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大哥。”雷暴有些怏怏不乐。
回到中军大帐之后,华安开始部署下一步的进军计划。
由于梓潼郡已经被华安彻底的控制了,下一步自然是要进军新都郡了,而新都郡主要的城池只有两座,分别是北面的绵竹和南面的雒县。
绵竹和雒县是通往成都最后的两座城池了,只要取得这两座城池,成都便大门洞开,再也没有险要之处可以防守了。
但新都郡已经属于益州,益州在李势的直接控制之下,绵竹和雒县的守将也是李势的心腹之人,李广的命令对他们来说,已经没有太大的号召力。
万一绵竹守将不肯投降,自己就要对绵竹发起强攻了,而强攻的代价自然是比较惨重的,死伤肯定不会少。
为此,华安决定让投降的蜀军,跟随自己一起向绵竹进发,算上涪城的一千蜀军,此时,华安手中的蜀军降兵已经高达五千,只要这五千人马对绵竹发起进攻,将大大减轻北伐军的伤亡。
考虑完进兵的计划,华安并没有打算立即向绵竹进发,因为涪城附近出现了大量的獠人,这些獠人骚扰百姓,对附近的百姓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华安进军蜀中,自然要得到民心才好办事,若急急忙忙的走了,会给蜀中的百姓留下很不好的印象,日后修补起来会很困难。
但华安同时也不愿意,在獠人的问题上拖延太久,毕竟獠人行踪飘渺不定,若是无限期的拖下去,灭蜀的大计就要受到干扰,这对华安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
思虑再三,华安决定在涪城停留两天,在这两天之内,只要獠人敢出来捣乱,或者被华安发现了巢穴,华安便会毫不客气的派出大军予以剿灭,但若是獠人隐藏起来,让北伐军找不到,华安也不会花太大的精力前去寻找,彻底摆平獠人将会是灭蜀之后,华安首先要做的事。
一天之后,北伐军仍旧没有发现獠人的巢穴,獠人好像已经知道北伐军要找他们晦气似的,再也没有露面,可以说,是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其实,来无影去无踪,本就是獠人最大的特色,獠人的巢穴自然不是那么好找的。
至于,上一次华安率军剿灭躲藏在山谷的獠人,那是因为獠人贪心,抢夺了北伐军的几千头牛羊,这几千头牛羊沿途遗留的大量新鲜粪便,成了北伐军找到他们的线索,这一次,没了这种线索,北伐军自然不容易找到他们了。
“大哥,我军斥候找了整整一天了,仍然没有发现獠人的踪影,难道他们都人间蒸发了吗?太奇怪了。”雷暴走进大帐,看向华安,大声说道。
华安笑了笑,道:“雷暴,你不要着急,能找到便剿灭他,找不到以后再说,剿杀獠人不急于一时。”
“大哥,我是怕,一旦我军主力离开涪城,这些可恶的獠人又要出来祸害百姓了,所以想要在大军离开之前,将这些可恶的獠人消灭干净,也好给蜀中的百姓以安定的生活啊!”雷暴如实说出了心中的真实想法。
华安闻言,点了点头,道:“雷暴,你的想法很好,不过,獠人在蜀中猖獗已经持续了整整两年了,老百姓自然有一些对付他们的办法,当前,我军的主要精力是要灭掉蜀国,实现大晋统一江南的宏图伟业,至于剿灭獠人,让蜀军百姓安居乐业,则是灭蜀之后,要首先考虑的事情,可不能本末倒置啊!”
雷暴闻言,点头道:“大哥,我明白了,先灭蜀,后剿灭獠人。”
“哈哈!这就对了吗?”华安笑着拍了拍雷暴的肩膀,陪着雷暴一起走出大帐。
“大哥,荆州军团传来消息,他们的人马已经攻破江州,正向江阳城进发,算时间,现在应该已经抵达江阳城了。”华安和雷暴刚走出营帐,王三便急匆匆的汇报了荆州军团的情况。
正文第四百零九章绵竹城下
华安闻言一惊,连忙问道:“交广二州大军,有什么消息没有?”
王三摇了摇头,回道:“目前还没有交广二州大军的消息。”
“荆州军团已经连续拿下巴东郡和巴郡,江阳郡估计也快要拿下了,这个桓温进展的倒是挺快的。”华安随口感慨了一句。
雷暴闻言,大声道:“大哥,我军不是也连续拿下了汉中郡和梓潼郡,一点也不比荆州军慢啊!”
“是啊!大哥,目前我军距离成都只有三百里,而荆州军团,按照他们已经抵达江阳城计算,他们走水路,距离成都足有八百多里,我军当有机会抢先攻占成都,取得灭蜀的头功。”
华安笑了笑,道:“那倒也是,我军走北路,比荆州军团近了不少,只要拿下南面的绵竹和雒县,成都便唾手可得了。”说着攥紧了拳头。
雷暴与王三对视一眼,皆点了点头。
很快又过了一天,獠人好像玩捉迷臧似的,仍旧没有露出任何踪迹,北伐军斥候无功而返。
歇息一夜之后,第二日一早,华安便率领主力大军向绵竹行进,为了增强大军的气势,华安将涪城三分之二的兵力全部编入战斗序列,只留下四五百人戍守涪城。
这样一来,北伐军进军绵竹的兵力便高达两万两千,其中,蜀国降军五千,雷暴麾下的骑兵五千,铁牛麾下的步兵八千。辎重营三千,再加上华安的亲兵营一千骑兵。
如此大规模的队伍,浩浩荡荡的向绵竹进发了,由于距离益州越来越近,整个北伐军队伍都加强了警惕。
在快要抵达益州边境的时候,已经是黄昏时分了,为了稳妥起见,华安让大军原地扎营,并派出大批斥候,前往绵竹城方向侦查。
入夜之后。除了负责警戒的巡逻人马外。主力大军全都进入帐篷歇息,华安也回到自己的中军大帐,坐在案子前歇息了起来。
“大哥,派往绵竹的斥候都回来了。”就在华安小憩的时候。王三走进了大帐。
华安猛然惊醒。忙问道:“情况如何。绵竹守将是何人,可否劝降?”
“绵竹守将是李势的心腹大将李奕,城中还有蜀国有名的智谋之士谢思明。看样子,我军想轻轻松松的拿下绵竹是不可能了。”王三如实回道。
华安点了点头,道:“我军一路顺畅,想不到会在绵竹城碰到硬钉子,也罢,将士们都好久没有打硬仗了,若是绵竹守将不肯投降,我们便只有强攻了,也好让益州的蜀军见识一下我军的厉害。”
“大哥说的对,自从上次南郑之战,我军已经大半个月没有打一场硬仗了,让将士们好好的打一场,让蜀军见识一下我军的厉害。”王三跟着附和。
华安看向王三,轻声道:“明日一早进军,几个时辰之内,便会抵达绵竹,到时候别急着攻城,先让那个汉王劝降一番,若蜀军不降,再攻打城池。”
“是,大哥。”王三大声应了一句。
“还有,让辎重营将攻城所需器械全部准备好,尤其是霹雳车的各部分组件一定要备好,明日抵达绵竹城下之时,可以迅速的组装好,以便于攻城。”华安又嘱托了一句。
“大哥放心吧!这些都交给我了。”王三慨然领命。
华安点了点头,道:“好了,你先去准备吧!”
王三闻令,转身离开大帐,前往辎重营方向。
王三走后,华安独自在大帐中,思考蜀军可能采取的几种策略,而后找出相应的对策,研究了半个时辰,而后便进入后帐歇息。
在绵竹城的李奕大帐之中,蜀军主将李奕和谋士谢思明都没有歇息,华安的主力大军已经逼近绵竹,他们自然紧张的难以安寝。
李奕叹了口气,看向谢思明,轻声道:“谢大人,如今晋军两万大军压境,而我绵竹只有五千人马,兵力相差四倍,该如何抵挡才好呢?请大人教我。”说完紧紧的看向谢思明。
谢思明摇了摇头,轻声回道:“李将军,晋军三路西征,看样子是抱着必胜的信心来的,就算我军挡住了当面的两万晋军,桓温和邓岳的军团,又有谁可以抵挡呢?”
“大人何意,本将听不明白?”李奕眉头一蹙,紧紧的看向谢思明。
谢思明微微一笑,不慌不忙的说道:“晋国桓温的荆州军团已经抵达江阳郡,邓岳的交广大军也进军至牂牁,不日将与桓温的荆州军汇合,两路大军共计五万人马,将联手向键为郡发起进攻,而后直逼成都啊!”
李奕顿时一头雾水,大声疑惑道:“谢大人,我军当面之敌是华安的北伐军,你跟我说桓温和邓岳干嘛!他们两路大军,还远在千里之外呢?”
谢思明笑了笑,如实回道:“李将军,你是真的没听明白,还是装糊涂啊!在下的意思是,不论我军能否抵挡华安的北伐军,我大汉国都将难逃一劫啊!国灭几乎已成必然。”说完颇有深意的看向李奕。
“谢大人的意思,是我大汉国已经无回天之力了。”李奕大声确认道。
谢思明回道:“天意,民心皆失,强敌入侵,亡国已是必然,将军可以考虑一下退路了。”
“噌。”李奕拔出腰间的佩剑,架在谢思明的脖子上,大声斥道:“谢思明,你受先帝大恩,如今不思图报,竟然意图投靠晋国,该当何罪。”
谢思明面带微笑,轻声道:“刀剑无眼,将军还是把剑收起来吧!免得失手。”
“哼。”李奕与谢思明相交多年,自然不会亲手杀了他,于是气哼哼的把剑给收了起来。
谢思明轻轻踱了几步,不慌不忙的说道:“李将军,当年你我二人共同帮助先帝建立大汉江山,对于大汉帝国的忠心,在下是一点都不比将军低啊!只要是有一线希望,在下也不会放弃拯救大汉江山的。”
听了谢思明的话,李奕沉默一会儿,轻声道:“当年你我二人建议先帝称王,以向晋国称臣,以保存百世社稷,先帝听信谗言,自立为帝,方有今日之祸啊!”
谢思明笑了笑,道:“先帝还算贤明,能够分辨忠奸,如今的陛下就不一样了,他不分忠奸,听信小人之言,不恤民力,搞得蜀中民不聊生啊!如此行事,怎能不亡国。”
李奕闻言默然,顿了顿,看向谢思明,正色道:“即便陛下不够贤明,可我们受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