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951-2095集-第2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恢复得了。过去,我们在汤池做这个试验,当地的居民跟普通人一样,通过三、四个月的教学,完全变了。我们的老师感到惊讶,人民是怎么这么好教的?看看佛法就晓得了,当然如此!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本有的,就是没有人唤醒他;一唤,他就醒了,有什么困难?
  把我们现前这个世界变成极乐世界可不可能?可能。只要每个人真的觉悟、回头了,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这个世界就是极乐世界,跟阿弥陀佛世界没两样。哪一个人转,哪一个人就契入好境界,这是佛法里面常讲的共业与别业,个人转是别业,一起转是共业。要帮助别人转,先要自己转过来,自己真转过来了,你自自然然会帮助别人。为什么?那是性德。自己转过来,不想帮助别人,你转的角度不够,你没完全转过来。完全转过来,肯定跟诸佛如来一样,大慈大悲没有任何条件去帮助别人,在帮助别人当中,同时又提升自己,何乐而不为之!这些话都是凡夫知见,实际上他们的心地清净、慈悲,我们无法想像。所以佛给我们说一句真话,真话是什么?叫不可思议,我们无法想,也说不出来,那才是真的。真的样子是什么?释迦牟尼佛在《华严经》上讲的就是样子。不可说,佛说出来了;不可思,佛也有善巧方便,让我们从思惟当中得到一点信息,增长我们的信心,帮助我们学习。在自性里头,寂用确实是没有障碍。障碍,迷就有障碍,悟没有障碍;换句话说,我们时常还有障碍,那就自己要觉到我在迷,不在悟。要是悟了,哪里有障碍?没有障碍;迷了才有障碍。没有悟,要向觉悟道路上迈进。
  我们是凡夫,业障很重,不要忘记佛菩萨教给我们渐进之道。循序渐进从哪里做起?首先从断恶修善,从这里做起。这是个台阶,第一步断恶修善,标准就是《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要把世缘放下,要跟佛结缘。佛的缘在哪里?在经典。天天读诵经典,用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去读经典,就天天有悟处。如果你有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贪瞋痴慢,你天天读就没有悟处。为什么?那是障碍。你用真诚清净平等慈悲就天天有悟处,你会法喜充满,你会常生欢喜心。像孔老夫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里头真乐,这个乐与外面贫富贵贱毫不相干,这是真乐,真的享受。这是从前方东美先生把佛法介绍给我的时候所说的,「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最高享受就是这个,亲近佛菩萨,跟佛菩萨做朋友。也不轻视凡夫,不可以轻视,为什么?凡夫个个都是佛菩萨,迷而不觉的佛菩萨。所以你也会尊重他,你也会关怀他,看到他有根性的、有缘的,你也会帮助他。这里头就其乐无穷,这讲到是真实的、究竟的、圆满的、幸福美满的人生。
  我们再看长者底下还有一段话:「此已上总明世间出世间和会皆解脱故,如是已后四波罗蜜,入俗行悲,令自在故」。已上,从初住、发心住一直到正心住,告诉我们,他们断惑实际上是断无始无明习气。由此可知,无始无明习气真的是不好断。习气很难懂,很不容易体会,我们可以有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冷静去思惟,可以得到一点信息,那就是作梦。一般人都有作梦的经验,梦从哪里来的?习气。如果没有这些烦恼习气,你就不会作梦。如果晚上睡觉梦很多、很杂、很乱,这就说明你的心很乱、很复杂,知道很多梦,梦甚至於一个都想不起来。如果你做的梦很单纯,好像确实有那么回事一样,这是说明你心比较清净,杂念、妄念少。从这里都能够体会到自己修行的境界。功夫愈好愈得力,恶梦就没有了,梦里面那些杂乱的现象没有了,而且梦到佛菩萨的时候多了,在佛法里面逐渐逐渐会现前。这些境界不要执著,执著就错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理会是好境界,不要去执著它。
  世间、出世间,世间,粗的是指六道,细的是指十法界,十法界也是世间。大乘教里讲凡夫,凡夫分做内凡、外凡,内凡就是六道轮回里面的,外凡是四圣法界的。为什么阿罗汉、辟支佛、菩萨、十法界里的佛都称作凡夫?他用的是妄心,就是他用的是八识五十一心所,所以是凡夫。圣人呢?圣人是佛,不用八识五十一心所,八识转变为四智,那是真心,真心就是四智菩提。转第七识末那为平等性智,第七识里面是四大烦恼,第一个是执著我,然后是贪瞋痴;我爱是贪,我慢是瞋,我痴,所以他贪瞋痴。这个东西全部没有了,没有,心平等了,平等性现前。转第六意识,第六意识是分别,第七识是执著,转第六意识这个分别为妙观察智,他观察,他里头没有分别就妙,观察里头有分别就错了,没有分别就妙。日常生活当中没有执著那就平等,有执著就不平等。这两个一转,这两个是因上转,他做功夫做这两样,前五识跟阿赖耶是果上转,只要这两个转了,它连带就转了,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无量的智慧德能。《还源观》里面讲的三遍,「出生无尽遍」,像万花筒一样,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它的功能,成就世出世间一切善法、一切佛法。这都不在十法界,超越十法界了,这才算是圣人,在十法界里都不算是圣人。所以有时候说小圣,十法界里面四圣法界是小圣,超越十法界叫大圣,《华严经》上讲的法身大士,这是大圣。所以是有方法的。
  实在说,我们在这个世间染污的时间太长,染污得太复杂,所以很难出离,连最低的人天法我们都没做好;换句话说,人都没做好。世尊给我们的标准是十善业,十善业是人天的根本,上品十善,天道,生天的基本是上品十善。我们一般讲,十善业道打分数至少也要能够打到九十分,你是上品。得人道、得人身至少有个中品十善,才能得人身,我们现在连这个都做不到。十善业道只有十条,纲领只有十条,展开来在小乘是三千威仪,三千条。在大乘菩萨行里面,八万四千细行,十善业道展开的,这个上中下三品可就高了。上品是什么人修的?法身菩萨修的,初住以上,八万四千善行具足。那我们就知道,用这个标准来讲,中品是四圣法界,下品是人天。所以不能小看它,它是一切善的总结、根源。
  我们现在也涉猎其他的宗教,许多宗教里面的经典,教一切众生断恶修善都不离十善,每个宗教都讲。所以宗教可以团结,宗教确实是一家人,都是以这个为修行的基础,以这个为修行的标准,我们不能不认真努力。但是往往我们看到十条太简单了,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古大德教我们从儒、从道来奠定基础,这个好!所以在这几年,我们就选择儒家的《弟子规》,道家的《太上感应篇》跟佛法的《十善业道经》,儒、释、道的三个根,从这些标准来学就更容易、更清楚了。我们想一想,《弟子规》、《感应篇》,乃至於世出世间一切善法,十善能不能包?能。十善展开八万四千条,全都包了。所以我们从《弟子规》入门就没错,先把这个学好。全是性德自然流露,绝不是哪一个人制定的、哪一个人的作品,叫别人学的,不是。所以过去很多人误会圣贤人的这些教条,好像都是他们自己发明的、创造的,要牵著人鼻子走的,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古圣先贤的东西,全是自己证得心性,明心见性,从自性里头流露出来的。在佛法里面,这一部律藏,讲戒律的律藏,实际上就是释迦牟尼佛跟当年这些弟子们日常生活的细行,你把它记下来,它就是这样的。为什么?性德。你明心见性之后,你的起心动念、言行举止记录下来跟戒律去对比,一定完全相同。在中国有个很明显的例子,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不认识字,没念过书。出家,一天讲堂也没上过,没有进过禅堂,也没有进过念佛堂。开悟之后,他的思想、他的言行,哪个地方触犯戒律?没学,完全相应!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性德,你见性之后,它就是这样的。所以我们才真正肯定了,它是性德的自然流露;换句话说,戒律所讲的,我本来就是这样的。现在怎么会变了?迷失了自性,搞错了,我们才会想错、看错、做错、说错了。迷失自性,错了;觉悟,自性就完全相应,就对了。佛佛道同,今佛如古佛之再来,决定没有两样,这些不能不知道。
  知道这些之后,我们才肯定,回过头来肯定孔老夫子两句话,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这两句话可有味道了。释迦牟尼佛成佛,明心见性,讲经说法四十九年,所讲的一切经教,他自己讲的,都是古佛所说的,我没有在古佛所说上多加一个字。这话我们能相信吗?能。为什么?古佛见性,他也见性了。他见性跟古佛见的是一样的,他说的跟古佛说的是一样的,不增不减,就这个道理。孔老夫子,七十岁随心所欲不逾矩,他也开悟了,他要是没有开悟,这句话说不出来,从这句话我们就肯定了他老人家所讲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他没有创作、没有发明,他所说的是古圣先贤所讲的。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中国这个族群,在上古时代几万年前、几十万年前,甚至於几百万年前,我们老祖宗的智慧已经有《华严经》的境界了,那个时候没有文字,世世代代的口传。到夫子,或像夫子《论语》里面说的很多话,都是世世代代古人传下来,孔老夫子集大成,删诗书、订礼乐,集大成把它写下来流传后世,不是他自己的。他能够把它记下来传给后世,他印证。你愈想愈有味道,信而好古,这是什么?这是本分。
  现在的人不相信古人,要创造、要发明,创造些奇奇怪怪东西,破坏了大自然的规律,破坏了大自然的环境,后果是天灾人祸。为什么加上人祸?那个天灾是人为的,没有人祸就没有天灾。今天世界搞成这个样子,大家还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