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慈等故;如净莲华,离染污故;如尼拘树,覆荫大故;如金刚杵,破邪执故;如铁围山,众魔外道不能动故。其心正直,善巧决定;论法无厌,求法不倦;戒若琉璃,内外明洁;其所言说,令众悦服。击法鼓,建法幢,曜慧日,破痴暗。淳净温和,寂定明察。为大导师,调伏自他。引导群生,舍诸爱着。永离三垢,游戏神通。因缘愿力,出生善根。摧伏一切魔军,尊重奉事诸佛。为世明灯,最胜福田,殊胜吉祥,堪受供养。赫奕欢喜,雄猛无畏。身色相好,功德辩才,具足庄严,无与等者。常为诸佛所共称赞。究竟菩萨诸波罗蜜,而常安住不生不灭诸三摩地。行遍道场,远二乘境。阿难,我今略说彼极乐界,所生菩萨,真实功德,悉皆如是。若广说者,百千万劫不能穷尽。 

 
 (三十一)真实功德
    “极乐世界菩萨们的智慧宏大深广,犹如大海;菩萨们菩提觉悟的高广宏大,有如妙高山;菩萨们自身显发的威严之光,超过了太阳和月亮;菩萨们心境的洁净无垢,又像那洁白的大雪山;菩萨们忍受侮辱的精神,与那默默承负一切重荷的大地一样:大地载物不分轻重,菩萨度人也不分亲疏;菩萨们的清净境界,可与除尘洗垢的清水相比:清水溪流可洗世尘,菩萨清净可洗心尘;菩萨们的智慧炽盛,如同火焰:智慧之火烧尽烦恼之薪柴;菩萨们不执着的品性如同大风:风拂世界,无所不到,菩萨行遍世界,自由自在而无所障碍;菩萨们宣讲传布的佛法大音,加同雷声远达,震醒了世间痴迷而未觉悟之人;菩萨们的教法犹如甘露:甘露滋润大地万物,佛法滋润众生心灵;菩萨们的平等慈悲犹如虚空:虚空广大无边无际,菩萨慈悲也无边无际荫庇众生;菩萨们的品格犹如白莲:莲花不离污泥但又出污泥而不染,菩萨不舍众生,但身处浊世秽土而仍然清净;菩萨们的胸怀犹如尼枸树:尼枸树宽阔而遮阳蔽日,菩萨们的胸怀也能荫庇众生;菩萨们的锐利犹如金刚杵:金刚杵能摧毁一切铠甲,菩萨般若妙智也能退;切烦恼魔军;菩萨们的坚强犹如铁围山:铁围山坚固不为一切所摧,菩萨的坚强,也不为众魔外道所动摇。

  “极乐世界菩萨之心,方广平正;顺遂机宜,巧行权便,讲论佛经从不生厌,追求佛法不知疲倦;持戒净洁,譬如琉璃清彻;心意行动,光明磊落,明鉴表里;菩萨们所说之法,使大家心悦诚服;法音震响,犹如击鼓;威德摧邪,犹如建法之幢;智慧照迷,犹如灿烂太阳。破除无明造成的痴惑,建成无贪无求的淳静心境;其禅定智慧温和,纤毫明察,能入实际之理体。作为大导师,调伏抑制自己和他人的不安之心。引导群生,舍离抛弃诸多爱欲物著,永远离开贪、瞋、痴三种污垢,运任游戏于神通之中。

  “极乐世界的菩萨们因为过去所修之善的因缘力,积累功德生出牢不可破的坚固善心,摧毁和降伏一切恶魔大军。尊重待奉诸佛;成为照耀世界的明灯;得世间众生供养,成为世间众生最好的福田。菩萨们具有文殊大士那样的智德,堪受一切有情供养。他们威光显赫,神采奕奕,面貌和悦,内心欢喜,雄健勇猛,无畏无惧,其音容相貌非同一般,又有无量的功德和无碍的雄辩才能庄严其身,如此种种,实在找不到能与之媲美的了。

    “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们时时得到诸佛的共同称赞,他们探究完成诸菩萨该修的觉悟,而永远处于不生不灭的涅盘正定的状态,在一切道场中遍修所有功行,远远超离声闻、缘觉二乘的境界。阿难!我现在只是略略提一下,那极乐世界中菩萨们的真实功德,大体上如我以上所说,但若要广泛和详细地介绍,即使说上百千万个时劫也难以说完呢!”

 
 
 

寿乐无极第三十二 

 佛告弥勒菩萨、诸天人等:无量寿国,声闻菩萨,功德智慧,不可称说。又其国土微妙安乐,清净若此。何不力为善,念道之自然。出入供养,观经行道。喜乐久习,才猛智慧。心不中回,意无懈时。外若迟缓,内独驶急。容容虚空,适得其中。中表相应,自然严整。检敛端直,身心洁净。无有爱贪,志愿安定。无增缺减,求道和正。不误倾邪,随经约令。不敢蹉跌,若于绳墨。咸为道慕,旷无他念。无有忧思,自然无为。虚空无立,淡安无欲。作得善愿,尽心求索。含哀慈愍,礼义都合。苞罗表里,过度解脱。自然保守,真真洁白。志愿无上,净定安乐。一旦开达明彻,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自然光色参回,转变最胜。郁单成七宝,横揽成万物。光精明俱出,善好殊无比。着于无上下,洞达无边际。宜各勤精进,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绝去,往生无量清净阿弥陀佛国。横截于五趣,恶道自闭塞。无极之胜道,易往而无人。其国不逆违,自然所牵随。捐志若虚空,勤行求道德。可得极长生,寿乐无有极。何为着世事,譊譊忧无常。 

  

 
 (三十二)寿乐无极   
    释加牟尼佛又转而对弥勒菩萨和诸在座的天人等说道:“无量寿佛国中的声闻、菩萨功德智慧无量,是没有办法表述得清的。还有,其国土如此微妙,安乐和清净,你们为什么不勉力行善,又以所积累的善功德回向净土,自然生发往生净土之念,由念引导而往生极乐世界呢?

    “极乐世界的菩萨、声闻等会众,出入于十方世界供养诸佛,阅读藏经,修行佛事,皆乐于长久如此。他们的才能超世,智慧圆融,心中没有退转的念头,意志没有片刻懈怠放逸;外表看去安闲沉稳,内心却急速地精进不已。心同于虚空,没有一物而又能容下万物,没有边际而又能建立净土,非空非有,适得不落两边的中道。声闻、菩萨们适得中道之内心,显示在表情上,表里相映焕然成辉,自然而又严整;检束身体的姿态表情,收敛心中的思维意念;外表端庄,内心正直,身心洁净,没有爱欲贪染;他们的志向誓愿,坚定不移而无些微缺减;他们所追求的大道,平和中正,永不会误入狭路以至邪道;他们随顺经中言和戒律,自觉接受约束规定,不敢放逸而失足逾界,有如木工操作遵循墨线,循规蹈矩;他们的心所企慕,皆是正真至道,没有其他妄念杂念拂乱,没有什么忧虑之思干扰;他们自然安住于无为法中,心志有如虚空无有一物,淡泊安宁不染物欲;以此结成大愿,尽心尽力地前去求索。再者,这些极乐世界的会众心怀慈悲哀悯,契合世间道德,融洽现象本质,自度度他,均得解脱生死。他们任运自然,保守本来善性洁白无染,志向愿心甚为高尚,住于寂定而安然自适,日积月累,便能在一旦之中毫不勉强地契合自然实相,把握根本的道理。这些声闻、菩萨之心如同神奇珍宝,自然之光和自然之色相互渗入、回转变化,超过十方的众宝。北方大洲自然生出七宝,横空中自然涌现出万物,光明、精妙、明净齐显并现,诸善众好,无与伦比,皆由极乐世界会众的净心生出。他们的智慧明证理体无有高下,洞达事相没有边际。”

    释迦牟尼佛介绍极乐世界人众的功德智慧,又为唤醒法会大众说:“你们应各自精进勤修,努力自求真如本心,必得超脱轮回,断除生死,往生到无量清净的阿弥陀佛净土。到那时,顿舍娑婆世界五道轮回,诸多恶道之门自然关闭;这净土法门是最胜之道,虽然易得往生,可秽土修行的人却很少。十方无穷极的众生得益于佛国毫无逆违往生的性质(另一解释:西方净土敞开大门,摄受接纳十方一切众生,然而,娑婆众生久在烦恼缠缚之中,贪恋世乐,不生厌离,陷于自身结构性的困境,焉得往生?)。大家捐除烦恼,其志应如虚空,净无垢染,勤奋修行,进道增德,便可以在净土获得长生不老,和极乐世界人众一样长寿安乐,生命无有极限。既如此,为什么还要贪著世间俗事俗利,没完没了地忧虑,为世间无常所折磨呢?”

 
 
 

劝谕策进第三十三 

 世人共争不急之务,于此剧恶极苦之中,勤身营务,以自给济。尊卑、贫富、少长、男女,累念积虑,为心走使。无田忧田,无宅忧宅,眷属财物,有无同忧。有一少一,思欲齐等,适小具有,又忧非常。水火盗贼,怨家债主,焚漂劫夺,消散磨灭。心悭意固,无能纵舍。

命终弃捐,莫谁随者。贫富同然,忧苦万端。

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夫妇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有无相通,无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或时心诤,有所恚怒。后世转剧,至成大怨。世间之事,更相患害,虽不临时,应急想破。

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善恶变化,追逐所生,道路不同,会见无期。何不于强健时,努力修善,欲何待乎?

世人善恶自不能见,吉凶祸福,竞各作之。身愚神暗,转受余教。颠倒相续,无常根本。蒙冥抵突,不信经法。心无远虑,各欲快意。迷于瞋恚,贪于财色。终不休止,哀哉可伤!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

死生之趣,善恶之道,都不之信,谓无有是。更相瞻视,且自见之。或父哭子,或子哭父,兄弟夫妇,更相哭泣。一死一生,迭相顾恋。忧爱结缚,无有解时。思想恩好,不离情欲。不能深思熟计,专精行道。年寿旋尽,无可奈何。

惑道者众,悟道者少。各怀杀毒,恶气冥冥。为妄兴事,违逆天地。恣意罪极,顿夺其寿。下入恶道,无有出期。

若曹当熟思计,远离众恶。择其善者,勤而行之。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当勤精进,生安乐国。智慧明达,功德殊胜。勿得随心所欲,亏负经戒,在人后也。 

(注:该品为了与白话文对照方便,分了段)
  (三十三)劝喻策进
“世间的人们都在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