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在这个世间,断烦恼、开智慧谈何容易?可以说在末法,古大德跟我们讲,已经不可能了。我们想想他们的话,说得不过分。冷静思惟观察,内心妄念不止,停不下来,前念灭、后念生,而这些念头绝大部分是与十恶相应,很少与十善相应。要用中国传统的话来说,起心动念绝大部分是与悖逆道德相应,随顺道德的太少了。所以说凡夫是轮回心,轮回心所造的当然是轮回业,果报自然是六道轮回。六道轮回里面,我们就要记住佛陀的话,肯定是在三恶道的时间长,在三善道的时间短,为什么?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恶业多、善业少。佛菩萨告诉我们,我们这个心里起心动念的作用,这个心起心动念就是作用,这作用里面,善心所把它归纳只有十一个,不善的心所二十六个,这是归纳,烦恼心所归纳为二十六个。这就说明我们起心动念是善少恶多,善的力量薄弱,恶的力量强大,你转不过来。用什么方法?方法是教育。
《三字经》上前八句话,那是真理,那是真言,那是宝。前面两句把凡圣的根本明白的说出来,本性本善;佛菩萨的本性本善,十法界众生的本性本善,一点差别都没有。本善里面,就像惠能大师所说的二十个字,圆满具足。「本自清净」,清净是什么?没有染污,染污是什么?妄想分别执著是染污,根本没有。「本不生灭」,生死轮回是生灭,本性里头找不到。「本自具足」,我们今天讲的,人生在世,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没有欠缺,样样圆满。佛在《华严》里面给我们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佛是把我们生活所需,物质也好、精神也好,归纳为三大类,你看智慧、德能、相好统统具足,没欠缺。第四就是「本无动摇」,本性从来没有动过。这句话意思非常重要,本来没有动过,不动就是真心,动摇了就不是真心。这说明什么?禅定的重要,禅定是真心现前。所以定开智慧,定起用就是智慧,不定起用就是烦恼。我们的心不定,所以这个心起作用全是烦恼。定心起作用,我们学佛的人讲成就佛法,世间人讲成就依正庄严,或者是现在时髦的话,成就真善美慧,心不动他能做到。末后说「能生万法」,这句话说明整个宇宙是自己自性所现的,宇宙之间这些森罗万象的变化,是我们妄想分别执著在主宰的。所以我们念头净,宇宙清净,我们念头善,整个宇宙就善,境随心转。
佛苦口婆心教导我们,我们听了怎么样?不止听一遍,这是佛的慈悲,佛只要你还没有真正体会到,他可以跟你说一千遍、说一万遍。这比我们中国圣人高明,我们中国圣人没有这么大的耐心,「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孔子就不愿意教你。这个房屋有四个角,方形的,夫子说,你看这个角,这是直角,九十度,你立刻就要晓得那三个也是九十度,一样的,这孔老夫子会教你,你能以三隅反。如果说这个角是九十度,再问:老师,那个角是多少度?这老师就不想教你了,你太笨了。可是佛慈悲,你问这个角,九十度,问那个?佛告诉你那也是九十度,还有第三、第四个?第三个也是九十度,第四个也是。佛肯这样教法,慈悲到极处。这部《华严经》这么大的经典,你前面听了不懂没关系,后头会无数次的重复,好就好在这个地方,不厌其烦,不厌重复。所以佛的示现、佛的教诲我们要细心体会他的意思,我们才能真正学到。
本性,也就是正因,是相同的。所以夫子说「性相近,习相远」,从性上说都是圣人。在佛法里面讲,从性上说都是佛,所以才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从性上讲的,哪有差别!但是习相远,习是什么?习性,不是本性,习惯,每个人所染的习性不相同。本性是先天的,习性是后天的,就是你所学的。古人所谓「近朱则赤,近墨则黑」。孟子的母亲对於这桩事情了解得很清楚,所以她要帮助她的儿子,成就他,搬了三次家,孟母三迁,为什么?环境影响小孩。最早孟母住的地方在农村,在乡下,孟子看到人家常常去埋葬死人,他就学了这个。孟母看到这个,不行,这里不能住。搬到都市,靠近市场,这个市场是杀猪的,邻近这个地方,孟子就学杀猪。他母亲说这也不是好事情。最后搬到一个学校,私塾附近,孟子就学读书,这个好,孟母决定长住在这个地方,让他学读书,学诗、学礼。习性关系。现在目前这个社会,父母对这桩事情疏忽了,现在小孩睁开眼睛,他面对的是电视,稍稍长大了,他会玩电脑,电视、电脑里面学些什么?学会暴力、色情、杀盗淫妄,你说这多可怕,这个现在是整个世界的风气。我们在外面时间久了,旅行的地方多了,愈是偏僻、愈是落后,那个地方有人情味,那个地方的人心行善良,愈是大都会就感到愈复杂、愈险恶。这是什么?习气,习相远,这个远是跟你自己的本性本善相去愈来愈远,你本来是佛,现在居然起心动念都是三途,都是杀盗淫妄,都是贪瞋痴慢疑,这还得了!这太远了,距离太远了。换句话说,你本来是佛,现在你堕到三途去了。这怎么办?这才要教育。佛菩萨示现在这个世间,讲经说什么?教育,教什么?教你回头,回头是岸。
我们年轻无知不知道,听了学校老师的,真的是误导,说佛教是宗教,宗教是迷信,我们以为它真的是迷信,所以对它产生反感、厌恶,不愿意接触它。后来知道它是教育,它是教学,这也是说「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我的接引老师是方东美先生,他把我这个错误的知见纠正过来,告诉我佛法不是迷信。我跟他学哲学,他说释迦牟尼佛是大哲学家,佛经是高等哲学,又告诉我「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被他引进佛门,五十七年的学习,感恩老师,不是老师的引导,我们会误会一辈子。引导进来之后才发现这么好,太好了,怎么世间人对它产生这样严重的误会?我们今天在《华严经》里面看到,不但是高等哲学,高等科学。佛法应用在生活,应用在工作、处事待人接物,那真的是圆满的伦理、道德、因果,确实可以帮助我们洗净过去所犯的错误、罪业。我们可以藉著这个殊胜的缘分回归到本善的自性,这个因缘无比的稀有,要珍惜。你要真的懂得,你才能把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不再有丝毫贪恋,不再有丝毫执著。
身外之物,大家也都知道,所谓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可是他念念放不下,患得患失,错了!我们也晓得错了,放不下,那是什么?章嘉大师告诉我的,你还没有放下是你没有了解,这是他老人家教给我的,为什么?真了解了,哪有不放下的道理!我这才明白、这才提醒,真放下是真了解,没放下的时候,说了解并没有了解,自己还要加功夫,因为了解得不透彻,了解得透彻你确实就放下,放下他就入境界了。所以解要透,信才深,你才会真干。真干叫真信、真解,没有真干,你那个相信跟理解都不圆满。你的相信不叫真信,叫正信,当然,你那个解也不是真的解,叫正解,接近真,不是真。那怎么办?要教,「苟不教,性乃迁」,要教。「教之道,贵以专」,这句太重要了。专怎样?不要有贪心,一门深入。你要真能放得下,一生走一条路,一个法门,一个方向,你一定会达到。一部经得一门深入,长时间薰修,也不要求开悟,也不要求三昧,什么都不求,天天学,天天依教奉行,功夫到了,所谓水到渠成,你不求三昧,得三昧了,不求开悟,开悟了,不求成佛,他成佛了。不能求,求就坏了,坏在哪里?你想你那个求是不是分别?是不是执著?是不是妄想?把你的功夫全破坏了,换句话说,你没放下。
我在这么多年教学当中,遇到很多同修,确实有不少,不是一个人、两个人,来问我,「法师,你看我念佛了,我能得一心吗?我什么时候能得一心?」我就告诉他,「你这辈子都得不到一心。」他很不高兴,「为什么?」你求得一心,把你一心破坏了,你要不求,你真得到了。一心里头什么都没有,一心里头加个一心就坏了,就不是一心了。这个道理要懂。古人有句话讲得好,「只问耕耘,莫问收获」,这就对了,你肯定有收获,有你意想不到的丰收。你预先想到,我要得到多少,你未必能得到。在世间法里面,你想是妄想,你得到的是命,你命里有,命里没有的想也想不到,命里有的不想也得到,那你何必打妄想?打妄想多累人!这是说明为什么不成就的原因。
总结一句话,古人讲得好,我们怎么样去想,怎么样去努力,说实在的话,跳不出古人画的圈子,今天的人再聪明,没有办法跳出。古人有句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是真理,自己要想花样,最后吃亏了。科学家天天在追求新奇的东西,创新,认为老人讲的那是旧的,过去了,应当要作废。创新创到饱和点,那时候麻烦来了,什么麻烦?地球要毁灭,人类在地球上不能生存,创新所付出的代价。听老人言,老人言,地球上平平安安的,你能够长远在这里住下去,随顺大自然的运作,所以生态平衡。要创新立异改变大自然,使大自然的生态平衡被破坏掉,这一破坏,大自然产生变化,这个变化就是水灾、火灾、地震、风灾、瘟疫,什么玩意都出来了,创新要付出这个代价。这个世界已经到毁灭的边缘,我们已经感觉得这个世界带给我们太痛苦。不说别的,饮食就不正常。从前饮食,农耕是人工,现在是机械化,用化肥、用农药,化肥、农药是可以让农作物快速的生长,但是这些东西染污了土壤,土壤里面含有毒素。从土壤再深入下去,染污了地下的水源,破坏农作物的基因,也破坏水族,给这些水族带来生存的威胁。人吃了这些海鲜、吃了这些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