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帝江山-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山道:“他夸奖了我工作干得不错。”

赵瑗一愣,萧山继续道:“说我已经得到了殿下的欢心,下一步就是要为家父多多的美言,好让秦家更加的稳固。我正在琢磨怎么帮秦相公美言,想半天也想不出来,真头疼。”

赵瑗听了,哭笑不得,道:“别头疼了,你已经尽力,我收到这些美言了。不过,还有另外一件事情,我心中有些犹豫,不知该怎么办好。”

萧山朝赵瑗看去,见赵瑗脸上的笑容渐渐的隐去,双眉紧紧的锁到了一起,似乎在沉思着什么。

萧山想起赵瑗前两天对自己说过的关于大婚的困惑,便试探着问:“是不想成亲?”

赵瑗一愣,随即笑道:“不是这件事,这里说话不方便,回府后再说吧。”

回到王府之后,赵瑗只是和史浩两人私下里交谈过一段时间,但是对萧山却什么都没有说。因为赵瑗才刚刚病愈,萧山也不敢再去过分的折腾他,将训练课程减少了一半,又格外的小心,生怕赵瑗再次病倒。但是很出乎萧山意料的是,赵瑗恢复的极快,只几天就又能够承受全部的训练课程了,并且还大有继续发展之势。

但萧山也再拿不出什么教赵瑗了,特种兵的三个月新兵集训到此结束,之后的什么枪械,爆破,野外生存等等技能也没法教。

当赵瑗得到萧山特训结束的消息时,些微有些惆怅,萧山道:“其它的武艺,府中的武师完全可以教,两位师傅也说了,他们见到殿下能吃苦,也敢拼命,他们会按照真正习武之人的要求来教殿下的。”

还有后半句萧山没有说,冷兵器时代的人,对于体力和格斗技巧要求的更高,王府中的武师和侍卫,水平不比自己二十多岁的时候差,甚至还更加强一点。且府中有两个侍卫还是曾经上过战场,在千军万马之中保护过赵构南逃的人。现在赵瑗的水平只能算是初级入门,但经过自己打头阵折磨皇子,府中的武师也会有样学样,不会再有太多的顾忌,让他们继续教冷兵器的战斗技巧,比自己来要好多了。

但是赵瑗心中却觉得有些空荡荡的,有一种离了变态教官管束之后的失落感。

在晚上等萧山吃完饭后,赵瑗忽然问道:“你还记得,那天进宫,我曾经说过心中有一件事情非常犹豫吧?”

萧山都快要忘记了,他下意识的问道:“哪天进宫?”他的话才一出口,就想起来了,赵瑗说的是自己遇到秦熺的那一次。

赵瑗自从那天进宫,便知道了“那件事”,这些天他一直在犹豫纠结,此刻他很想听一听萧山对“那件事”的意见,但他在心中权衡了半晌,决定还是不要直接对萧山说的好,他换了一种方式征求意见:“两国交战,我方有两座相邻的城池。其中一座眼看就要被敌人攻破,另一座城中刚好有多余的兵力可以相救。你说要不要救?”

萧山不假思索的道:“这还用问?当然要救!”

赵瑗脸上又露出了犹豫的神色,道:“可是,这救兵很可能会被敌人全部杀光,如果救兵被杀光了,另外那座暂时安全的城池一定会保不住的。”

萧山道:“唇亡齿寒的道理很简单,但却不容易想通。我只问一句,如果不派兵相救,等到敌人攻破盟友的城池,那自己的城池能不能够守住,能守多久?此消彼涨,能够尽量的保存自己的有生力量和盟友,就是在消灭敌人。没有能力救援就算了,但是有能力的话,一定要救。不是道义上的考虑,只是因为保护了盟友,就等于保存了自己的力量,会多出一线生机。如果因为害怕而坐视不理,则我方会被敌人各个击破,最后谁都跑不掉!更何况,只要小心行事,自己援助盟友的救兵,也不一定会被敌人消灭,还是有很大的赢面。”

萧山顿了顿,道:“那句话叫什么来着?‘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

赵瑗沉思片刻,在心中权衡利弊,过了半晌猛然抬头:“你说的对,一定要想办法,保存自己的有生力量,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萧山莫名其妙,全然不知道赵瑗为什么忽然问这个,更不明白他在说些什么。

第二天早上的时候,赵瑗对史浩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史师傅,我决定了,‘那件事’我不能坐视不理,必须出手相救!”

作者有话要说:注1:呵呵——每当我说呵呵的时候,心里想的却是去你妈逼的SB。

主要是担心某些CJ的同志不明白这个词的意思,特此注释一下。小的跪求本章回复的时候各位大大不要回“呵呵”啊。

29、离间秦桧

赵瑗道:“史师傅,我决定了;那件事情我不能坐视不理;必须出手相救!”

史浩吃了一惊,连连摇头:“殿下;那件事情你还是不要管的好;现在太后即将南归;你不要在其中多生事端,惹陛下不快。再说这也不是殿下你能够管得到的事情。”

赵瑗听史浩这样说,心中有些失望,他本以为史浩会赞成自己的行动;毕竟“那件事”是史浩告诉自己的;但没想到他临到头居然反对自己插手。

赵瑗在下午练习武艺的时候;看着陪自己一同练剑;浑身大汗的萧山的时候,心中感到很有必要重新寻找一个同盟了。

当晚赵瑗邀请萧山共同进食,当两人一齐坐在桌边的时候,萧山心中有些困惑。平时都是赵瑗先吃,之后才会轮到自己,今天他忽然有变化,肯定有问题。

席间赵瑗也没提正事,只是和萧山讨论下午武师教的一套剑法,并且不断给萧山夹菜,劝他多吃点。

直到晚上的时候,赵瑗借口要和萧山继续探讨剑法,两人黑夜中站在空旷的练武场的时候,赵瑗才说出到了正题。

原来“那件事”,是和朝廷官员的去留有关。

宋朝丞相一直是两位,但自从四年前秦桧上台之后,就只有秦桧一个宰相了,很多官员对这种有违祖法的事情提出过意见,但都被秦桧所打压。

在解决完岳飞之后,秦桧开始对曾经反对过自己的人一一报复了。

在一个月前,秦桧就已经贬斥了曾经反对过自己的二十多名官员。但他的这个行为,遭来了更多的反对声音。这次反对的声音不是关于国家是该战还是该和,而是单纯针对秦桧肆意揽权的。

这些人中,除了秦桧的一贯政敌,还有一些曾经是秦桧的盟友,比如和秦桧合谋干掉岳飞的现任参知政事万俟思,以及三大将之一的张俊也是其中之一。

秦桧面对朝中反对自己的势力,也找出了一条很有效的解决办法。

宋朝的官员纠察机构叫做御史台,专门弹劾办事不利的官员,凡是遭到御史弹劾的官员,都必须上书请辞。秦桧将自己的嫡系亲信安□御史台,命他们竞相弹劾上级官员,等到上级官员下台后,这些御史便会接替他们的位置。秦桧又会找新的御史上台,看见哪个不听话的,再让新御史弹劾之。新御史见到自己上任因为弹劾高官而自己顶上的榜样,便得到了莫大的鼓励,非常听命于秦桧的话,使劲的弹劾攻击。

于是现任御史弹劾由上任御史升上去的执政,就这样无限循环下去,在秦桧当政的这几年中,执政几乎都是由御史升任。而所有的高级官员中,除了秦桧自己和自己的子孙以外,其它的人一直在不停的走马换任,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借机做大而威胁到秦桧的地位。

现在人人都知道秦桧准备将朝中残余的主战派以及反对他的人一举肃清。因为宋代有“不因言获罪”的太祖遗训,所以秦桧即便是打击那些官员,也只能将其贬黜,而无法杀死并彻底的除掉。

但在一个月前,史浩最新得到消息,秦桧竟然在寻找那些官员的谋逆证据,准备再来一次谋反大案,将新旧政敌全部弄死。

史浩曾经试探过皇帝赵构的态度,但是发现赵构对这一切,居然不管不问,任由秦桧行事。在一次讲学过程中,史浩曾经对赵瑗提过这件事情。

赵瑗得知之后,也大吃一惊,但他不相信赵构会对这种事情不管不问,所以在八月一日进宫的时候,赵瑗也曾经试探过皇帝的态度。

赵构并不在意,反倒称赞秦桧办事让人放心。

赵瑗见皇帝和宰相的态度如此,他心中十分的纠结。他自从出宫就在心中暗暗的数数,到最后竟然在心中拟出了接近有一百三十多名会被秦桧下手的人的名单。

如果只是一两个人,他还能私下通知一下,让对方防范,可现在人数众多,赵瑗若是一一去告知,必然会被秦桧发觉而成为其最大的攻击目标。

他心中非常的纠结,一方面,他听从史浩的意见,在秦桧风头正盛的时候,不要去和秦桧作对,而应该避其锋芒;但另一方面,他心中又非常的明白,如果一味的只知自保,让秦桧继续这样下去,不过十年,大宋将会被秦桧整的凋敝不堪,秦桧大权独揽,成为“太上皇”,自己最终也会被他干掉。

赵瑗左右为难,所以才会去问萧山的意见,因为这件事情牵连过大,他没有对萧山直说,而是换了个“两国交战”的比喻来形容。当他听了萧山的话之后,心中便豁然明了。如果放任秦桧肆意的清洗政敌,打压所有非嫡系的官员,最终的结果,只能是秦桧安如泰山,自己危如累卵。

赵瑗决定在这个时候,必须破坏秦桧的这次行动,但具体该怎么做,他心中也是一团乱麻,史浩因为不赞成他现在和秦桧作对,根本不和他商讨这个问题。

赵瑗思来想去,决定还是去和萧山商量一下。

赵瑗将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都跟萧山说了后,萧山表示十分的惊讶。

萧山去过杭州,在岳庙里看见的那几尊跪着的雕像,其中就有万俟思和张俊两人。现在听到赵瑗说秦桧连这两个都不放过,不由的感叹这两位运气真心差。生前没抱紧秦桧的大腿,被其用过之后就丢掉不说,死后还要跪上上千年。

赵瑗道:“因为害怕引起秦桧的注意,我不敢派太多人,只派了两个心腹去打探情况,初步看来,约莫有一百三十多人会牵连在这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