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灵道人本想连同那挂满石钩的渔网也一起带走的 可无奈龟妖挣扎的过于厉害 将渔网搅得异常凌乱 再加上担心自己徒儿的生死 于是多灵道人只好放弃渔网上面的石钩 带着两颗珠子回到岸上
刚刚登岸 就听到文道人撕心裂肺的哭声 多灵道人无奈的摇了摇头 想着这么多年武道人追随在自己的身边 当即老泪纵横
渔村的村民此刻全部围绕在武道人外面 每个人的脸上都挂满了泪水 这些质朴的渔民知道这条年轻的生命为了挽拯救他们摆脱龟妖的魔掌 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随后村长轻轻的咳嗽了一声 并朝几个精壮的汉子点了点头 那几个汉子马上就明白了村长的意思 于是离开人群 不知道干嘛去了
多灵道人将脸上的眼泪擦干 随后推开众人來到武道人身前 半蹲在地上 拍着文道人的后背 “命中注定的事 就不要伤心了 ”
“师傅 ”文道人再也抑制不住绪 抱着武道人的尸体开始嚎啕大哭起來
“唉…”多灵道人重重的叹了口气 强忍着不再继续落泪 随后说道:“为师先给你的师弟做法超度 你去将斩衰准备出來 等送走你的师弟 你就得准备服丧啦 ”
在这里我简单的介绍一下服丧和斩衰的含义 权当增加读者的国学常识
服丧:既古人为死者守丧的礼仪 守丧 指的是在丧事办完之后 亲属通过服饰和生活方面的特别规定來体现对死者的哀悼和怀念
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通过守丧者所穿的丧服以及穿丧服的时间长短來体现 具体而 根据亲属关系的远近可分为五种丧服 由近及远依次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念:si一声)麻
这里面斩衰穿三年;齐衰则根据具体的关系不同 时间有所差别 一年、五个月或者三个月都有;大功则穿九个月;小功穿五个月;缌麻则只穿三个月
其二 对于死者的儿子 还有关于生活方面的一系列规定 称之为守制 时间为三年
说完服丧后 咱再來谈一谈五服 五服就是指五种丧服 古代社会的葬礼中 与死者亲属程度不同的人要穿不同的丧服 以示区别
具体分为五种 从重到轻依次是:斩衰 这是五服中最重的丧服 其用极粗的麻布缝制而成 极其简陋 许多该缝的地方都敞开着 完全不像件儿衣服 就跟披个麻袋片儿似的 借此表示因哀痛而不注意外在形象之意 斩衰为最亲近者所穿 例如:子为父 妻为夫等 现在的披麻戴孝 就是斩衰演变而來
齐衰 是仅次于斩衰的丧服 用粗麻布制作 因为把边儿缝齐了 所以才叫齐衰 此衣服为次一级的亲属所穿 如已经出嫁的女儿为父母 孙辈为祖父母等
大功 仅次于齐衰 用粗熟的麻布制作 一般是为堂兄弟 未嫁人的堂姐妹 已嫁女为叔伯(念:bai一声)父等所穿
小功 仅次于大功 用质量较好的麻布做成 为叔伯祖父母、外祖父母、母舅等所穿
缌麻 最轻的一种丧服 用细熟的麻布制成 做工比较精致 此为曾祖父母、妻子的父母、表兄弟等所穿
总体而 亲属关系越近 其丧服越粗糙 只不过展到现代 这些规矩都在文ge中彻底丧失了 我一般参加葬礼都是穿着一身黑色的西装 里面是黑汗衫 打着白色的领带 以示对死者的尊重
本文多灵道人让文道人准备斩衰 说明做师傅的明白这俩孩子之间深厚的感 因此才会选择斩衰
最后一句睿饣埃焊晌颐钦庑械摹 ∪绻麤'点儿文化底蕴和国学基础 真不行
待续
第八百六十六章 死而复生
撇开多灵道人给自己的爱徒武道人做法事不说,单说离开的那几个精壮的汉子。待到多灵道人做完法事以后,这几个质朴的渔民拖着一艘崭新的小舟来到了武道人的身前。
村长适时的说道:“咱们入乡随俗,既然这位小道长死在我们这里,按照当地的习俗,我们就要为他举行水葬,还请多灵道长见谅。”
多灵道人犹豫再三才点头同意。而站在一旁的文道人则面露不悦之色的说道:“师傅,您不是常说:众生必死,死必归土的嘛,为什么到了这里却要将师弟水葬呢?”
“唉!”多灵道人再次重重的叹了口气,“正理来说你的师弟应该土葬,但刚刚你也听村长说了,入乡随俗。更何况你师弟是死在水中,就让他魂归大海,早日投胎吧。”
文道人还想争辩几句,可见到师傅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于是话到嘴边硬生生的咽了回去。其实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得亏是水葬了,否则武道人还真就活不过来。
得了,这里我在简单的给大家说一说国学之中的葬仪,算是科普下国学的知识,以后遇到国学相关的地方,我也都简单的叙述给大家听,权当增加读者的知识面儿了。
葬仪是指安葬死者的方式。因为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安葬的方式往往各具特色,因此中国存在土葬、火葬、水葬、鸟葬等诸多葬仪。
就拿本文中的武道人来说,由于是汉族,因此才会实行土葬。这跟汉民族作为农耕民族,重视土地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古代汉族人的眼中,人类是由土地所养育的,因此死后回归土里相当于回家。
而火葬最早出现在秦国西边一个西羌(念:枪一声)人建立的仪渠国中,“亲人故去,聚柴薪而焚之。”称之为“登遐”,也就是升天的意思。后来佛教传入中国,由于佛教的高僧死后,一般都实行火葬,因此火葬一度在汉族佛教徒中盛行,到宋太祖明令禁止,这才从火葬强制变为土葬。后来到了南宋时期,由于偏于一隅,人多地少,火葬才再度盛行起来,就这样一直延续到明清甚至民国。其实火葬最大的好处就是不会出尸变,也就是老百姓口中的僵尸。
水葬一般是聚居于河流湖泊或者海边的民族流行的习俗,他们一般将死者放在木筏或者小船(最高待遇是小船)上,任其漂流,这是因为他们以水族为食物,往往视水为自己的最终归宿。
鸟葬多流行于牧猎民族,他们往往将尸体放于郊野或者高山之巅,任鸟啄食,认为这可以使死者的灵魂升入天界。(本书第一百二十章告别晓丹里,陶格斯的师傅就是采用的这种葬仪,不过那边应该叫天葬。)
另外还有悬棺葬、树葬、玉敛葬等葬仪存在于国内其他少数民族中,大家知道个大概即可。
待到一切准备就绪,文道人穿好斩衰,亲自将自己的师弟抬到小舟里面,渔村的百姓纷纷将家中最具有特色的东西放到船内,借此寄托自己对武道人的缅怀之情。看到渔民的举动后,多灵道人心里特别不舒服。
这次出来的时间很久了,随身携带的一些贵重法器也都用得七七八八没剩什么。从百宝囊内摸索了半天,多灵道人摸出来两粒鸽子蛋大小的珠子,这正是从龟妖眼中抠出来的东西。
多灵道人掂了掂手中的两粒珠子,心里这个难受啊。不论这珠子如何的价值连城,如也换不回自己徒儿的性命。想到这里,多灵道人将这两粒珠子也放进了小船内。但松开手的那一刹那,多灵道人又将珠子拿了起来,放到了自己爱徒的口中。
其实这样做的最主要目的是不想被贪婪之人偷了去。可就是渔民送东西导致多灵道人将珠子塞进爱徒口中的无意之举,却引发了接下来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将小舟推入大海后,多灵道人就带着文道人回去休息了。说是休息,其实不过是避开众人,师徒俩好好的静一静,整理整理悲伤的心情。
可天还没亮,就有村民冲进房间朝这师徒俩嚷嚷道:“回来啦,回来啦!”
“别着急,有什么事儿慢慢说。”文道人虽然极度悲伤,但他这种遇事不慌的性格,使他能够沉稳的面对他人。
“莫非是水鬼没有清除干净,又有水鬼来村里闹事了不成?”现在只要提到水鬼和龟妖这两种东西,多灵道人就恨得牙根儿痒痒。当即就从桌上操起拂尘,并等着进来这名渔民的回答。
“不…不是!”渔民急得狠狠的抽了自己一个嘴巴,然后揉着脸说道:“是广勿道人回来了,您快去看看吧!”
“什么?”“真的吗!”这师徒俩第一反应是吃惊,随之而来的就是惊喜,“赶紧带我们俩去看看。”为防万一,多灵道人还是将拂尘牢牢的攥在手里,随后在渔民的带领下,朝武道人所在的岸边跑去。
果不其然,远远的就看到武道人站在昨天被推下水的小舟旁边,周围聚集了全村的男女老幼,胆儿大一些的在摸着武道人的身体,胆儿小的则躲在一旁,看着武道人是不是诈尸了。
“广勿,是你吗?”多灵道人将手中的拂尘攥得更紧了,只要对方有一句话回答错误,那等着他的将是魂飞魄散的命运。
“师傅,是…是我,广勿啊!”原本伶牙俐齿的武道人,忽然之间变成了结巴,但他还是拍着自己的胸脯朝多灵道人和文道人回答道。
“那为师的问你,上个月初七,我们师徒三人在哪里?”多灵道人开始试探着武道人问道。
“在…在方员外家替…替他孩子驱邪。”虽然口齿不清,但武道人还是想都没想就回答道。
“师弟,你的爹娘是怎么死的?”文道人不放心,生怕对方盗取了武道人近期的记忆,于是再次验证道。
“我妈…妈…死于瘟疫,我爹死…死于战乱。你…你爹妈都…都…都是病死在逃荒的途中。”武道人说到自己爹妈的时候,语气略显伤感。
“那你到底是怎么活过来的呢?”虽说多灵道人见多识广,可这已经死了的人居然能够奇迹般的活过来,这对他来说还是平生第一次遇到。
“我…我也不知道!”武道人摇着脑袋,想来应该是真不知道。
“活过来就好,活过来就好。”文道人这几天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