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小厨师-第8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他还是坚持当时没有通报,是因为怕军机泄露,并未将自己真实的想法说了出来,另外,他还是不断的用演习一词来提醒宋徽宗,他并没有违反规矩。

    宋徽宗听后,心里稍稍松了口气,知道折家军兀自忠心于大宋,而他们那么做,也是被情况所逼,况且要算起来,他们还是立下大功,作为帝王这时候若再加以追究,那反而会适得其反,所以他也没有打算再深究此事,但同时也震怒不已,哼道:“好你个李乾顺,朕自问待你不薄,尔如今竟然背叛朕,而且还想图谋朕的领土,真是可恨之极。”

    李乾顺就是西夏崇宗。

    蔡攸赶紧站出来道:“皇上,微臣以为经济使退敌之法本末倒置,既然西夏不义在前,那就休怪我大宋无情,微臣以为当时经济使应该立即上报,趁胜追击,三路大军立刻进攻西夏,给西夏一个狠狠的教训。”

    童贯也站出来道:“皇上,微臣愿领兵再伐西夏,扬我皇威。”

    吴敏突然站出来道:“微臣以为经济使此举乃是上上策,如今西夏已经向金国称臣,我大宋若进攻西夏,倘若金兵借此为由,出兵相助,那我大宋会陷入两面作战,还请皇上慎重考虑。”

    李邦彦也站出来道:“微臣附议。”

    蔡攸哼道:“二位可不要忘记,是西夏先挑起事端,我大宋师出有名,他金国凭什么插手?”

    北宋末年时,西夏也开始在走下坡路了,宋徽宗对西夏出兵是屡屡得胜,而且占领了战略要地,横山一代,对于西夏是进可攻,退可守,若非那时恰逢方腊起义,宋徽宗赶紧将重心调转对内,西夏恐怕不死也只剩下半条命了,所以,宋朝并不怕西夏,若是没有金国,恐怕宋徽宗根本不会犹豫,早就出兵伐夏了。

    宋徽宗沉吟片刻,转头朝蔡京问道:“太师以为该当如何?”

    蔡京道:“老臣以为西夏刚刚向金国称臣,若是我大宋在此时进攻西夏,那么无异于逼迫金国撕毁盟约对我大宋出兵,所以老臣以为此事应当从长计议,即便要出兵也得等上一两年。”

    其实蔡京一直以来都是主张对西夏用兵,好立边功,然而此时,他已经到了垂暮之年,纵使再立大功,位子坐的再稳,那也难逃生老病死,所以,他思想上也出现了一些改变,没有像以往那般,一如反顾的坚持出兵,还是有所保留。

    童贯忽然道:“皇上,微臣倒是有一计能消除这一疑虑。”

    宋徽宗哦了一声,道:“爱卿快说。”

    童贯道:“微臣以为金国让西夏对其称臣,乃是权宜之计,金国的心腹大患兀自是耶律延禧,当时,耶律延禧已经逃到了西夏边境,李乾顺正打算接耶律延禧入西夏,若是让耶律延禧得逞,将会金国带来很大的阻碍,而且只要耶律王朝一ri不覆灭,契丹人就会有卷土重来的一天,金国为了尽早捉拿住耶律延禧,才会不惜答应将西北一代让给西夏。所以,咱们不妨遣使出使金国,说服金国一同讨伐西夏,到时西夏必亡矣,耶律延禧自然也无处遁形,一举两得。”

    李邦彦道:“若是能说服金国出兵,那倒未尝不可一试。”

    宋徽宗听得也是频频点头。

    蔡攸听罢,心里感到着急呀,要是再让童贯统兵的话,那么他枢密使的位子又将不保,宰相一职让蔡京夺走了,若这枢密使也被童贯夺了回去,那他手中可就再无半点实权,一朝回到解放前啊。如今他见情况不妙,倒不想出兵西夏了,目光突然瞥向李奇,笑道:“若是要派人出使金国的话,经济使无疑是最好的人选啊!”

    他看出了李奇绝不想出兵西夏,所以故意将话题引到李奇身上去,借李奇之口,阻止童贯再次领兵。由此可见,在利益面前,没有永远的敌人或者朋友。。

    果然,经他这么一说,众人又将把目光转到了李奇身上。宋徽宗这才想起这当事人一直沉默不语,于是问道:“李奇,此事与你有莫大的干系,你对此有何看法?”

    该死的蔡攸,竟然拿我当枪使,也罢,反正现在我们的确是站在同一阵地,就算你不出声,我也得阻止他们。李奇道:“若是皇上派微臣出使金国,微臣自当遵命,但是微臣却以为,金国不太可能会答应。”

    宋徽宗道:“这是为何?”

    李奇笑道:“西夏向金国称臣一事,微臣在西北已经听说了,耶律延禧的确促成这一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不是唯一。另外还有两点,其一,我大宋攻取西夏,主要是为了夺得河套马场,这马对于我大宋而言,实在太重要了,但是金国攻西夏,他们又能得到什么?马?要知道金国如今占据北方大片的草原,马匹有的是,当然,女真人是非常贪心的,要说他们对西夏这块地没有企图,那也不可能的。但是,金国接连征战多年,早已人困马乏,而完颜晟又刚即位不久,他首先要做的一定是稳固内政,休养生息,另外,耶律延禧尚且还在外,为了一块对自己价值不大的地,派疲惫之师出兵讨伐,我相信完颜晟不会做这等傻事。”

    童贯道:“经济使言之有理,既然如此,那么金国也不可能因为西夏对我大宋出兵,这次的事也恰好证明了这一点。”

    你个白痴,如今那耶律延禧已经是丧家之犬,连唯一的靠山也没有,金国根本无须再耗费太多jing力去对付他了,兴许金国当下的休养生息,就是为了我大宋而准备的。李奇当然知道童贯的初衷,若是没有战争的话,他在宋徽宗心目中的地位会大大下降。道:“广阳郡王,这话可得两说,西夏虽然对金国而言,或许没有什么可取的价值,但是我大宋对于金国而言,却是非常具有**力的,金国如今缺的是什么,钱,良田,人才、技术,就这四点,试问谁能比得上我大宋。在利益面前,所有的一切都将会变得无法预料。假如我大宋单独出西夏出兵,金国便可伺机而动,可进可退,一旦出现机会,金国可能就会对我大宋出兵,到时我大宋将会首尾难顾,陷入险境,而金国却是以最小的代价换得最多的利益。虽然我不敢保证金国就一定会对我大宋出兵,但是面对如此巨大的利润,难免金国不会动心。”(未完待续。。。)

第一卷  第七百七十五章 货币在手,天下我有

    (本书的vipqq群号331912736,正版订阅的读者可进。 )

    宋徽宗即位以来,因为对西夏是胜多败少,所以他不惧怕西夏,但是金国的强盛,他还是瞧在眼里的,心里多多少少也有些惧怕,听到李奇此番话,心里开始有些打退堂鼓了,渐渐偏向了主和派这边,但也没有表露出来,道:“那依爱卿之言,应当如何?”

    李奇笑道:“其实微臣以为,如今我们不但不能出兵西夏,反而得笼络他,即便要惩罚西夏,也并非一定得出兵,还有很多种办法。”

    众人听得一愣。

    宋徽宗皱眉道:“此言何意?”

    李奇道:“金国如今还占领云州等地,倘若我们进攻西夏,别说金国出兵与否,就他拿这事为借口,拒绝归还我们云州,那也够咱们喝一壶的了。另外,西夏向金国称臣,等于金国同时扼制住了我们西北与北方的两处咽喉,形成了一个半包围圈,若以一敌二,咱们很难取胜,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破坏他们之间的联盟,以求达到相互牵制的目的,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得到喘息,大力发展军事和经济,有道是,攘外必先安内,先富国、强国,再图其它。”

    宋徽宗眯着眼,若有所思道:“攘外必先安内。”

    其实这句话也就是宋王朝百年以来的中心思想,也一直持续到南宋的灭亡。

    李邦彦道:“可是要破坏金与西夏的关系,谈何容易啊!”

    李奇呵呵道:“事在人为嘛。”

    宋徽宗笑道:“你又有何良策?”

    李奇道:“皇上,各位,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军全歼西夏一万兵马,而他们却隐忍不发,反而退而求和?”

    童贯呵呵道:“这可得归功于经济使妙计扬我大宋军威,吓退了西夏大军。”

    李奇摇摇头道:“这只是其一。最主要的还是,若是西夏敢来真的,那么西夏必亡矣。其实西夏这几年接连征战,又援助辽国,以至于内部空虚,他们如今根本没有资本再打持久仗了,一旦发生了持续而又伴随着巨大损耗的战争,那么都不用咱们出马。西夏百姓第一个就不会干了,到时内忧外患,西夏就难逃亡国的厄运了。”

    宋徽宗点头道:“既然如此,我们若是趁机进攻西夏,那岂不是必胜无疑。”

    李奇点头道:“理论上的确如此,但是金国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且不说金国会不会出手,即便不出手,咱们这一仗打下来,也是弊大于利。”

    顿了顿。他拱手道:“皇上,请恕微臣说句不得当的话,西夏内部空虚,我大宋又何尝不是如此了,先有方腊作乱,坏我江南,后有出兵北伐,国库吃紧,两者加起来,即便是我大宋。也感觉很是吃力呀。当然。瘦死的骆驼兀自比马大,要打消耗战,西夏也不是咱们的对手,但如此一来,我们对于金国而言,可就是此消彼长,金国本就在军事上强于我国了。要是财政上再领先我国的话,我们对于金国就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了。所以,还请皇上三思而后行总裁喜当爹全文阅读。”

    蔡京道:“老臣也赞同经济使之言,我大宋与西夏交战不下于百余次,但每次都是功亏一篑,究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当时的辽国,那时候每当关键之际。辽国就向我大宋施压,以至于我大宋不得不退兵。虽然金国已经取代了辽国,但老臣估计他们同样会采取这一策略。”

    李奇笑道:“其实西夏这个国家的存在本来就是一个错误,想要灭它,根本无须耗费太多精力,我大宋的战略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