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山扭过头来,盯着赵瑗的双眼,对于赵瑗的怀疑,他有些不太高兴:“一天行进九十里算什么?我还见过一昼夜行进一百二十里,到了之后还能打一场歼灭战的部队!”
赵瑗笑了起来,显然认为萧山是在开玩笑。
萧山很想伸手将赵瑗咧开的嘴巴捏回原样,但一旦自己伸手,肯定要变成玩闹,下面的话就未免有些不够分量了。
他正色道:“是真的!并且那支队伍,几乎每天都是行进九十里的速度,一直在不停的打仗,最密集的时候一天能发生十几场战斗。一天九十里不是不可能的,更不是异想天开。”
赵瑗还是不信:“岳家军也没这样的本事。”
萧山有点不耐烦起来:“我没说是御前后护军。”
岳家军只是民间的称呼,正式的番号是御前后护军。
赵瑗虽然不信,但也不想就这个问题争论,只是道:“那这么说,你一天之内就能抵达宣州城外。我到时候只要去宣州城附近找你就行了。”
萧山点了点头:“嗯。只有用这种速度,才能打乱敌人的阵脚,做到真正的出其不意。新收来的俘虏和溃兵我不敢保证,但是我自己的部下,平常都注意这方面的训练,应该能够完成任务。”
赵瑗道:“若是真的有这个水平,你必然会成为不世名将,至少也能够名震天下。我还真想看看,你平时是怎么练兵的。”
萧山以前是自信满满,穿越之前就觉得自己特别牛B,穿越之后更加觉得自己的不世奇才,但真正到了南宋的军队中,过了一年多以后,却不再这么认为。
“名震天下还差得远,不世名将更是想都不敢想。我只是想能够尽快的剿灭乱贼,现在宋金议和期间尚且这么乱,要是真的有一天打起来,肯定是败多胜少。”
这话倒不是萧山在谦虚,他心中实实在在是这样想的。人也往往就是这样,眼界不是那么开阔呆在自己小圈子离的时候,往往觉得自己特别牛逼。可一旦真正的放开眼界时,就会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和真正的牛B,相差十万八千里。萧山以前呆在部队,成绩好,表现优秀突出,演习练兵都是常拿第一,环境单纯不说,上面的领导和下面的兵都受过教育,算得上是比较有素质的人,没有人刻意的算计过他,更没有社会上那些复杂的弯弯道道。自从穿越之后,在京城还好,就算是秦桧那样阴险狠毒,也不会平白的给他难堪;但后来到了地方军队,接触的基本都是流氓地痞,大字不识的家伙们,长官们就更加不用说了,很多要比下面的还要坏上百倍。在这种环境中,萧山自己都变得粗鲁了不少。而想要将这样的一群人组织起来,成为他想象中的铁军,简直是比登天还难。不世名将真的不敢想,勉强做到能够顺利完成任务就十分不易了。
赵瑗没注意萧山的前半句,他只是听到了后半句,眉头渐渐的拧到了一起。说白了,下面这么乱,还是上面的问题。如果秦桧一天不除,这个情况只会持续,不会有任何的好转。平定了这里,还有那里也会起来,只是杯水车薪,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秦桧问题本质上还是赵构的问题,但赵瑗就算是心中对赵构略有微词,但也决不会去想要解决“皇帝问题”的。忠孝仁义,是他从小被灌输的观点,决不可能轻易转变。
萧山见赵瑗一时没说话,便问道:“你怎么不说话,想什么呢?”
赵瑗拿手抵着下巴沉思,帐中光线昏暗,看不清他的面容,只能见到一个模模糊糊的轮廓。萧山见到赵瑗的侧脸,发现他似乎又瘦了些。
隔了一会儿,赵瑗才展颜一笑:“没什么,我只是忽然觉得,离开京城也不见得是件坏事。”
萧山静静的听着,他已经有些疲倦,但不愿就这样睡下,只是看着赵瑗。
赵瑗道:“其实刚离开京城那会儿,我心里非常难过,想着这辈子恐怕不会再回去了,一些抱负永远没法施展。但是现在看来,也未必是坏事,至少能够更加全面的知道下面的事情。”隔了一会儿,他又用无比肯定的语气道:“我一定要回去!”
萧山靠在自己的牛皮枕上,他基本上没听赵瑗在说什么,脑袋中正琢磨明天行军的问题呢。现在也是随口一问:“为什么?”
赵瑗道:“我如果一蹶不振,正好遂了秦贼之意。他肆意妄为,阿爹又……又对他听之任之……”说道这里,赵瑗觉得有些事情也不是很方便对萧山讲,就停下了。
萧山没说话,他已经很累了,眼睛都闭着,神思也有些恍惚,快要进入梦乡。
赵瑗扭过头,就看见萧山靠着牛皮枕睡觉的模样,只觉得哪怕就是为了萧山,也不该让他这样埋没一辈子。
他用着只有自己可以听见的声音,小声道:“哪怕就是为了你,也该回去。”
萧山猛然睁开眼睛,盯着赵瑗。他没有睡熟,赵瑗的有些话他听得迷迷糊糊,但最后这一句,倒是听清楚了。
面前的人进在咫尺,那样带着坚定和怜惜的语调,萧山觉得自己的心随着自己的呼吸,开始一圈圈的荡起了涟漪,渐渐的扩散。
萧山在心里犹豫了片刻,伸出手臂,搭在赵瑗的肩膀上。这个动作不算越界,但也不是太规矩。
赵瑗万万没想到萧山会突然睁眼,一时间愣住了,虽然感觉到萧山的胳膊伸过来搂住自己的肩膀似乎有些不太合适,不过没反对。
两个人就这样四目相交。萧山想要把手臂收紧,但不敢,放开却也不愿,僵持的久了,肌肉有些微微的颤抖。
在这样的夜里,四周静谧,两人相隔很近,又都不说话,太容易产生某些遐想了,特别是赵瑗的那双眼睛,在黑暗中水光盈盈,睫毛还在轻颤,萧山的呼吸有些浑浊起来,他觉得自己某处无法自控的产生了一些变化。
可对方是皇子,将来还会当皇帝,扯上那种关系决不是什么好事情。即时打住是最好的选择。
但这个时候,心里明白是一回事,行动又是另外一回事。萧山能够感受到,自己呼出的气息和赵瑗的交织在一起,有些分不清谁是谁的。
他看到赵瑗的唇微微的张了张,随即紧紧的闭拢,萧山脑袋一热,凑上前去,赵瑗的头却在这个时候偏了一偏,萧山的唇贴着他的耳垂擦过。
62、神秘的军师
萧山心中一阵慌乱,他收拢手臂;轻易的就把赵瑗箍在怀里;想要去吻对方的耳垂时,却听见赵瑗淡淡的道:“不早了;睡吧!明天还要赶路。”
萧山窘迫的不知该怎么办才好;慌乱掩饰:“后面……后面有蚊子;我抓蚊子……”
赵瑗低低的嗯了一声,道:“我累了。”说毕扯开萧山的手臂,自己钻到了被子里,背对着他。
萧山坐在原处;没有动;不停的对自己说:就此打住!别越界!百害而无一利!
连说了上百句“别越界”之后;心绪才渐渐的平复下来;亦背对着赵瑗睡下。
他能够感觉到赵瑗没有睡着,因为听得到对方的呼吸有些不怎么规律。
但萧山没再说话,动也没有动一下,就保持着这样的姿势,沉入了梦乡。
第二天一早赵瑗就出发了,让萧山非常意外的是,他竟然吧李虎臣带走了。李虎臣一开始有些不太愿意,因为这样的话就不能够跟随萧山作战了。但这是赵瑗的第一个吩咐,没有不遵从的道理,虽然不太情愿,也还是跟着去了。
萧山则整顿军队,提出了自己的目标——今晚抵达宣州城外。
萧山原本的部属还好,并没有对这个要求有太大的反应,倒是新收编的俘虏和溃兵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神色。萧山原本有十匹马,从俘虏那里缴获了五十匹,虽然都是一些上不得战场的驽马,但驼东西奔跑不是问题。
所有人马加起来,士卒有将近五百人,马匹不到六十,平均十人一匹马。萧山将先头部队五十人编为一组,用自己的嫡系部队,每人一匹马,带上三十支箭,在前面先行,和后续部队保持十里左右的距离,这些人用来清扫敌人的前哨和抓活口。剩余的四百人外加十匹马,则在后面紧随行进,用作后续支援。
一开始的时候,所有人都能够跟得上,但一个时辰之后,就渐渐的有了差别。俘虏尚且能够跟上,溃兵开始走的慢了。萧山命强壮的战士帮那些士兵拿武器,保持队伍不要走散。
两个时辰过后,做了简单的休息,吃了些干粮,喝了点清水,先头部队换过一批人,本来马也是该换的,但因为数量不多,只得放弃换马的想法。
在这两个时辰中,已经行进了五十里,人都累得直喘气。好在敌人的哨卡派的并不多,基本上一处只有五六人,收拾起来非常的方便。前头部队就能够解决,五十里解决了五个暗哨,并且还成功的阻止了其回去报信。
等到中午暂且休息过后,下午的时候就彻底的显出不同来。
收编的俘虏和溃兵,基本上是拖着在跑了,萧山本部也有些吃力,上午还能在小跑疾走中讲话,现在却已经不能,秋天本来已经十分凉爽,但所有人的衣服都脱了一层,放在马背上。
和主力同行的十匹马也不再驮人,只驮箭袋,武器,和衣服。
萧山也是步行,他到了后来亦赶到了吃力,一天行进九十里那是红军在逃命的时候速度。现在并非逃命,后面没有人追赶,速度也没法那样快。
尽管萧山极力催促,但天黑的时候,还没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只行进了八十里。
萧山体力强悍,尚且还能够来回走动,但他手下的那些士兵都不行了,倒在地下就不愿起来,打骂也没用。
萧山只得下令原地休息半个时辰。
离宣州城还有十多里,在萧山的计划中,是要赶到之后就给予外围的贼寇一个突然袭击的。但现在看到这种情况,赶到之后只有被动挨打的份,根本不可能进行任何交战。
萧山心中暗暗遗憾,红军一昼夜行进一百二十里,还能打个仗,其实也和其武器的革新有关。
热武器时代,这种突击战消耗的体力并没有冷兵器时代大。毕竟碰上了敌人原地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