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黛玉为妻-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闻得金山银矿四字,长泰帝失手打翻了茶碗,摔得米分碎,厉声道:“当真?”

卫若兰纳头道:“回陛下,微臣不曾前去,不知图中所示之地是否有金山银矿,故不敢告知舅父,免得惹出风波。但是,那部书里有几个火药的方子,名曰炸药,又有炸药曰地雷,亦有可远掷之炸药、远射之红夷大炮,配方皆极详尽,几可炸毁城墙宝船,其声威远胜天雷。又有更为厉害的火铳,也有制作之法,微臣却是看不懂,不知是否可行。”

说到这里,卫若兰又补充道:“微臣本想将此秘密埋藏于心中,永不再提,然常见陛下常常因无钱可用而忧,又看到书中说,此时西洋各国均已开始用火铳征战沙场,远程射杀敌军,其威力远胜刀枪剑戟,微臣深忧那些蛮夷有朝一日不满足征战西洋各国,侵犯我朝,而我朝之刀枪剑戟难敌火铳之威,只得将此事和盘托出。而且,有了这样的利器在手,何愁边疆不平?百姓不安?加之里头还有更好用的水车和织布机,有利民生经济。”

虽然卫若兰不太明白为何记忆里在明朝之后有个入关就行屠城之举的清朝,而非本朝,但他清楚如果本朝依旧如太上皇在位时一样闭关锁国的话,终究会落得和清朝一样的下场。

所谓的清朝,如今还在关外的白山黑水之地,几次三番地来犯。

卫若兰继续向长泰帝表示效忠之意,道:“微臣机缘巧合得到了那部奇书,心想与其藏着掖着,冷眼看陛下日夜操劳,倒不如尽皆告知陛下,或许有大用也未可知。”

长泰帝面色剧变,双手微微颤抖,定定地盯了卫若兰半日,就在卫若兰忐忑不安之际,他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息,指着案上的纸笔道:“此事不可再叫第三人知道,你仔仔细细地将你在那书上看到的所有东西一一绘制描述出来,是否于家国有用,朕自会派人验看。若果然有用,若兰,你便立下大功了,朕心里也感激你。”

如果书中所言都是真的,能找到金山银矿以充实国库,能制出炸药大炮抵御外敌,能做出更好使的水车织布机改善民生,卫若兰之功无人能比。

卫若兰笑道:“微臣不敢当陛下此赞,微臣亦是陛下之臣,理当效忠于陛下。况且,这些在微臣手里没有用武之地,微臣没有那么大的野心去兴风作浪,银钱于微臣而言足够有限度日即可,权势于微臣而言不受他人掣肘即可。”

长泰帝微微一笑,再多的赞誉就不说了,自己心里记着就行。

卫若兰的速度非常快,先将炸药、地雷等物的配方细细写出来,紧接着是红夷大炮、火铳、宝船等物的制作方法,再往后就是水车、纺车、织布机等图样,他特意挑选以目前水平可以制作出来的东西,最后则在御书房中的疆域图上圈出金山银矿之所在。之所以不必绘图,乃是此时疆域和记忆里清代的疆域颇为相似,除海岛外,疆域内的金山银矿亦是清代时所开。

至夜深时,方才完毕。

卫若兰每详写绘制一样,长泰帝便仔细看一样,看到最后,沉声道:“若兰,朕将一样一样地吩咐下去,令心腹私下查探并验看。你跟在朕身边,朕自然不会亏待你。”

他原本不相信卫若兰之前那些法子是来自奇书,如今却是相信了,因为这里头有许多东西连自己都看不懂,金山银矿之所在卫若兰未曾去过,自己还得找精通此道的匠人验看,卫若兰小小年纪又怎会样样精通?他也只是依葫芦画瓢地写绘出来罢了。只是不知那部书是何人所著,竟有如此奇才,倘若为自己所用,何愁不成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念及于此,长泰帝便问书从何处得来。

卫若兰自不肯说是从梦中所得,仍以先前告诉陈麒之语回复,末了又道:“书中所载除舅父手里的方子外,其余的都在这里了,交至陛下手里,微臣夜里安睡也踏实。”能用的都在这里,不能用的,他就不会透露了,也是让长泰帝放心的意思。

今日不该他值班,长泰帝瞧着天色已晚,留他住了一晚,御书房里的灯却亮了一夜。

一夜未睡的长泰帝双目精光闪闪,不见一丝疲惫。

卫若兰一早出宫,长泰帝也没派人严密监督于他,一是卫若兰武功奇高,唯有千军万马方可克制,寻常侍卫非其敌手,二是卫若兰有心效忠,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无需多疑。

卫若兰能做的事情都已经做了,日后便是只顾着风花雪月也问心无愧。

回到家中,听祖母闲话说荣国府的大姐儿见喜了,打发人去问候,卫若兰垂头一想,便知再次出现了十分不符合情理的事情。那红楼梦在第二十一回中说贾琏并凤姐之女大姐儿突然见喜,算算时间乃是过完上元节的数日后,是宝玉直入黛玉湘云闺房,见湘云之膀、用其残水洗脸并让湘云给自己梳头,以至于惹得袭人勃然大怒等事发生后的次日,不料十二日后大姐儿毒尽癍回,却方至薛宝钗二十一的生日,发生史湘云拿戏子比黛玉一事。

今日却是正月十九日,大姐儿刚刚见喜,十二日后怎么也不可能是在宝钗生日前,而且料想以刘嬷嬷之能,宝玉未必能像红楼梦所言一样,畅通无阻地进入黛玉闺房。

和红楼梦相比,现实中发生了很多变化。

贾琏业已因林如海安排人在他身边,改变了很多,据说如今时常在家里用功读书,鲜少和贾珍贾蓉一起鬼混。卫若兰借故回房,派人打听详细时,得知凤姐也借女儿之病撂开了手不肯继续管家,而那位忠肝义胆的通房丫头平儿已经嫁出去了,并顺利生下一子。

卫若兰倒觉得凤姐此时不再管家,全因荣国府内囊罄尽,没有好处可捞。

他脑海里继续翻看记忆,比照如今发生的变化,关于红楼梦的那些作品五花八门,自己尚未悉数看完,正看着,想到黛玉的生日快到了,不禁怔怔出神。

二月十二,花朝节。

前世是绛珠仙子,今生诞于花朝节,何等诗情画意。

忽然翻看至清朝文人所续的红楼梦之作,卫若兰忍不住啼笑皆非,那样的续作、改编又哪里有红楼梦的原意?无论是宝玉,还是黛钗云春,皆已面目全非。高鹗所续也只是比那些宝玉娶妻纳妾并晴雯死而复生一类略强些罢了,终究未尽曹公之意。

卫若兰心底不自觉地萌生出一丝隐约的期盼,木石前盟本就敌不过金玉良缘,如今又发生种种改变,黛玉是否不再和宝玉相契?是否自始至终便无缘?

知好色则慕少艾,人之常情,何况黛玉又是那样的人品模样,令人见之忘俗。

想到便去打听,卫若兰没找别人,直接去找李明耳。

作为长泰帝跟前专司打探此道消息的小太监,宫外也有宅子,李明耳自有其过人之处,肯定在各家各府里安插了耳目,不然消息不会这么快就传进长泰帝耳朵里。

卫若兰打着冠冕堂皇的幌子,道:“偶然听闻荣国府老太君和贤德妃之母在宝玉婚事上的各逞心计打算,我恍惚听说什么木石姻缘什么金玉良缘,别的还罢了,倒是木石姻缘牵扯到静孝县主身上,李公公知道,我曾受林大人一师之恩,听了这事不免有些气愤。”

他记得林如海也曾说过和岳母的约定,双玉成亲,他以家财托之,但他临终前给贾母去了一封信,其中便是谈及黛玉婚事顺其自然,并没有答应双玉联姻。

不过,和宝钗相比,贾母肯定喜欢黛玉,虽无约定,也有主意。

如今的黛玉可比红楼梦中孤苦伶仃的处境强了十倍,在贾母心里,单是县主之位就足以抵过万贯家财了。贾母溺爱宝玉,又知宝玉不喜读书上进,凭他本事出仕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反而县主之夫君可得二品武职,正适合宝玉。至于财物,相信贾母的梯己都是留给宝玉的,而且黛玉也不是没有嫁妆,嫁妆封存在户部呢,几代主母的嫁妆可不少。

所以,以卫若兰看来,贾母肯定比红楼梦中更满意双玉结亲,王夫人会不会动摇他就猜不透了,有可能不会动摇,毕竟这位王夫人想找个和自己同气连枝的儿媳妇。

李明耳常在长泰帝跟前当差,虽不知长泰帝和卫若兰在书房内密谈了什么,但是从长泰帝的态度上能看出对卫若兰较从前更加恩宠,且李明耳也是知道黛玉进献二十五万两银子给长泰帝的心腹太监之一,闻得卫若兰如此询问,忙气愤地道:“可不是,小的听说了也气愤呢。那府里老太君想让孙子娶静孝县主,贤德妃之母则想娶外甥女做儿媳妇,婆媳二人之争,已隐见痕迹。咱们静孝县主何等样人,他们竟也不想想配不配得上,贤德妃之母王宜人趁着二六之期进宫请安时,没少在贤德妃跟前说咱们县主的不是。”

这些事卫若兰尽知,忙道:“别的呢?静孝县主可知道了?”

李明耳道:“咱们县主金尊玉贵,年纪轻轻就丧母丧父,哪有这些心思?虽说住在荣国府里,但处处自珍自重,和贾宝玉只是兄妹情分罢了,倒是另外带金锁的那位薛家小姐有些儿意思,金玉良缘就是他们家传出来的。听公子提起这事儿,小的回头得提醒刘嬷嬷一声,好歹将荣国府的打算告诉县主,免得县主一头雾水,话说县主还不知道这些事。”

确定宝玉和黛玉并无旖旎情思,卫若兰难掩心中喜悦。

他又怕引起李明耳的怀疑,笑问道:“我前些日子都在宫里当差,这两日也进宫了,不知外面的新鲜消息,公公可有?叫我听了心里有数,免得别人问起我不知道反闹出笑话。”

李明耳想了想,忽而拍手道:“别的新鲜消息没有,有一件和公子有些儿瓜葛。”

卫若兰心中一跳,问是什么事,却听李明耳道:“就是从前和公子议亲最终没有成的史家小姐,最近保龄侯府正在和锦乡侯府议亲,是南安太妃做的媒,前儿锦乡侯遣正经的冰人登门求亲,保龄侯府已经应了,过几日就是纳采的吉日。”

卫若兰大吃一惊,锦乡侯之子不就是韩奇?

没想到自己不愿结这门亲事,保龄侯府竟然和锦乡侯结亲了。

按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