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你科技是服务人的,很简单 你学建筑的,最后水泥学了不少砖头学了不少,结构学了不少,但是你造出来的房子很难看,你不是很大的失败吗?所以这个问题是很重要的,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尤其现在尤其重要,我们现在的很多家长,就是我觉得这一点,可能还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其实在西方的话,比如说在美国的英文系,法国的法文系,它本土的文学系,它从来就没有衰落的,它自身的文化,永远是最重要的一个分支。而且在国外最有钱的人,比如说在美国的学校,最有钱的这种富人,最有地位的人,他会把自己的孩子拿去学什么,你知道吗,学文学,而不是说去学什么经贸,学经贸学什么是穷人,他要改变自己地位,靠孩子来赚钱,真正有地位的人,家里不愁吃不愁穿的人,他会让自己的孩子,学文学、学文化,让他成为一个很健康的,有宽阔视野这么一个人,很有道理。所以我觉得中国,也会慢慢有这种变化,家长的观念也会变化,所以我觉得这个不用担心,我相信中国,会有很大的这种发展。谢谢大家!
主持人:有格非这样的作家,我们文学就有希望。格非先生讲的马尔克斯的例子,作家的一个写作立场和态度的问题。马尔克斯这种写作姿态,为了文学,为了坚持这种文学的立场和操守,能够是不惜忍贫挨饿,在那样状态下还在写作,我们的作家有一些什么情况呢?格非先生不是,他是很执着的,我想他可能是“马尔克斯”式的,我也希望他是,并且我们祝愿他是。另外,就是一个有趣的事,巴尔扎克,我想讲他一个故事。经验想像力来自于真实,然后他又用他的经验和想像力,写出了真实,而且他的经验和想像力,在作品中的艺术的真实和现实的真实,是那么巧妙的对应,非常有意思。小说的题目我忘了,他在一个小说当中,写到一个修女,就从外省受修道院的委托,来巴黎买书,和一些生活必需品,那么她到了繁华的巴黎之后呢,打开了她禁锢的那种视野,她觉得巴黎太好了。修女的那种生活,对她太禁锢了,人性个性太禁锢了,她在巴黎买书和必需品的结果,就是她不想回修道院了。巴尔扎克就给这个女主人公,取了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贞娜,叫一个什么修道院呢?他忽然想起来伊夫林省有一个修道院的名字,非常好听,他就把这个修道院取这个名,那么小说发表之后,那个省的修道院,正好有一个修女叫贞娜。那么那个修道院的院长,就不高兴了,就让贞娜到巴黎来找巴尔扎克抗议,你毁坏了修道院的名誉和给贞娜本人造成了精神伤害。那么贞娜就戴着黑头巾,穿着修女袍到巴黎,来找巴尔扎克说,你看怎么办你这样写,给我造成了损害,你要给我名誉进行赔偿,做消除影响的工作。巴尔扎克说,我的小说中,我是按照艺术的构思来写作小说的,我没有想到现实生活中真的有这么一个修女在这样一个修道院里。那么最后的结果就是,贞娜走出了巴尔扎克的家,把黑色头巾解下来,一头漂亮的披肩,走入了五光十色的现实生活,离开了修道院,就是说这个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非常有趣,我就用它来不知道能不能为格非的《经验、想像力、真实》起一点注脚的作用。最后让我们向格非先生的精彩演讲,表示感谢,谢谢大家!再见。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