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951-2095集-第3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净净。但是他老人家很活泼没有执著,国王、大臣、长者、居士有别墅、有花园,请他到那里面去讲经教学,他也接受。所以他在只树给孤独园住了很长一段时间,在竹林精舍也住了好几年,最后老人家圆寂是在野外,在树林里面,这做给我们看。世尊一生没有建道场,这是教我们放下身心世界,在这个世间我们物质生活所需,只需要吃得饱、穿得暖就够!
  所以佛陀在世,这个僧团接受在家人的供养,只限於四桩事,四种,第一个是饮食,每天出去托钵,托钵不是说这一家人就给你一满钵,就让你吃饱,不是的,这一家人他吃下来多余的,可能就是一点点,也许只有半碗饭他就给你托,这个你吃不饱,你要到第二家走。佛允许托七家,七家托得还不够不能再托,再托你起贪心,不允许过七家。你托的东西不是托来一边走一边吃,那就太难看了。一定要回到树林里面去,昨天晚上在这个树林里面休息的,还回到这个树林里面去,再把大家所托的饭统统放在一起,分而食之,真的是一钵千家饭,一千二百五十五个人出去托汇合在一起分吃,这平等。有人托的饭菜很好,有人的饭菜不好,它汇合在一起。佛法真的是平等,六和敬里头「利和同均」,托不到的也没关系,回去之后还是要分一份,真的过的是这物质生活平等,这是当年的生活方式。释迦牟尼佛坚持了一辈子不改变,给我们后人做好榜样。第二种是衣服,衣服不是天天有,衣服穿破、穿旧,可以接受斋主供养一件衣服。佛当年在世这个地区是热带地区,所以他们的衣著很少,三衣一钵。这个三衣晚上睡觉的时候可以盖在身上,白天行动的时候可以披在身上,所以他什么都没有,他得大自在。第三个是卧具,晚上睡觉的时候,铺在地面上一块布。现在出家人还是有,称之为具,把它做什么?把它垫在拜垫做拜佛用。它原本是晚上睡觉做垫被的,铺在地下的,这卧具。第四个可以接受的,生病的时候接受医药,供养医药这可以接受,叫四事供养。没有接受金钱财物的,没有接受人家供养房屋田园,没有这个。
  这是佛教传到中国来之后,他们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幅度的改变,因为中国人没有乞食这种的尊重,没有这个习惯。中国人乞食是讨饭的,是乞丐,这在中国社会里面是最低层的一种人,是既贫又贱。贫是没有财富,讨饭;贱是没有地位,在社会上没有地位。佛跟佛弟子是这么尊贵的人,怎么可以能叫他去托钵?这个不可以。所以到中国来之后,法师是帝王礼请来的,帝王的老师,帝王老师要是托钵的话,在中国社会上是不许可的。所以到中国来,要接受宫殿的居住环境,衣食皇家供养。佛确实他是随缘,他不执著,讲究的是随缘。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普贤菩萨教给我们。所以他能够随顺各个不同族群的生活习惯,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他的教诲能发扬光大,所以它不是宗教。宗教里面有很多规矩是不能变更的,佛没有,佛的东西是活的,活活泼泼,就是戒律也是活的,解释不一样。所以你细心去观察、去体会,它是教育,它是教学,它不是宗教。所以我们称佛为老师,本师是根本的老师,一直到现在还是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我们自称为弟子,我们跟释迦牟尼佛的关系是师生关系。这在宗教里头没有,所以这些都要知道。
  佛陀以及佛陀的弟子,都是一生从事於教育工作,现在讲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他们的身分是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的义务工作者,他不接受报酬;有教无类,不分国籍、不分族群、不分宗教。我们在经典里面看到,很多婆罗门教的、瑜伽的跟数论,很多印度古时候那些宗教,他们的宗教传教师,甚至於宗教的领导人,都以释迦牟尼佛为老师,跟他学习,他统统收,并没有叫他改变宗教思想,没有。所以它可以跟一切宗教并存,它是教育,这个我们要搞清楚,不至於产生误会。所以佛虽然知道一切法空,但是现象有,他还能够照顾到,只是随缘而不攀缘,这一点非常重要。师道只闻来学,未闻往教,一定要请法,没有自己送来的。你不请,他就来了,这个不可以,这是什么?这会受到侮辱。你自己去,他不请,如果他不理你,他把你赶走,这个多难看。所以随缘不攀缘,这个道理就深!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0三四卷)  2009/1/2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2034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十住品第十五」,李长者的《合论》。
  我们学到华严会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不离一佛智慧境界,其实不仅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我们细心去观察、去体会,然后就晓得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众生都不离一佛智慧境界。这里面为什么有这么多差别?依报正报有染有净、有善有恶,这些可以说是对於一佛智慧境界有迷有悟,迷悟程度不一样,才有实报土、才有方便土、才有同居土,有许多差别现象。佛菩萨的教诲只有一个目标、一个方向,帮助不善的人变成善人,帮助染污的境界变成清净的境界,终极的目标是帮助一切众生回归自性,本来是佛,所以我们在十种智明里面就有很深的体会。
  今天我们从第五段看起,十种智明看第五,「普坏染著心智明」,这个题目好。染是方便土,是四圣法界;著是著相、执著,是六道里面的众生。佛菩萨用什么方法帮助四圣法界?舍离染污,得到清净;帮助六道众生放下执著,超越轮回,这多明显!我们看到这个标题,立刻就想到我们现实的环境,可以说从有史以来,这个时间不算长,不超过五千年,这个世间的染著现在是到了最严重的状况。为什么这个状况在现在这个时代发生?其实这桩事情古圣先贤早就觉察到,他们防范得很严密,世世代代都不放松,所以有这么长的长治久安的盛世。最近这个世纪,可以说一百年了,在中国满清亡了以后,我们疏忽防范;外国人也是在科学技术发达之后,把宗教神圣的教育疏忽了,信科学不信宗教,宣布上帝已经死亡,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不存在了,这样子才造成普遍的染著心到达饱和点。我们现在看到五、六岁的儿童就有很严重的自私自利,有严重的控制、占有的念头,不但有这个念头,还有强烈的行动,这多可怕!
  我记得像我这种年龄,我们生长在农村,我十岁离开农村,大概总在十三岁之前没有这些念头,没有自私自利的念头,没有任何欲望,叫不懂事,一般讲天真,真正是天真烂漫。童年很幸福,不知事就没有烦恼,我从十四岁才想一些问题,以前没有过的。现在的儿童一般讲很厉害,厉害什么?从小就被染污,被什么染污?被电视染污,小孩一出生,眼睛睁开看什么?看电视,电视里面播的那些东西他天天在学,他虽然不会说话,印象非常深刻。电视演什么?大多数都是暴力色情、杀盗淫妄,这个不得了,所以五、六岁他就有很明显的这种行为。这就是中国古人所说的「近朱则赤,近墨则黑」,他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从小自自然然他就养成习惯。从小养成的习惯很难变更,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影响他一生,他影响社会;如果这个影响是负面的,你说多么可怕。
  菩萨是明心见性的人,十种智明是法身大士才具有的,他有什么方法帮助世人断恶修善、破迷开悟?我们看下面简单的解释,「谓菩萨以善巧智明」,我们在前面四种都看到「菩萨以善巧智明」,往后十条全部都是善巧智明,十种智明是一句善巧智明解决的,「普能灭坏一切众生爱欲染著之心,是名普坏染著心智明」。我们现前这个社会,众生爱欲染著达到最严重的程度,佛菩萨怎么帮助我们?真的有善巧、有智慧、有明了,可惜的是众生不能接受,众生对於佛菩萨、对於圣贤教诲不再相信,相信科学。可是相信科学他也不是真的相信,似是而非,如果是真的相信,古圣先贤教诲里面有科学,大乘佛法里面部部经典都没有离开科学,只是人家一看到这是佛经,这是宗教,这是迷信,拒之千里之外,不肯学、不肯读、不肯研究。这就是佛家所说的佛不度无缘之人。这些众生跟圣教没有缘分,他不相信,他不接触,他不能理解,更不能够依教修行,不是没有解决的方法。帮助一切众生把烦恼习气、自私自利、贪瞋痴慢,不能够完全断绝,把它减轻一点、降温一些,这是世间圣贤都做得到,我们细心去读诵所有宗教的经典,都有这样的教诲,有劝导、有解释,让你慢慢的明白。
  大乘佛法确实讲得很详细,讲得很明白,讲得很周全,怎么说周全?它从你从哪里来的讲起,这很难得,讲宇宙的起源,为什么会有这个宇宙;讲我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有我,这真正讲到根本。我到这个人间来干什么的?是为了来赚钱的吗?是为了来享福的吗?诸位要冷静观察,这个世间有几个人是享福的?赚钱的人多,他不是享福,他是来受苦的,谁享福?没有欲望的人有福,有欲望的人就有苦,欲望愈大,苦就愈大,你要冷静细心去思惟观察,你才能发现。佛菩萨教导我们,我们是迷失了自性才到人间来的,到人间来,我们来干什么?从业因果报上来说,你是来酬偿业报的。所以佛讲人在这个世间,这是讲通常一般人,他一句话就把你交代清楚,「人生酬业」,酬偿你的业报。你过去生中造善,你这一生来享受你的善果;过去生中造恶业,你这一生要来受不善的果报,是这么回事。这是一部分的众生,真的是这样的,你冷静去观察就晓得了。还有一部分人很幸运,所谓是有善根的,过去世中曾经亲近过善知识,种的有善根,在这一生当中酬偿业报,但是他有机会遇到善知识、遇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