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说“行,那你先问问小黑同不同意,要收到少费用。”豆腐讪讪的摸了摸鼻子,我本是恨铁不成钢,这小子就是想象力太丰富,越丰富越不靠谱,正待教育他,林教授却说“小豆的想法,到是可以试一下。”
别说我,其余人都愣了,林教授于是笑了笑,说“座头鲸要去的方位,和时空岛的方位差不多,正好顺路,既然回不去,不如就往前走。而且到时空岛一带,获救的几率也要大些,那一带附近的船只比较多。”
豆腐有林教授助威,立刻得意起来,说“英雄所见略同,不过听说小日本喜欢捕杀鲸是吗?”
林教授点头,说“不止日本,欧美一些国家也喜欢捕鲸,这种现象在我们国家比较少。日本一带的海下,很多地方都设置捕鲸网。”说着,林教授砸了砸嘴,没再说话。这会儿讨论再多也是多余的,毕竟我们现在都骑在鲸背上,它往哪儿游是它的自由,除非我们从它背上滚下去。
从昨天白天开始,我们就已经断了淡水,吃的是生鱼,喝的是旅行鱼的鱼汁,而且鱼汁还不多,此刻早已经饥肠辘辘。饿还能忍,口渴却不好忍,只觉得嘴里面跟嚼了沙子一样,豆腐甚至升起想喝海水的念头。
海水是咸的,只会越来越渴,而且人的体质根本不适合喝海水。
我们闭上嘴不再多言,说的越多渴的越快,在沉默中,我们任由座头鲸载着,它偶尔会下潜,估计是找吃的,但要不了多久就会把我们重新驮起来,因此身上的衣服也没有干的时候。
由于渔具一类的东西早已经随着沉船而丢失,我们即便身处大海,也没有什么捕鱼的方法,只能盯着海面上偶尔跃起的鱼干瞪眼。豆腐一门心思琢磨着吃,很快便自己想了个主意,拿出一根铁钎,将衣服在铁钎上打了四个结,做了个简易的渔网,足足打捞了一下午,只靠着运气捞到了一条二十厘米来长的鱼,我们一行十二人,这一条鱼一人分一点儿,也就够塞牙缝了。到入夜时,座头鲸忽然不游了,下潜到了水下,半个多小时都没出来。
夜晚的海水冰冷,豆腐缩着脖子,说“小黑该不会睡觉去了吧。”
阿英说“应该不会,我听人说,鲸睡觉的时候有三种姿势,一是垂直在海里,二是平躺在海水里,三是左右脑交替,一半睡一半醒,一只眼睛睁,一只眼睛闭,睡着了还游呢。”
豆腐说“没准儿它采用的是第一种睡姿。”
我道“别尽往坏处想,那毕竟是动物,咱们十多个大活人,还能指望一头鲸活命吗?自己游吧,但愿这附近能有个礁石或者小岛一类的寄身地。”鲤鱼闻言,似乎在思索什么,说道“这一片海域,我记得小岛和礁石倒是没有……但有一个地方,我们或许可以暂时在那儿休息一晚。”
顾文敏问道“什么地方?有这样休息的地方,你怎么不早说。”
阿英似乎也想到了什么,捂着嘴道“啊呀,你说那地方啊……那地方太邪门了,不能去。”
邪门儿?我道“什么邪门不邪门的,说清楚,咱们在海里泡着也不是事儿。”
鲤鱼见众人都看着他,这才道“其实咱们的船如果没有坏,按照原定航向航行的话,第四天就能经过那地方,离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大概不远。”经过他的解释我们才知道所谓的邪门儿是怎么回事。
要说这个,就不得不提一下海洋的地貌环境。
很多人可能认为离海的中央越近,海水就越深,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说法,海水的深度,是和海洋底部的环境有关。杨方的望气秘籍中就言水龙有山,出于昆仑。这话的意思就是说,不止陆地上才有山势龙脉,海里的地貌也是有山有谷的,而且海中水龙的发源地,是出自于昆仑山。
古代人没有潜水装备,他们是怎么知道海底地貌的,这一点儿十分值得人深究,不过现代海底探测确实证明,海下的环境和陆地环境差不多,高山峡谷都不缺,只不过是被水淹了而已。因此,并非越靠近海中央,海水就越深,如果海中央恰好是海底山势较高的地方,反而就变成了浅水区。
那地方船只一般绕着走,因为海水潮涨潮落,一个不走运,很容易搁浅在那里,久而久之,那地方就有很多出了事的烂船,船只层层叠叠,挨挨挤挤,逐渐高出水面,就形成了那么一个古里古怪的地方。
当然,那地方没有uso,行船的人或多或少都见过,但不敢靠近的原因是,那一片儿很邪门,曾经有些好奇心重的人上去过,回船上后就会染病,因此有人认为那地方不干净,但更多的说法是,那地方或许有什么病毒。
在大海上,比较容易感染的一般是肠道疾病和寄生虫,再有就是败血症,其余的病毒因为海水的含盐量因此不太容易传播。我们这会儿漂浮在海面上,四下无依靠,脚一直打水,泡的越久,体力消耗越大,一边说着那个邪门儿的地方,一边观望座头鲸,许久仍然不见它上来,或许真如豆腐所说的睡觉去了。
眼下别无选择,再泡下去,恐怕就得体力耗尽,届时游都游不动了,我们一番权衡,想着众人有防毒面具,待到了那地方,戴上防毒面具和手套一类的,应该也无大碍。众人商议完毕,当即便在鲤鱼的带领下,朝着前方的黑暗处游去,我们嘴里叼着手电筒勉强照明,游了足足有二十分钟,便听鲤鱼说“看见前面黑乎乎的那一团没有……就是那儿。”众人停下身形,一边用脚踩水,一边拿下手电筒,朝着前面照。
数只手电筒聚集在一起,那一团黑幽幽的东西顿时在强烈的光线下暴露出来,只见造型各异的船只或倒下或倒插着聚集在一处,到处都堆积着的烂木板,形成了天然的木桥,倾倒的桅杆伸向四面八方,有的从海水中探出来,有的桅杆上还挂着破布,在海风中飘飘荡荡,只看了一眼,都让人觉得不舒服。
但眼下也没得挑剔了,众人在离它不远的地方停下,摸出了装备包里的防毒面具带上,这本是现代的挖蘑菇装备,被我们提前给用上了,连带着手上也带了塑胶手套,就跟抗**似的。准备妥当后,众人这才爬了上去,坐在木板上直喘气。
歇了会儿豆腐便不安生,爬起来到处乱窜,这里到处是烂木头,虽然不大,但走在里面跟迷宫似的,左边进去,右边出来,很容易藏人。
没多久,豆腐还发现了一些东西,或许是以前那些好奇心重,来这里探险的人留下的,有真空包装的已经过期的香肠,有怀表,有发霉的香烟,还有一个比较奇怪的东西。
那东西约有一支钢笔大小,外面裹着布条,打开一看,里面又有一层塑料袋,再打开塑料,里面竟然还有一层塑料,第三层塑料打开后,里面又有第四层。
豆腐说“搞什么玩意儿,恶作剧?”
第四十三章 捕杀行动
阿英好奇说“难道里面包着什么宝贝?”
豆腐撇了撇嘴,说“这么小,能有什么宝贝,装神弄鬼,我倒要看看是啥玩意儿。”说着便继续往下拆,一层剥开,果然还是塑料,就这样接连又剥了四层塑料,里面的东西终于露了出来。确切的说,是里面的东西刚一露出来就立刻消失了。
那塑料的中心,赫然包裹着咖啡色的粉末状物,非常少,刚打开,便在海风中飘散无踪,我们其余人没什么感觉,倒是阿英和鲤鱼难受的眯起了眼睛。
由于阿英和鲤鱼是船员,原计划不会进斗,因此没有准备他们的防毒面具,阿英两人这会儿只是带了双手套,口鼻什么的用布料遮了起来,但脸部还是有皮肤裸露在外。被那粉末一时迷住眼睛,两人眼睛都是泪汪汪的,阿英骇的大叫“是什么东西,会不会有毒啊。”
我说“别说了,把头伸进海水里,把眼睛睁开,让海水洗一洗。”海水的成分特殊,可以杀灭很多细菌,我不知道那粉末是什么,但既然会被包的那么严密,想必不是什么好东西。众人没想到会是这样,一时都很紧张的盯着鲤鱼和阿英,须臾,两人将头探出水面,呼哧呼哧的喘气。
林教授询问说“有没有什么不适感?”
二人只是眼睛有些许充血,大概是由于粉末和海水的刺激,其余到是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均摇了摇头,似乎那粉末物并无大碍。
豆腐立刻摘下自己的防毒面具递给阿英,说“妹子,你带着,我是老爷们儿,就算这地方真有什么病毒,我抵抗力也强些。”阿英一怔,黑幽的脸上显露出一丝感动,将面具推了回去,说“不用了,你赶紧戴上,我们经常在海上走,应该不会有事的。”
豆腐还待说什么,我便道“既然阿英这么说了,你就戴上吧,别磨叽了。”人都是有私心的,这地方按照鲤鱼所说很邪门儿,万一真有什么病毒,豆腐将面具让出去,岂非自己中招?古人说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虽然这个想法是好的,但真正做到的人却少的可怜。
豆腐是我出生入死,相伴十多年的兄弟,阿英虽然是个好姑娘,但这两人之间,孰轻孰重,我自有自己的打算。
豆腐这人就是傻善良,二话不说又将防毒面具推了过去,要求阿英戴上,阿英感动的眼中含泪,说“窦、窦大哥,你对我真好。”终于接过面具戴在脸上。
鲤鱼在一旁感慨,说“女人就是好啊,咋没人给我送面具。”他这话半似认真半开玩笑。
我没吭声,伸手将脸上的防毒面具摘了下来,鲤鱼大惊,随即喜道“陈兄弟大仁大义,我李喻佩服。”言罢伸手准备接过面具。我看了他一眼,将面具往豆腐脸上使劲儿一按,说“戴上。”
豆腐一脸感动,说“老陈,好兄弟,我很不想收下这个面具,但我三岁做体检的时候,医生说我免疫力低,容易生病,所以为了不再今后给你添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