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长宁垂下脑袋,凑到她的耳垂边轻轻道:“在我们坠崖流落到小村的那个夜晚,女王你的胆子可是大得很,你难道忘记了么?”
轻轻的话音犹如沉雷一般响彻在金德曼的耳边,惊得她瞬间瞪大了美目,俏脸红得几乎快要滴出血来。
余长宁酒醉之后头脑昏沉胆子忒大,当下也不转弯抹角,直截了当地笑着说道:“余长宁也算堂堂七尺男儿,自喻为纵横花丛摘品尽群芳,没想到这次却在新罗翻了跟头,被你这可恶的小女王乘机调戏欺凌,你说说该如何补偿我才是?”
那晚的风流韵事一直是金德曼心中不为人知的秘密,她时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回忆起那令人面红心跳的一幕,想及自己犹如一匹疯狂的雌马般在他身上起跃纵横,仿佛来到了激流中一会儿天上一会儿地下,特别是最后跃上巅峰的那一霎那,金德曼只觉即便当时就这样死去,也了无遗憾。
然而没料到的是,心中难以启齿的秘密,竟被余长宁醉酒之后当面说破,如何不令金德曼感觉又羞又急,恨不能立即找条地缝钻进去。
余元帅却不会给德曼女王钻地缝的机会,他将她紧紧地压在身下,醉态可鞠地笑问道:“怎么不说话了?难道做过的事女王还想抵赖不成?”
经历了最初的慌乱后,金德曼终于镇定了下来,她侧过头去不敢再看余长宁一眼,颇为委屈地问道:“元帅你是如何知道了这事?”
余长宁也不隐瞒,便将柳寡妇说过的话原原本本对金德曼说了,听着听着,金德曼羞怯更盛,感觉到余长宁炽热的目光一直落在自己脸上,索性闭上双目不言不语。
说完之后,余长宁轻叹一声道:“其实说些心里话,在下原本乃长安城宾满楼的庖厨,不学无术游手好闲,因碰巧尚长乐公主为妻,才位列皇亲国戚之中,其人才其品德都不足为道,女王坐拥新罗,美貌更是倾尽十城名扬三韩,心仪女王的名门贵族子弟多不胜数,然不知女王为何却对在下情有独钟,实在令我委实不解。”
金德曼一直静静地听着余长宁的话,当他说完之后,女王终于忍不住睁开了双目,明艳动人的俏脸上闪动着万千柔情,低喃问道:“元帅,你可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情景?”
余长宁颔首道:“当然记得,那****偷偷潜入金城,得知你的行踪后尾随跟到了千佛塔内,并装作佛祖戏弄了你一顿。”
金德曼嗔怪地瞪了他一眼,这才缓缓开口道:“那段时间百济大军无休止地攻打着金城,看着群臣恐惧军民疲惫,德曼的心里同样也感觉到害怕,我怕守不住父辈们传下来的基业,也怕百济攻入城中会大肆屠杀黎民百姓,每天夜晚都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听到远方城头提示敌军来袭的战鼓声,便浑身紧绷快要呼吸不过来一般,然而到了群臣军民面前,我又得戴上新罗女王睿智高贵的面具,装作一副夷然无惧的模样,诸多心事苦楚都只能埋在心里,无人可以给我安慰,也无人能够可以倾述,那时候,我多么希望自己只是一个平平常常的女子,在疲惫恐惧的时候能够躲在夫君的怀中,让夫君用宽广坚实的肩膀为我遮挡风雨。”
说完长长的一席话之后,金德曼嘴角溢出了一个动人至极的笑容,放佛阳光穿破云层,山花陡然开放:“那晚在千佛塔内,正是德曼最绝望最无助的时候,我不停乞求着佛主,愿意用自己的寿元换得家国安全,德曼尽管是信女,然而也深知依靠上天是多么愚蠢的行为,佛祖怎么能够听见德曼微弱的呼唤声呢?正在这个时候,元帅你出现了,带着希望出现了……”
说到这里,金德曼双目流下了两行清泪,伸出手臂紧紧地搂住了余长宁的腰身,似乎生怕他会突然离开一般。
美人温言细语情意款款,余长宁良久沉默,半响后才摇头一叹道:“女王对在下的感情,只怕是感激之情多于男女之情。”
“不,并非如此。”听到余长宁这句话,金德曼情急之情溢于言表,“若是只有单单的感激,德曼大可在其他方面表示谢意,金银财宝美人佳丽任君挑选,怎会不知廉耻地拿自己身体当作谢礼?德曼虽长于蛮夷之地,然也受中原文化熏陶,请元帅千万不要误会。”
说完之后,金德曼可怜兮兮地望着他,表情犹如受委屈的小媳妇一般。
余长宁释然一笑,低声道:“看来真是本元帅魅力无边,使得女王殿下自荐枕席了,然而为人之道讲究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女王投之以桃李,本元帅自然要报以琼瑶,不知女王意下如何?”
金德曼瞬间明白了余长宁的意思,芳心不可遏止地狂乱跳动了起来,望着余长宁火热的眼神,她贝齿轻轻一咬红唇,闭上双目微不可觉地点了点头。
房内的烛火被人轻轻吹灭了,朦胧黑暗中,两具光滑的身体在床榻上来回纠缠,拼命压抑的喘息声不断响起,其中香艳不足为外人道也。
==========
ps:布衣最近工作太忙,2只能维持一更,空闲之后会加更的。
第1194章 安市城头
红日初出,彤云渐散,澄澈的碧空下终于显出了一直处于风雪朦胧中的安市城。
安市在战国时期属燕国辽东郡,汉时置安市县,其后化作了高句丽的领土,也就以安市城相称。
从地理位置和城池格局上来看,安市西临浩淼渤海,东面和北面为高达雄峻的千山山脉,西面二十里之地便是盖牟城,城池城方很小,每边只有一里,方方正正四里多,正是中原常见的那种典型小城“三里之城,五里之廓”,然因地势险要扼守要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高句丽为了抵御中原王朝的进攻,在安市城的营造上颇费功夫,旌旗招展的巍峨城楼,与白茫茫的千山相映而望,气势分外宏大,外城墙高十丈,墙厚三丈,内夯土而外包石条,坚固厚实如同铁壁,冬日来临之后,城守杨万春更是命令军卒运来城中积雪烧成开水,淋于城墙之上,在墙面上形成了一股厚实的坚冰,不仅难以攀爬逾越,即便是唐军犀利的飞石强弩诸般器械,砸到上边连个大坑也出不来。
就是这么一座坚固的小城,不可思议地阻挡了天可汗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脚步,成为天下瞩目的焦点。
城楼上的号角凄厉地响了起来,呜呜咽咽在辽阔无垠的洁白大地远远传开,身着黄色甲胄的高句丽兵卒开始换防轮岗,个个手持武器精神抖索,布满了城墙上每一个城垛。
辰时方至,一员顶盔贯甲胡须连鬓的将军从城楼中走了出来,一领火红短斗篷,一身棕色皮甲,一双高腰战靴,头顶帅矛灿灿生光,此际将军单手握住腰间战刀刀柄,赳赳大步前行视察,直如天神那般威风凛凛。
将军每经过一处,总会换来把守士卒又是敬佩又是害怕的眼神,那犀利的目光如同刀子般凌厉扫过之时,每个士卒都会不由自主地挺直腰身,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见军卒们精神抖擞的模样,杨万春满意地点了点头,巡逻城墙一圈之后刚到午时,他站在城楼上手搭凉棚遥遥观望,望着山峦之下的唐军大营,微不可觉地轻叹出声。
仲夏之时,大唐辽东军连拔高句丽数座城池,来到了安市城,将之围得水泄不通,渊盖苏文尽管与杨万春政见不合,然国难当头也丝毫不见吝啬,派遣十五万援军来援。
不料统军的高延寿、高惠真却是酒囊饭袋之徒,被李世民败于驻骅山下,高句丽军队死伤惨重,投降者多不胜数。
杨万春把守城池未能出城进攻,自然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遥望着远处的大战,他的手指紧紧地抓住城垛微微颤抖,用力之下几乎快要渗出血珠,那时候他多么希望指挥大战的将领是自己,即便不能取胜,也不会有如此狼狈的失败。
大获全胜之后,唐军攻击愈发猛烈,杨万春发动全城军民拼死抵抗,每日矗立城头丝毫不见离开,几个月下来,安士城头的女墙已经被一层又一层鲜血糊成了酱红色,血流像淙淙小溪般顺着城墙流淌,十丈多高的城墙在阳光下猩红发亮,累累尸体直述着大战的惨烈,即便面对唐军再是猛烈的进攻,安市城也没有沦陷,连原本秉持悲观态度的渊盖苏文也连呼不可思议。
到得冬日不能再行攻城大战,安市城终于得到了喘息的机会,原本激烈昂然的困兽犹斗之心也渐渐归于平复,然而让杨万春为之忧虑的是,冬天唐军并没有撤离,那就意味着明年开春之后的攻势会愈加猛烈,这安市城究竟还能把守多久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杨万春手扶女墙皱眉思忖,寒风呼啸吹过带飞他身后的猩红斗篷,却带不走他心里面的忧愁。
正在此时,城头突然传来一阵凄厉的号角声,有眼尖军士高声提醒道:“唐军骑兵接近,大家注意防备。”
杨万春恍然回过神来,凝目望去,果见一直剽悍的马队踏着积雪从西面飞驰而来,马上骑士红甲红衣,腰悬横刀,真是大唐骑兵惯常的装束。
细细地打量了一番,杨万春立即看出这队骑兵并没有恶意,于是向着左右高声呼喝道:“先不要放箭。”
唐军马队在弓箭射程之外骤然勒马,飞扬而起的积雪远远可见,过得半响,一名骑士策马而出高声呼喝道:“我军有书信送给城守杨万春将军,敬请接纳。”
骑士说完之后,策马上前弯弓搭箭,一支羽箭如疾电流星般突飞而至,“嘭”的一声钉在了城楼廊柱上。
“壮士好箭法。”杨万春好不吝啬地赞美一句,转头吩咐旁边军士,“速将书信取来拿给本将。”
军士抱拳应命,疾步匆匆地前去了。
唐军骑士将书信射上城楼之后,对着城墙遥遥一拱,朗声开口道:“末将三日之后到此恭候城守回书,告辞!”说罢调转马头打马一鞭,带领着骑队风驰电骋般去了。
片刻之后书信送至,杨万春接过仔细打量了一圈,发现信封竟是用红漆封住,不用问里面的内容一定非同小可,所以唐军才如斯地谨慎。
心念闪烁一番,杨万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