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好像是夏钧认识路,但不会开车一样。
夏钧和这些经济学家的分工就在于此,夏钧负责大方向上的掌控,而他们则具体去实施方面则由下面负责。
马寅初作为耶鲁大学毕业的学生,对于经济学方面的确是有很大的研究的。
“不过,我们的国情的确与美国不同,因此,我们有不是完全跟进,可以部分的进行跟进。”马寅初说道:“以经济发展上来考虑,最好是我们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最大限度的进行跟进。”
夏钧想了想,说道:“经济发展方面,以我们目前的状态来说,民生上已经非常好了。太过透支的消费显然是没什么必要,而我们最终的目的,实际上是为了提高战争潜力。”
“战争?”马寅初楞了楞。
“美国这次这样发展,显然也是感受到了我们带来的压力,首先他们在经济上可能会被我们甩开,再则他们在技术上也已经一定程度上落后了。中美之间的发展,最终的结果就是战争,这是无法避免的。”夏钧淡然说道。
对于两个都想要争夺世界霸主的国家来说,战争能够避免吗?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这个地球实际上并不是太大。
二战后的美苏冷战,实际上说不上是二虎,因为苏联是共产主义国家,属于半残型,在商业操作上基本等于零,和美国的冲突实际上没有大到非打不可的地步。
而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越来越大,而且都是属于比较正常的国家,未来发生战争这是必然的。
阎锡山静静听了一会,受到了夏钧的启发,说道:“元首所言不错,美国采取这种大跃进模式发展,我们实际上只要抓住核心的东西就可以了。那就是发展,发展的目的在于战争。战争打的,无非就是经济、工业,以及军用技术。我们只要确保这些方面能够高速发展,不跟进也是可以的。但如果一但我们发展受到市场制约,我们可以马上进行跟进。”
“也就是说,初期,我们在基础建设、科研上刺激到极致就可以了。而我们现在的建设力量实际上已经到极限了,没必要再刺激了。”
……
中华帝国就美联储下调贷款利率的政策,很快也做出了应对,就工程建设、科研等行业,同样给与低利率贷款,而且有贷必应。
基本上是确定了整体是应对措施。
中国此时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模仿美国的,但却不是完全能够模仿的。
例如这个内需的刺激上,例如大量的钱贷出去后,像汽车这些产业,自然是需求量倍增。
此时汽车已经是供不应求,再刺激就虚了,汽车价格可能会往上不断飙涨。
像钢铁等行业,此时也不是说产能很宽裕,基本上是生产多少就卖多少,这也不需要刺激了。
此时中国的发展,很多东西在不需要刺激的情况下,已经是最快速度了。
美国那种刺激消费的透支法,实际上只是用来保持这样的速度而已,在速度已经上去的情况秒下,并不需要全面的采取这样的措施。
中华帝国就需要刺激的行业进行了规划。
目的性很明确,那就是使国家继续强大起来,使民众能够富裕起来。
后面一点,暂时来说是有点虚的。因为在透支消费的发展模式下,必然会伴随着萧条,这就跟养猪和杀猪一样,养了肯定要杀,不然就会赔本。
阵痛是肯定有的,按照美国的那种模式来发展的话,这是必然的。
但阵痛过后,当中国取得世界霸权地位说时,经济复苏后民众依旧可以迅速富裕起来。
中国传统的富裕,是一种不太好集中资源的模式。
例如明代末期的社会很多人都很富裕,但贫富差距过大,财富一个个散落在下面的地主、官商手中,国家却穷得要死。
贫富差距过大实际上一定程度是可以忍受的,只是这种过大是不是普遍性的。
如果像美国那种模式,财富集中在少部分的银行资本家手里,大部分人都很穷,那么矛盾反而不是那么剧烈,而且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上,更有利于集中使用资源。
不过美国那种模式对于中国来说是不可取的,因为美国那种模式,掌控大量财富的是私人,不承认任何政治责任。
中国如果按照美国的透支消费发展模式,那么其收获的财富必须转为国有资产,这个游戏必须由国家来玩。
……
美联储自降低了贷款利率之后,经济马上开始迅猛发展,一改之前与中国经济赛跑的颓势,大有要将中国远远甩开的架势。
然而中国的发展速度也是不慢的,中国毕竟是一个有四亿六千万人口的国家,而美国的人口只有一亿人。
也就是说,中国的人口过不了多久,便会是美国的五倍了。只要中国人均生产力,达到美国的五分之一,就能够在经济上与美国持平。
实际上,像俄国目前的五千万人口,也很大程度上属于是中国的力量范围之一。
俄国人,现在已经逐步沦为奶熊了。
俄国政府的税收,一部分用在建设上,一部分用在军事上,一部分用在还款上。
实际上,最终目的,都在加强中国的战争能力。
因为俄国在军事上,是听从中国安排的。而且俄国开始朝买办性质转变,俄国政府已经逐渐成为买办政府。
也就是说,中国卖给他们军事武器,他们就能打。
中国不卖给他们军事武器,以他们现在走的精兵路线,根本就打不了仗。
俄国的经济发展起来了,中国随手可以宰。
因此俄国的人口再加到中国这边来,就已经到五亿人了。
只是这五亿人口的生存空间内,工业基础太差了,目前生产总值加起来,也就堪堪与美国持平。
与美国持平已经是很了不起了,毕竟美国之前,已经用过了透支消费的方法,只是没有这次来得彻底而已。
美国在十九世纪末时,就出现经济萧条了。
会有经济萧条,必然是玩了透支消费的把戏。
这也是为什么,此时的美国,仅4的人就占据了60的国民财富。
相比之下,中国的垄断也更很大,和美国基本上不相上下。但中国之前没有过经济萧条时期,因为中国没有玩那种模式。而能形成这样的垄断,只能说操作能力太强了,以夏钧的作弊发展模式,民间资本的确很难与华东集团竞争,若不是夏钧还扶持了一批资本商人,那么垄断更加恐怖。
不过这些资本商人吧有风险的生意他们担着,华东集团不管这块,稳赚的工业生产等方面,则是华东集团占着,掌控着最好的技术,又进行精细化的管理,手上又有钱,民间资本根本无法竞争。
这还是在没有政策倾斜的情况下形成的,放在任何一个国家这都是不可能的,也就只有夏钧这样的作弊式发展才有如此彪悍的能力。
此时中国还在不断的多生多育,尽管可能人口多了,人均资源不如美国那么多,但生产力上去了,很多东西都是可以忽略掉的。
例如粮食方面,人口就算是有十亿,以中国的农业生产力来说,还是能够很宽裕的让每个国民大鱼大肉。
水资源方面也没有问题,大不了从贝加尔湖抽水,或者用免费能源去发展海水淡化产业,海里的水总喝不完了吧
资源匮乏只是表象,真正的事实是,有人压抑了生产力。
人口多了,生产力上去了,经济总量也就会愈加庞大。
美国在人口方面就没什么太大的办法了,美国不是一个有民族主义的国家,人民来自全球各地。
不过美国一定程度上也是有民族的国家,那就是以白人为核心。
美国在增长人口上的手段,相比中国的各种措施及号召来说,以及生育习惯上的不同,导致美国的人口增长,拍马都赶不上中国。
中国目前缺乏的就是时间,一个用来培养人才,以及建设基础设施的时间。
只要这一初期的发展阶段过去了,那么中国的发展速度,美国只能望尘莫及。
第一卷第367章:中美发展趋势
第367章:中美发展趋势
美联储大量印刷钞票,对于中国来说也是有一定好处的,中国虽然不完全跟进美国的模式,但也是要票子的。
既然美联储印了票子,那么亚联储同样可以加印票子,这就使中国在出口和金融竞争方面不会落于下风。
而且中华帝国政府手上有了更多的票子,用的地方又比美国少,因此会非常的宽裕。
起码的,亚联储不会印那么多票子出来,也就使亚元在国际竞争力上会逐渐大于美元。
若是缺钱,大不了走上和美元平分秋色的地步,我也多印票子,到时候大家半斤八两,比的就是发展速度。
而中国此时不完全跟进,不代表着永远不完全跟进。
中国还需要一个发展时间,才具备完全跟进的基础条件,可能要五年,也可能要十年。
十年后,美国经济萧条了,世界经济也萧条了。
中国到时候把门关紧了,不让其他国家的商品流通进来,到时再搞透支消费发展模式,把经济狠狠的刺激上去。
等战争快要爆发了,再让经济崩溃,银行迅速接收国家财富,然后马上发动战争以恢复经济。
尽管到时候经济崩溃了,但东西还在,产业还在,只要战争一开打,战争潜力丝毫没有影响。
到时候,根本性的目的也达到了。
疯狂的建设之下,中国的基础工业和生产技术将进一步的提升。
到时候美国佬经济萧条了,而中国还处于一片繁荣之中。大可将美国的工程师、技术工人都拉到中国来,再把工厂都个搬到中国来。
历史上,苏联就是这么干的,因此苏联在二战中发展起了重工业。而苏联又在德国那里获得了先进的军用科技,才造成了二战后的冷战局面。
不过,美国佬也有利用苏联来抗衡德国的意思。
毕竟苏联只是一个半残,怎么玩都跳不出五指山。而德国若是强大起来了,美国就危险了。
因此,在美国经济萧条后,中国能不能买到美国的工厂设备,这还是一个未知数。
但美国的那些工程师、技术工人却是有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