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谓实践出真知。
此时的苏联就是在寻找共产主义真知,但苏联解体后,列宁和斯大林等苏联领导人被国民骂了个一塌糊涂。
苏联不管是战时还是在战后,都没有兑现他们的诺言。
而此时的新俄国,则很大程度上走上了一条加强自身统治的道路。
尼古拉二世之前不是一个高明的统治者,高明的统治者是让更多人获得利益去支持他。而不是把人逼迫到反对他的阵营。
此时尼古拉二世在中国的指导下,领悟了这一至理,并加强了教育。
俄国的教育,此时就是忠君、中俄友好。
而在中国的教科书里,并未有什么中俄友好。
给俄国人从小灌输中俄友好的思想,是为了让中国以后更好的挤奶,从而不会被反抗。
此时的俄国还没有到富裕得可以开杀的程度,中国还在养这头北极熊,因此这头北极熊不断的供养下,看上去越来越肥。
这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宣传作用。
新俄国民众的生活方式是对苏联民众宣传的重点,也许传单上说那些什么一战战败是**的原因,或者鼓吹尼古拉二世是好皇帝等等这些都可以被苏维埃政权所驳斥,但新俄国民众的生活状况被苏联民众得知后,以及中俄联军打来时可以享有的福利知道后,反抗也就轻微了,因为这些东西在他们的脑海中挥之不去了。
在苏联人看来这是很好过的日子,但实际上也就是一个温饱而已,一个不愁吃穿的状态,在中国早就过时了。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人们不是仅仅吃饱肚子就可以的,这对于落后国家来说确实是如此的。
但在一个发达国家,人是有攀比的。
当别人有了这个东西,我们也肯定要有的。
这种攀比很多时候被一些人认为是错的,但其实他们才是错的,这种攀比是社会必然,你跟不上就无法享有社会上的一些资源。
例如在二十一世纪,一户人家仅仅能够维持温饱,而家徒四壁,那么有谁愿意把闺女嫁过去呢?父母愿意,人家闺女也不愿意啊
说到根本性的问题,也就是女人。
女人会跟什么样的水平线上的人好好过日子。
当社会上普遍都无法温饱的情况下,女人的选择不多,吃不饱饭也只能跟着这个男人。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先进的生产力未必可以让民众比落后生产力时代更幸福。
一切只在贫富差距问题。
在饿肚子的威胁下,苏联民众确实对新俄国的物质条件很向往。
这不就出问题了吗?
若是尼古拉二世之前被*掉了,苏联统一了俄国,那么结果就是再苦也没太大的对比性。
毕竟那是其他民族,不和你在一家子里过日子的。
但尼古拉二世的新俄国不一样,还是会和他们一起过日子的,是否等于说,回归尼古拉二世的怀抱,就能获得相应的物质生活条件?
答案是肯定的
只是一个基础生活物质保障,俄国的需求加十倍中国都能轻松生产出来,这些基础的物质并不值多少钱。
问题是这些物质所产生的效应是巨大的,性价比是很高的。
空军一边轰炸,一边又播撒传单,这给苏联民众所造成的冲击力是很大的。
同时对于苏联的生产破坏性也是很大的。
蚊式轰炸机轰炸半径一千五百公里,是当前世界上轰炸半径最远的飞机,而中俄打到了高加索地区,以高加索空军基地的延伸能力,足以打击到大部分的苏联版图,苏联的重工业在轰炸开始的头三天就遭受到了惨重的损失。
近八百家工厂被炸毁,同时到处的铁路、公路、桥梁都成了轰炸目标,虽然轰炸不可能把整条铁轨都炸掉,但只要炸掉一部分马上就会使交通瘫痪几天,甚至是十天半个月。
特别是桥梁最伤,炸掉之后起码得几个月才能修复,不过搭个浮桥还是可以的,但不牢固啊
当摧毁的道路点多了,会使俄国突然陷入一个生产瘫痪状态,即使是一天,损失也是非常惨重的。
何况还不止一天。
这种轰炸会使生产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的萎缩状态。
比如说农业生产,这个季节要施肥的,结果肥料运不到目的地,没办法施肥了,农作物减产了。
农作物减产,灾荒更严重了。
人都没心思去干活了。
苏联境内突然遭到大规模的轰炸,马上惊动了英美国家。
但这是苏俄内战,又不好明确的干预,而且这是尼古拉二世的新俄国国防军的轰炸行动,和中国没有一毛钱的关系,有什么事找尼古拉二世说去。
尼古拉二世自然不买英美的账,他算是恨透英美了,怎么可能按照英美如意的想法去做,英美是要支持苏联,一心想要分裂俄国。
苏联面临的如此严峻的问题,英美国家不得不高度重视。
首先意识到的一个问题就是饥荒的可能性,斯大林为了解决苏联的饥荒问题,向美国伸手要了大笔的粮食。
美国在经过商讨过后,认为给苏联粮食是必须要进行的支持政策。
因为中国正在用这样的政策来支持新俄国,而苏联民众可能会因为饥荒而失控,从而倒向尼古拉二世。
这是英美绝对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一旦新俄国将苏联灭掉重新统一了俄国,那么中国就基本上等于是控制了亚欧大陆的大部分地区。
这是一个十分恐怖的结果啊
虽然现在已经控制了很大一部分,但起码还有一个苏联在西线挡着。
苏联是一头喂不饱的饿熊,而且家底很光、很清。
挑起协约国和同盟国的战争,美国是有利润的,但中俄与苏联的战争,美国是要倒贴钱的。
而且好像是一个无底洞的样子。
美国别无选择。
严格的说,是那些垄断资本商人产生了极度的危机感,因此迫使美国政府开始大力围堵中国。
美国在这个时代,军事上可能不强,但在经济上是绝对的强。
只是中国也追上来了,中国在疯狂的建设之中,其速度让美国惊惧,再过几年,可能中国的重工业规模将全面超过美国了。
在美国政府看来,围堵是迫于无奈的。
只因为中国威胁到了他们的利益和安全。
苏联这头饿熊正好乘机索要各种吃食,美国也给得很干脆。
不仅给粮食,而且还给防空技术。
虽然是一个不成熟的防空技术,但却是从德国魏玛共和国那里买来的,听说这是中国人搞出来的防空技术。
英国对次咬牙切齿。
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德国的防空力量是很强的,加上强大的战斗机,以至于协约国的空军一直无法取得优势,尽管他们花在中国人身上的钱是德国的十倍。
苏联得到这种防空技术后,过很不久就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防空炮对于蚊式轰炸机来说没用。
蚊式轰炸机可以非得很低很低,甚至是离地面不足十米。
在如此低空状态下,投弹也很精准,防空炮根本没用。
而高射机枪倒是有用,但高射机枪的打击范围和小,最为防空手段也不太理想。
诸多的问题暴露在苏联政府面前。
在中俄联合空军的大规模轰炸之后,苏联面临的问题简直就是焦头烂额。
到处都是损毁的道路需要抢修,到处都是毁坏的工厂需要恢复,还有很多工厂不够安全需要转移。
向哪里转移?
这是一个很费解的问题。
整个社会秩序在这种有预谋,有组织的大规模轰炸下,已经呈现出一种十分混乱的状态。
大量的生产被荒废了。
损失异常严重。
人民吃不饱,军火生产停滞,社会陷入恐慌。
一系列的问题,在轰炸之后就出现了。
中俄联合空军对苏联的这次大规模轰炸不同于轰炸日本东京,轰炸日本东京只是泄愤式的轰炸。
而轰炸苏联是像动外科手术一样,把一个人肌体中的血管切断,使血液无法正常循环。
这也让世界各国开始意识到了空军的巨大战争潜力。
中国在空军上的发展,就如同一座大山压在其他国家上面。
中国此时是唯一一个可以制造全金属飞机的国家,其他国家有的已经也快研制出全金属军用飞机了,但还没有进入生产状态。
而其他国家不知道的是,中国在空军上还储备这一堆的新技术没有使用。
————————
第二更到
第一卷第360章:猫玩老鼠
第360章:猫玩老鼠
呵呵小菜请假后不知道去哪里玩,已经宅到一定程度了,所以还是决定不休息,继续更新。
不过今天就一更哦
——————
中国空军储备的技术已经很多了,而且还有一大堆的技术正在研究之中。
就以发动机涡轮废气增压技术而言,中华帝国基本上把该技术给研究清楚了,只是还未将该技术运用到军事上。
或者说是没把使用这种技术的飞机进行量产,但样机已经是制造出了一大堆,有各种各样的样机。
最主要的就是轰炸机样机。
中华帝国空军研究院制造出了一种五发动机重装甲战略轰炸机,这种轰炸机已经开始实验了。
在设计之初,中华帝国空军要的是一种比蚊式轰炸机效率更高的远程轰炸机。
这种轰炸机载弹量要达到五千公斤以上,航程最少要有四千公里。
这对于研究院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当将涡轮废气增压技术运用上去后,收到的效果却是无比巨大的。
这款新型轰炸机的航程竟然突破了五千公里,达到五千六百公里的程度,同时还能装载五千公斤的炸弹。最高时速达到530km/h,几乎已经赶上蚊式轰炸机了,基本上在这个时代,没有什么战斗机能够追得上这款新型战略轰炸机。
同时升限达到一万一千米,意味着这种轰炸机可以在很高的高空进行轰炸。
这种五发动机的轰炸机取得了巨大的设计成功,为此红军已经采取了该设计,并将改轰炸机命名为‘鲲鹏Ⅰ型战略轰炸机’。
同时设计人员还在对这种机型进行改装,以这种机型设计一种战术轰炸机,即是将装载油料的那一部分拿来装载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