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问电影节的事情,自然就在意料中之中了。
而实际说来,历史上的威尼斯电影节的确出自墨索里尼本人的授意,这个在后世被称之为“国际电影节之父”的电影节。当初地最高荣誉就是“墨索里尼杯”。
费德里科最关注的,就是他们的这个电影节要和嘎纳电影节有什么区别,这是所有问题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对于他的这个问题,我有我的看法。
嘎纳电影节自从创办以来,这几年已经打响了品牌,在国家电影界中成为仅次于哈维奖的电影盛会,各国电影人都以能够在这个电影节上获得奖项为荣。这就使得这部电影节上出现的无疑都是各国最优秀的电影、最优秀地电影人,而这些人当中,巨大多数都是功成名就地人。
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显示出了电影节地高规格。但是也暴露了一丝陈旧的氛围。
所以对于费德里科的问题,我认为威尼斯电影节肯定要和嘎纳电影有区别。最大的区别就是在这方面。相比于嘎纳电影的高规格,威尼斯电影一方面也要做到权威,但似乎另外一方面,它应该形成自己的传统,聚焦各国的电影实验者,鼓励这些人拍摄形势新颖、手法独特的影片,一句话说,就是创新!
这样,一下子就能够和嘎纳电影节拉开了。
“柯里昂先生,那样的话,出现在电影节上的岂不全是生瓜蛋子?”费德里科对于我的这个想法显然有些不太接受。
我就笑了起来:“这个要看你们的工作了。你们可以邀请一些电影名人过来,但是主打力量必须是各国的电影实验者。电影这东西,其实也是不断前进不断淘汰的过程,嘎纳电影节上全是电影名人,这些人早已经功成名就,所以很是星光灿烂,很是辉煌无比,但是观众对于这些人的电影很熟悉,所以也就觉得沉闷了一些。世界电影的发展趋势,其实是掌握在很多年轻的电影实验者的手里面的,现在他们都是些年轻人,但是未来这些人中间肯定会出来一批一批的电影大师。威尼斯电影节要做的,就是推出这些未来的大师们,是威尼斯电影节成为他们人生的分水岭,所以以后嘎纳电影人可以声称他们的电影节上全是大师,你们就可以昂着脖子称他们的那些大师全都是从你们这里出去的。”
我的这句话,一下子就让费德里科笑出声来。
“威尼斯如果形成这样的传统,尽管开始的几年可能比不过嘎纳,但是时间一长,嘎纳就比不过你们了,因为你们的后劲大,到时候,这里就会成为电影最新发展的风向标,你们将引领世界电影的发展趋势,这对于电影人来说,是最重要的。”
我的这些话,很快征服了费德里科,让他心悦诚服。
接下来。我和这帮意大利人又就威尼斯电影节的一些琐碎的东西进行了筹划,比如电影节的标志、电影节地奖杯、电影节的奖项设置等等。
这些事情很琐碎,但是十分的重要。
电影节地标志。我把后世威尼斯电影节的标志几乎原封不动地搬了过来,狮子标志,的确比嘎纳的金棕榈威风得多。至于奖杯,一开始费德里科提议用“墨索里尼杯”,被我否决了,我告诉他们,这样做。不但会显得威尼斯电影节有些小气,而且容易对电影节形成不良影响,至少会让电影人感觉到一丝政治的意味。
我认为,还是用狮子奖杯代替的好,金狮奖,银狮奖,多好。
就这个问题,费德里科请示了墨索里尼,得到了墨索里尼的同意。不过墨索里尼对这个问题也有所指示。
“领袖说光叫金狮奖、银狮奖还是有些不够威风,他本人亲自确定了奖项地名称。”费德里科向我挥舞着他记录下来的墨索里尼的指示。
“领袖决定威尼斯电影节的将本叫做圣柯里昂金狮奖、圣柯里昂银狮奖。他说这样很威风。”费德里科看着我哈哈大笑。
我算是被墨索里尼的这个决定给雷倒了。
墨索里尼这样做,一方面是给了我很大的荣誉,另外一方面给也势必给电影节带来很多好处。因为这可是用我的名字命名的奖杯,世界上独此一份,必然会引起世界各国电影人的广泛关注,势必引起激烈争夺。尤其是对于一个电影新人来说,如果他能够夺得这个奖杯,那显然意味着无比的荣耀。所以电影人怎么可能在这个电影节却确立之后不蜂拥而来呢?
墨索里尼,地确是一个聪明的人。
威尼斯电影节在我和这帮意大利人的讨论之中,用了短短两天地时间就确立了一系列的框架,费德里科对此十分的满意,而他最后离开的时候告诉我,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第一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将在今年举办,具体的时间,可能要在后半年了。
对此,我是十分的期待。
在嘎纳呆地这两天。除了和意大利人商讨了威尼斯电影节之外。我也会见了很多法国电影人,除此之外。还特意接见了高蒙公司的一帮头头,某种意义上说,我也已经是他们的老板了。
在对待高蒙公司的问题上,我的态度很简单,就是高蒙公司可以按照他们原来的模式自由发展,梦工厂不会左右他们什么,只会提供从技术到资金以及人才等各方面的支持,这让高蒙公司的人十分的高兴。
在嘎纳呆了几天之后,我们就启程回国。
等我们回到洛杉矶地时候,已经到了六月底了。
随着《教父》中波兰部分被拍摄完毕,《教父》地拍摄也已经差不多进入尾声了。在我去波兰拍片的时候,格里菲斯等人也带领着剧组在美国拍摄,三个剧组同时开工,工作进展得很快。
我对这般人地工作十分的满意,合作了这么长时间,他们都无比清楚我在电影上面的要求,清楚我的风格,加上我已经在剧本上详细地规定了所有的细节,他们只是按照剧本完成就行了,所以对待他们拍完的那些戏,我很是放心。
“老板,即便是现在拍摄的十分顺利,估计六月底也很难杀青,我们继续努力,七月差不多。”格里菲斯看着我,直挠头。
“大卫,说得没错。其实如果用上死力,六月底还是能完成的,但是那样一来时间太赶了,老板,我们想做得精致一些。”斯蒂勒也是同样的意见。
“你们都别看着我,如果你们觉得这样可以,那就照你们说得做。”我点了点头。
其实我当然想这部电影能够越快拍完越好,但是考虑到这部电影的重要性,我没有理由不把这部电影处理得精致一些。
七月初杀青首映,在时间上应该也来得及。
而就在我们为《教父》的最后一部分戏努力的时候,六月底,好莱坞迎来了它的年中电影档期的巅峰时刻。
继刘别谦的《天堂可以等待》以及新月电影公司的地《夺宝奇兵之不死亡灵》成功首映之后,好莱坞其他电影公司的大片纷纷隆重推出。
忙活了半年,这些精心策划投资巨大的电影一一推出,使得全美国地形势都变得火爆了起来。
对于那些苦苦等待了半年的观众来说。还有什么事情比观看电影更重要的呢。所以这个时候,他们什么都不关心,只关心电影。
6月24日。两部大片率先开路。
第一部电影,是环球电影公司投资1000万美元拍摄的由威廉?惠勒导演的史诗巨著《特洛伊》,而第二部电影,则是米高梅电影公司的大手笔………同样是千万美元投资的由齐纳曼导演地历史巨片《风之传说》!
这两部电影,在刚开始投拍的时候,就被影评人评论为193年好莱坞历史电影中的“史诗双剑”!一部是大名鼎鼎的来源于不朽名著《荷马史诗》里面的“特洛伊”战争,有爱情。有战争,有追求,有悲壮,另外一部,主人公是被称之为“上帝之鞭”的匈奴大帝阿提拉,这样的两部电影,每一部都气势辉煌,让人内心颤抖,却选择在同一天上映,对于美国民众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好事。
“我现在真的要疯了!我不知道是先去看《特洛伊》呢还是去看《风之传说》!可以说,这是今年两部最带劲的电影!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错过地电影!”一向喜欢战争片的山姆?华纳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语气异常地痛苦。那是选择的痛苦。
两部电影的首映式同一晚举行,却同样的成功。
在洛杉矶,随着这两部电影的放映,整个城市都陷入了巨大的狂欢,街道上,身子还可以看到很多民众把自己打扮成战士地造型呼朋引友地赶到电影院。
我参加了《特洛伊》的首映式。这部长达两个半小时的电影,从第一个镜头到最后一个镜头,尖叫声几乎就充斥全场,那完全是处于赞叹和惊讶。为了拍摄这部电影,环球电影公司从梦工厂这里借去了好莱坞最优秀的特技组,不仅仅如此,威廉?惠勒更是请来了众多的历史学家对这部电影的众多细节进行了仔细的考核,使得这部电影场面宏大的同时,细节部分也处理得十分优秀。
这两部电影首映的第二天。媒体上全是对这两部电影地评价。
“两部震撼人心地电影!两部少有的杰作!1932年。是战争电影取得丰硕成果地一年!”
“米高梅电影公司的《风之传说》,带着鲜明的齐纳曼风格。整部电影中。围绕着匈奴大帝阿提拉展开故事,把他那波澜壮阔的一生展现在了观众眼前,让我们结结实实看到了这个上帝之鞭的复活!”
“整部电影,场面宏大,齐纳曼用自己对于场面的杰出掌控力证明了他有着和西席?地密尔相媲美的大片导演能力。电影带着一丝粗糙的风格,这样说,不是贬义,这种粗糙,如同磨砺的砂石,有着无尽的质感!齐纳曼在这部电影中,对于人物性格的刻画,十分的到位,他没有去单单去变现大场面,而是通过巨大的战争来展现阿提拉的性格,来展现匈奴人的性格,手法老到而毒辣。”
“在艺术性上面,这部《风之传说》最大的贡献在于这部电影彻头彻尾地贯彻了悲剧传统,齐纳曼没有把这样的一部规模宏大的电影当成是大片来拍摄,他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