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马云正传 刘世英-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也没那么焦急过。除了资金上的困难之外,还有信息资源的匮乏问题。1995年的北京之行,让原本激情澎湃的马云开始有种“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失落感与悲凉感。北上之前,马云雄心勃勃,一心要把中国黄页变成“中国雅虎”(直到1997年时,杨致远才带领雅虎进军中国市场),甚至要把总部搬北京。然而,这一切美好的愿望和梦想都已化为泡影,别说是总部迁移,就连把新闻、体育、文化装进中国黄页的计划都无法得到实现。空有一腔热血,哀叹壮志难酬,力不从心的马云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从更现实的处境看,马云心里非常清楚自己的危险处境:身处杭州,黄页要想完全摆脱杭州电信的阴影是不现实的,如果继续斗下去,黄页最终只能沦为“烈士”。这个道理很简单,杭州就这么大一个“庙”,容不下两个“和尚”。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何况马云面对的还是一头强悍的“东北虎”。无奈,不轻易低头的马云,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不得不做一次妥协。1996年3月,中国黄页与杭州电信以合资的形式实现合并:中国黄页将资产折合人民币60万元,占30%的股份;杭州电信所属的迪富公司投资140万人民币,占70%的股份。当时的杭州电信属于政府的一个局级行政机关,只能采取控股企业法人的形式参与企业经营运作,这与后来外经贸部控股EDI、国富通公司是同样的模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场合资是一种政府控股的国企对民企的变相收编。对于在合作协议书上签下自己鼎鼎大名的马云而言,初涉商海、乳臭未干的他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亲笔签下的这一纸协议,日后竟会成为自己的“卖身契”。2。集体辞职风波吉利集团老板、人称“汽车疯子”的李书福经常说一句话:合资,比鸦片还害人。2007年,就连中国的饮料巨头——娃哈哈都因合资和达能公司闹得沸沸扬扬,一发而不可收拾。现在看来,“疯子”的话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不过,对1996年的马云来说,似乎并没有太多的选择。因为找个政府当靠山,似乎成了中国第一代互联网创业者的宿命和不成文的法则。比如,张朝阳在创办爱特信公司的时候,第一个项目是建了一个“中国工商网”,当时还是首次“以麻省理工博士的身份,才最终说服国家电信部门”;而从国外回来创办亚信的田溯宁和丁健,从一开始就跟中国电信“纠缠”在一起。就这次合作本身而言,也算是中国互联网服务业最早的一次强强联合。马云有一帮能干的团队,有丰富的运营经验,杭州电信方面有强势的政府公共资源,有充足的国有资本做后盾。合资之后的初期,新公司的业务推进还算顺利。对于5万元人民币起家、长期患“资金饥渴症”的中国黄页来说,140万是个天文数字,初次创业的马云也第一次体会到“有钱真好”的感觉。因为有了资金支持,新中国黄页的业务扩展大大加快。到了1996年年底,中国黄页不但实现了盈利,营业额更是突破了600万!但是,狂欢的盛宴仅仅是“十面埋伏”的前奏。在中国黄页与杭州电信合资后的股份公司中,作为创始人的马云仍出任总经理,但大股东是占有70%股权的杭州电信。一开始马云与杭州电信的合作就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这种被逼无奈的“招安”也注定了随后的合作是不愉快的。 ;


第三章 创业时代:(4)
更新时间:2009…12…17 17:08:40 字数:7634


  不久,双方的合作就出现了分歧。自古以来,“志同”才能“道合”,而对立双方的根本问题,恰恰出现在“志”的差异上。用管理术语来说,是战略层面的分歧。当时,马云的宏伟目标是把黄页打造成“中国的雅虎”,他主张先培育市场,做大之后再考虑盈利;截然相反的是,杭州电信方面把盈利作为首要任务,他们急于赚钱、赚大钱。志在千里的马云对杭州电信在经营上的短视感到痛心,他曾经这样质问对方:“做公司犹如养一个孩子,你们总不能让3岁小孩去挣钱吧?”事实上,“不让3岁小孩赚钱”的商业准则几乎贯穿在马云的整个创业历程中。在他后来的三个“孩子”中,“老大”阿里巴巴做到100万会员才开始考虑盈利,“老二”淘宝至今仍是“免费红旗飘飘”,“老三”支付宝则要到“哈佛毕业”之后才能考虑赚钱的问题。然而,在当时的情况下,双方经营理念上的差异直接导致了决策上的巨大分歧。在一个与政府合资的企业中,马云的声音并不够强大,也不会被重视。到后来,马云提出的所有经营方案几乎都被杭州电信方面一口否决。这种意料之中的现象,似乎不需要太多的理由来解释,在一个资本做主的市场经济年代,股权就是“王权”,控股权就是“霸权”。一方是拥有七成控股权的国资股东,一方是仅占可怜的三成股份的民资股东,谁说了算,这难道不是显而易见的吗?随后,双方的裂痕则愈来愈深,分歧日益加重。再后来,双方从经营战略上的分歧逐渐扩展到个人情绪上,老队伍里的很多伙伴都表示要辞职。俗话说,冰冻三尺,绝非一日之寒。应该说,双方冲突的心理基础从一开始合作就形成了,犹如一颗定时炸弹,不是不“爆”,只是时机未到。迪富公司是杭州电信出资的企业法人,其主要员工是“金身”、“贵命”,金饭碗端着,自然不愁吃喝;以马云为首的老队伍,大都是教师出身的知识分子,是“铁身”、“贱命”,下了海就没有回头路,不成功便成仁。于是,双方合作之后,在没有红头文件的规定下,就“明确”了各自的分工:以马云为首的老团队,做“外勤”,到处跑业务、全国各地找客户;迪富公司的人马,当“内勤”,舒舒服服坐办公室,整日忙、落实上级精神。而忍辱负重的马云,带领他的队伍就这么日复一日、没日没夜、默默无闻地埋头苦干。几个月后,合资方杭州电信的一次超乎寻常的出格举动,终于让积怨已久、耿耿于怀的马云忍无可忍了。那是1997年的下半年,空气中已经充满秋天的味道。那天上午,风和日丽,一切都很平静,马云照常到公司上班。像往常一样,开完晨会,布置好工作之后,他就带领部下们到外地跑业务了。那天的业务开展也格外顺利,拿了好几个单子,马云的心情自然也格外爽朗,真是“好像花儿开在春风里”。然而,到了下午回到公司时,他被告知:黄页的合作方迪富公司,已经在杭州本地又注册一家自己的全资子公司,名字就叫“中国黄页”。马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什么,又多了个中国黄页?然而,他却不能不信自己的眼睛。这个所谓的“中国黄页”不仅名字是“原版引进”过来的,就连网站的域名几乎都是个活脱脱的黄页翻版——马云的黄页是“Chinapage.”,而迪富公司的黄页是“chinesespage.”网站,仅仅玩了个字母游戏的小伎俩。其用意是显而易见的,马云的老黄页已经在杭州城乃至周边省、市打出响亮的品牌,建立了广泛的声誉,这些宝贵的资源直接拿过来用,当然是一本万利的事情。于是,一个小小的杭州城就出现了两个同城冤家。新黄页利用老黄页(Chinapage.)原有的名气,再凭借自身优势的公共行政资源,开始分割ISP市场。而且,两家公司在经营套路上大同小异、如出一辙,同城恩怨愈演愈烈。一时间,在刚刚起步的中国商用互联网市场,在古老的杭州城上空,弥漫着挥散不去的滚滚硝烟……此时,后悔莫及而倍感心酸的马云才如梦初醒,“我被人家当猴耍了。”他把合作以来发生的各种事情联系在一起思考,彻底理清思绪,终于得出了有些迟来的结论,“因为竞争不过你,人家才与你合资,合资的目的只有一个:买来——灭掉——自己发展。”事实如此残酷。从一开始,杭州电信方面就没有长期合作的诚意。而在今天看来,那场原本就很唐突的合作,纯属是一场蓄谋已久的商业陷阱。一手创办的黄页,在他马云眼里,那可比亲生儿子还亲。两年多来,他带领伙伴们一路攻城略地、浴血奋战,在杭州城被人骂成骗子,在北京城遭人白眼、嘲笑,为了什么,图个什么?不就是想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吗?然而他得到什么了呢?好不容易打出一片天地来,到头来却突然发现自己的“儿子”已经改姓,自己一手打下的江山已经神不知鬼不觉地成了别人的。手握股权的他,有“股”而无处行“权”;身处管理职位的马云,有“理”而不能“管”;身为黄页创始人的马云,眼睁睁看着自己一手养大的“儿子”被人家一天天利用。可恨!可叹!可悲!悲愤之余,对“老黄页”还抱有一线希望的马云,却怀着这样的美丽心愿:如果我离开了,黄页也许就会好起来,也许合资方就可以关掉那个以假乱真、狐假虎威的(新)黄页?那天早上,仍在总经理职位上的马云,在深思了几个晚上之后,拿着一份厚厚的辞职报告,缓缓走进了合资方老板的办公室……也许,连他自己都没有预料到的是,他的举动竟“一石激起千层浪”,在黄页内部引发了一场空前壮观的集体辞职运动!包括当初几个创业元老在内的黄页全体员工,获知马云辞职的消息后,在没有任何组织、没有任何预谋的情况下,竟一夜之间全部递交了辞职报告。此消息一出,业界和舆论一片哗然。不仅轰动了整个杭州城,更是惊动了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众多中央主流媒体!不过,在各方力量的协调之下,这场轰轰烈烈的集体辞职风波,却以不伤一兵一卒的结果而平息下来,而马云本人也收回了辞职报告。但即便如此,在合资方的大股东们看来,这场风波俨然是马云一手“预谋”并导演的“逼宫”。尽管风波最终平息下来了,身为“始作俑者”的马云已经彻底成为合资方和大股东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