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晋王杨广虽然心事重重,但此时不得不振作精神,强颜欢笑,赶紧上前将众人扶起,本还想与每个人都握握手以示亲切,一时又记不起这个时代握手礼节是否通行,终于还是以抱拳方式行礼,口中不停地说道:“请起,请起,诸位辛苦了,诸位辛苦了……”
众人虽知道晋王是个少年,但也没想到如此平易近人,更是客套话不断,好不容易才见完礼。杨广回到主位,却不坐下,高举过头拍了拍手,唤道:“拿上来!”
厅外早有四个家丁抬了两个箩筐进来。众人在晋王拍手开始便屏息以待,此时定睛一看,却是两个大酒坛子,都愣住了。门外又进来十多个侍女,穿花蝴蝶般将酒坛内的酒舀了出来,分到诸人面前。一时之间,整个大厅香气扑鼻,也不知道是侍女们的体香,还是扑鼻的酒香。
杨广微笑着举起酒杯,朗声道:“诸位父老乡贤,小王上次赴京都,蒙父皇赐上等竹叶青酒两坛。小王不敢独享,昨日天气突然转寒,在此敬诸位一杯,祛祛寒气!诸位请!”
御赐美酒!众人均感受宠若惊,纷纷举杯,恭敬地倒酒入喉,果然清冽甘美,于是交口称赞,心中原有的一些紧张,却都随着美酒的入口而渐渐消散了,均觉得这晋王为人诚谨,礼贤下士,皇子风范令人心折。
“诸位父老乡贤,”酒过三巡,杨广再次起身离座,“此次邀诸位前来,除了共品御赐美酒,小王还有一事,欲与大家商讨。”众人知道戏肉来了,个个危襟正坐,生怕听漏了什么。
杨广清了清嗓子道:“诸位都知道,近日朝廷已将并州设为特区,兴工商之业,乃特区试行新政之一。晋阳城内亦设置了技艺研究府,这些时日颇有一些新的发明,如能大批制作当能赢利不菲。诸位均是晋阳城工商业界之翘楚,小王邀诸位前来,就是想聚大家之力,组成晋阳商会,并合力生产一些日常之用品,共促晋阳繁荣。具体如何,将由百工监孙大人为大家解释,敬请诸位出谋划策,多提些意见。”
这番开场白令在场众人惊奇万分。没有一个人想到晋王邀大家前来,竟然是这样一个目的。所有人都觉得之前那位王老太爷所言极有道理,此次晋王集聚众人,理应跟边境战乱和流民安置扯上关系,谁知道却是要成立劳么子晋阳商会!
殊不知晋王杨广本来的打算,确实是想找些豪绅前来捐款捐物,安置流民的。只是他所想的更长远些,希望组建晋阳商会,由众人参股形成一家大型手工作坊,技术研究府则以不断的新发明创造参股,所得利润中拨出一定比例用于孤儿院、养老院等公益事业。如此一来,既可以让流民中的大批青壮劳力进入手工作坊维持家庭生计,又解决了技艺研究院所需财力及发明应用问题,而且兼顾了公益事业发展,可谓一举多得。
至于为什么不直接将这些发明卖给晋阳的各商家,主要是杨广觉得眼下来看,这些商家似乎并没有足够的眼力来独立承担发展工商之重任,只能以参股形式合力来搞才比较实际。这也类似于后世之产学研体系,初期是不得不借助官府力量来推动的。
昨日杨广急匆匆地拉了王韶到技艺研究院,便是出于这层考虑。他之前便写了一本类似于发明指南的小册子给技艺研究院。其中不乏许多现有条件下可以完成的创造。果然经过一段时日,技艺研究院的匠师们已经将其中一些造了出来,如简易灌溉水车、摇摇椅等等,甚至连活字印刷都有了一些模板。这些只需有前期的投入,相信很快就会产生惊人的利润。这也坚定了杨广的信心,于是马上发帖将晋阳城身家丰厚的豪绅们都请了过来。
晋王杨广本想请王韶主持此事,未料王韶始终觉得这些乃是奇技淫巧之物,难登大雅之堂,因此对晋王将救济流民一事寄望于此甚感不解,更不说要他堂堂二品大员去跟一些乡绅开口求要钱财了。杨广请不动他,想来想去似乎只有百工监孙太冲对此比较热衷,便又将孙太冲拉了出来。
孙太冲本也觉得有些难为情,不过又觉得这是自己职责所系,难得晋王殿下如此看重,自己岂有推脱的道理。当下拿出事先拟好的条例,将成立晋阳商会之意向说了,又对在座众人如何参股设坊之事作了详细解释——这参股本是新鲜之事,然而在大厅的众人都是在生意场上打滚多年的老手,稍加解释,便都明白了。
待得孙太冲解释完毕,并说明众人以自愿为原则,报出参股份额之后,厅中众人面面相觑,竟无一人出声。他们原本以为晋王大张旗鼓邀请前来,无非是要大家出些钱粮,一个个虽然肉痛,但看在晋王的情面上,却也做好了认捐的准备。孰料晋王竟是要大家合股做生意,且不说这是闻所未闻之事,就说将钱拿给官府去运作,便难以令人放心。
要知道这个时代商人虽然钱财不少,但是地位始终低下,就算有了一些身家,亦是藏藏腋腋,不敢现诸人眼。官府对商户豪取强夺、杀鸡取卵,亦非少见。将钱财交由官府去做生意,众人想都未曾想过。在他们看来,这无疑是类似于肉包子打狗一般的事情。虽然晋王和那个什么百工监的孙大人将技艺研究院的发明吹嘘得天花乱坠,又说利润将有多么丰厚,但是这等事情谁说得清楚?
更何况,听这晋王和孙大人的口吻,是要众人出得越多越好。做生意可不比一般捐献财物,虽然众人都预了一笔财物准备无偿献给晋王,但很显然原来准备捐献的数目,对于做生意而言根本算不上什么,很难令晋王满意。
这种心态下,众人你看我,我看你,都在等待观望,竟没有一个人愿意表态。还是那个城东的王老太爷脑子比较活络,他来之前便预备了一笔财物的,此时见这种情形,知道按原来打算已经不太可能,反正也要出,不如率先表个态,当即离座唱诺道:
“晋王殿下与这位孙大人请了,这技艺研究府的发明如此之好,晋王殿下又不忘提携我等,实在令人感激。老夫及城东的济世药堂,愿意拿出三十金,用于组建晋阳商会及作坊,或用于资助技艺研究院也罢,至于这股份一事,老夫这些微薄之财当是捐献,不要股份也罢!”
此时的隋朝虽然已开始发行五铢钱,但是却还未完全统一标准,尤其长期以来五铢钱混乱局面尚未结束,民间私铸五铢钱行为仍然较多,因此五铢钱价值不高,也难以换算。这些豪绅平日却习惯了以金来计算,所说多少金,实则为多少两金。
这个王老太爷原本预备着捐赠十金的,此时一下子翻了几倍,也算是下了血本。说的话也合理合听,孙太冲虽觉得三十金用于做生意不算多,但若是作为捐赠,却也为数不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赶紧望向晋王,看他如何决定。
杨广没有见到预料中大家踊跃出资的情形,已然知道自己错估了形势,心中后悔不已。然而话已放了出去,此时又换成捐赠,却极不合适。当即笑道:“这位老先生请了,尊驾爱护之心小王心领了。只是这次成立商会及作坊,说明了是用于合股的,还是登记在册,届时自会折合了股份,做好契约送到府上。”自有师爷拿了笔墨,将这王老太爷所献之金登记在册。
有人这么开了头,众人心中便有了底,都打定了主意将原定捐赠的财物增加些,也不准备有什么回报。虽然难免肉痛,毕竟今日能与晋王相见,又喝了皇帝御赐的美酒,权当是花钱买些奢侈便是。当下又有五六人登记,有出二十金的,有出三十金的,最多的出到五十金。
晋王杨广站在旁边,虽然仍面带笑容,却是越来越勉强。这种规模的出资,与他先前之设想相差太远。只是形势比人强,又不好说些什么。心中却悔得肠子都青了,暗道不应该如此草率地召集众人前来,以至于搞成这等局面。
众人还在陆续登记,忽然一个洪亮的声音响了起来:“蒙晋王殿下错爱,在下愿出五千金!”
一石击破千层浪。所有人都被这句话吓了一跳,大厅之中顿时一片寂静,连正在登记的人都停了下来,几十双眼睛齐刷刷地朝出声的地方望了过去。
第二十一章 纵情豪赌
杨广先是吃了一惊,随即大喜。定眼望去,却是一个三十出头的商人,身着浅褐色长衫,身材适中,脸上轮廓分明,带着一丝诚恳而又自信的微笑,令人顿生好感。细看之下,才能发现此人眼眶凹陷,鼻梁高耸,想必是带有胡人血统,然而他肤色、发色、打扮、谈吐均与汉人无异,甚至与一般汉商相比,还少了几分狡诈之意,多了几分洒脱豪爽之气。
孙太冲醒神得快,赶紧拿了签到的名单递予晋王,低声道:“此人乃是润泉商行的掌柜……”
说话的正是胡润泉。他虽与廖先生反复商量,但也没料到晋王邀众人前来居然是成立晋阳商会,对于杨广的那些打算当然更不清楚,于是与其他人一样都懵了,一时不知如何应付。不出钱是不可能的,出得少不可能引起注意,不合他来之前的原意。然而突然之间要拿出一大笔钱来交给什么商会,而且很有可能血本无归,实在令人难以决断。
因此,他迟迟不敢出声,直到那个王老太爷出资三十金,又言明是认捐,不要股份,结果少年晋王却微笑着拒绝了这个提议,而是让人郑重其事地将这三十金作为出资登记了起来。这使得胡润泉心中似乎被什么东西触动了一下,偏偏又说不清楚那种感觉。
于是他突然就有了一种赌一把的冲动——在大家都不热衷的情况下,自己出一个石破天惊的数字,必定能够在晋王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最坏的打算也就是这些钱统统打了水漂,当作某次做生意失败了便是,只要能从此与晋王搭上关系,还怕这些钱赚不回来么?
更何况,这些钱也不一定会打水漂,因为……因为晋王令人有一种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