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狀元-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要说般配可有些难呢。”江海桐道。

    众人散去,虽是说说笑笑的,但心里都明白,明天开始,好戏就要来了。

    *** ***

   第二天,户部集体上书,从四品掌事李宛逾职进谏,有不敬之行,要求停职。

    三天后皇帝下诏,李宛暂停户部职务,调职翰林院。于是,李宛常以侍读为名,被皇帝昭进宫侍驾。反倒比之前更得皇帝的宠信。群臣不满,闲言碎语又出。

    聚会后的第三天,孟昌等十几名新科进士,外放出京。孟昌半个月后到了幽州。

    两个月后的一天,京里突然接到幽州的急报,说是四天前幽州的一个外县遭到突厥人的袭击,喜幸守军有准备,已经击退。但守军也有伤亡。而且这批突厥人又可能只是试探性进攻,恐突厥日后大举报复。幽州请求朝廷给予粮饷和人员的补充,并且作大战准备。

    这份急件果然一石激起千层浪,紧绷多日的战弦终于拉响,不少文人开始心里惶惶不安。谁也没有怀疑幽州的请求,因为当务之急是国库空虚,如何才能筹到粮饷,还有朝中多老将,还有的就是刚刚上来的几个年轻人而已,可以派出的名将、干将寥寥无几。军中不少兵士也都老迈。各种问题交杂,解决的办法却毫无头绪,不少人不禁想起两个月前那批新进士的上书。

    “但是两税法动摇国家根基,违反祖制,万万不可。”有人进言。

    “爱卿倒是说说究竟两税法会怎样动摇根基,违反祖制?爱卿还有什么办法能够替朕筹到钱吗?”皇帝问道。

    “这个,两税法上下不分、尊卑不辨是大逆不道啊。这个……”

    皇帝挥挥手道:“朕明白了,众卿是不想给国家出这个钱吧?连朕都愿意缩减宫中用度,自减一半花销来充实国库,太后她老人家不但拿出自己珍藏的数件珍宝,还要求国丈家拿出家产捐给国库,难道朕和母后也上下不分、尊卑不辨吗?众卿实在是太让朕失望了。”

    明显地看到龙颜大怒,又听了这番话,众人只好不再出声,更加愤恨这些天总陪在皇帝身边的婉贞了。不知道整天都对皇帝说什么,蛊惑圣听。但阻力依然在。皇帝逐下令:幽州地区并云州、祁州共三州十二郡四十八县,因为备战立刻行使两税法、新募兵法,执行有力的官员将受到奖励。为朝廷贡献大的家族将受到赏赐。

    没有更好的办法,而且新法的实行范围在边疆地区,京内豪族受到牵连小;只有三州行使,又是备战需要。众人也没有再反对。

    为了贯彻法令,江海桐、贺丹枫等人立刻以州牧身份前往督察。为了备战,韩青、马天赐也前去幽州,督促征兵、备战等事。

    户部侍郎赵衡由于隐瞒家产,惹怒皇帝,并且患了急病(据说是吓的),被罢职了。皇帝下旨让李宛暂代户部侍郎一职,并且总领新法之事。

    一个月后,幽州再次来函,已经查明,前次攻击外县的是突厥的部分逃兵。已经全部歼灭。然而,突厥最近也一直在征兵,突厥王的一个弟弟因为争王位不成,已经率领己部数万之众向我朝边疆赶来。同时,信函说道,新法在幽州受到拥护,一些富商还将自己资产无偿捐出,希望能够击退突厥,保家卫国。不少年轻人参军,军备也有所改善。臣民一心,实我天朝之福、陛下厚恩云云。

    这样一来,突厥入侵已经被证实,虽说之前有误报嫌疑,但已经没人会较真了。而且,这些事情在初战交锋中也是合理的。朝廷内外都在为作战准备着,忙成一团。

    就这样,事情开始发展了。婉贞笑道:“我说过,只要作点小动作就好了。”


一、 文曲异谣 第十一章 战乱将起


  平隆四年,圣朝成勋皇帝登基的第五年十月,幽州传来战报:突厥汗国的图利可汗重病,十六个成年王子争夺王位,召开了长老会议。王弟颉利顿王被长老会去除继承权,又要求交出之前几次大战的战利品,并对王储继承权一事不可过问。颉利顿王一怒之下率部众五万多人直逼雁门关,打算自立疆土。本月初三,颉利顿王抵达雁门关外,雁门守军五千多人严守城门,两军僵持不下,幽州方面已派援军和粮草救援,三天后到达。幽、云、祁三州已新募得兵士约两万人,但因是新兵,还需训练时日才能送去前线。幽州州牧孟昌、祁州州牧贺丹枫奏请朝廷派遣将领和大军协力击败突厥,并希望以此为契机与突厥签订合约。奏章中说道:突厥王弥留之际,子嗣内讧,兄弟反目,祸起萧墙,乃天赐良机。我朝现国库不丰、政议不统,百姓需休养生息,以求长治久安。若与突厥签订合约,可暂保我边疆平稳,再改革弊政,则我天朝必国力昌盛,陛下乃中兴之名君云云。

    奏报传来,朝野上下第一关心就是派兵一事,由谁去领兵,抽调哪一部分兵力都成了讨论的重点,只有少数几个有心人注意到奏章后面说的看似是阿谀奉承的官腔,其实暗有玄机的几个字——“改革弊政”,所谓的派兵助战、击败突厥,其实都是在为这些做准备。

    魏列夫手里拿着这本奏章的拓本,手捋胡须,微微冷笑:“这些举子还真是有心,大概是想趁这次战事建功立足,再提他们那些新政,哼,老夫会让你们这样轻易得逞么。”

    “父亲,”魏雁辉在一旁道:“父亲有什么打算?哪些腐儒书生真得会这么做吗?也太不自量力了。”

    “已经不只是些书生了,只怕武官和老臣里也有人支持,就连皇上的心思也是向着他们,不然短短的时间里怎么回闹出这么多事!不过,他们的实力还不足惧,这次他们想借以战事打开局面,站稳根基。想得容易,不过没那么简单。”魏列夫沉稳地说。

    
“父亲打算举荐谁做主将?朝中老将虽多,但已不能用事,年轻的又多是今年才考上来的,有好一些与那帮书生有牵扯,不知父亲心中刻有合适人选。若父亲举荐的人立了战功,也算是父亲的战功,您的威望到时就无人能及了。就是新政之类的东西,皇上也要看父亲的意思了。”魏雁辉道。

    “人虽然难找,但也不是没有。我朝选将看重家世门第,所谓上阵亲兄弟,打仗父子兵,宗室、宿将素来最为看重,以防兵变。梁氏满门本来很是显赫,然而终究为外姓,一被说成里通外国就查抄了满门。现在剩下的就是皇后的娘家郑氏了,郑源虽老不能征战,听说他还有两个儿子,熟读兵法,有其父之风,也许能够任用。新政对外戚的势力也损害不少,郑家对那些学子不会有什么好感。现在,皇后又不为皇帝宠爱,这个时候帮她一把,她以后对我们魏家都会感恩在心,那么日后有变,也好办很多。”

    “原来父亲已有打算,儿子长见识了。”

    “雁辉,你做个准备,我想让你去一下雁门。”

    魏雁辉惊道:“父亲?”

    “有什么好吃惊,你是兵部侍郎,有了战事自然要去前线督战。我们魏家就是欠缺军功,要是有显赫的军功就更加牢靠。你们也要为自己打算,没有功绩,我百年以后怎么办?你做这个侍郎没做多久就有人说你毫无尺寸之功,完全是靠家里的荫蔽。这个时候还不抓紧树立根基怎么得了?”魏列夫有些不悦,教训儿子。

    “这个,儿子是怕他人猜忌,说我妒贤争功……”魏雁辉不大情愿,犹疑地说道。

    “这朝廷之上,风言风语几时少过?因为这些就畏手畏脚如何成大事?你也到了立业的年纪了,凡事自己要想清楚。为父不会让你真地去前线,但要到前方督战,这是你兵部侍郎的责任,兵部尚书左启明那里我会打点一下,你自己也要做下样子。”

    魏雁辉见父亲已经下定决心,自己就算不愿也无济于事,不如早作打算,逐拜道:“儿子谨遵父亲之命。皇上已下令文武官员可以自荐出征,儿子明日就递表请战。”

    “嗯,皇上要是让你推荐人才,你就说枢密都承旨杨中庭。”

    “那个人?”魏雁辉不明就里:“父亲不是要推荐郑皇后的弟弟吗?这个杨中庭我们又不熟悉,资历又浅,怕靠不住。”

    “前次皇上邀人密谈,就有此人在。为父观察过,应该是个将才,现在要尽量在新起之秀中培植势力。明白吗?”

    原来是要拉拢杨中庭,顺便监视其它人。“儿子明白。”

    “再者,这样一来就不会让皇上觉得我们有意和皇后接近。你懂得怎样做了吗?”

    “是。”

    ***

    梁振业站在院门前,看着有些残旧的木门和院墙。几根杂草还长到了墙头上、墙缝里,随风摇曳。虽然如此,但仍让人觉得很干净、清爽。“果然是那个人的家里。”轻敲了几下门,吱呀一声,一个下人模样的老者打开门,探出头,脸上露出困惑的表情。

    “您是哪位?找谁?”

    梁振业道:“可是状元李宛大人的府上?在下梁振业是李大人的同僚。”

    “原来是梁大人,您请进。”看门老人连忙推开门,请梁振业进去。“我们这位李大人人是极好的,就是似乎不大合群,年纪这样轻也不常出门去玩,也没有同僚官员来拜访,小的不识礼数,您还请见谅。”带着老年人特有的唠叨,梁振业被让到中厅里。

    这是一间小客厅,旁边有几间不大的屋子,似乎都没有住人。不一会儿,看门老人又给端上了茶,“这是德云今早泡的,我们手拙,不能伺候这等细活,您多包涵。”

    梁振业看到院里还有一个十二三岁大的男孩子在扫地,似乎再没有别人了。“李大人没有雇丫环使女伺候吗?”

    “没有,就我们祖孙两个。我和孙子相依为命,住在后面的那条小巷里,我儿子去参了军就再没回来,儿媳妇身体不好,几年前就死了。我们的老屋都快塌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