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娇宠入骨-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思索的这一片刻功夫里,纪柔已经第五次说要去寿安堂亲自对萧老夫人打退堂鼓了。

萧央想了想道:“母亲一会儿去祖母那里,先别说让三婶娘接手,祖母一直看重母亲,母亲这般说,岂不是让祖母伤心?摄政王是何等身份,若是有分毫得罪之处,那就是咱们整个萧家的疏漏,祖母定然不会将责任都压在您身上。祖母让您一会儿再过去,想来现在应该是正在与父亲商议,一会儿母亲去了,只听祖母和父亲的就是了。”

萧央此番却是料得极准,此时寿安堂内,萧老夫人与萧玠可比纪柔还要紧张。

萧老夫人连佛珠也不捻了,心中惊疑不定,“只是不知摄政王来意是恶是善?若是善,咱们便只管好生招待侍奉。若是恶,摄政王想要压死咱们萧家,那是轻而易举之事,他又何必与咱们牵涉过多?”

这也正是萧玠所疑虑之处,如今朝堂之上已经稳定下来,摄政王虽然年轻,却沉稳多智,也并非暴虐之人,没有缘由更不会随意戕害臣属。

不过他思虑的要更深远一些,现下河北雪灾虽然重大,却也不是什么急难之事,倒是辽东王和南越王将来恐成大患。

萧玠将摄政王与他说的关于萧承的话对萧老夫人说了一遍,想了想,又对萧老夫人简单的解释了一下时局,“辽东王是先帝表兄弟,且野心不大,虽不曾对摄政王俯首,暂时却也没有叛乱的迹象。倒是南越王,他与先帝皆是嫡出,如今不过四十余岁,南越富庶,兵强马壮,他之前就曾放言要‘诛重贼’。但因摄政王没有篡位,他师出无名,便以摄政王残害宗亲的名义出言讨伐!据我判断,不出两年,摄政王与南越必有一战。”

萧玠眉头紧蹙,“而如今摄政王要与咱们同去大恩寺,或许是想借此缓和与宗亲的关系。”

而科举放宽对宗亲的限制,目的应该也是如此。

静默了片刻,萧老夫人叹了口气,“但愿如你所说。”

不出半日,萧府上下就都知道摄政王要与他们一起去大恩寺上香的事了。

府里的管事们瞬间紧张忙碌起来,摄政王的出行及所用物具自然是不用他们准备,但是联系大恩寺那头安置厢房却是他们要沟通的。

萧府每年都要往大恩寺捐三五千两的香油钱,一部分用来给萧老夫人等供奉长明灯,余下的便全是捐赠。大恩寺每年都会出钱帮助百姓修桥修路设粥棚等,而钱的来源便是京中大户的捐赠,也就相当于这些大户做了善事了。

萧家捐的钱算不上最多,却也不少了,故而大恩寺有一处专门供萧家人休憩的院落。但如今有摄政王同行,自然不能让摄政王与他们挤在一处小院子里,得嘱咐大恩寺再另辟一处专门的住所。

负责此事的刘管事在初八这天清早就去了大恩寺,回府之后立刻匆匆前往寿安堂见萧老夫人。

刘管事穿着竹青色宝相纹绸衣,抹了一把头上的汗,才道:“小人一早就去大恩寺与知客师父说了,那知客师父也很是震惊,立刻带着小人去找住持师父,谁知住持师父却很平静,告诉小人说摄政王在大恩寺是有一处固定的厢房的,每年摄政王去了都是住在那一处,倒不用另外准备。”

萧老夫人闭了闭眼,照如此说来,或许摄政王就只是想去大恩寺上香,听闻萧家要去,才顺便一起……她活了大半辈子了,自觉看人也是有些准头儿的,如今对这位摄政王却是一点儿也看不懂了。

到了腊月初十,萧家三房一起前往大恩寺。

大恩寺规模宏大,寺庙整体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北部主要包括山门、佛殿、琉璃塔等,南部则是僧房、禅堂、藏经殿,南北之间由围墙隔开。

从萧府出发时,天色尚好,到了大恩寺,天幕便阴沉下来。

萧玠与二老爷、三老爷带着萧承和萧起先去山门等着迎摄政王,萧老夫人则领着众女眷去了禅房。

萧央由纪柔牵着,三夫人则上前殷切的扶住萧老夫人,一面笑道:“司天监早就说这几日恐会下雪,果然是准的!大恩寺的琉璃灯塔在大雪里看,倒是更美!”

萧老夫人心思却不在这上面,之前在宫里时,她可是亲眼看到摄政王手下那些人行事是如何残。暴的,想着萧玠等在寺门迎摄政王,她实在是安不下心来。喝了盏茶,才道:“本来就是预备着要住两三日的,雪下得大倒也无妨。只是下雪之后山路难行,嘱咐大家去北院佛殿时要小心着些,真要不小心滑落到山下去,下着大雪,连人都是找不见的。”

三夫人低头喝茶,纪柔见萧老夫人的目光落到自己身上,忙起身道:“是,媳妇知道了,一会儿便吩咐下去。”

萧老夫人“嗯”了一声。

二夫人也凑着说了两句话,山门那儿没消息传来,大家都放心不下。

又过了约摸半刻钟,才有个小厮匆匆到禅房来,却也不敢直接闯进来,找了个小丫头让叫菊影出去,菊影忙放下手中的事快步到禅房门外,那小厮跟她说了几句,她才回来禀报。

“老夫人,大老爷命人来传话,说是他们已经与摄政王去祖师殿见高僧了,要说些佛法上的事,让老夫人不必担心。”

萧老夫人忙念了句:“阿弥陀佛!”

其余众人也跟着欢喜起来。

这才有心思说其他的事。

命人准备斋饭,又派人去祖师殿跟着打探消息,萧老夫人才转头问二夫人,“祝家那位老夫人可来了?”

二夫人忙笑道:“早就来了!我也问过了,安置在了咱们西侧的那个院子里,离着倒是不远。”

萧老夫人点了点头,又对萧宁和萧若道:“你们两个还住原来各自的房间,天色也暗了,一会儿要用晚膳,你们先回去换身衣裳吧。”

这是有话要说,让两个姑娘回避。萧央正坐在热乎的炕上打瞌睡,萧老夫人本也想让她回去,但见她小脸睡得红红的,怕折腾一趟再得了伤寒,再加上她年纪还小,倒也无碍,便将她留下了。

等萧宁和萧若出去了,萧老夫人才问,“那小公子可也来了?”

二夫人笑道:“随祝老夫人一并来的!兰姐儿早就惦记着她四妹妹呢,若姐儿过了年就及笄了,也该说亲事了,正巧兰姐儿的婆母与祝老夫人交好,才请了四喜巷子的余大奶奶去说了。那祝家也是有些底蕴的,祝公子又才中了举人,虽说祝夫人身子不大好,但若姐儿嫁过去,只要勤勉持家也是无碍的。”

据说祝夫人的身子顶多再撑个半年,祝家原本还想等祝公子中了进士再说亲,到时手里的底牌也更硬实些,但若是祝夫人没了,祝公子就要守孝三年,他已经十六了,现在瞧着不大,三年后可就难了……

这才着急了。

萧老夫人道:“听说祝家祖上也是出过几位进士的?”

二夫人点头,“是出过,祝公子学问也是好的。”

听着确实是样样都好的,二夫人很满意这门亲事,萧若虽是庶出,但萧若姨娘死的早,自小便是在她身边养大的,跟萧兰比自然是不如,但要说没有感情那是不可能的。这个祝公子她见过,长得也不错,她也找人查过,说他读书是极好的,中进士几乎就是板上钉钉的事!祝公子的祖父曾与内阁张阁老是知交好友,只等着祝公子中了进士,再加上张阁老的提携,将来前途必定是好的!

其实她也有私心,如今萧桂将她压的抬不起头,要是萧若的夫婿将来出息了,也能帮衬着她和兰姐儿。

她是极希望能得到萧老夫人的同意的,但也知道萧老夫人最恨有事欺瞒她,想了想,又道:“不过因为祝夫人常年病着,银子花出去不少,祝家现在银钱上可能紧张些……”

萧老夫人沉吟片刻,道:“若只是银钱上困难些,倒也没什么,只要小公子出息,将来自有若姐儿的好日子过……你同老二商量过了?”

二夫人低下头,“我想着先与娘说了,若娘觉得好再……”

萧老夫人叹了口气,她也知道老二夫妻俩不和睦,只是这毕竟是儿女的婚姻大事,便道:“等晚饭之后我与他说,问问他的意见,若姐儿毕竟是他的闺女,他怎么着也要帮着上上心。”

二夫人点头应下了。

……

萧若站在窗前一直盯着窗外看,含霜拨了拨碳道:“姑娘,也不知道老夫人她们要说什么,这般神神秘秘的。”

“这有何难猜的?”萧若笑了下,不让她跟五妹听,自然是说亲事,五妹还小,而她马上就要及笄了。之前长姐写信回来,她就听过些话音儿,好像是四喜巷子的祝家。

祝家人口简单,适龄的公子只有一位,也是颇为长进的……

萧若低下头,嫡母待她确实不错,这是一桩很好的亲事,是她一直所期盼的,然而她却不得不想法子毁了它。

祝公子要想在官场上有一定的份量,至少还得十年,可她是等不了十年了。

第11章 妙婵

到了午后,下雪的迹象愈发明显,天地昏黄,万物朦胧。

萧老夫人用了素斋之后要歇一会儿午晌,萧宁是个坐不住的,央着萧老夫人要跟萧央和萧若去外面走走。

她们身后跟着一大群丫头婆子和护院,倒也不怕有危险,萧老夫人便摆摆手让她们去了。

萧央有些泛困,挨着白氏说不想去,萧宁哪里肯,“你要是再睡,你的傻病可好不全了!刚吃过午饭,不出去走一走,回头看你闹不闹肚子疼!”

硬将她拖走了。

萧宁要去看观音殿后面的画廊,姐妹三人都裹得十分严实的从禅房出来。

从禅房到观音殿要经过一条山径,山径两旁种了许多樟子松,苍翠穹劲。走到一半时,山径戛然而止,前面竟是一段断崖,断崖上架着一条长长的铁索桥,上面横铺两重木板,桥两侧有链条护栏。

走上去有些微晃动,却并不吓人,遥遥望向对面,古木森然,碑石兀立,此时天气阴沉,竟似有缥缈雾气索绕。

脚下便是断崖千尺。

萧央突然怔忪了一会儿,额头隐隐有丝丝痛意,她抬起手轻轻按了按,便听萧宁在前面道:“六妹,你还不快走!一会儿若是下了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