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移,常常指山为誓,即“山盟”。“锦书”是指表达爱情的书信,这是由
古代一个女子用锦缎织上文字给她的丈夫表示情意的典故而来。这时的陆
游,内心非常矛盾:虽然他对唐婉仍然深爱在心,但是现在大家都已经各自
婚嫁,为礼法所限,再也难以向她表示自己的爱情了。他只能无可奈何地接
受这一个悲剧的现实。“莫、莫、莫”。“莫”,是罢了的意思。他这连声
“罢了”的悲叹,和上片的“错,错,错”的悔恨相呼应,读起来好象有什
么沉重的东西在一下一下地敲打着读者的心弦,向封建礼教发出了悲愤的控
诉。
太 常 引
… 页面 51…
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
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辛弃疾 (一一四○——一二○七),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在今山东
省)人。我国北方女真族建立金朝后,南侵中原,辛弃疾的家乡也被金兵占
领。他亲眼看到了金兵蹂躏沦陷区人民的暴行。他从少年时代起就怀着抗金
和收复中原的大志。二十余岁时,他便在家乡组织两千人的义军,不久就加
入了耿京领导的农民抗金队伍。为了集中力量打击敌人,他建议与南宋政府
联合。耿京派他去同南宋政府洽商。在他归来的途中,叛徒张安国杀害了耿
京,并劫持部分义军投降了金人。金人委派张安国做了济州 (今山东省巨野
县)的知州。辛弃疾得知,便于途中组织了五十人,星夜奔赴济州,于五万
人众之中,活捉了张安国,并号召被劫持的义军和他一起前往南宋。辛弃疾
就是抱着这样强烈的抗敌热情和恢复故土的愿望南渡归宋的。
他到南宋后,历任湖北、湖南、江西安抚使 (掌军政、民政的长官),
积极从事抗金事业。他还写了 《美芹十论》、《九议》等文章,上奏朝廷,
陈述如何收复中原的大计。但是,事与愿违,他的理想不但未能实现,反而
因此受到朝廷里投降派的忌妒和排斥,被革职罢官。他自四十三岁起,就在
江西省信州(今上饶市)地区,过着虚度年华的闲居生活,最后抑郁地死去。
辛弃疾是南宋有名的爱国词人。他的词风格豪放,感情真挚。留存下来的词
有六百余首。这首中秋抒怀的小词,写于宋孝宗赵眘'shèn'淳熙元年 (一一
七四),此时作者在建康 (今南京市)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当时的南宋朝
廷根本没有收复中原的决心,反而对金人屈辱求和,排斥和打击抗金的爱国
志士。对此,作者十分痛心,在中秋节夜晚与友人吕叔潜饮酒赏月时,就写
下了这首词,以抒情怀。
词的上片写一轮圆月,从东方冉冉升起。初升的时候,还是一片朦胧,
当它慢慢升高,就变得更加明亮,金色的波光,象重新磨过的铜镜那样明亮
了。此时,词人与友人举杯赏月,忽发狂想,很风趣地向嫦娥提问:“被白
发欺人奈何?”是说时间过得这样快,好象在有意欺人,使我们渐渐地衰老,
长出许多白发来了,这该怎么办呢?他从月圆月缺,想到时间流逝得如此之
快,而自己却没有什么作为,不禁心绪起伏,很不平静。“秋影”,指刚升
起的不太明亮的月亮。“飞镜又重磨”:古代的镜子是用铜做的,磨后更加
明亮。所以,作者把月亮比作磨过的飞镜。“姮'héng'娥”,即嫦娥,传说
她是月宫的仙女。
下片抒写作者的豪情壮志,他要趁着美好的月夜,乘风直上万里长空,
俯瞰祖国的山河。毫无疑义,这是他爱国思想的写照。“直下”,这里指目
光一直地往下。最后又从天上写到人间,传说中月亮里那棵高大的桂树挡住
了许多月光。为了使月光更清楚地照亮祖国大地,作者在最后两句写道,听
人说:砍去那些摇晃 (婆娑)的桂树枝叶,月亮便会更加光明。这是含蓄地
说,铲除投降派的阻碍,才能取得抗金和收复中原事业的胜利。唐朝伟大的
诗人杜甫在《一百五日夜对月》诗里写道:“斫'zhuó'却月中桂,清光应更
… 页面 52…
多。”这里辛弃疾用“人道是”三个字,表示前人曾说过这个意思。
就这样,作者把铲除投降派的思想巧妙而含蓄地寓于形象之中,使这首
小词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青玉案
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
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词的题材范围较广。这首《青玉案》,描写的是城市人民于元夕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观灯的情景。从内容看,大约是作者在南宋都
城临安任职期间所作。
词的上片写元夕之夜,临安城里的灯火和观看灯火的盛况。开头两句说,
满城的灯火,象一阵春风把千树万树的花儿吹开了一样;又好象是春风吹落
了满天的星斗。“花千树”、“星如雨”,是指五颜六色的灯火。“宝马雕
车香满路”,是指贵族人家乘坐马车,出来观灯的气派。“宝马”,贵族人
家的马,养得骠肥体胖,身上还佩有贵重的装饰品,故称“宝马”。“雕车”,
指饰有金边和花纹的华丽的马车。“凤箫”,是箫(一种乐器)的美称。“玉
壶”,指月亮,是比喻的说法。“鱼龙舞”,指玩耍灯火的游戏。“鱼龙”,
指灯笼。
下片写了两层意思,前三句写妇女们穿着美丽的服装,打扮得漂漂亮亮,
成群结伴,笑逐颜开,在街上观看灯火的欢乐场面。蛾儿、雪柳、黄金缕,
都是妇女头上的装饰品。“盈盈”,指美好的仪态。“暗香去”,古代妇女
身上,带着装有香料的物品,她们走了,那散发出来的香气也没有了。所以
叫“暗香去”。最后三句写被寻找的那个人,与众不同,不在热闹的街上观
看灯火,却独自一人待在灯火阑珊 (稀落)的地方,沉思默想。在这里,作
者显然是有所寄托的。它含蓄地反映了作者在政治上失意后,不肯与投降派
同流合污,甘愿寂寞,以保持高洁的品德。“蓦然”,即忽然。这几句不但
含意深,而且构思新巧,富有意境。
清末学者王国维在 《人间词话》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
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雕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
《蝶恋花》)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
《凤栖梧》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
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他引用晏殊、柳永的几
句词,原意都是对爱人的思念。晏殊这三句词说:昨天夜里,秋风紧吹,吹
落了许多碧绿的树叶。“雕”,雕落。柳永这两句词说:为了思念她,人已
经变得消瘦而憔悴,束腰的衣带,也渐渐地宽了起来。虽然这样,我也决不
会感到后悔。“伊”,指她。王国维在引用辛弃疾的这几句词时,字词稍有
变动。王的这段话是要说明这样一个意思:只有经过千百次的探索,坚持不
懈地努力,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才能得到成功。后来,辛弃疾的这几句词,
… 页面 53…
成了人们经常引用的名句。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造口”,即造口镇,在今江西省万安县西南。宋孝宗淳熙三年(一一
七六),作者任江西提点刑狱 (掌管刑法狱讼的官吏)时,途经造口。在宋
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金兵南下,攻入江西。隆裕太后由南昌仓皇南
逃,金兵一直深入到造口。作者想起当时人民的苦难,写了这首词,题在墙
壁上。
从这首词里可以看出,作者怀念中原故土的感情和广大人民是一致的。
它反映了四十年来,由于金兵南侵,祖国南北分裂,广大人民妻离子散,流
离失所的痛苦生活,也反映了作者始终坚持抗金立场,并为不能实现收复中
原的愿望而感到无限痛苦的心情。这种强烈的爱国思想,也正是辛弃疾作品
中人民性的具体表现。
上片四句在写法上,由近及远,又由远及近。“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
多少行人泪。”意思是说:郁孤台下清江里的流水呵!你中间有多少逃难的
人们流下的眼泪啊!作者把眼前清江的流水,和四十年前人民在兵荒马乱中
流下的眼泪联系在一起,这就更能够表现出当时人民受到的极大痛苦。四十
年来,广大人民多么盼望着能恢复故土、统一祖国啊!然而,南宋当局根本
不打算收复失地,只想在杭州过苟延残喘、偷安一时的生活。因此,作者抚
今忆昔,感慨很深,在悲愤交集的感情驱使下,又写出了“西北望长安,可
怜无数山”两句,以抒发对中原沦陷区的深切怀念。“郁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