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第一帝国-第2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里现在有两种不同的电报,有最新式的无线电报,也有老式的有线电报。无线电报主要是用于联络军队以及各个省份的,有线电报则是与洋人联络使用的。

这封电报被篡改的内容并不多,只有区区一句话,国号为中华,改为了中华帝国,新帝王思锐将于二月初二正式登基。

可不要小看这一句话,也正是这一句话,就彻底的决定了新的国家将继续采用帝制这一体制。

而帝制的好处在于,他们这些人基本上都能够被封爵。

在后世,王思锐为人就有一个特点,也正是因为这个特点,才让王思锐成为了全连官兵最喜欢的人。

王思锐从来都不会去制止士兵们有什么多余的想法,只要你能够认真的训练,完成规定的任务,那么私下里你可以很随意,哪怕是一名刚下连队的新兵跑到王思锐身边直接去掏他的口袋拿烟都没问题。

但若是完不成任务,那可就惨了。

所以,在这一世,在治理军队方面,王思锐依旧延续了自己上一世的风格,松紧有驰,不会让人觉得军队生涯会很煎熬。

全国各地,官府在接到了这份通电之后,立即命人手抄了数份,分别张贴于各地,并且派出衙役前往各个村落宣传这件消息。

而军队那边则是相对稍微淡定一些,只不过,在得知了中华帝国成立的消息之后,军队战士们那原本就高昂激情的士气,更胜了三分。

特别是那些老部队,可以说,这个国家完全就是那六十多万的老部队一点点打下来的。

所以,在遇见那些刚刚改编成正规军的预备役的时候,那些部队的士兵们也是一个个的抬起了自己高傲的头颅,而那些预备役转为正规军的士兵们也只能用羡慕的眼光去看着那些老部队。

其实也是,除了羡慕以外,他们现在还能怎样呢?只有卯足了力气,去打好接下来可能发生的那一战,也让那些老部队看一看,他们刚刚转为正规军的部队也不是泥做的。

“伟大的领袖王思锐于今日正式宣布,伟大的中华帝国正式成立了!新帝将于二月初二举行登基大典……”一队队衙役骑着战马,狠狠的敲着手中的锣,高声的宣布着,每过一个村子,便要绕着村子大声的喊上几遍,然后才会前往下一个村子。

途中若是遇到百姓或者是行人,便会继续高喊。

“唉,又要打仗了,最后遭殃的还是咱们百姓啊……”一名头发花白的老者叹了口气,无奈的摇了摇头,这条消息,对于他来说,似乎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这名老者曾经是太平天国的一名将领,不过官职并不高,太平天国覆灭前夕,便隐姓埋名的来到了这里,并且在此扎根,想要安安稳稳的过完下半辈子。

可谁知道,如今半截身子已经入土了的他,竟然还会再一次的遇见这种事情。

“裘老爷子,这你可说错了,打仗肯定是要打的,但是遭殃的却不是百姓。如今汉军已经占领了除两广以外全部的国土,清廷已经分崩在即,战争只会发生在两广。”衙役饶有兴趣的停了下来,对着裘老爷子解释道。

关于裘老爷子的来路,很少有人知道,村里的老人也只知道裘老爷子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来到了这里,虽然是外来户,可裘老爷子却乐善好施,几十年来如同一日,在当地也有着不小的威望。

这些百姓也更是将裘老爷子当作自己的长辈一样去对待,而裘老爷子无妻无子,早些年更是立下了遗嘱,等他老了以后,便将手中的几十亩地送给村里,由大家一同耕种,收获以后,全村按照人头平分粮食。

这个衙役也正是他们村子的,平日里了解到的也比村民要多一些,所以才会耐着性子解释道。

“哪有这么容易啊?洋人肯定会插手的。”裘老爷子叹了口气,继续说道。

PS:感谢大军2016的打赏支持!感谢zcf516scz的月票支持!

280:聪明反被聪明误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前因外敌扰事,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三军统帅王思锐亲率汉军奋起抵抗,扬我国威,然战事获胜,朝堂虚弱,各省面和心离,赔款终日不见,朕命王思锐率军讨伐逆贼,然,朕自继位三十载,愧于先帝,愧于祖宗,三十载一事无成,今国贫弱,外交困难,民不聊生,朕不忍见国将殖民之命,深知改革之重,古往今来,唯有彻底的改革,方能使国之强大,故尧授舜,舜授禹,时其宜也,今授王,望其发奋图强,使国之强大,使民之安康……’

八点钟,中华帝国宣布成立,这意味着王思锐与清廷之间再无任何瓜葛,两者也将成为彻底的对手。

然而,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十点钟,仅仅只过了两个小时的时间,连那些前去通知中华帝国成立的衙役都还没有赶回各地县衙。

光绪皇帝便颁布了退位诏书,并且在诏书中言明了要让位与王思锐。

接连的两条重磅消息,让不少人都有些晕头乱向,洋人虽然早就料到了在新国家成立后不久,清帝便会发布退位诏书,但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退位诏书竟会来的如此之快。

他们将中华帝国成立的消息刚刚发回到国内,国内那边尚未来得及作出回复,清帝便已经退位了,并且将帝位禅让给了王思锐。

可不要小看这禅让这两个字,这基本上已经算是钦定了下一代的皇帝,而对于两广,吉林,黑龙江,西藏,青海,新疆,蒙古等地来说,那更是犹如一击轰天之雷一般。

若是皇帝没有颁布退位诏书,他们还有理由去抵抗一下王思锐。

可如今清帝颁布了退位诏书,并且将帝位禅让给了王思锐,这也就意味着,他将这个国家完完整整的交给了王思锐,这其中也包括这些目前王思锐还没有控制的区域。

而他们这些封疆大吏,唯一能够做的就是接受王思锐的领导,放开关卡,让汉军进入到各自的辖区。

一旦他们敢打响第一枪,那边意味着谋反,这是天下人所不能容忍的,况且以他们目前的实力,也做不到去跟王思锐抗衡,即便是有洋人的支持那也不行。

与此同时,就在外界还在因为这一日的剧变而感到震惊的同时,京城,还是那座军营,王思锐的办公室内。

一众的高官将领却是在忍受着王思锐的滔天怒火。

“谁给你们的胆子让你们这么做的?是不是觉得一个个的现在身处高位,没人敢动你们了?所以就敢一个个的胡来了?竟然敢私自篡改通电文件,这次只是通电,下次呢?下次你们是不是就敢去篡改军事命令了?……”

此刻的王思锐是极其愤怒的,在了解过下面这些人的想法之后,王思锐心中的确已经向帝制的天平倾斜了。

而原本的退位诏书,也已经为日后称帝留下了玄机。可是让王思锐没有预想到的是,他们竟然敢接连篡改两条通电,用这种方式逼迫王思锐登基,甚至连日期都已经帮他选好了。

二月二,龙抬头,的确是个登基的好日子。

虽然历史上也有不少皇帝是被身边的人给抬上那个宝座的,可是通过这种方式来明着将王思锐给抬上去,这倒是数千年历史中的第一次。

而最让王思锐愤怒不已的是,他们竟然敢瞒着自己去干这件事情。

而且王思锐也深知道,如果这一次自己妥协的话,那么以后他们将会一次又一次的旧计重施,到时候自己又该怎么办?是处置他们?还是就这么放任他们?

无论怎么做,都是极其不妥当的,也唯有重罚才能止住这股风气。

可问题同样的又来了,重罚了这些自己培养了几年的未来高层,那么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必然会因为人才的原因,而导致工作中出现乱象,更严重的,甚至会阻碍到国家的发展。

现在的王思锐,现在的中华,就是一辆在跟时间赛跑的汽车,他们最缺的就是时间,也根本就没有时间停下来让你去更换一台发动机。

王思锐很头疼,看着屋内这些占据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高层,他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参与了进来,王思锐不敢去想。

“此事均由我一人私传圣意,他们全部被我迷惑了,所以才会按照我的安排去办,请圣上随意处置我,他们都是圣上呕心沥血,历经数年才培养出来的人才,现在国家根本就少不了他们。”王士珍上前一步,请罪道。

不过话语中却已经是将王思锐给当作了皇帝,事实上也基本上差不多了,王士珍早就已经被王思锐给内定为了第一任总理,按理说,王思锐若是不想登基,那么这第一任总理自然应该由他来坐的。

也正是因为王思锐的这一安排,冥冥之中的也让其他人有了这种想法,于是,王士珍在这么一怂恿,几个高层一商议,现在整个机关都已经知道了。

‘啪……’

王思锐重重的将桌子上的茶杯摔碎,对于王士珍今天的表现,他很不满意。

聪明一世的王士珍,此刻怎么就不明白自己的意思呢?

自己请罪却要去保他人,而王思锐却又不得不找个替罪羊出来顶罪,只有这样,才能够震慑住其他人,让他们以后不敢在这么做。

可如果王思锐真的这么做了,王士珍必将会瞬间收拢这些人,到时候,王士珍在政府内部的威望几乎已经可以与王思锐相持衡了。

虽然国家最重要的是军队,但政府也依旧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甚至,军队的存在就是为了政府更好的发展,军队似乎才是辅助的那个。

如果让他们结成了一体,后果不堪设想,谁知道到时候这些人会不会再瞒着他去做一些决定?

“你还知道现在国家离不开他们?知道你还敢这么做?”王思锐心中仍旧难以平愤。

打心底里讲,王思锐还是比较敬重王士珍的,他的工作能力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且做事心细,认真,不拘于形式。

可王思锐毕竟也只是个普通人,即便现在位高权重,可王思锐始终没有忘记他的初心。

他能够让部队战士在训练之余可以有其他的想法,也能够让人在为国,为民之后增加一个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