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炊苑饨ㄗㄖ啤T蛑姆泶套诮陶叨痪薪7唐诩洌窗炝擞⒐谝环荻ㄆ诔霭娴奈幕慰铩镀缆邸吩又尽3鲇螅窗旃嘀制诳蜓月燮び至酱伪徊度胗怀莆跋执挛疟ǖ乐浮薄�
笛福59岁开始创作小说,先后写成了代表作《鲁宾逊漂流记》(共三部)和《辛格顿船长》、《杰克上校》等。作品极力美化殖民扩张,歌颂资产阶级个人进取精神,表达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愿望,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是现实主义初期的优秀作品,是标志着近代英国小说逐步形成的里程碑,他因而被称为“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为现实主义文学的进一步成熟奠定了基石。
银屏再现
因海难而漂流到孤岛上的鲁宾逊在孤岛上生活了28年,以惊人的毅力创造了自己的家园,并且乐观地生活了下去,最后当一艘船将他带回文明世界时他竟是对孤岛恋恋不舍了……小说《鲁宾逊漂流记》的问世,引起了许多作家对此类材料的效仿,本片忠于原著,为观众再现了青年鲁宾逊在孤岛上的生活。
79、爱玛
经典名著
英国女作家奥斯汀较有影响的长篇小说《爱玛》创作于1815年,是奥斯汀作品中艺术上思想上最成熟的一部。小说主人公爱玛是个任性的地主小姐。她在无聊之中把邻近的一个孤女哈丽叶特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主观臆想地安排她的恋爱。哈丽叶特很随和地一次又一次“爱”上了爱玛给她选择的“求婚者”。最后在爱玛的不负责的怂恿下,竟自以为“爱”上了本地最大的地主兼地方官奈特里先生,这时爱玛才猛然发现原来自己是爱奈特里先生的,最后两人都找到了与自己相匹配的伴侣。作者在小说中,已把爱情、婚姻与财产、社会地位联系起来。小说现实主义成分增多,戏剧成分减少,结构精微巧妙,喜剧气氛弥漫全书,趣味横生。
作者风采
奥斯汀(1775…1817),19世纪英国最早发表现实主义小说的女作家。生于英国小乡镇史蒂文顿的一个牧师家庭,几乎从未接受过正规教育,但由于家庭文学空气熏陶而成为著名作家。其作品主要描绘她在狭小生活圈子里所熟悉的中产阶级的家庭生活,青年男女的恋爱婚姻及其心态,具有观察细致,人物刻画惟妙惟肖,评论尖刻等艺术特色。20岁左右开始创作,共发表6部小说:《理智与感情》、《傲慢与偏见》、《曼斯菲尔德花园》、《爱玛》、《诺桑觉寺》、《劝导》。奥斯汀最初创作是为了反对流行小说。后来又反映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当时未受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浪潮冲击的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的曰常生活场景,扫除了当时小说创作的庸俗风气,在英国小说发展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奥斯汀又是公认的描写妇女意识的卓越作家。
银屏再现
本片是根据奥斯汀的同名小说改编。这是一部描写19世纪女性的爱情喜剧片。美丽的爱玛自以为无所不能,因家庭教师泰勒小姐的出嫁而心生做红娘的念头,决定帮史密斯小姐找一个如意郎君,而史密斯小姐也愿意把自己的未来交给这个“媒人”。爱玛首先瞄准牧师,结果却引火烧身。下一个目标是弗兰史·邱吉尔,谁知后者已有秘密婚约,爱玛的努力再次付诸东流。在这个过程中,史密斯小姐开始注意爱玛的姻亲——英俊潇洒的奈特利先生,就在奈特利先生回应她的好感时,奈特利先生向爱玛求婚了。爱玛通过这一段时间的折腾也看清了两件事,一是自己爱着奈特利,二是在她看来不适合史密斯小姐的马丁正是她适合的人选。
80、圣女贞德
经典名著
肖伯纳的这部关于贞德的伟大的历史剧《圣女贞德》作于他67岁时。15世纪上半期,英法两国发生战争,英军入侵法国。18岁的农村姑娘贞德向法国当局提出想与法国士兵并肩作战反击英军。在战斗中,贞德鼓起士兵的士气,率领军队击退英军,取得了胜利。当贞德在奥尔良取得胜利后,却被法国人出卖给英国人,最后被作为女巫烧死。
在这部历史剧中,作者通过法国15世纪的民族女英雄贞德的事迹,谴责天主教会对异教徒的迫害,歌颂贞德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
作者风采
肖伯纳(1856…1950),爱尔兰著名戏剧家,生于爱尔兰都柏林一个公务员家庭。因经济困难,15岁就在房地产公司当小职员。20岁时去伦敦从事文学和新闻工作,业余时间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早年写了五部小说,均告失败。90年代后转而从事戏剧创作,写出了《鳏夫的房产》、《华伦夫人的职业》、《巴巴拉少校》、《圣女贞德》、《窈窕淑女》、《伤心之家》和《苹果车》等50多部剧本。肖伯纳的社会问题剧在他全部剧作中占有很大比重,,他继承和发扬了易卜生开创的真实反映英国社会现实、揭露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和痼疾等社会问题的优良传统,强烈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这是他对英国戏剧创作所做的主要贡献,曾获诺贝尔文学奖。
银屏再现
公元1420年法国诸侯盘踞,王室偏安南方,其中最强有力的诸侯属柏根地,它联合英国拥有了法国绝大部分主权。农家女子贞德受天主召唤,前去南方见王子,要求王子授予兵权。奥尔良之役,圣女贞德拿下英军最坚强的堡垒,以后一路攻下巴黎周边的城堡,并为皇太子加冕成为法王查理七世。但在进攻巴黎前夕,法王周围的小人进谗言,要求与英议和,想利用失去收复失土之机会,并解放军队。圣女贞德只有领着孤军前往巴黎,她不幸在一次战役中被俘,英军假借宗教审判之名,将贞德定为女巫罪名而判决火刑。
81、伊豆的舞女
经典名著
《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早期的代表作,也是一篇杰出的短篇小说,在读者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品情节简单,描述一名青年学生独自在伊豆旅游时邂逅一位年少舞女的故事,伊豆的青山秀水与少男少女间纯净的爱慕之情交织在一起,互相辉映,给了读者一份清新,也净化了读者的心灵,把他们带入一个空灵美好的唯美世界。
作者风采
川端康成(1899…1972),曰本小说家,曰本唯美主义文学的代表之一。
1899年,川端康成出生于大阪,父亲是一名医生,川端康成的命运十分坎坷,在他的幼年时期,父母先后去世,不久,抚养他的祖父母也离开了人间,年仅16岁的他只得暂住在伯父家中。幼年的不幸生活反倒激发了川端康成的创作力,他决心在自己喜爱的文学创作中闯出一片天空。经过刻苦的学习和大量阅读世界名著,1920年,川端康成考入东京帝国大学英文系,次年即转入国文系。同年,川端康成与今东光等人合创《新思潮》,并在第二期上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扫魂祭一景》,自此蜚声文坛。1924年,大学毕业后的川端康成与人共同创办了《文艺时代》、《文学界》等杂志,并于1926年发表短篇小说《伊豆的舞女》,事业步入了辉煌期。先后曾任曰本笔会会长、曰本艺术院会员和国际笔会副会长,还曾获得过曰本ZF颁发的文化勋章,声名远振。川端康成一生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其中不乏优秀之作,如创作集《情感的装饰》、短篇小说《水晶幻想》、《禽兽》、中篇小说《山之音》、《睡美人》等。1968年,川端康成凭借《雪国》、《千只鹤》、《古都》,摘取了当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
银屏再现
影片《伊豆舞娘》根据曰本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由山口百惠、三浦友和联袂主演。
影片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讲述了“我”的一段经历。“我”因为人生孤寂,独自去伊豆旅行,途中遇上一伙江湖艺人,便与他们结伴而行。艺人们心地善良,性情纯朴,让我感到了人生的温暖。尤其是那个天真、烂漫、可爱的小舞女,她让我产生了无限美好的浪漫联想,萌发出一种朦胧的恋情。四天后当我和她们道别时,我先前郁结的情怀已得到了缓解……
影片表现了少男少女之间初恋的那种朦胧、纯真的情感。
82、百万英镑
经典名著
《百万英镑》是马克·吐温的一篇有名的小说,描绘了美国的一个小办事员出海游玩,迷失方向后,幸遇救,随船来到英国伦敦。他身无分文,举目无亲,两个富有的兄弟给了他一张一百万镑的钞票,并以他在三十天内凭这张百万英镑的钞票能否活下去而打赌。在小说的结尾,小人物不仅活过了三十天,并且利用这张百万英镑发了一笔财,还获得了一位小姐的芳心。小说通过小办事员的种种“历险”嘲弄了金钱在资产阶级社会叱咤风云、呼风唤雨的作用。
作者用漫画笔法勾勒了不同人物在“百万英镑”面前的种种丑态,幽默滑稽,趣味横生,就如同一幅世态讽刺画,令人忍俊不禁。
作者风采
马克·吐温(1835—1910)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马克·吐温是笔名,他原名是塞缪尔·朗荷恩·克列门斯,生于密苏里州的佛罗里达。父亲是一名乡村律师,家中生活拮据。12岁时父亲去世,他开始自谋生计,先后当过报童、印刷所学徒、排字工、水手和舵手,所以他的创作具有坚实的生活基础。26岁时,他当上了记者,并采用马克·吐温这个笔名发表作品。他的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作品表现了对美国所存的幻想,以短篇为主,幽默与讽刺结合,批判不足,作品有《竞选州长》、《高尔斯的朋友再度出洋》等;中期以长篇小说为主,讽刺性加强,重要作品有《镀金时代》、《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王子与贫儿》等;后期作品则由幽默讽刺转到愤怒的揭发、谴责、甚至有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