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叫余卿而称呼长宁,显然李世民并非以君王,而是以岳父长辈的身份询问余长宁,他立即谦逊摇头道:“微臣不知,还请陛下言明。”
李世民目光中流淌着丝丝怀念之色,淡淡道:“此乃凌烟阁,不知长宁可有听说?”
霎那间,余长宁露出了震惊之色,失声道:“陛下,莫非这就是置放二十四功臣画像之地?”
李世民点头笑道:“不错,去岁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朕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是为《二十四功臣图》,不知你可有兴趣进去看看?”
余长宁突然正色拱手道:“能够瞻仰各位功臣功绩,余长宁幸何如之,多谢陛下恩典。”
李世民轻笑颔首,吩咐太监侍卫们皆守在楼外,带着余长宁进入了阁楼之内。
第771章 二十五位功臣
阁楼不大,纵深也只有十余丈长短,里面轻纱摇曳,灯烛煌煌,二十四面等人高的屏风呈环形排列其中,屏风上面画着真人大小的图案。。。
见余长宁一副好奇动的模样,李世民淡淡笑道:“你去看看吧。”
余长宁拱手谢恩,走到了第一面屏前,入目正是长孙无忌的画像,屏风上书“贵戚豪族英冠人杰”,其字龙飞凤舞笔法力透纸背,不用问一定是李世民亲自所题。
再看第二面画像,却是余长宁不认识的大臣,一看李世民题字“宗室名王独称军功”,余长宁默默地思忖了一番,顿时知道了画像必定是河间王李孝恭,因为李孝恭逝世尚早,所以余长宁从未见过。
第三面画像上书“贤辅谋深英年早逝”,上面的人物余长宁也不认识,经李世民解释,才知道此乃莱公杜如晦。也就是杜禹英的父亲。
一面面画像看过,魏徵、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李靖……余长宁又是感概又是震撼,这些人不是已经垂垂老矣,便是已经逝世多年,但他们对大唐一朝立下的功绩,却是名留青史,世代传颂。
及至看完,余长宁终于停下了脚步,喟叹念诵道:“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李世民本就文采斐然,听闻余长宁口中之诗不由捻须笑道:“长宁果然好志气,也不妨朕带你前来这凌烟阁一趟。”
剽窃了后世诗人的诗句,余长宁根本没有半分面红的感觉,肃然拱手道:“陛下让微臣领略二十四功臣风采,微臣实在感触深受。”
李世民微笑开口道:“你乃朕之帝婿,这二十四功臣中也有一位先帝的帝婿,你可知是谁?”
余长宁沉吟了一番,顿时笑答道:“自然是平阳公主驸马,谯国公柴绍。”
“不错,柴驸马文韬武略,英雄盖世,不论是战阵之能,还是治国理政都犹如庖丁解牛一般独具风采,长宁,你可想与柴驸马一般,位列这凌烟阁之内?”
余长宁顿时瞪大了双目,有些不能置信地笑道:“陛下,就臣这不学无术的品行,怎能与功绩赫赫的二十四功臣相提并论?”
李世民摇头道:“所谓功绩,从朕看来共有两种,一种是细水长流汇成江海,就如房玄龄,虽然并无惊天动地的赫赫大功,但是数十年如一日任劳任怨,治国理政没有半分懈怠,各项事务处置得井井有条,为君主分忧,为君主解惑,实乃国之栋梁。”
看到余长宁一副所有所思之色,李世民继续解释道:“这一种人才以你的品行这辈子是想也不能想了,但还有一种人才,长宁你却很合适,那就是富有急智,能够解关键之时的困难,虽然无细水长流之功,但博取功绩却如惊涛骇浪,只此一件便能名留青史,如你在突厥所作所为,这样的人才也很难得。”
余长宁目光巡睃了二十四功臣一圈,失笑道:“陛下,各位功臣全都是有厚实的功绩根基才能将画像矗立在此,以一件赫赫功绩而能留在凌烟阁内闻所未闻。”
李世民一番沉吟,这才笑道:“怎么没有,你跟随朕去二楼看看。”
余长宁露出疑惑的神情,点点头跟着李世民顺着楼梯上得二楼。
二楼东西两面窗户大开,过堂春风吹拂而过,带动帐幔摇曳,和煦的阳光从窗户一角倾斜而下,撒入了一片色彩斑驳,也照在了厅中唯一的一副屏风上。
看到屏风上那画中之人,余长宁原本东看西顾的目光顿时凝固了,浑身上下犹如触电一般颤抖了一下,整个人也是呆呆地愣在了那里。
画中人乃是一名白衣似雪的女子,乌黑的长发挽成了一个分髫髻,髻上簪着一支珠花的簪子,上面垂着流苏,虽是在画中,但也可以看出女子双眉修长如画,双眸闪烁如星,整个面庞细致清丽,出尘脱俗,简直不带一丝一毫人间烟火味。
白衣女子手持长剑卓然立在一片湖水前,美丽的影子倒映水中,落叶一片一片地飞落而下,有几分孤傲,更有几分冷然,明艳圣洁,仪态不可方物。
“苏紫若。”愣怔半响,余长宁突然脱口唤得一句,但刚刚说完,顿时又觉得不像,因为画中的女子比起苏紫若更多了几分出尘的气质,仿若九天之上的白衣仙女等着世人膜拜。
闻言,李世民微笑地摇了摇头,郑重其事地回答道:“世人都以为凌烟阁有二十四名功臣,其实不然,应该是二十五名功臣,而这第二十五位,便是眼前这位欧宁羽姑娘。”
“欧宁羽?”余长宁已经多次听说过这个名字,自然不会陌生,只是不知道她怎会成为了大唐功臣。
李世民略显沟壑的脸膛上露出了淡淡的缅怀之色:“昔日朕还是秦王的时候,因功勋卓著而被太子建成所忌,太子建成心知秦王府兵力强势,求助江湖人士武不破多次对朕进行暗杀,多亏当时的剑斋传人欧宁羽暗中保护,才助朕度过劫数,其后玄武门之变,欧仙子又帮助朕拖住武不破,致使那魔头未能及时赶到战场,这才全了玄武门之功,否者现在朕早就已经化为了皑皑白骨。欧宁羽的功绩虽然就这一件,但朕永世也不会相忘。”
余长宁恍然点点头,走上前去细细端详欧宁羽的容颜,不知为何,一股熟悉的感觉骤然涌上了心头,皱着眉头思忖半响,他暗暗嘀咕道:“怎么感觉很熟悉的样子,我以前是否曾在哪里见过她?”
心念及此,余长宁又为之释然,对,欧宁羽与苏紫若的气质太像了,两人同样都是剑斋传人,同样一般清清冷冷,犹如冰雪,所以才会有这种熟悉之感。
迟疑了一下,余长宁转身问道:“陛下,既然这位欧仙子有定国之功,为何却不将她的画像置于一楼,与其他功臣并存?”
第772章 故人相邀
这个问题涉及到了李世民心中一个不足为外人道也的隐私,他对欧宁羽刻苦铭心的爱意也不可能对余长宁道来,只得淡淡笑道:“欧仙子化外之人淡薄名利,若将她的名号宣告天下,岂不是替她增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朕才决定将这面画像置于二楼。。。”
余长宁露出了恍然之色,笑道:“陛下放心,微臣一定不会对人提及欧宁羽前辈的事情。”
李世民满意地点点头,陡然正色道:“今日朕破例带你来到二楼,就是为了告诉你即便不学无术,只要心怀家国,也一样能为大唐办大事,成大功,记住,只要你尽心任事,鸿胪寺卿并不是终点。”
余长宁不知为何这次回来李世民对他竟如此看重,但皇恩浩荡,只得拱手作揖道:“微臣谨遵陛下教诲。“
李世民颔首一笑,亲自上前抬手一扶。
感觉这位伟大帝王如此和蔼可亲,余长宁只觉心头一股暖流涌过,原本有些犹豫的心思也烟消云散,笑着开口道:“陛下,臣还有两件要务,向你请示。”
李世民笑道:“但说无妨。”
“第一件事情,是关于高句丽汉和公主之事……”余长宁一边说,一边小心翼翼察看着李世民的脸色,瞧他并没有半分不悦之色后,这才横下心来继续说道:“在漠南之时,臣为了完成任务,无奈之下与汉和公主结为夫妻,后来得知臣的细作身份,汉和公主也是不离不弃,愿意抛弃公主的头衔跟随,但臣毕竟乃天子帝婿,公主驸马,对于汉和公主的爱意,实在不知该如何处理,请陛下替臣拿个主意如何?”
李世民聪慧过人,怎不明白余长宁心中的盘算?这厮是在请求自己下旨成全其与汉和公主的好事。
略一沉吟,李世民喟叹一声道:“朕也知道你与汉和公主的夫妻关系乃无奈之举,丽质那里朕会找个时间与她谈谈,看她的意思如何。”
闻言,余长宁小心翼翼地问道:“若是公主殿下不同意怎么办?”
“放心,只要朕开口,长乐即便心头不满,也会同意的。”李世民说罢一句,正色道:“况且汉和公主乃高建武的女儿,目前高句丽大对卢渊盖苏文雄心勃勃,对大唐多有觊觎,高建武虽然将女儿嫁的是突厥国师,但常言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你现在已经回归大唐,只要高句丽同意,大唐也愿意与高句丽结为姻亲之邦。”
余长宁听出李世民同意之意,顿时露出了高兴之色,拱手道:“臣多谢陛下。”
李世民点点头道:“长乐虽然刁蛮,但却是朕最疼爱的女子,虽然朕允许你与汉和公主之事,但她亦是不能与长乐平肩。”
余长宁深知李世民爱女心切,故有此说,自然忙不迭地点了点头。
“对了,你说还有一件事情,不知是什么?”
“启禀陛下,昨日臣与家人多年未团聚,所以在府邸举行了流水宴席,以示庆祝。陛下你身份超然,微臣自然不敢相请,但这些年臣都是特别思念陛下,也特别思念各位皇子公主,与公主一番商议,不知陛下能否在两日后的正午恩赐宴席,并邀请各位皇子公主们在大殿午宴,以全相思之情。”
李世民没料到余长宁竟提出如此要求,不由愣了一下,念及他竟有这份情谊,确实也难得,略一沉吟,欣然点头道:“那好,就依照你的意思,两日之后在皇宫举行宴会,朕会让所有的皇子公主前来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