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春季、祈盼丰收之意),准备好后,佟氏才扭着腰走进厨房,“大嫂二嫂,我来帮你们吧。”郑氏淡淡的看了她一眼,“这儿没你的事了,去喊爹娘来吃饭吧。”佟氏瞄了眼案上的春饼,趁郑氏不注意的时候,飞快的拈走一块,戴氏倒是看到了,欲言又止。佟氏拈着春饼边走边吃,走到东屋时,胡乱的抹了下嘴角,“爹娘,早饭我和嫂子弄好了。”不一会儿,许李氏应声出来,一抬眼就看到佟氏明显油渍的嘴角,深深看了佟氏几眼,直到厚脸皮的佟氏低下头,许老头自然明白是怎么回事,可他对这种事向来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三兄弟都是等老爷子和老太太就坐了才落座,几个女人带着孩子在下首就坐。许素被郑氏抱手里,看到盘子里黄澄澄的薄饼和翠生生的菜,只觉得口水欢快的跑出来,赶紧闭上嘴巴,可是越积越多,还是跑出来破坏了她的美好形象。
许秋看到妹妹对着春饼流口水,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扯着郑氏的衣角高声说道:“娘,妹妹流口水了!她也想吃春饼!”
这下除了淡定的老爷子和忙着吃饭的佟氏,一桌子的目光齐刷刷的看向她。许素不由缩了缩小脖子,看看左边,看看右边,再看看屋顶,仿佛对那房梁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假装什么事都没有发生的样子,嘿,还别说这小摸样逗的大家哈哈大笑。
许李氏擦擦笑出来的眼泪笑道“这小鬼怪,也不知道跟谁学的”
大娘的儿子许柱对她友好一笑,倒是大娘的女儿对她做了个羞羞脸,看的许素小怒,哼~小样,你小时候还不知道是什么样呢?
许夏揉揉笑痛的肚子,夹了一块小的春饼就往许素嘴里塞,郑氏看了,忙接过“妹妹还没有长牙,吃不动”说完将那块饼放在口里嚼了几嚼,再用筷子夹点给她,许素在一旁看得清楚哪里还敢吃,闭紧小嘴巴,小脑袋拼命的摇晃着。
郑氏又好气又好笑,轻轻的拍拍她的背,笑骂道“小丫头嫌弃我呢~”众人又是一阵好笑,直到老爷子觉得影响他吃饭了才低吼一句“吃饭!”许素这才觉得被解救了,对老爷子加了几分,可看到许夏因为拼命忍笑而抖动的肩膀,只能无奈的耸耸肩,算了,不跟小孩子一般计较……
一顿饭很快吃完,老爷子说今年鞭春牛由自家出一个人,最后选了许海明,佟氏还想说什么,被老爷子一个眼神看过去,立马就没话讲,虽说这个家明面上由许李氏当,但大事还是由老爷子决定,佟氏虽然笨,但是这点眼色还是有的。
许素被许李氏抱着去凑热闹,村口的大槐树下已聚集着许多围观的群众,视线望去,只见一头很壮的牛身上涂满了一些不知名的颜料,被着一袋鼓鼓的东西,也不知道里头装的是什么,最搞笑的是:本来一头很英武的牛,头上硬是被戴了一朵由红布做成的话,嘿嘿,估计那头牛现在正郁闷着吧?这边许海明早已穿上青衣,戴上青帽。一同鞭牛的还有另外五个大汉,仔细看了一下,包括许海明在内的六大汉,皆是身体壮实,五官端正的,年龄三十左右。看来这个选拔也是有条件的,难怪老爷子不让大伯和便宜叔来鞭牛。
等六人穿戴好,等里正行了香礼后,正式开始鞭牛,六人轮流换着。由一个面目清秀穿红衣的孩童牵着牛,牛的后面是扛着各种农具的队伍。再后是吹喇叭的,再次是放鞭炮的,最后才是群众。鞭牛的路线是绕着全村走一圈,许素也得以窥见许家村的全貌,这个地方坐落在三面环山,一面环水的地方,虽然初春树还没有发芽,但足可以想象它全盛时期的风貌,像东开辟了一条通往外界的大道,往西有一条上山的小径,据说,农闲的时候许家村的男人们会结伴上山打猎,捉回的野物平分,再拿到集市上去买,以贴补家用。
鞭牛的队伍走了大半的路,后面拖拖拉拉的跟了一大堆的人口里喊着“春来了,春来了!”基本上全村的人到齐了(除了走不动的老人和不能动的孕妇)。
不一会就到了目的地—祠堂,里正将牛脚上的泥土刮下一点,供奉在祠堂里,一个憨厚的大汉将牛身上的袋子取下解开递给着红衣的小童,小童将里面的东西分给乡民,等递到许李氏前面的时候才看清是什么,原来袋子里面装的是粟、黍等农作物种子。研究完了又盯着那红衣小童看,看起来也就五六岁,长的眉清目秀,一点也不像乡下的泥孩子,那小童被这红果果的目光盯的脸有些发烫,赶紧去发另外村民,许李氏在一旁看的稀奇笑骂一句“你个小精怪”亲了亲许素红扑扑的脸蛋“跟奶回家去”高高兴兴的往回走。
被家里地位第二高的老太太亲了的许素并不高兴,我长的是很可爱没错,你亲就让你亲,为啥子还要留一坨口水捏?
带着这种郁闷的心情回到家里,郑氏跟许李氏打了个招呼后从婆婆手中接过女儿,看她小脸儿鼓得邦邦的,忍不住伸出食指戳了戳,这一戳下去就立马扁下去,只觉得好玩所以多戳了几下。
玩的人觉得好玩,被玩的人可不这样觉得,这郑氏二十七岁了怎么平时那么端庄稳重的人玩心这么重?看着郑氏大有继续的想法,故意扁扁嘴,这个法子一用立马奏效。
郑氏把看女儿睡着了,和丈夫说着悄悄话
“跟我讲讲鞭牛咋整的?”调了个睡姿,转头看着自家男人。
“有啥好讲的?你又不是没看过”许海明不明所以的问道
“那不一样,以前是看别人鞭牛,可这次是你鞭牛,就觉得不一样”郑氏娇嗔道。
许海明被媳妇这么一看,说不出话来了,自家媳妇这种表情可是很少见的,这阵子她老是带孩子把自己忽略了,已近很久没有……想到这有些心痒难奈,情不自禁的伸手至郑氏的衣襟处……
许素是被某对恩爱的夫妻给吵醒的,自己是二十一世纪来的,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啊?比任何小屁孩都希望快快长大,就不在这屋了。不知道明年这个时候会有一个弟弟还是妹妹呢?
作者有话要说:春牛,立春时的风俗之一。立春日劝农春耕的象征性的牛,用泥捏纸粘而成,也叫“土牛”。古时习俗,在“立春”日要进行迎春仪式,由人扮成主管草木生长的“句芒神”,鞭打春牛;由地方官吏行香主礼,叫做“打春”或“鞭春”。古人向有残冬出土牛送寒气的习俗,《周礼?月令》冬之月,命有司“出土牛以送寒气”出作也。
汉族立春饮食风俗。春饼是面粉烙制的薄饼,一般要卷菜而食。最早,春饼与菜放在一个盘子里,成为“春盘”。宋《岁时广记》引唐《四时宝镜》载:“立春日食萝菔、春饼、生菜,号春盘。”从宋到明清,吃春饼之风日盛,且有了皇帝在立春向百官赏赐春盘春饼的记载。明《燕都游览志》载:“凡立春日, ( 皇帝 ) 于午门赐百官春饼。”到清代,伴春饼而食的菜馅更为丰富。现在,人们备上小菜或各式炒菜,吃春饼时随意夹入饼内。立春吃春饼有喜迎春季、祈盼丰收之意。
☆、极品猥琐男
迎春神后接下来就是繁忙的春播夏锄秋收的时候,诗经有云“四月秀葽(yāo狗尾巴草);五月鸣蜩( tiáo蝉)”“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 六月食李和葡萄,七月煮葵又煮豆。 八月开始打红枣,十月下田收稻谷”。可以说立春是农忙的开始,古代没有先进的工具和肥料,农民只能靠辛勤劳作来期得丰年,整日整月的繁忙带来的是治安的平和,可以说基本上达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水平,当然只是基本上,历史上从来都不缺偷鸡摸狗之徒,许素来到许家村的第八个月就看了一场颇为搞笑“诈骗戏”。
村头有一户人家,姓周,是个外来户,不知怎么迁居这里,这个家里的女人貌似和郑氏关系不错,可她的男人周寿却是个游手好闲的懒汉,无肉不欢,经常上山打牙祭,倒还有几分拳脚功夫,他自己油光满面,妻子和女儿都是面有菜色瘦不拉几的。真不知道他是怎么娶到孟婶子的,他这种人就应该是光棍一枚,自己吃饱全家不饿,省的去祸害好人家的闺女。
事情是这样的,周寿因为上次上山打猎时遇到野猪,逃跑时慌乱中跌进许虎设的陷阱里,这许虎这下倒霉了,按理说这没什么事,遇上一般人道个歉,送点补偿品就结了,毕竟他设的陷阱和明显,只是为了抓抓小兔子,人掉下去最多饿个两三天,可周寿是谁啊?!哪能跟一般人比?
掉下陷阱的周寿并没有像一般人那样灰心丧气,他反而觉得好运要来了,不叫也不喊,因为他知道不一会儿许虎就会上山来验收成果,看着那躲在角落瑟瑟发抖的兔子也不理会,径自眯起绿豆眼假寐起来,不一会儿,果然听到窸窸窣窣的声音,周寿快速的变换表情,痛苦的呻吟起来,“哎呦~我的腿,要断了…。。”
憨厚的许虎听到声音立马加快脚步,到坑沿停下往里一看,见是周寿,心下不由咯噔一跳,和同行的许海明合力将他弄上来,上来的周寿说自己腿断了,要许虎赔偿等等。许虎这下彻底蒙了,这……这得赔多少啊?就周寿这德行还不得把自己整个家给搭进去,不由得看向许海明,许海明稍稍沉思了一会,说道:“这赔偿可是大事儿,需得里正在场”
许虎自是没话说,点点头表示同意,周寿心里想:就算里正在场他许虎还逃的掉吗?于是也就默认了。
许虎和许海明用斧头砍了一些手臂大的树简单的做了个担架,将周寿扛下山,两个大汉累的满头大汗,周寿却是舒服的紧,偶尔哼哼唧唧一下,许虎更是鼻尖冷汗不断。
两人将周寿抬到村口,由许海明去请里正,村里有小孩看见有人被扛下山,觉得好玩,就蹦蹦跳跳到处宣扬“村口有人摔断腿了哟,村口有人……快去看哟~”
坐在门口择菜郑氏听到下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