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先羽深吸口气,叹道:“你容我缓缓……”
他深吸口气,平复心境。
四百二十四章传承与规矩,规矩与礼仪
山路上,明途在前领路,秦先羽走在明途身后。
山间景色优美,然而秦先羽已无心多看。
“中州燕地古往今来,传承千百代之久,从来便是九脉,而这九座山峰便是八方拱卫中央之势。小师叔祖,你我如今所在的主峰,要比其余山峰稍高一些,峰顶上方的大殿是本门最为庄重的地方,但凡要事商议,接待仙宗贵客,俱是于此。”
明途徐徐说道:“这宫殿较为简朴,因为是许多万年之前的祖师建造,那时建筑或许不如当今世上如此奢华,如此细致,故而显得简约。历代掌教以来,为示庄重,不曾改变这座古剑宝殿,只是时时修缮。”
“如今在古剑宝殿上方等候的便是掌教真人,以及其余八脉首座。”
明途说道:“九大仙宗传承久远,自创派祖师以来,无法计数,故而都是以掌教这一辈为主,计作一代弟子,以此列下,弟子属三代之中的明字辈,而善字辈属四代。但善字辈至今也有数十年,最为年长的弟子都将近甲子年岁,善字辈应当快要结束,开启下一个字辈,但仍然属于四代弟子。”
秦先羽却能听出些许不同的意思。
“九大仙宗既然传承多代,至今许多万年,但为何至今只有四代?而这第四代似乎才开始了未满六十年……莫非……各仙宗掌教,也将传承下来了?”
秦先羽心中这般想,明途未必看不出来,但对于这点。他并未回话。
明途缓缓说道:“门中众弟子均是中州人士。燕地执掌中州。亿万人口皆在掌握之中,但凡出世婴儿,尚在襁褓,即要测验根骨,择取根骨上佳者列入门墙,加以教导,再根据其今后悟性,根基。道行,等等诸般缘故,再行决策,优秀之人可入内门,稍差者贬出外门。”
秦先羽默然片刻,从善盈等人的身上,以及适才中州燕地那一群跪迎的四代弟子身上,他对于所谓“稍差者”,他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大致轮廓。
中州燕地择取的苗子,定然是根骨奇佳。再差也差不到哪儿去。即便是被贬出外门的弟子,放在其余宗门里面。恐怕都是屈指可数的耀眼奇才。
“我燕地乃是三大剑仙圣地之一,亦是仙宗,乃是天地间无数人为之敬仰的仙山福地所在。”
明途说道:“每年都会有人在各地选取婴孩,只取三岁以下孩童,自此在门中教导。”
“至于三岁以上孩童,毕竟已经有了心志,懂得认事,故而不收入门,虽有例外,亦是鲜少。而带艺投师的修道人,毕竟心志成熟,且不论是否别有居心,但已是成熟之人,有自身想法,且在外修炼,非是门中自幼教导,必然不会似本门弟子一样忠诚,二来外宗道法,我燕地亦是不屑。”
说了一半,明途又顿了顿,说道:“偌大中州,地域广袤,人口无数,尽在燕地掌控之中,不论是何等仙根道骨,何等绝高奇杰,我中州燕地又何曾缺少?故此,对于三岁以上孩童者,极少收入门墙,至于带艺投师者,一概拒之门外。”
秦先羽笑道:“堂堂仙宗,对于凡尘百姓而言,高不可攀,能够把自家孩儿送入仙门之内,恐怕都是受宠若惊罢?”
明途点头,语气冷漠,说道:“这是自然。”
秦先羽微微笑了笑,没有再开口。
明途对他说的这些话,看似无关紧要,实则算是一个提醒。
中州燕地的弟子,自小便在仙宗之内长大,加上仙宗教导,定然视宗门为家,视师长为父,视同门为手足,对门中情义深重,忠诚笃定。但凡这类教导,不免会有排外心思,对于外人拜入门墙,定然不喜。
但如今,自己一个外人,非是中州之人,非是燕地自幼教导长大的弟子,且早已超出三岁之数,并还是带艺之人,与门中规矩不合,就算是成为中州燕地的一名普通弟子,都算是破例入门。
但如今,他并不是一名普通弟子。
而是燕地的小师叔祖。
四代弟子眼中的祖师爷。
不仅是门下弟子,便是各脉首座,恐怕也未必就会乐意认下这名小师弟,否则,也不至于善盈善仁等四代弟子都能够任意辱骂小祖师爷。
但秦先羽并没有多少怒意。
纵然是仙人,也毕竟非是圣人,难以如圣人那般视众生平等,总归还是亲疏有别,哪个更受看重,自是一目了然。
说白了些,门中弟子就如同一个是自幼在膝下长大,由自己一手养大的孩子,知根知底,也知心性。而外人拜入门墙,就如一个萍水相逢,碍于规矩才认下的义子。比较之下,后者终究是外人。
对于中州燕地而言,自己终究是后者。
明途暗示这些,却也并非接受了自己这位小师叔祖,从他那一句话来看,秦先羽便知,这个明途心中,未必也就那般平和。
“偌大中州,地域广袤,人口无数,尽在燕地掌控之中,不论是何等仙根道骨,何等绝高奇杰,我中州燕地又何曾缺少?”
言语之中,不乏傲气,亦是对秦先羽入主中州燕地第十脉首座之位以示不满。而“我中州燕地”这几字,便相当于将他排在外人之列。
……
明途恪守规矩,性情严肃,虽然对这位小师叔祖不甚欢喜,但毕竟是是师门长辈,不敢不敬,亦不敢妄动其余心思。
登山路上,明途挑了一些要紧事情,着重讲述,并说明中州风俗,燕地礼仪之中较为重要的部分,其余旁枝末节可不予理会,但其中重要之处,总还须注意一些。
一路行来,遥遥望见上方云雾中的宫殿。
石阶两侧,青树红花,有流水清池,有仙鹤灵禽。
又有异兽匍匐,有灵兽踱步。
宫殿最上方处有牌匾,上书“古剑”二字,字迹朦胧,仿佛在烟雾之中。但秦先羽却能清晰知晓,那就是古剑二字。
古剑宝殿两侧,各有八名道童,俱是十二三岁,面貌俊秀,修为皆是练气巅峰,足以真气外放的弟子。
只这几个道童,放在任何一个宗门,都属难得的人杰,放在下界大德圣朝,更可称作千年罕见之才。但在这里,便有十六人,分立两侧,神态恭敬,只作道童迎宾。
“恭迎十脉首座。”
众道童一并施礼,动作整齐,亦无繁杂。
ps:第二章尽量在十二点前出来
四百二十五章各脉首座
古剑宝殿。
殿中两侧,各有四人,多为道者打扮,亦有俗家之人,也有书生打扮者。这些人气质不凡,灵光宝华若隐若现,俱是神色平静。
但秦先羽踏入古剑宝殿之后。
有人闭目养神,似是不知。
有人转头看来,目露审视之意。
有人带着些许勉强的笑容。
也有人神色淡漠。
而最上方处,一位气息沉静的男子,带着些许笑意,他一身淡蓝道衣,鬓发以形似小剑,光华内敛的长簪固定。这人沉稳镇静,目光隐约有些威势,但面上的两分笑意,终是令他在威严之余,有些让人亲近。
不必多问,秦先羽便知这位就是中州燕地的掌教。
秦先羽上前数步,行大礼,躬身道:“贫道法号羽化,有幸登上中州燕地山门,来至中州主峰,踏足古剑宝殿,得见燕地九脉首座,荣幸至极。”
“羽化师弟不必客气。”燕地掌教抬手说道:“你乃是中州燕地未来的第十脉首座,我等这辈中的小师弟,这中州燕地的山门,便是你的家门。中州主峰,古剑宝殿,属议事之所,今后你恐怕要来得厌烦了。”
秦先羽连说不敢,随后才有迟疑之意。
燕地掌教何等人物,一眼就即看穿,当下笑着说道:“不必疑虑,所谓林景堂,便是本门三代之中的景字辈弟子,当年犯了差错,逐出门外。他此番便是寻到了师弟。功劳甚高。本座才赦免罪责,让他回返山门,重列门墙。至于你中州燕地十脉首座的身份,确认无误,你修成中州燕地特有的道剑,并打开了玉牌中的山脉,与我等同辈,列为一代弟子。实属应当。”
说罢,他微微偏头,说道:“上座。”
立即便有道童取一张木椅出来。
这木椅平淡无奇,色泽白而显黄,纹路清晰,但却另有一股灵气。
秦先羽看不出木椅的深浅,只觉那应当不是什么法宝,但能够出现在这古剑宝殿,必定不是凡物。单是那一股灵气,就非俗类器物可比。
这时。右上角那位美貌女子说道:“这只是普通的树木,燕地的山上数不胜数。只不过燕地乃是中州的中央所在,占尽灵气,因此这些树木也染了灵性,勉强可称宝树。至于这张木椅,只是取了一株三万年老树的树心,由匠人打造而成,但没有什么用处,坐得也不舒服,只是灵气稍微养身罢了。”
这女子面貌极美,约三十来岁,身着淡黄衣裳,系白色丝带。但秦先羽看她所坐的位置,猜测这位便是中州第五脉的首座。
五脉首座微微点头,勉强表示善意。
身旁那道童已经将座椅扶上左侧,添在尾端。
就在这时,那书生模样的男子忽然寒声道:“你这童子是谁人门下?连规矩礼仪也不懂,也能上这古剑宝殿做事?此乃本门庄重之地,一概事务,接见贵客,俱是在此,如此失礼,岂非丢失我中州燕地的颜面?若你是我门下,说不得本座便该清理门户了。”
那童子慌忙下跪,露出惶恐之色。
“自古以来,以左为大。”书生起身,背负双手,说道:“这位羽化师弟乃是当代的小师弟,该当转到右侧,陪在末座才是。”
那道童一时慌了主意。
燕地掌教说道:“八师弟说得正是,就照你说的办。”
秦先羽面色依然平淡,甚至有些微笑,直到那道童将座椅摆定,燕地掌教示意之后,秦先羽才缓缓坐下。
只一坐下,就觉座下与背后,一齐传来十分清澈的气息。
那是灵气。
灵气养身,竟是如此妙用?
秦先羽心中微有震撼,心道:“简直是至宝。”
那位第三脉的首座,乃是道家打扮,他目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