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似水的名字简直就不搭边嘛!
牛翠翠一捂耳朵,头也不回地跑开了,看得赵东升一阵得意,四年来他被牛翠翠挖苦了无数次,如今终于报了一箭之仇。
赵东升不知道的是,因为他的“幸灾乐祸”,牛翠翠后来又把名字改了回来,她才不会让赵东升看她的笑话。
海鲜大餐非常丰盛,摆了满满一桌子,有很多都是牛翠翠的那些室友没见过的,大家吃得津津有味。
其中的一个主餐是霸王蟹,有一个脸盘那么大,令那些女孩印象深刻,她们还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大的螃蟹。
吃完了饭,赵东升找了两辆轿车送牛翠翠和那些女孩回学校,临走前,女孩们笑盈盈地向赵东升挥着手,感谢他的这顿丰盛的大餐。
“雨嫣,那个赵哥是干什么的?有没有女朋友?”回学校的路上,一名长得挺漂亮的瓜子脸女孩笑着挽住了牛翠翠的手笔,她对赵东升充满了好奇,要知道那一顿饭至少也要两三千。
车里的其他女孩闻言,也都饶有兴致地望着牛翠翠,很想知道赵东升的身份,如今像这种又帅气又有钱的年轻老板可不好找呀。
“一个企业的小经理而已。”牛翠翠见那些女孩们对赵东升感兴趣,于是微微一笑,“我告诉你们呀,那家伙已经名草有主了,你们呀还是别打他的主意了。”
“名草有主?”瓜子脸女孩闻言不由得咯咯一笑,调笑着说道,“不会是你被看上了吧。”
“去你的,我才不会看上那种喜新厌旧的花花公子!”牛翠翠怔了一下,没想到瓜子脸女孩会这么说,随后伸手在国字脸女孩的前额点了一下,一脸傲然地说道,脸颊却不由得有些泛红。
说实话,牛翠翠从来也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在她看来赵东升与吴雯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
不过,瓜子脸女孩的这句话像是一颗小石子,掉进了牛翠翠平静的心海里,荡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第二百三十三章 借鸡下蛋
)
赵东升回到办事处后,鲁平向他汇报,陶成下午打来了电话,通知他明天双方开始谈判,而且他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希望赵东升能以黄州市副市长的身份来参与谈判,而不是华威集团的总经理。
得知了陶成的这个额外的条件,赵东升的嘴角流露出一丝笑意,看来船舶工业总公司高层的争执已经尘埃落定,他们决定同意自己的各占五成股份的提议,否则的话陶成绝对不会更换谈判的主体:
相对于正厅级别的江南造船厂,正处级别的华威集团的档次太低了,无法与江南造船厂谈入股的事情,因此需要黄州市市zhèng fǔ出面,这样谈判双方的地位才对等。
看来,一场艰苦的唇枪舌剑是在所难免了,从这几次与陶成接触的情况来看,赵东升觉得这个人绝对不是一个省油的灯,谈判的时候一定会分毫必争。
由于涉及到黄州市市zhèng fǔ,赵东升随后给何伟打了一个电话,向他汇报谈判中出现的这个新情况。
其实,像外界绝大多数人一样,何伟开始时对赵东升的这次谈判所取得成绩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只求能尽可能为华威集团争取到利益就好。
原因很简单,江南造船厂之所以敢明目张胆地强行抢夺华威集团的那37名俄罗斯专家,表明江南造船厂已经对此做出了充分的准备,在现实社会中并不是有理就能赢下一场纷争,它还牵涉到复杂的人际关系,而江南造船厂作为一个央企,社会资源绝对要比华威集团乃至黄州市要优厚的,赵东升无法与他们斗下去。
果然,赵东升去了海都市后,江南造船厂的人见都不见他,硬生生地将他晾在厂门口三天,没办法,这就是央企的底气所在。
因此,正当何伟以为赵东升要铩羽而归的时候,事情却峰回路转,赵东升出人意料地向船舶工业总公司发去了传真,表示要向俄罗斯大使馆报案,说江南造船厂涉嫌囚禁了那37名俄罗斯专家,进而一举扭转了不利的局势,迫使江南造船厂不得不面对赵东升。
而令何伟感到更加惊讶的是,赵东升竟然以其人知道还治其人之身,并没有见江南造船厂的厂长杨毅,而是跑出去休假,也将杨毅晾了三天,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鉴于赵东升与杨毅之间不愉快的关系,使得船舶工业总公司将办公厅副主任陶成派去协助处理问题。
赵东升向陶成提出华威集团要占江南造船厂五分股份后,已经向何伟进行了汇报,何伟听了半晌没有回过神来,赵东升的这个做法简直太过高明了,既狠狠地“咬”了江南造船厂一口,令江南造船厂是有苦难言,又达成了华威集团先前关于船厂的规划。
不过,何伟非常担心船舶工业总公司是否会同意赵东升的这个创造了双赢局面的提议,因为他很清楚江南造船厂在船舶工业总公司的地位和影响力,船舶工业总公司的高层领导不仅要考虑船厂的发展,而且还要考虑很多其他方面的问题。
所以当赵东升打电话告诉他陶成要求改变谈判的主体后,何伟的心中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心中透露出一丝欣喜:
很显然,如果船舶工业总公司的高层拒绝了赵东升的提议的话,那么完全没有必要换黄州市市zhèng fǔ出面了。
事到如今,无论赵东升与陶成谈成了什么结果,对于黄州市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收获,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哪个厅级企业被另外一家企业给占去五成股份的,况且还是被一个正处级的企业,这在全国开创了一个先河。
所以,何伟非常果决地将事情全权委托给了赵东升去处理,在他看来没有任何人能比赵东升更适合这个谈判的人选。
对于赵东升能与陶成最终达成什么样的协议,何伟非常期待。
第二天一早,何伟就将赵东升以副市长的身份代表黄州市市zhèng fǔ谈判的授权书以传真的形式发给了赵东升,这样一来的话,赵东升就完成了谈判的最重要一道程序。
陶成是上午九点来到华威集团驻海都办事处小会议室的,赵东升随后赶了过来,他与陶成寒暄了几句,然后双方就进入了正题,正式展开了谈判。
虽然杨毅也来了,但谈判的主角却是赵东升和陶成,两人都是实职副厅,级别正好对等,因此身为江南造船厂厂长的杨毅只有面无表情坐在一旁,成为了一名看客,目睹两人的交锋。
杨毅现在的rì子非常不好过,因为赵东升的各占五成股份的议题,总公司高层有多名领导对他表示不满,认为事情到了如今的这个局面是他是罪魁祸首,难辞其咎。
正如赵东升预料的那样,船舶总公司的高层领导同意了他的提议,让赵东升以那37名俄罗斯专家和九千万资金入股江南造船厂,拥有江南造船厂五成的股份。
而船舶总公司的高层之所以会同意,并不是那些高层稀罕那37名专家和那九千万华币,而是与国家目前大力发展国民经济的大气候有关。
在国内的这场经济改革的大cháo中,不论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因此江南造船厂也要顺应时势进行改变,从外界吸收先进的技术力量和资金支持,而华威集团无疑是最佳的合作伙伴。
况且,赵东升所不知道的是,华威集团与江南造船厂的这起纠纷已经惊动了京城的领导,京城的领导对此表示了关注,希望双方能妥善处理这件事情,避免河东省和船舶工业总公司之间为此发生冲突。
所以,在种种因素的作用下,原本争执不下的船舶工业总公司的高层领导最终达成了一致,同意了赵东升的这个提议,里面的过程可谓十分曲折。
由于双方各占五成股份的大前提已经决定,那么赵东升和陶成谈的,那就是江南造船厂未来的主导权,这里面包括非常多的细节问题,例如人事安排、行政管理和财务审核等等。
对于这种枝梢末节的东西,赵东升和陶成自然不会亲自上阵,两人带来的专业人士叽里呱啦地进行着针锋相对的谈判,两人只有在那些人争执不下的时候才会开口,对那些争执的问题进行最后的拍板定夺。
韩素素原本以为谈判很简单,可是令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场谈判整整进行了五天,双方在各个细节上都达成了一致,取得了令双方都满意结果。
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华威集团入股江南造船厂后,将拥有江南造船厂的五成股份,虽然华威集团和船舶工业总公司拥有的股份比例相同,但是船舶工业总公司的实际股份数却比华威集团的实际股份数多出一股。
虽然这一股在双方所持有的股份比例中忽略不记,并不影响双方的控股比例,但是它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那就是江南造船厂还是船舶工业总公司的企业,并不属于河东省。
换一句话来说,赵东升并没有将江南造船厂并入华威集团的念头,因为他知道华威集团集团虽然发展迅猛,但是还远没有到了吞了一个正厅级企业的地步,贪心不足的话可是要被“撑”到的,同时这也是为了照顾船舶工业总公司的面子,毕竟双方要合作的话,需要一个良好的合作基础。
其实,在赵东升心里,华威集团与国企合作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就是像东南电器厂那样的代工模式,另外一种就是兼并。
说实话,赵东升最不喜欢的就是这种控股模式,由于控股双方都是国企甚至是央企的背景,背后都有相应的地方zhèng fǔ或者部委单位,所以一旦因为利益发生内斗的话,那么将非常麻烦:
别看其中一方占有控股的优势,但如果另外一方想要找茬的话,完全可以用手中的职权设置很多的障碍。
赵东升从来也不相信世两个利益团体之间会有永恒的友谊,在他看来在这个经济社会中,永恒的只有利益。
所以说,控股双方如何能和平相处的话固然好,可是一旦双方发生摩擦的话,那么必将制约企业的发展,他可不想为了这种事情而浪费jīng力。
因此赵东升未雨绸缪,为了华威集团将来的发展,必须将这个潜在的不利苗头给扼杀了。
既然赵东升让江南造船厂留在了船舶工业总公司,那么他当然不可能一直为船舶工业总公司“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