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隋暴君传奇-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兵分数路,一起进发,让杨坚那小儿尝尝我大突厥骑兵的厉害!”
    众人齐声应是,连干数杯,学着沙钵略的样子,都将面前的案几推倒在地,呼啸而去。过不多时,悠长而凄厉的号角在远处缓缓响起。
    沙钵略将长刀收回了鞘中,忍不住大笑出声,恍惚之间,他似乎已经看到,如狼似虎的突厥大军在中原大地驰骋纵横,无人能敌。而大军前面飘扬的,正是那面代表着大突厥、也代表着他沙钵略的狰狞狼头旗。
   
第六章 初露锋芒


    此时的晋王府中,年轻的晋王杨广和他两个最重要的幕僚——王韶、李彻,也正在讨论着突厥进犯之事。当然,他们并不知道突厥刚刚进行了一次成功的会盟和动员。
    王韶皱着眉头道:“突厥入寇犯边?有多大规模?”
    “这次规模倒不是很大。”李彻答道,“只有不到一千人,在北长城附近趁守军不备,呼啸而入,掳掠了一番便回去了……”
    杨广未经深思,闻言舒了一口气,道:“不到一千人?那应该不算什么大事吧?这些游牧民族时常如此,这种规模的骚扰应该是经常发生的吧?”
    王韶眉头未展,苦笑道:“殿下不要掉以轻心。要知道现在我大隋朝与突厥关系紧张,一点小的摩擦,往往便会造成双方的大战。所以,这次骚扰并不是重点,关键是这种程度的骚扰,极有可能意味着突厥人已经不再安分,准备对我朝采取什么更大的军事举动。去年,突厥唆使属国吐谷浑向我大隋发难,我朝无法顾及,已经被迫放弃了弘州建制。如今看来,突厥人可能又有什么动作了。我看齐安郡公所担心的也是如此吧?”
    李彻点了点头,脸色凝重地道:“王公所言极是,这正是微臣所担心的一点。”
    杨广被王韶和李彻这么一说,才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赶紧在脑海中搜索起相关的记忆来。隋文帝开皇二年春……突厥……不错,这一年确实发生了边境大战……心有所思,杨广竟不经意喃喃自语了起来:“是了,开皇二年,沙钵略发兵四十万,攻击武威、天水、安定等地,北齐降将高宝宁部为先锋……”
    “四十万?”王韶和李彻大吃一惊,一齐惊愕地盯着杨广。李彻疑惑地道:“突厥以前齐高宝宁部为先锋,确有可能,而且武威、天水、安定等地也有军报,确实有敌兵的动静。只是……只是殿下何以知道得如此详细?又怎能断定我大隋朝会吃大亏呢?”
    “啊?”杨广如梦初醒,知道自己不小心将还没有发生的事情说了出来了,顿时尴尬万分,嘿嘿傻笑两声,说道:“这……孤王也只是胡乱猜测罢了……齐安郡公往日不是教我要多留意边患么?近来我也试着看了些军报,便胡乱猜测了一下……”
    “胡乱猜测?”王韶面有不豫之色,皱着眉头道:“殿下,这等军国大事,怎可以……”
    李彻见王韶这等模样,知道他又想对杨广说教,赶紧使了个眼色止住了王韶。因为他深谙敌情,却明白杨广所说极有可能发生,不是什么“胡乱猜测”能猜测出来的。但是杨广又怎么会说得如此确切呢?当即叹气道:“殿下所言极是,眼下这种形势棘手得很,我朝一旦应付不当,很可能出大事。”他饶有深意地望了杨广一眼,问道:“不知殿下对此有何见解?”
    “这个……”杨广刚才不小心说出了还没有发生的“历史”,心中已经非常后悔。根据一般的看法,他从原来的时空回到这开皇二年,意味着现在这个时空已经开始走向了另一个分支,“历史”已经在发生改变了。但是,杨广却仍然十分谨慎,他实在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会对当前的社会进程造成怎样的影响。这种心态下,他哪里还敢再多说,支支吾吾地道:“我……孤王不过是胡乱说了几句,哪里能有什么看法了。还是……还是请王公和李将军做主吧……”
    王韶被李彻用眼神止住,马上便明白了他的意思,这时见杨广如此模样,竟真的是有自己见解而不敢说出来,又是欣喜又是好奇,和颜悦色地道:“殿下,你就谈一谈吧,这也可算是增长才干的功课,而且比单纯研读诗书有用得多啊。”
    见杨广还是唯唯诺诺,不敢出声,李彻呵呵一笑,向王韶道:“王公,你还是不要勉强晋王了,殿下他毕竟年纪尚轻,要他说出些值得参考的东西来,还是不容易啊!”
    这句话虽然是实话,但是听在王韶耳中,就显得有些不合听了。因为他相当于杨广的老师,李彻当面断定杨广还说不出什么有深度的见解来,间接着也等于将了他一军。正欲帮杨广辩解两句,忽然看到李彻又朝自己做了个眼色,这才明白李彻竟然是用上了“激将法”,心中暗笑,脸上却不动声色,点头道:“齐安郡公言之有理,来,我俩一起商议商议。”回头拱手道:“殿下,你先请回吧,修养好身体后,我再与你讲讲《论语》。”
    按道理杨广的心智已经不是外表看起来的十四五岁了,而是二十多岁的成年男子,但是不知怎么搞的,被王韶和李彻这一唱一和,杨广心中竟然极不忿气,很想表现一番,让眼前这两人大吃一惊。忍不住张口道:“此次突厥大举进犯,已经是必然之势。他们兵多势猛,来势汹汹,必然对我朝造成巨大损失,这是没有办法的。战争肯定会带来损失。但是我等也不必惊慌,只需早作准备,避免突厥长驱直入,也避免更大损失。我料父皇会下旨让太子屯兵咸阳,诏于仲文将军率兵到白狼寨驻守。这虽不能让突厥无功而返,但已经足够遏制住对方的凶猛势头。”
    杨广说到这里,不禁面露微笑,因为他所说的,正是原来那个时空中隋文帝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同时,只要我们充分利用突厥内部的矛盾,适当进行挑拨分化,必定能使突厥草草收兵,徒劳无功。”
    王韶和李彻听杨广侃侃而谈,都是又惊又喜。虽然杨广一向少年老成,但是如此有条理、有水平地分析国家大事,却还是第一次。尤其王韶作为杨广的老师,心中的高兴更是无法言传。
    李彻正在凝神细听,此时见杨广停顿了下来,点头道:“殿下能否详细点说?”他是武将,对杨广所说的在咸阳和白狼寨驻兵的建议,更知道其价值。在他心中,已经开始有些惊讶了。
    杨广续道:“突厥内部并不团结,沙钵略大可汗,也就是摄图,只是突厥前任可汗他钵的侄子,他是逼迫他钵可汗的儿子庵罗将汗位让给了自己,地位并不稳固。庵罗在突厥被封为第二可汗,除此之外,境内还有阿波可汗、达头可汗等四五个可汗。”
    “这些可汗有的是他的兄弟辈,有的是他的叔父辈,个个占领着一块领地,统领着精兵强将,表面上都服从于沙钵略,但是暗地里却各怀鬼胎,都不是好惹的主。光这些就够沙钵略头痛的了。这一次沙钵略来势汹汹,急着攻打我朝,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凝聚人心,同时削弱其他势力。”
    “所以,我朝只要稳打稳扎,在各处加强防御,同时派遣熟悉突厥内情的大臣前往各个可汗处,散布谣言,动摇其军心,突厥大军必将不战自退。比如突厥的阿波可汗与沙钵略素来不和,稍加挑拨,两方势力迟早翻脸。还有突厥属下的铁勒部落人心不稳,我们大可散布言论,说铁勒部族造反,沙钵略必定心慌,边乱由此可定。”
    “我朝虽然也有雄厚的实力,但是毕竟刚刚攻陷齐朝不久,百废待兴,仍须养精蓄锐。只要坚持对突厥实施分化战略,自己则暗中积蓄力量,孤王相信,不出两年,突厥必将四分五裂,向我朝俯首称臣!”
    这一番话有理有据,王韶和李彻虽然都是才干过人之国士,却也听得聚精会神,心中赞叹不已。他们哪里知道,这对付突厥的方针,在杨广原来的时空历史中,正是隋王朝一个精通突厥事务的谋士大臣长孙晟提出来的,也正是接下来十多年中隋王朝对付突厥的国策。此刻由一个十多岁的少年晋王杨广口中说出来,当然是振聋发聩,让人吃惊了。
    王韶愣了一会儿,这才抚掌道:“好!说得好!”转头向李彻笑道:“齐安郡公,你可瞒得我好苦啊,原来私底下你早已向晋王殿下交底了,却拿老夫来开涮。”
    李彻缓缓摇头道:“王公误会了。在下忙于事务,从未与晋王殿下交换过关于突厥形势之看法。”他满怀兴奋,又略带疑惑地望了杨广一眼,问道:“殿下,想必另有高人指点?有此见解之人,是我并州之福,是我大隋之福啊,还望殿下引见为是。”
    杨广见他们说来说去,都根本不相信这番话是自己说出来的,心中竟然极不高兴,有种悻然的感觉,淡淡说道:“哪有什么高人,王公和齐安郡公平日经常教导,要孤王多留意国事,这些只不过是孤王胡思乱想的一些东西罢了。”
    王韶与李彻对望一眼,这才想起两人刚才的说法,摆明了是不相信晋王的才干,太过不尊敬,都不禁有些赧然。李彻拱手道:“殿下天纵英才,臣妄自猜测,还请殿下恕罪。”
    话虽如此说,他心底却仍是不相信杨广自己能说出这么有见解的话来,要知道,杨广刚才所说的突厥内部矛盾,有一些连他这个长期关注突厥形势的边关大将都不是那么清楚。而晋王杨广长期居于府中,若无高人指点,怎么可能知道得如此详细,分析得如此透彻?
   
第七章 天纵英才


    王韶虽然也感到惊诧,但未曾往这方面深思,他思维极快,忽又联想到另外一事,喟然叹道:“可惜可惜。”
    李彻和杨广均是一愣,李彻诧道:“王公因何事叹息?”
    王韶长叹一口气道:“当前南陈朝政**,不思进取。日前陈宣帝病亡,朝纲不稳,正是我朝平定江南之良机。吾皇去年命尚书左仆射高颍高大人节度诸军,着力攻陈,已攻占江北胡墅等地。如今却遭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