含著真、善、美、慧,佛法称庄严。如来三业都具足真善美慧,为十法界众生做榜样、做模范。
  如果就广义的、深入的来说,那个意思就更深更广。总的来讲,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转凡成圣,这是诸佛如来示现在世间唯一的目的;除这个之外,决定没有一丝毫是为自己的,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清楚。为什么?阿罗汉已经是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四相破了,菩萨四见也破了,不但四相,怎么可能还为我?我执没有破,那是六道凡夫。四圣法界里面,我执破了,所谓法执犹存,这是四圣法界;法执也破了,他就超越十法界了,那就入一真法界了。
  诸佛如来帮助一切众生,一步一步向上提升,但是这个里面,我们必须要知道的就是一定要跟佛菩萨合作,你要不能跟他合作?实在讲,业力很大,能敌须弥,能深大海,这比喻业力,佛菩萨动不了你,没有办法拉你一把,所以必须要我们跟佛菩萨合作,配合他。怎样配合他?依教奉行,那他是真帮得上忙。佛在一切经里头常常说,「受持读诵,为人演说」,这就是依教奉行的落实。能这样配合的,无论你现在在哪一道,无论你的罪业有多重,佛菩萨都有办法帮助你了生死出三界。唯一他无可奈何的,没有办法的,那就是不合作;对佛菩萨所说的不信,或者信了不解,解了不行,总是不能够配合。对这样的众生,佛菩萨只有替他种善根,阿赖耶里面种佛种子;除此之外,真的什么样的忙都帮不上。这一点我们必须要知道。
  尤其是真正觉悟过来的,把这个红尘世界看破了,这个世界没有丝毫值得留恋的,这个世间生死流转太苦了,佛经上常常说「生死疲劳」,这个六道里头舍身受身永远没有休息,自己做不了主,业力在推动。又何况生生世世跟一切众生有意无意结成冤仇,冤冤相报,没完没了,愈想愈恐怖,愈想愈可怕。没有遇到佛法,真的,纵然知道苦也无可奈何。遇到佛法真正是难得,佛法能帮助我们脱离轮回,能帮助我们脱离苦海,只要我们合作,佛菩萨教导的信受奉行。
  这一生就如同经上讲的最后身,我们业报到这个世间来,这一次是最后一次,下一次没有了;下一次再要来是菩萨的身分,是乘愿再来。来干什么?来救苦救难的,来帮助别人的,那就不一样了。乘愿再来的,这个九法界里头来去自由,真的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得自在!不像业报身,业报身想来来不了,想走你也走不了,那真是苦不堪言。第六个名号:
  【或名发欢喜。】
  这就是发欢喜心,『发』这个字是动词,意思跟生是一样的,『发欢喜』就是生欢喜,大乘经教里面我们常常读到「常生欢喜心」,这个好!我们一般人这欢喜心能不能发得起来?人生活在艰难困苦当中,欢喜心怎么能生得起来?什么时候你能够生欢喜心?离苦得乐,生欢喜心。什么是苦?世间人真正知道的人不多。
  我早年读《地藏经》,也曾经讲过,看到世尊「知苦乐法」这一句对我来说很震撼。知苦乐法可不是一桩容易事情,大乘教里面告诉我们:三界统苦。谁知道?佛知道。欲界三种苦具足,苦苦、坏苦、行苦,欲界。我们这人道在欲界,往上面去还有六层天,欲界天,四王天、忉利天;中国人讲玉皇大帝,忉利天,一些宗教里面讲的上帝也是指忉利天。忉利天再上去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这统统是欲界,三大类苦完全具足。
  欲界上去色界,顾名思义,色界还有形色,他有身体,他有居住的宫殿楼阁,他欲没有了。这个欲是指什么?财、色、名、食、睡,这个没有了,因此他没有苦苦。苦苦是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炽盛,这个欲界有。天上?跟诸位说,天上也有怨憎会,我们在经典里面常常看到世尊跟我们介绍,这个忉利天主跟阿修罗打仗,这个战争麻烦,忉利天还有战争。夜摩天以上好些了,好像没有听说有战争了,这个到色界没有了。所以色界有坏苦,有行苦。
  无色界,这是三界里面最高的,那个里面的人叫高级凡夫,真聪明,有智慧,不要身了,身是很苦恼的事情,不要身了。《老子》一般人讲《道德经》,你看《老子》里头就说「吾有大患,为吾有身」。他说:我有很大的忧患,是什么?是我有一个身体。老子要学佛,在我想他肯定去往生无色界天,他觉悟了,他知道这个身不是好东西。所以无色界这个四层天,我们一般人讲的灵界,用现代一般人讲的话说,那是精神的世界,这里头没有物质,所以他没有坏苦。
  凡是有物质,物质都有变化,物质没有了,当然就没有变化了。你是有身,身一定有衰老,这个生老病死是变化。色界天他有身体,他有身,他没有老,他也不会生病,但是他有死,他有生死,生死很苦,叫坏苦。这个行苦是什么?行苦,你不能永远保持,寿命到了的时候,你还要堕落。所以生到无色界,身体也不要了,也没有了,完全是精神,中国人讲灵魂,佛法里面讲神识,但是他的寿命完全是定力支持。佛跟我们说,最高的这一层非想非非想天,他的定功能够支持八万大劫,八万大劫到了,他定功失掉了。失掉这个时候,他上面没有了,上不去了,只有往下面堕落,依旧不免轮回,所以佛跟我们讲三界统苦。
  《法华经》里头比喻三界火宅,这栋大房子已经燃烧,现在还没有燃烧到你面前,已经在燃烧了,你逃不掉,这个燃烧是比喻苦。什么人觉悟了?首先觉悟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