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港身份证这样的做法,是港英政府为了解决经济高展时期劳动力短缺所提出来的,但实际上相当于变相地承认了非法移民的“合法”身份
而一九六二年的“逃港”**,主要生在那年的五月份以后,因此,当时的香港媒体曾以“五月大逃亡”冠之据记载,单是在五月十六日那天,便有五千多人,由界边界地区剪破铁丝网涌入香港
当时,在宝安县由东至西长达一百五十公里的公路上,外流群众一波接一波,如同浩浩荡荡的“南下大军”一般,奔向边境线这些试图闯关的人们,主要来自广东境内的广州、惠阳、东莞、南海、台山等地,也有从外省闻风跟来的,籍贯遍及十二个省区宝安与界交界的梧桐山,是“逃港”的必经之路,因此在那段时间里,这里差不多每天都聚集了成百上千的偷渡者同时,公安边防也在这里重兵布防面对封锁,这些偷渡者自组织起来,常常是青壮年手执木棍在前面,妇女和老人在后面手拉着手,肩并着肩,以示威的姿态强行冲关
除了陆路,还有不少人选择海路偷渡的地点一般是距离香港四公里的蛇口,这里的海边有大片的红树林,偷渡者往往会躲在林中,趁边防人员换岗的间隙迅下水当时,中英两国以水为界,不论潮涨潮退,只要一下水,就出了中方地界,无权再管
而与此同时,由于香港的大街小巷“偷渡客”陡然增加,给当地治安带来诸多问题,使得港英当局也不得不改变政策,严阵以待警方出动大量警力,二十四小时巡逻,刻意加强了对无证人员的盘查,并准备将大量偷渡者遣返
华山距离香港市区尚有一段距离,被亚热带树木遮住的山梁茫茫一片深山老林中,人迹罕至,难得看到几户人家
然而,在1962年的5月,当越境者的洪流冲到了山脚下时,这片寂静的原始山林,立刻沸腾起来集结在香港市区附近华山一带的偷渡者,前后人数大约有三万
华山由于位置正好在边境与香港市区之间,成为逃港者进入市区的一个中歇站在经过了长途的艰难跋涉之后,疲惫饥饿的逃港者可以在山中稍得喘息,等候从市区闻讯赶来的亲人接他们下山
逃港者集中在华山,还有一个目的:有众多的人聚在一起,相互照应,就是香港警察来了,几百数千人抱成一团,一时也奈何不得他们
的确,香港警方对于这些数量惊人的越境者,感到十分棘手先,要驱赶成千上万的逃难者,警力显然不足其次,对于这些手无寸铁的逃难者,强制的行动有违人道甚至法律,而不以强制行动又难以奏效何况这些越境者大多都有着亲人、朋友在香港稍稍处理不当,引起的法律官司会层出不穷港英政府感到很难办
据当时香港传媒的统计,以一人牵动十个香港的亲人、同乡、同学、朋友计算,华山的三万人就等于牵动着三十万香港市民的心也就是说,大约每十个本来在高楼大厦中安睡无事的香港人中,就有一个人要为突然出现在华山山头上的亲人、同乡、朋友的处境担忧
逃港者中不乏聪明人,他们通过记者,不断把消息带到了山下《星岛日报》刊登了《百名难民寄语香港亲友》一文,列下了一百多名难民在港亲友的名字,呼唤这些亲友赶快上山来救他们消息很快在全城传开了,整个香港的舆论加沸腾,人人都在呼喊:“火抢救华山上的亲人”
当数千名军警被迅调到华山,准备开始大规模的驱赶和抓捕时,消息传来,工人放下铁钳,老板关掉店门,菜农扔掉箩筐……他们赶去华山,去救自己的亲人据统计,自五月十五日开始,前后共有十几万人次的香港市民,带着食品、饮水赶到了华山,与港英政府的强行遣返政策“对抗”
在这场明地里的或暗地里的对抗中,香港市民用各种方法将华山上的越境者保护起来接走、匿藏家中或市区者不计其数据事后估计,华山上的越境者,大约有五成以上,在市民们的帮助下,最后得以进入市区当然,这与许多警察的有意“抓捕不力”不无关系
五月二十一日,港督训词切峻地下了严令,两小时后,在“不行动者作抗命论”的指令下,几千名警察终于开始执行命令,强行把一个个紧紧抱在一起的亲人拖开一声声呼号、哭泣再次撕裂华山……
一批批的越境者被推不是,应该说是被强行拖上汽车其时,上百辆汽车正排成长龙在山下的路边等候看见亲人上车,圈外香港市民的队伍中又爆出山呼海啸般的痛哭声、叫喊声成千上万的人又尾随着汽车的烟尘,形成一条条长龙,追向边境的集中营
按照当时香港政府的决定,偷渡者在送入集中营后,给予两餐丰盛的免费餐,然后等第二天天亮,派车由罗湖桥送返大陆夜晚,在集中营的外面,公路上、山边上,密密麻麻,到处坐着翘以盼的香港市民,收容营内关着的是他们的亲人、同乡、朋友……他们苦苦地守在营外
夜晚,星星依旧闪烁,树叶依旧沙沙,墙外人望墙内人,墙内人望墙外人,繁华喧闹的香港今夜真的失眠了市内,歌舞厅等娱乐场所都自动熄灯闭门,对华山的事情表示同情几乎所有的香港家庭都放弃了手中的事,坐在收音机、电视机旁,关心着难民营中那些可怜人的命运
而就在这天晚上,要上床休息的港督接到了一份英国伦敦的紧急电报,电报内容令他吃了一惊,“停止强行遣返,相已与南洋联邦总统蹉商完毕,由南洋联邦全部接收偷渡者,船只已在驶港途中……”
第二百八十四章吸引移民
更新时间:2012…6…1023:51:34本章字数:2673
对高层的务实派领导人来说,逃港潮一而再、再而三地刺激了他们的敏感神经,促使他们竭尽全力扭转“极左”激进政策,并最终带出改革开放的格局当然,这是后话现在的情况却是南洋联邦突然插手过来,抓住这个移民的机会,为开的几内亚岛增加华人比重
当然,南洋联邦能够得到英国的同意,解决香港偷渡者的问题,在外交蹉商中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但黄历认为是值得的
从目前南洋联邦的版图和人口分布来看,最先得到展的是婆罗洲和苏门答腊岛,工厂企业众多,基础设施完备,人口也集中在这两个大岛上而几内亚岛归入南洋联邦的时间较晚,展度也很缓慢,主要是劳动力不足在制约着虽然联邦政府也出台了相关的优惠政策,鼓励华人移民,但相对于现在的生活水平和条件,响应者并不多岛上华人数量不占优势,这一直是黄历所担心的事情
南洋联邦驻香港的机构在五月十五日便将香港出现大量偷渡者的情况汇报了上去,对此,黄历并没有马上下决心,而是招来智囊团进行讨论,分析如果采取行动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吸收偷渡者等于变相地鼓励这种行为,中国方面是否会对此作出反应,会作出什么样的反应?对已经建立起来的与中国的贸易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经过仔细分析和研究,终于得出了结论,那就是吸引移民开几内亚岛与可能引起的纠纷和损失相比,前者要得利多赢话费,而贸易损失应该不会太大,因为中国的激进已经引起了西方国家的关注,禁运措施可能会加强,中国不会想失去南洋联邦这个重要的贸易伙伴而港商已经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中介人,中国对香港也还是会保持原来状态从这次逃港潮之汹涌来看,起码广东地方当局对此有放纵和默认之嫌,中国的反应应该不会太过激烈
黄历这才紧急召见了英国驻南洋联邦大使,传达了南洋联邦政府的建议,并与英国相麦克米伦展开一系列蹉商利益交换是免不了的,但英国的条件也在可以承受之列
五月二十二日,香港集中营的偷渡者以及营外翘以盼的香港市民有了意外之喜,原定的遣返行动没有动静,这是否预示着港英政府的政策有了变化?人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着最后的结果
上午九点,南洋联邦驻香港机构的工作人员在港府官员陪同下,来到集中营对偷渡者进行登记,宣讲南洋联邦的政策,并询问他们的意向
对于偷渡者来说,多数都是被逼无奈,选择香港也是路近方便,对南洋联邦也是听说过的,虽然印象不是那么清晰深刻南洋联邦驻香港机构的工作人员便又动员偷渡者在香港的亲戚朋友向他们劝说,香港的媒介对南洋联邦的报道很多,香港人几乎都知道南洋联邦的富庶,甚至有很多香港人已经移民到南洋联邦
那时候的香港还未展起来,官员**,帮会横行,社会治安不好,比南洋联邦差得很多中国媒体的报道南洋联邦的情况很少,但香港人可是知道得很清楚,甚至因为这些偷渡者能够得到这意外的待遇而感到羡慕
五月二十三日,南洋联邦的三艘客轮停靠上了香港码头,特别国务卿钟可萍率领一批政府工作人员踏上了香港的土地逃港潮还将持续,驻香港机构的扩大势在必行而钟可萍访港并与港督会晤,表示出南洋联邦对此事的重视程度
此时,黄历刚刚第三次竞选总统成功,虽然还未明确宣布不谋求第四届总统选举,但已经开始了不少人员变动的举措而钟可萍作为特别国务卿,频频在重要外交场合露面,并率团参加了越南问题巴黎会谈,访问了亚共体各国,已经成为外界观察家眼中下一届总统的热门人选
对于这位可能是南洋联邦的第一位女总统,港督也不敢怠慢何况伦敦已经与南洋联邦达成了什么交易,命令他与南洋联邦配合,对偷渡者的选择予以尊重,这在某方面也能冲淡港英当局强行遣返的不人道作法,以及在香港居民们造成的不利影响
南粤的五六月已经进入酷暑之季,烈日暴晒、酷热难当钟可萍率领工作人员进入集中营慰问并放食品饮水,他们看到成千上万衣衫褴褛的越境者,年轻点的扶着老父亲老母亲,头凌乱的妇人抱着瘦骨嶙峋的孩子在长途跋涉之后,都显得异常疲惫,但经过了劝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