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第3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顿现,没有过程的,没有先后的,一时顿现。「悟止一心」,悟是什么?一心就悟了,二心就迷了。净宗,佛教我们执持名号,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目的在哪里,这个要知道。目的,《弥陀经》上说得好,一心不乱,你要真正念到一心不乱,你就成佛了;不是往生,成佛了。成佛是不是往生?成佛,不必说往生,极乐世界就在现前。为什么?心现识变,一心就现极乐,二心、三心就现十法界、现六道轮回。心现识变,这是真的。
  心实在讲没有自性、没有自体,心所现的一切法哪里会有自体?如果有自体,必定产生障碍。它没有自体,所以它没有障碍,事事无碍。这些现象要细心冷静观察,全在面前,一丝毫神秘没有。我们今天误会以为这些物质现象有,真有,所以对我们它就产生障碍。对那个心里面没有这个观念的人,他就没有障碍。有些人我们说他有神通,有特异功能的,佛法叫神通,现代社会叫特异功能。这道墙壁他可以自由通过,没有障碍,为什么?我们心目当中执著这个墙有,我过不去,他真的过不去。心里没有这个墙,这墙是空的,万法皆空,墙也是空的,他没有障碍的念头,他通过没有障碍。所以障碍从哪里来的?障碍从分别执著来的;没有分别执著,什么障碍都没有。再说的贴近一点,我们人的身体有障碍,老了不就有障碍吗?老化了,这些器官用得太久了,用太久了,物质上用太久就生锈,大概我们也生锈了。你天天这样想,真的生锈了,病痛就来了。如果你没有这个念头,你身体永远健康。所以人老的时候他就会想老,一年比一年老,一切法从心想生,人要把老忘掉,他永远不老。人要把病忘掉,你的病就好了,就没病了。常常念著病,他在那里养病,养病,病不能好,为什么?他养那个病,那病怎么会好!要怎样?把病忘掉,没有病,病就好了,这个道理是真理。
  所以信佛不容易,信佛是什么?信佛是信自己心现识变,那叫真正信佛。不是相信佛保佑我,佛加持我,那个人不信佛。这个诸位能懂吗?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你相不相信?相信我本来是佛,这个人叫真信佛。我现在又念佛,我想回归到佛位,哪有不可能的事情?而一般信佛的人,听说了,佛讲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我自己还是苦恼凡夫。他相信自己是苦恼凡夫,那就没有法子,佛对他也无可奈何。为什么无可奈何?我不知佛,佛不知我,我们两个互不相干。他帮不上我的忙,我也帮不上他的忙,这是事实真相,这叫正理。佛把事实真相告诉我们,我们明白了,明白就自己创造自己,真的「息灭贪瞋痴,勤修戒定慧」,就回头了。你看经上讲得多好,放下执著你就成正觉、成阿罗汉,放下分别你是菩萨,成正等正觉。放下妄想,就是起心动念,於一切法不起心、不动念,你本来是佛,你现在成佛。与学习、与修行有没有关系?六祖能大师说与那个不相干。
  何谓修行?行是行为,起心动念、分别执著是意的行为,言语、饮食是口的行为,身体的动作、造作是身的行为。身语意这三种行为违反了自性,那就是起心动念是烦恼,言语造作是造业,感得来的果报是痛苦、是苦恼。修行就是你要把这个行为修正过来,标准,标准是自性,自性本善,自性本觉,自性圆满成就。佛教我们回归自性,佛教导我们认识万法皆空,我们的身心都不可得,还有什么病痛?还有什么六道三途?没有!你想著有它就有,你不想它就没有,这叫一切法从心想生。它现在真有,为什么真有?因为你天天想它。想阿弥陀佛,真有阿弥陀佛,为什么?自性弥陀,是你自己想出来的;想极乐世界,真有极乐世界,一点都不假,唯心净土。这是什么?这叫真信佛。
  佛的本意要搞清楚,佛这个字的本意是智慧、是觉悟,信佛是什么?相信智慧,相信正觉,相信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正觉。可是智慧不是知识,这要搞清楚,智慧不是从外学来的,智慧从哪里来的?清净心里,自然现前。所以因戒得定,戒是什么?规矩,圣贤人教导我们的规矩要遵守。守规矩,他就得定,定到一定的程度,慧就开了,那时你才有依靠。慧没有开怎么办?我们只有依靠开智慧的人,谁开了智慧?释迦牟尼佛开了智慧,菩萨开了智慧,祖师大德也有一些开了智慧,我们跟著他走就没错。但是跟著他走是有时间性的,是有阶段性,不能跟他一辈子,跟他一辈子,你错了!所以,戒要跟他,定跟他,慧开了之后,不必跟他了。
  我们在《华严经》末后看到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他是做样子给我们看的。你看智慧没有开之前,跟老师,他的老师是文殊菩萨,文殊菩萨教他的规矩他遵守。这些规矩是什么?给诸位说,十善业道、沙弥律仪,比丘、菩萨戒法,这是规矩。这些规矩从哪里来?是觉悟的人他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觉悟的。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跟他们相反。头一个很明显的,我们起心动念都是为自己,而他们起心动念是为众生,从来没有一个念头是为自己的,念念为帮助一切众生觉悟,这不一样!那我们要学他。我们虽然还没有开悟,我们学他,念念为众生,不要为自己。这是基本的观念,要改变。
  他们言语、造作都想给众生做个好榜样,众生做错了,他要做一个样子纠正过来,跟他不一样。譬如众生都贡高我慢,佛菩萨都是那么谦卑,他做出谦卑的样子来,教你什么?教你傲慢是错误的。众生待人没有礼貌,佛菩萨待人都恭恭敬敬,他从这里做。所以这些是没觉悟的时候跟他学,学他的样子,他这个样子是自性里面性德自然流露,这叫持戒,这有阶段性的。持戒,心就定。佛教我们念佛,为什么?定心,把那些妄想杂念给念掉,心里面只存佛号。叫我们想佛,想佛不打妄想,想其他的全是妄想,想佛就对了。教我们拜佛,拜佛是学恭敬,我们对佛天天拜他,学恭敬,然后在日常生活当中把这分恭敬心转移对待一切众生。不但有情众生我们要以礼敬、恭敬心,无情众生,树木花草,山河大地,「情与无情,同圆种智」,都要用真诚恭敬心来接待,这就如法。佛菩萨就是这样。
  对冤亲债主没有恶念,这个人做了什么样对不起我的事情,陷害我、伤害我,对他没有一点怨恨心,更没有一点报复心,而且常常还关怀他、帮助他、成就他的心,这是性德。性德本来就是这样的,这就没有错了。所以,先从这些外表上来学习,然后从外表慢慢变成真的养成这个念头,这意识心里头养成了,从外表改变内心。这个时候你所得到的叫法喜,欢喜,常生欢喜心,《论语》里面讲「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你学东西有乐趣。这个快乐是自性的,自性里头没有烦恼,自性里头有清净,自性里头有法喜。
  所以佛讲了,我们听明白了,要离名字相,遍计自性、依他自性、圆成自性、相无性、生无性、胜义无性,都是名字相,都不可以分别,都不可以执著。意思明了,得受用,执著相就糟了、坏了,这一服药就变质了。所以我们要晓得,常常记住弥勒菩萨的开示,一切法真的不生不灭。如果它真的没有生灭,说不生不灭是没意义的,它有生灭。有生灭说不生不灭,就是生灭你不可得,它速度太快,你决定掌握不了。你才看到生,生就灭了,你才看到灭,下面又生了。这个生灭现象是从迷发现的,生灭现象里面现出的,我们讲现在的宇宙,十法界依正庄严,那是自性本具的。里面千变万化,那就像万花筒一样,你了解之后一点都不稀奇,你不会动心,怎么变你也不动心。你晓得万花筒停止不动了,它就不变了,你愈动它变得愈快。
  第二个对治依他起性,说「生无性」,「谓一切诸法,皆托因缘和合而生,本无自性,故名生无性」。给你说一切万法是四缘生法,然后四缘也不是真的,也没有自性。你连四缘这个概念也舍弃了,你才见到一切法的真相。到最后到「胜义无性」,就跟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宇宙事实真相能不能说?不能说,「开口便错,动念即乖」。能不能想?不能想。你不想不说,这个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叫大彻大悟。为什么不能想?一想就迷了,迷唯一念,你怎么能想?你怎么能说?开口就错。佛菩萨给我们示现,也给我们开口,那是什么境界?那是最高境界,叫不二法门。念、无念不二,说、不说不二,这巧妙了。现在时间到了,我们今天就学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九七二卷)  2008/6/4  华严讲堂  档名:12…17…1972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须弥顶上偈赞品第十四」,经文第三大段偈赞分,第五小段「东北方精进慧菩萨。我们看偈颂,从第一首,我们念一遍:
  【若住於分别。则坏清净眼。愚痴邪见增。永不见诸佛。若能了邪法。如实不颠倒。知妄本自真。见佛则清净。有见则为垢。此则未为见。远离於诸见。如是乃见佛。】
  这个三首是一段,这一段讲「所执无相」。第一首偈是举「分别过」,分别的过失,这个过失就是『清净眼』没有了。我们讲阿罗汉的慧眼、菩萨的法眼没有了,愚痴增长了,邪见增长了,永远见不到诸法实相,『见佛』就是见到诸法实相。今天我们来看《钞》里面清凉大师的开示。「初三」,就是第一、二、三颂,这三首颂,「所执无相观者,然此中明於三性上修三无性观,言三性者,一徧计所执性,二依他起性,三圆成实性,三无性者,一相无自性性,二生无自性性,三胜义无自性性」,这个是三无性。三性、三无性,前面我们依《三藏法数》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