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唯一战胜国-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让夏钧不得不考虑建造沼气池。

沼气是一些有机物质;在一定的温度、湿度、酸度条件下,隔绝空气(用沼气池),经微生物作用(发酵)而产生的可燃性气体。

沼气可以用植物秸秆、粪便、废水来进行生产,人、畜的粪便以及各种作物秸秆、杂草等,通过发酵后,既产生了沼气,还可作为肥料,而且由于腐熟程度高使肥效更高,粪便等沼气原料经过发酵后,绝大部分寄生虫卵被杀死,可以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减少疾病的传染。

沼气的原料广泛,可以因地制宜进行建设为多种模式,例如“养殖一沼气植”、“猪一沼一鱼”和“草一牛一沼”等等。

同时沼气可以用来供暖、炊事、发电,更可与柴油混合供内燃机使用,可以减少17的柴油消耗。

这是一个能有效解决污染,同时还能改善农村卫生环境,以及保护树木不被乱砍乱伐,并且能提供能源的好东西。

同时沼气还能用来生产福尔马林。

这个年代还有没有沼气池出现,而沼气科技在兑换平台上需要2000万点积分,同时购买纯种甲烷菌需要1000万点积分。

2000万点积分的沼气科技包含沼气发电、沼气储存等所需的设备制造图纸,沼气发电和火电厂差不多。

不过这个图纸比较先进,估计暂时是制造不出来的,发电设备还得靠自己兑换,不过投资沼气发电比投资小型水电站的成本更低,只需要水电站的1/2、2/3之间,同时比风能等能源也来得更廉价。

夏钧咬牙花了三千万点积分,兑换了沼气科技,同时买了纯种甲烷菌。

兑换沼气科技的主要用意就是保护环境,同时制造肥料。夏钧绝对不愿意看到后世那样污染遍地的中国,对环境的保护可谓是不留余力,甚至在农业生产上,夏钧不允许个人使用农药,而是把农药交给农业站,碰上虫灾时才小规模使用。

同时夏钧兑换了这么多的高产作物,必须有足够的肥料,光用化肥是不行的,还得有堆肥。

化肥虽然能促进农作物生长,但并不能满足农作物所有的养分所需,所以之下化肥的话,土质就会被农作物越吸越薄。

这时候就必须用堆肥来改善土质,沼气池正好可以通过发酵的方式将秸秆、粪便处理一遍,让这些东西成为更好的肥料。

堆肥就是将粪便、秸秆以及果皮等生活垃圾进行沤制,在农村就经常能看到人们把牛粪用薄膜盖着沤制,有了沼气池后就可以用沼气池进行沤制,还能生产出沼气。

所谓沼气科技,其实就是一个年处理粪便、秸秆100万吨的试点沼气池,外加一大堆书籍、视频教程,以及发电设备图纸。

接下来就得自己培养沼气池建设的技术人员了,夏钧此时已经有了打算,那就是多培养沼气方面的技术人员,然后分配到乡镇上,每个村庄集中建立一个或多个沼气池,然后聘用专人进行维护沼气池的运转。

让个人来建设沼气池显然不是个好主意,首先个人不太专业,再则有时候会掉链子,例如应个人有什么事而停止运转,或者因为不专业,出现操作失误引而发爆炸事故。

夏钧很快就把培训班办了起来,培训班第一期招了三百多人,这些学生一边学技术,一边到试点沼气厂工作。

同时夏钧向各地行政人员和各乡镇自治议会下达了农作物秸秆使用政策。

①种(养)植业综合利用秸秆:秸秆快速腐熟还田、过腹还田和机械化直接还田、生产优质饲料、食用菌生产。

②秸秆能源化利用:秸秆生物气化(沼气)。

③以秸秆为原料的加工业:生产非木纸浆、人造板材、包装材料、餐具等产品,以及秸秆饲料加工业和秸秆编织业。

同时禁止各地对农作物秸秆的焚烧。

夏钧计划在三年内在福建普及沼气池,农村自己解决能源、燃料问题,而养鸡场、养猪场、养牛场的粪便,以及个别工厂的废水(酒厂、糖厂)则送入大型沼气池,那些沼气池不能应付的废水则送入污水处理厂。

在计划建造沼气池的同时,夏钧开办了一个青贮技术培训班,毕竟饲用玉米都种下去了,青贮技术自然要有的。

青贮技术在中国发展很晚,牲畜过冬基本上都用干草,饲料经过青贮后,不仅可以长时间保存,而且营养不会流失多少,个别种类的营养元素经过微生物的作用后还会增加,并且适口性较好,牲畜初期可能不喜欢吃,不过只要逐渐在鲜草中增加青贮饲料的比例,牲畜就会逐渐喜欢上这种饲料。

玉米是世界上最廉价的饲料之一,素来有饲料之王的称号,也是一些落后国家的人民用来果腹的廉价食物。

夏钧兑换的高产饲用玉米就更强悍了,产量比起一般的玉米要高出许多,而相比特别培育出的饲用玉米的产量也高出一截。

同时夏钧计划在夏收前,在玉米种植地区修建数百个大中型青贮地窖,以应对玉米收割后的储藏问题。

有了饲用玉米和鱼粉之后,夏钧就能扩大养牛的规模了,到时候有牛肉,有牛奶,人民生活质量也就会提高许多。

————

第三更到冲榜中,很需要票

第一卷第八十章:农村变化

第八十章:农村变化(第四更)

1911年的春天,对于福建百姓来说是改变巨大的,单从种地上来说,自治议会派遣了拖拉机进行运输,同时用拖拉机进行犁地(犁地的那种型号),一些地形较为平整的地区,那些养牛户换上了拖拉机进行犁地作业,而那些地形不适合拖拉机开进地头的则继续使用水牛。

自治议会的拖拉机队给各乡镇的农户极大减轻了劳动强度,同时造纸厂需要大量造纸材料,也为各地农村的居民增加了收入。

他们可以在农闲时间去收割芦苇、杂草,然后用拖拉机运到造纸厂去,虽然收购价格很低,但对对于农闲时间来说,这点收入也是钱。

不仅官府没税了,而且家家户户养了保安团下发的鸡仔,这些鸡仔长得很快,而且基本上不生病,有时候鸡瘟来了,其他鸡鸭死了一片,唯独保安团送来的鸡仔没事。

而且这些鸡仔长大后很快就能生蛋,而且比普通母鸡生的蛋要多,更加神奇的是,这种鸡的味道非常好,吃了很补身子。

唯一的缺点就是饲料吃得比一般的鸡要多,不过野外采食能力很强,放出去养的话,饲料能节省近三分之一,不仅吃虫子,还吃一些嫩草,有时候虫子多还能节省一大半,甚至不用喂饲料。

最近又下发了一些猪仔,不过数量不多,一户人家也就一头,有的乡镇还没发。

去年冬天,保安团发下了枪支,自治议会也从各村抽调民兵组织训练,起先几个月子弹并不多,不过年底之后,训练用的子弹就多了,教官甚至对他们说——子弹随便打,下个月还有。

杨学铭今年才十五岁,因为年龄不到,所以参不了军,便参加了民兵训练,打算练两年就去参军。

村里有两个当了兵的,每次回来都会带一些好吃的东西回来,什么罐头、巧克力、糖果都有,听他们说军队里的伙食很好,就是训练苦一些,而且以后还会提军饷,军队里有很多枪械,比民兵用的毛瑟步枪还要好,这让杨学铭很是向往。

在训练中杨学铭表现出了很强的天赋,枪法是乡里第一名,为此他被乡里聘为林场看护员,并给他发了一把毛瑟步枪,成为少有几个可以把枪支带回家的人,其他人训练之后是要把枪归还回去的。

除夕那天杨学铭带着他养的土狗小花在巡视林场时发现了一群野猪,便爬到树上打死了两头,让他在乡里一夜成名。

春播这会已经过去十多天了,秧苗已经长出来了,这天杨学铭正在和父亲一起插秧,一辆运秧苗的拖拉机开到杨学铭的田边,对他喊道:“学铭,议长叫你去乡里一躺。”

“什么事?”杨学铭迷糊的问道。

“叫你去打野猪勒,乡里的秧苗被野猪拱了一大片,议长鼻子都气歪了。”那拖拉机司机笑道。

“议长把我家娃儿叫去了这农活谁来干啊”杨学铭的父亲不乐意了,打野猪这么危险的事儿,儿子虚岁才十六,上次要不是运气好恰巧边上有棵不错的大树可以爬,恐怕就没命了。

“议长说了,一会我给你干,打了野猪还有赏金领呢”那拖拉机司机说道。

“好,我去。”杨学铭想也没想,拉起裤管就从田里跳了上来,不顾父亲在后面的呼喊,急匆匆跑回家,拿着心爱的钢枪,带上小花又匆匆跑来,抱着小花就上了拖拉机。

杨学铭来到乡里的议会楼,见到了好几个同样是被议长请来打野猪的民兵,一共有五个人。

当他们来到事发地时,发现乡里数十亩用于育种的稻田有一部分田垄被野猪拱得乱七八糟。

杨学铭当天和其他四人一起上山搜索野猪的踪迹,不过白天没有找到,天快黑了,其他四人决定回家,唯独杨学铭决定在山上过夜,野猪多是夜晚出来活动的。

夜幕渐渐降临,杨学铭和他的土狗小花静静的趴在草丛中,在淡淡的月光下,野猪果然出现了。

一群野猪大大小小十几头,这让杨学铭心中十分紧张。

野猪的疯狂他可是见识过的,上次要不是躲在树上,恐怕就要被拱死了,一定要打准才行,不打准野猪会发狂的冲过来的,这可是一种报复性极强的动物。

不是每次都能有树爬,有些树根本爬不上去。

微微凝神,杨学铭将枪口对准体型最大的那头野猪,几次瞄准,都感觉把握不大而迟迟不敢下手。

终于在瞄准了十多分钟后,杨学铭看到那头野猪将脑袋对准了他所在的方向,出于一种直觉,杨学铭刹那间扣动了扳机。



一声枪响划破夜空。

野猪群听到枪声,马上呼噜噜的撒腿就跑,子弹打中了那头体形最大的野猪,那头野猪顿时一声惨嚎,血气上涌,浑身通红,朝着枪声传来的方向猛的狂奔过去。

杨学铭顿时心里咯噔一声,暗叫糟糕,竟然没打死。

就在这千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