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听到蟠桃有如此神效,众弟子不由双眼放光。再听到最后,明玉却说到可证道行而无法力,叫众弟子又有些失望。怪不得明玉一直说人吃之的如何。这等神品,若是神仙吃了后,也只能固本赔元,增长一些法力,却无法如凡人吃了一般,突破境界增进道行。如镇元子的人参果一般,对道行达到太乙境地的仙神只是鸡肋一般。
明玉与众弟子介绍完蟠桃之后,便要带他们一同前往西昆仑山,参加蟠桃会。
“如今时间刚刚好,我等可起身前去西昆仑山!”明玉说完后,自云床上走下,众弟子见状全都起身,为明玉让开一条道。见明玉走出无量金宫,齐齐跟在身后。
自三皇证道,明玉回到瀛台山后,便一直没有出去过。此时自无量金宫出来,明玉望着天上的太阳,心中叹息一声。修行无岁月,如他这般证道混元,元神神游太虚,更是不知年月。晃晃惚惚竟然过了这么多年。
站于无量金宫前,明玉心思百转。良久之后,才出声道:“走吧!”话才刚落,伸手招来一朵金光,飞身而上。一直跟在明玉身边的松叶童子见状,驾起清风落于金云之上。
云中子见明玉飞走,也招来一朵详光,卷起冰凤一同踩着云紧跟在明玉身后飞出瀛台山。南极仙翁看了一眼孔宣与诸弟师弟,拱手作揖道:“为兄先行一步,诸师弟请!”
看到南极仙翁与孔宣一一离开,清道人大挥衣袖,把身边三位弟子卷上白云,向孔宣追了上去。
“唉,沧海桑田!”大绝道人叹了一口气,看了一眼商羊与昆吾架起一道虹光飞离瀛台山。听到大绝道人的叹息,商羊与昆吾对视一眼,皆摇摇头,也出了瀛台山。
如今的大绝再非以前天庭太子。自随明玉学道后,修心养性,若非知其根脚之士,哪里能想到这位瀛台山明玉圣人座下的七弟子,就是当年妖族大太子。
大绝再非太子,却比从前成器许多。商羊与昆吾也觉欣慰。天帝虽然身殒,可后继有成,金乌一脉血通总算流传下来。
明玉座下九位弟子,虽说俱为师兄弟,可也亲疏有别。云中子代师授徒,与众师弟关系都相差不多。南极仙翁与孔宣,清道人俱是独行独道,金阳与银月最合的来,商羊与昆吾更是形影不离。九个人形成各自的交际圈子,除在瀛台山,相互之间走动。在外时,皆不常来往,各行其事。
瀛台山离西昆仑极远,足有亿万里之遥。好在众弟子修行有成,速度极快,穿过东胜神洲,东海之西便是由半截不周山所化的中央之洲,也称为天界。巫妖大战后,西昆仑山与东昆仑山分离,座落于天界,成为瑶池王母的道场所在。
使西昆仑名声于外,却非瑶池王母,而是九天玄女。当年太阴星之主常羲转世,为女娲渡化,千年成道后,定居于西昆仑山。时值黄帝轩辕为人皇,争战涿鹿。九天玄女下凡,与黄帝传下兵法阵策,以助其一统人族,西昆仑山才被人族与众仙神所知。此次蟠桃会,西昆仑更是名声大振,成为天下圣山之一。
十数天后,明玉带着众弟子终究到达西昆仑山。已有许多仙神先行来到,接迎仙官接过明玉的金贴,才知眼前这位乃是瀛台山明教教主,不由恭敬异常。
“下官见过圣人,圣人请进!”仙官收了金贴后,连忙伸手作邀,指着瑶池仙园,把明玉请进去。与这位仙官见礼后,松叶把礼物交于接引仙官,再跟着明玉走进瑶池。
此瑶池非彼瑶池,乃是瑶池王母种下蟠桃树种后,三千六百株蟠桃生出后,由其种子形成。最后瑶池以自己之名命名,成为其道场。西昆仑山巅另有一府宫殿,那是九天玄女宫。
看到明玉进入瑶池之后。接引仙官高声大唱:“瀛台山明玉圣人驾到!”
瑶池之中的众仙神听闻,连忙站起身。见明玉走入,齐齐躬身行礼:“见过明玉圣人,圣人万寿无疆!”
看到众仙神与自己行礼,明玉伸手轻挥衣袖,微微笑道:“诸位道友不必多礼!”瑶池正首昊天与瑶池王母看到明玉走来,连忙迎上来,与他躬身作揖道:“见过圣人!”
明玉见这二位与自己作揖后,拱手还礼道:“见过二位道友,数十万不见,二位神采依旧!”
“圣人请!”昊天指着首位左旁的席位向明玉邀请道。
“有劳道友!”顺着昊天指引,明玉看到自己席位旁边早有先来者,竟然是三清道人与女娲娘娘。
明玉带着诸弟子走到席位时,三清道人首先与他行礼作揖:“见过道友,贫道有礼了!”明玉连忙与其还礼,笑着说道:“见过三位道友,当年一别,到如今已有数十万年,没曾想却在此相聚!”说完后,看到女娲娘娘,明玉亦拱手作揖:“见过娘娘!”
“见过道友!”女娲娘娘与明玉还礼后,目光看向大绝道人。见女娲看向自己,大绝道人躬身向女娲作礼:“拜见娘娘!”
明玉身后诸弟子与三清道人女娲娘娘上前拜礼,“弟子拜见圣人!”
“免礼!”三清等托起明玉诸弟子,其座下弟子又与明玉行礼后,才一一坐回座位。
看到大绝道人时,女娲一眼就认出他,见大绝道人再不复从前,轻声叹了一口气,对他说道:“不想这么多年不见,倒是比从前长进许多。你父有灵有知,定会欣慰不已!”
听到女娲此番话,大绝道人不由心生触动,有些动情,眼睛却是红了起来。“不知十弟可好?”大绝道人突然向女娲询问道。见女娲微微点头,大绝道人才拱手作揖后,坐于明玉身后。
“你二人劫后重生,当好生修生。如此不负与贫道一场缘份!”女娲再次看到商羊与昆吾,向他二人说道。
“定不负娘娘之意!”商羊与昆吾齐声说道,与女娲行拜礼之后,坐于明玉之后。
三清看到明玉九位弟子后,再看看各自弟子。通天道人突然向明玉拱手赞道:“道友收的好弟子,日后明教光大有望。”
听到通天道人的称赞,明玉摆摆手,“几个不成器的弟子,让道友见笑了。道友座下弟子个个不凡,日后还许常走动!”
第四卷三皇五帝第三二八章众圣聚瑶池
明玉听到通天道人的话后微微的点了点头。跟他说道:“道友所言甚是,三界之大,能人异士无数。这些弟子还需常常走动,出去历炼一番才能成器,若不然,迟早有一天变的夜朗自大,不知所谓,个个成了井底之蛙!”
对于明玉的话,通天道人听了不以为然。他说的那些话另有目的,如今他为一教之主,座下弟子无数,有万仙来朝之称。只是这些弟子良莠不济,不为玉清元始所喜,三兄弟聚在一起论道时,经常为元始指责。不光元始道人不喜,便是太清道人偶尔都会说教他,叫通天道人不要太过张扬,好生约束门人。
不过通天道人一般都是把二位兄长的话当成耳旁风。他之门下品性如何,做为师傅的怎么会不知道。不过通天道人见众生修行不易,不忍心责难门下弟子,如此一来。就让他门下众多弟子变的目无余子,渐渐养成骄狂之态。对截教以外的修士眼高于顶,最受气的就属元始道人门下的弟子。
元始对门下弟子约束甚严,到如今也不过才十二位门人,与通天道人相比,势单力薄,常常与通天道人弟子冲突,却占不得上风。
听到明玉的话后,玉清元始天尊极为赞成,看了一眼通天座后的数十位截教弟子,向明玉说道:“道友此言甚合吾意。吾观道友弟子个个不凡,根基深厚,日后当要时常走动。海外之地,有诸多散仙,三教九流,左道旁门惊才绝艳者数不胜数。贫道门下弟子日后行走海外历炼,还需道友多多照应才是!”
“道友言重了,明教与阐教虽份属两地,当互相走动,互有所补。岂不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坐拥一地,实不为智者所为!”
明玉倒是不反对门下弟子与三清门下走动,便是西方二教门下弟子他也不反感。只要准提不到他明教来挖墙角,明玉乐得与西方教交好。
女娲道听着明玉与三清道人交谈,却不发一言。自巫妖大战后,妖族精英十不存一,从此再不为天地言角。妖族中能充当门面者,只剩下三五人,经过这些年恢复,其势也不能与其它圣人门下相比。妖族自成一教,虽然不为人族排斥,但自身也好不到那里去。若不是还有女娲坐阵,早就散落,要落得个与当年龙凤麒麟一般的下场。
与明玉等相对而坐的是天地人三皇,这三位在火云洞一心苦修,自成道后并不出世,自人族一统,后进者并不知道这三人根脚。
明玉也只是与他们遥遥拱手作揖,便算是见过礼了。三皇虽为圣道,但不为混元,与明玉三清等这般混元圣人还是有差别,差了一个档次。三皇也知其中缘由,故而坐于明玉等对面。
三皇虽不为混元,却为圣人。当年鸿钧曾言,大道之下有九圣,如今七位证道混元,三皇只能算做半个圣人。受一道鸿蒙紫气点化而证道。剩余一道鸿蒙紫气却是游离于三界之中,成为一线机缘。
此时来到瑶池的各路仙神,能到的已经来了十之八九,只差西方二圣,幽冥地界的承天后土娘娘。不过承天后土娘娘怕是来不了了,她乃是六道轮回之灵,幽冥之主,根本出不了幽冥地界。
明玉刚想到西方二圣,不到片刻,就听到外面有仙官高唱:“接引圣人,准提圣人架到!”
听到唱音,明玉与三清道人互礼一眼后,齐都站了起来。向瑶池外面看去,只见一位面容枯瘦的道人,头顶一道详光,身后跟着一位道人,向瑶池走入。与他并列的正是准提道人,这准提道人与以前装着不同,一身葛色道袍,脑后一轮斗大的功德圈,一眼看去,只觉不凡。他身后也跟着着一位道人,大大的耳朵,挺着一个大肚腩,红光满面,一副笑呵呵的样子,让人第一眼看去,便觉得亲近。
接引道人身后那位明玉一眼就认出来,正是当年他与女娲同伴游历时。在琉璃洞遇到的那位药师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