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美人藏心+番外 作者:樱桃小小新(纵横2012.10.01完结)-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帝确定,宣帝驾崩的消息不再隐瞒,迅速传遍整个大齐,不需多久,各地藩王便会进京奔丧,但因宣帝驾崩太过突然,时值边关动乱才平复,景王职责重大,八皇子特召其留守敏州,故而,其他封邑边关的藩王也都不需进京奔丧。
但实际上,八皇子不允许景王进京奔丧,却是有另一层担心——景王拥兵数万,而怀王早年时常领军过敏州,故而两人私交颇好。八皇子现在尚未正式登基,根基并不稳固,如果六皇子不死心,与景王勾结,届时兵临城下,则将是一场大祸。
不允许皇子进京奔丧,这实在不合祖宗规矩,但八皇子顾不了那么多。景王性情敦厚,但身边不乏能士,岂会不明白八皇子的忌惮?很快就回了一个折子,其中道尽悲痛之情,说自己定会守好边关,以慰先皇在天之灵。顺便又恭贺八皇子登基大喜,又诚惶诚恐的道歉,无法亲见登基大典,求八皇子见谅之类。




第五十八章 天意
连续几日晴天,冬末的严寒渐渐散去,暖阳之下,微风轻轻吹来,却仍带着些许料峭的寒意。
晨间,街上还没几个人,一辆黑色马车便稳稳驶过天街大道,守门的士兵虽然见马车上没有徽章,但一眼之下,也知车中的人非富即贵。当马车驶近,车上的人递出一块木牌,带队的小校立时神色一正,挺直了腰杆对马车示敬,目送马车慢慢离去。
没过多久,一匹飞骑从城中飞奔而来,守门的士兵一见来人,竟是睿王,立时散开放行,待睿王远去,一人道:“睿王火急火燎的,难道又出了事?”
夺嫡之争将将平息,他们不懂什么夺嫡争斗,但也明白,既然恪王当了皇帝,那他的对头睿王肯定没好日子过。
“嘿,你知道方才出城的马车是谁的么?”
“谁的?”
那小校望着绝尘而去的睿王,眯了眯眼,颇为玄妙的说道:“是朱清弦朱大学士……”
朱清弦带先皇遗诏平息帝位之争的事已经传遍京城,说起来朱老是帮了恪王的,“难道睿王要去找朱大学士麻烦?”
小校摸着下巴,许久才道:“难说……”
官道迟迟,此时正是阳光明媚,出行的好日子。朱清弦掀起帘子回头看了一眼,燕京的城墙已经渐渐远去,化作一个模糊的影子。
行至十里长亭,朱清弦令车夫吁马停车,他一人则登上长亭,与燕京城方向遥遥相望。
不过一刻,来时的道路那头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不多时,便见一匹飞骑出现在路口,随着马蹄声渐行渐近,那骑马之人的容颜也渐渐清晰起来。
飞骑奔到长亭前停下,那骑士翻身下马,望着亭中的朱清弦,俊美的脸容上神色有些复杂。
“睿王殿下。”
朱清弦拂袖一揖,喊出来者的名字。
六皇子苦涩一笑,拱手回礼,道:“朱老是料到我会追来,故而在此处等我?”
他以“我”为自称,表示对朱清弦的尊敬。
哪怕是因为朱清弦的出现导致他争位失败,却仍然没有怨怼之心,如此坦荡胸怀,堪称光风霁月。朱清弦为人严谨端肃,却也忍不住微微动容:争位失败这四个字说起来简单,但对于六皇子而言,却意味着多年的筹谋付之东流,身后党羽将遭打压,睿王府几百口人岌岌可危,而他失去了至尊之位,会被驱逐出京,毕生的壮志雄心可能再也无法施展……
这是云端与泥泞的差别,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
朱清弦微微一叹,“殿下想问什么?”
六皇子看着眼前白发苍苍的老人,将目光转向远山青水之间,“父皇是何时写下遗诏的?”是在北魏人攻进京城,皇帝退守西山行宫的时候么?也许那时候父皇不确定那场浩劫能否安然度过,才会写下遗诏吧?
恪王继位已成无法改变的大局,他追来,只不过是有些不甘心,想知道自己究竟输在了哪一点上,如果父皇是在动乱时写下遗诏,难道就不怕他拥兵自立,亦或者直接杀了恪王么?那时候,他手上是握着兵权的。
“先皇立下遗诏,乃是在年前,怀王出征之前。”
“什么?!怀王出征之前?”六皇子赫然回头盯着朱清弦,见他眸中暗含悲悯,六皇子忽觉一阵凄凉:父皇竟然那么早就写了遗诏,决定让老八继位……
他几乎是一瞬间就明白了。
宣帝迟迟没有折定太子,任由二人争夺不休,是不想立了太子之后,受到太子威胁,故而又纵容另一个人与他心中的太子争权,一来磨练未来的太子,二来,制约未来的太子的权势,两者此消彼长,谁也威胁不到宣帝的至尊权威。
自古所谓帝王权术,也不过制衡二字。
他的父皇没有先代皇帝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也是平平,但这一点,却做得有过之而无不及。
从始至终,他都是一枚棋子罢了。
连恪王也是父皇的棋子。
“殿下不必怀疑自己。”朱清弦开口道,“殿下的文治武功,若放之一国,定可安邦定国,若放之一地,也可福泽一方,左州并不是殿下的禁锢之地。”
六皇子惨淡一笑,“朱老何必安慰我?”败了便是败了,恪王不会如此简单的放过他的,虽然宣帝在遗诏上赐他天子剑,除叛国谋逆之外,任何罪名都动不得他,但自古因莫须有的罪名而死的人还少么?
“我只是不甘心,父皇为何会选老八而不是我……”
他这么多年的努力难道父皇都看不到么?难道仅仅是因为父皇偏爱老八么?
朱清弦神情严肃,看着失魂落魄的六皇子,最终长叹一声,道:“去年秋,秦河决堤,殿下回京时可曾受过伤?”
六皇子浑身一震,俊美的脸容苍白如雪。
朱清弦目露悲悯,“这世上,恐怕没有什么事能瞒得住先皇……”
六皇子紧抿着双唇,死死盯着朱清弦的眼睛,久久不语。
忽然,他哈哈大笑起来,笑声中却尽是悲凉,“想不到我燕嗣宗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落败,可悲!可笑!哈哈哈哈……”
他敛了笑声,遥望着秀丽的青山秀水,挺拔的身姿茕茕孑立,说不出的孤寂。
“我以为没人会知道,除了三皇叔。但他会帮我,因为一旦走上这条路,便再也没有回头的可能,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他低声自喃,紧咬着牙根,眸中泛起红光,袖中双掌紧握成拳,直到青筋暴突。
朱清弦对这位尊贵的皇子颇有好感,奈何天意弄人,他被宣帝选中,代传遗诏,扶恪王上位,令睿王落败。
他的心中是有愧疚的。
心中怆然,朱清弦几乎不忍再向六皇子。
六皇子确实有治世之能,但他没有后嗣,也不可能再有后嗣——那次的伤,断绝了他延续血脉的可能,这一辈子都不会有自己的继承人。
恪王虽无法成为圣明之君,确实不及睿王之才,但守成却绰绰有余。历来雄才大略的帝王往往有两种结局,一是开疆拓土,名垂青史,二是穷兵黩武,留万世骂名。
宣帝选择恪王,便是因为这个原因。没错,睿王有大才,可能令大齐更加强大,领土更加广大,但也有可能伤及大齐根基,引起动荡混乱。而恪王只能守住大齐,却不会令燕氏江山有任何危险。最为重要的是,宣帝担心睿王登基后,会因为子嗣的问题不折手段,甚至令人冒充燕氏子孙,混乱皇室血脉——前朝哀帝便是前车之鉴,最终导致了王朝覆灭。
其实睿王没有子嗣也不是不可,待睿王百年之后也可以从宗室里选择合适的燕氏子孙继位,但景王膝下只有两个女儿,睿王自是不可能传位给恪王一脉,至于怀王……怀王妃尚未生育,如何算子嗣?
就这么一个原因,却是最致命的一点,就让睿王失去继承大统的资格。




第五十九章 叙话
在遗诏昭告天下后,诸臣以国不可一日无君为由,再三请求八皇子登基,按照惯例,太子继位前当借由为先皇守孝推辞一番,最终在诸臣劝诫中以社稷为重,“不得不”登基为帝,但八皇子并未推辞。对此,诸臣非但没有异议,还大赞八皇子心怀社稷,乃明君也。
六皇子听到消息,只是冷冷嗤笑。
八皇子正式登基,号惠,但因尚在先皇丧期,登基大典需在孝期过后才能举行。而此时,皇宫尚未修缮完毕,八皇子不可能在如宫登基,于是修缮皇宫成为当务之急。天子守孝以日易月,但满打满算起来也不过一个月,偌大个皇宫损毁大半,要完全修复是个十分巨大的工程,但八皇子下了死令,必须在孝期过后修缮完工,这可苦了内府和工部——
修缮宫殿本是内府的事,但动乱时,宫中死伤无数,内府人手匮乏,能排上用场的不多,于是修缮宫殿的大部分事宜交给了工部,而工部还得负责京城各地的整修,八皇子的命令一下,简直如大山压顶,工部尚书有苦说不出,听说连家也不会了,直接上工地监工去了。
一转眼,又过了几日。
几日前,六皇子和怀王妃向新帝请辞搬出如宫——既然新帝已经登基,那么如宫就相当于皇宫,他们都是外臣,住在宫中不合规矩,如此请辞十分合理。但八皇子一直不予回复,却是将此事交给了荣妃,直过了三五日,荣妃才开口应允。
离去前晚,院子里的都在收拾东西,准备翌日一早便离宫,正是忙碌,外面忽然有人来传话,说荣妃请怀王妃叙话。
“荣妃?”一屋子人十分愕然,荣妃这时候请怀王妃叙什么话?有什么话可叙的?她们可不相信荣妃是为了跟自家王妃话别,谁知道她又安了什么坏心?
“王妃,要不我找个由头回了吧?”
景鸾的话才说出口,外面传话的人又道:“怀王妃明日便迁出如宫了,我家娘娘请怀王妃去叮嘱几句也是自然,再说睿王妃也一起去了,怀王妃若是不去,是不是有些说不过去?”
这话说得阴阳怪气,一副小人得志的姿态。秀秀和景鸾一听就怒了,不就是个奴才,荣妃还没正式封号太后,竟就知道狗仗人势了!
甄榛拦住她们,“算了,打狗看主人,现在有人巴不得我们闹事,好有由头把我们一起收拾了。”她略略一忖,“帮我更衣吧,若是不去,不知又会生出什么事。”
荣妃现在得势,明面上说请,却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