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游方道仙-第3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老者于湖边垂钓,高深莫测,乃是一位隐士高人。

武林游记中,这应当是一位武学造诣无比精深的大宗师。而道书中,这必然是一位避世潜修的仙人。

但高人不一定就要垂钓。

比如下棋。

秦先羽看着眼前的两位。

一位是六十来许的老者,手捏白子,沉思皱眉,良久不语。而对面是一个中年人,手执白子,同样全神贯注。

世间有烂柯说法,意是有一樵夫上山砍柴,见二人下棋,不觉沉醉其中。醒来时,手中斧柯尽烂,回归家中,已过千百年之久,故人皆逝。

而那下棋的两人,便是书中记载的仙人。

又比如另一则故事,乃是一个短寿少年,登山观两人下棋,一个坐南,一个坐北,一个红袍,一个白袍,然后讨得欢心,赐寿过百。而这故事中,那两人一个是南斗星君,一个是北斗星君,一个主生,一个主死,两者皆为仙神之辈。

而秦先羽眼前的两位,也同样是仙人。

但他并没有与之有所交集。

因为善原还在往前走。

前面有座茅庐,茅庐中有个白衣儒士,气度儒雅,勘破世情,正在内中煮水冲茶,陶冶情操。

根据道书典籍中的故事,那白衣儒士必然是个仙人,那茶必然是能够延寿的灵茶,然后故事中有凡夫俗子得以饮下灵茶,延寿百年。

这儒士并非小气,他微微一笑。十分和善。想来要去讨一杯茶喝倒也不难。

可善原只是施了一礼。便领着秦先羽继续往前行。

“这几位都是本门得道成仙的仙人。”

善原说道:“他们除却修行之外,便是这般垂钓,下棋,煮茶,或是弹琴,歌唱,吟诗作赋,这般趣事一则可以陶冶情操。二则感悟道韵,从其余方面感悟大道韵味,三则放松身心,避免修道上的枯燥。”

他顿了顿,笑道:“但本门之中,从未有人觉得修道是烦躁的事情,因此第三可以抹去。”

秦先羽问道:“你是想让我感悟什么?”

善原摇头道:“不必,掌教真人并未让仙君感悟,只是让弟子领着您老人家走上几日而已。”

秦先羽眉头微皱,却也不知其中深意。只得点头。

然后善原领着他继续行走。

他们来到了一座山上,这里有一座洞府。

“这是谷悦师叔祖的洞府。他是炼丹大家,内中有一炉尚未成熟的面塑,作九牛二虎之状。若是服下,可得九牛二虎之力,但他老人家不在,洞府紧闭。”

善原介绍过后,并没有停下,然后又下了山。

他们来到另一座山,又是一座洞府。

“这是玄字辈玄阳长老的洞府,他就在洞府中炼丹,乃是一炉强身健体的灵丹。若是入内,倒可讨得两粒灵丹服食,延年益寿,强身健体。”

可他们终究没有入内。

下了山,又见一座洞府。

“里面是玄字辈玄式长老的洞府,百年之前,为温养金丹而闭关。”

善原声音稍低了些,说道:“奈何至今百年,未有现身,当初谷逸长老探过,玄式长老已然坐化,人死魂灭,只剩一具遗蜕,以及洞中珍藏宝物。”

“为了尊重,玄式长老洞府中的宝物,至今未取。”

善原低声叹道:“如今阵法已经磨灭,若是有人推门进去,或能见到玄式长老遗蜕,得到他的传承,并得洞中宝物。”

可他们终究没有推门入内。

然后又是另外一处地方。

这里是一位仙人闭关之所,内中的那位仙人正值鼎盛之时,没有坐化的迹象。

接下来又是一处。

“这是本门小师叔祖,二代弟子中排行最末,原字辈,道号原业。”

善原说道:“他老人家修为高深莫测,即便是原字辈中排行末尾,然而却是二代弟子中最为声名鼎盛之人,与蛮荒疆域的孟长锋并为仙神立世。”

孟长锋乃是蛮荒疆域中极为杰出的一位,天赋资质俱是绝顶,修行快得令人骇然,手段极为凶厉,而此人桀骜不驯,狂妄无比,实为锋芒毕露。

至于道德仙宗小师叔祖原业,与孟长锋同一辈,游历蛮荒疆域时受一苏姓学士恩惠,以苏为名,号曰苏原业。他行走蛮荒疆域,历时三年,便有了赫赫之名,被蛮荒疆域无数宗门部落所敬畏,最终竟把他和孟长锋并列,称为仙神立世。

而实际上,两人只见过寥寥数次,但相互之间,却也不曾交手。

而这位原业小师叔祖也有与孟长锋相似之处,孟长锋乃是锋芒毕露,不加收敛,而他则是迂腐到了极点,若要行事,势必按照心中所想的步骤,即便结果摆在眼前,也仍是要一步一步从头到尾作成,才领来结果。

曾有道祖感叹过:倘如孟长锋不再锋芒毕露,倘如苏原业不再迂腐,那么此二人前途不可限量。

于是过了许多年,孟长锋闭关,收敛桀骜之性,改名孟藏锋。又过了许多年,苏原业尘世归来,不再迂腐,行事亦能变化,亦是闭关。

正应了那位道祖所说,这二人改了本性,前途不可限量。

秦先羽和善原并没有求见苏原业,而是下了山去。

善原领着秦先羽在山中行走,似乎漫无目的,似乎早有目标。

秦先羽目光略有思索,似乎有所感悟。

他们行走在山林间。

山间时而有仙人行走,身旁仙雾萦绕,气态飘然出尘。

又见有人盘膝而坐,离地三尺之高,显得神异。又有人踏空而行,不快不慢,平稳至极。也有人步步生莲,金光绽放。

有人盘坐树下,致使草木枯荣。

有人呼吸吐纳,白雾凝实,宛如实剑,吹落无数青葱树叶,纷纷洒洒。

有人讲经说道,身旁环绕飞禽走兽,安静如孩童,规矩如学子。

有人在潭中垂钓,钓的是蛟龙。

有人在山中伏虎。

有人在山中采药。

他们是人,但不是凡人。

他们是仙人,乃陆地神仙之辈。

秦先羽心中愈发沉静。

他隐约能够感受到道德仙宗掌教真人此举深意。

ps:发现章节序号又错了,修订一下。

话说这几天被快递弄得十分恼火,今天几乎没休息,不过这两章很满意,心情也愉快了些……

四百八十一章道书中的故事,故事里的转折

秦先羽尚未踏足修道时,除却采药及习读医书之外,多是观看道书,但其中最是吸引他的,便是那一则一则的神仙故事。

有人在河溪湖泊边上遇上垂钓的老者。

有人在深山林立见到相坐对弈的两人。

有人遇上同样采药的高深人物,对方言辞谈吐俱是高深莫测,笑意吟吟,淡然出尘。

有人遭遇凶狼恶虎,结果又被降龙伏虎的道人救下。

有人行走山中,见到有气质不俗的人物踏空而行,或身绕白云,或步步生莲,或踏空如登阶。

又比如看见一人盘坐树下,张口吐雾,如飞剑般,使树叶枝芽纷纷洒洒而下。

又比如人坐树下,四季变换,草木枯荣。

有人讲道说法,有飞禽猛兽匍匐在侧,如学子般倾听。

似这等故事,那故事中主人翁所见到的垂钓老者,对弈闲人,降龙伏虎的道人,都是高深莫测的人物,而他们往往是隐居避世的神仙,他们面貌或许不同,但不会是年轻人,都是中年人或是老者,气质俱是非凡。

到了最后,或许那人得了仙人指点,得以修行,得以富贵,得以解难,得以延寿。也或许,一无所得,晃眼之间便不见人影,再也寻不到是适才所见的人物。

其实道书中的记载,主人公是否得到益处,是否得以修行,都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道书中记下了仙人的事迹。

即便不是仙人,一旦记载到了书中。也必然当作了仙人。

这些故事的场景。是秦先羽在道书上都曾看见的记载。也是他对于修仙炼道所想的最原本的场景。

当他踏入修道之路后,才知世间确有修道人,这些书里的故事确实是有希望遇上的,但其中缘法不知要多么深厚,才有这等运道。至于到了上界,根据书中所说,这里应当有天宫,有天帝。有诸天仙官,有群星列宿,有无数仙家,宫娥力士,有天兵神将,但秦先羽并未见到这些,他所见到的是许多修道的宗门。

而这些修道的宗门,虽贵为仙宗,但也与他心目中的仙人大有出入。

直到今日,他见到了自己所能想到的仙人场景。

凡尘俗世间的仙人故事。似乎在这一日之间,尽数呈现在眼前。

倘如这里不是道德仙宗。倘如这里是凡尘俗世,倘如这里是凡夫俗子也能踏足的地方,那么就会有许多凡人见到仙家,而这种许多种见面的方式及场面,正是秦先羽心目中凡人遇上仙人的场景。

“修道之人,挥手间可崩山河大地,害万千众生,当修道人有了规矩束缚,不能任意妄为,寻常人才有了生息。而这些寻常人,或许也有人能成修道之人,或许他们的血脉后裔,也能有缘成为修道人,他们才是我们传承的根本。”

善原忽然说道:“九州大地上,有九大仙宗把持秩序。凡尘俗世间亦有修道人秉承上界仙命,把持世间规矩。所以道书中记载的故事,只能是故事……”

“所谓一方水土一方人,仙君出身幽州尘世,所知的仙人,无非便是我道德仙宗的诸位仙家。”

“但是尘世之间是没有仙人的。”

他看着秦先羽,问道:“如今见到这些场景,仙君心中如何?”

秦先羽面色沉静,良久才道:“正合我心中所想之仙人也。”

善原略微挥手,宛如行云流水,挥洒向众多高低山峰,无数青葱草木,作个手势,问道:“适才我领仙君去往许多洞府,倘如有凡人侥幸踏足,当是如何?”

秦先羽看众山起伏,云雾高低,说道:“机缘……”

洞府紧闭,即便到了门前,即便发觉了洞府大门,却也无能为力。

而若是侥幸踏足,又是如何?

有人进入谷悦的洞府,得九牛二虎之面塑,服食后,得九牛二虎之力。

而入了玄阳长老的洞府,能讨得两粒灵丹,延年益寿,强身健体,甚至可以携回家中,父母妻儿俱能有幸服食。

入了玄式长老的洞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