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暮色苍茫,雄关漫道。雾霭中城关重重,几面旗帜飘扬城头,猎猎风声,让四野显得格外宁静,这是嗜血之前的宁静。
朝廷的官兵源源不断从西边涌来,几匹马在距离城墙五里开外的小丘上矗立着,为首白袍将军一脸寒霜,凝视着眼前的猎物,嘴唇上的胡须微微颤动。来者不是旁人,正是那日隆庆帝议统兵大帅时,严讷曾举荐的成国公之子朱彦禹。
山下一队一队的士兵正向离城三里的营盘进发,几千人的队伍没有一丝声响。而不远处的营盘正飘来阵阵饭香,那是先期到达的各卫辎重营在给后续做饭。这饭香让士兵们满面兴奋,虽然一路疲惫,但最后这一程却是如此轻快。不远处的山坳里埋伏着郑昌的骑兵,他们负责掩护大队扎营,衡水的叛军但凡有什么风吹草动都会遭受严厉的反击。
朱彦禹看着山下井井有条前进的各卫,满意地点点头,这伙官兵的素质还是很高的。
作为人生中第一次独当一面,朱彦禹并不觉得有多兴奋,反而这坐城池如千斤重担压在自己肩头。自己一方有两万五千人,根据情报对方在城中也就能有一万余人,虽然都是骑兵,对于防守不是很擅长,但自己一方在人数上也不占太大的优势。
衡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三国时期袁绍曾于冀州屯兵百万与曹操抗衡,这衡水就是一处重要的战略地点。
衡水南北两面地势都不是很好,这里可以说是从真定入河间府最直接的道路。现在叛军据城而守,朱彦禹还真没底。所以出发之前孙诚与徐子友特地将一个锦囊交给他,命他三日内如果无法破城可按锦囊行事。朱彦禹他摸了摸腰上的锦囊,嘴角浮现一抹笑容。
他一勒马缰,白马唏溜溜扬起前蹄,马鞭一挥“攻下衡水!剿灭叛军!”
山坡下行军的兵将受到刺激,上万人狂喊:“攻下衡水!剿灭叛军!”
“咚、咚、咚、咚、嗵……咚、咚、咚、咚、嗵”
偌大的战场只有战鼓轰鸣,反而显得格外寂静,一队队士兵从小丘后的营盘中次序而出,灰衣火铳手,绿色的牌刀手,黑色的弓箭手,蓝色的据马枪兵。百户、总旗发出各种各样的信号,指挥手下按照野战操典错落有致地,在距离城墙一里半的地方集结成阵。
第一排两千火铳手分成三列,之后是八百名装填辅兵;第二排是三千名据马枪手;第三排是两千牌刀手;最后一排是四千弓箭手。郑昌在大阵右侧,罗杰在左侧集结成阵,他们的任务是担任预备队准备最后的攻城。
大军最后一个出场的,是神机营最强大的武器红衣大炮!五十门大炮一字排开对着城门的方向。
军阵排好,一名炮兵测距总旗出列高声命令:“测距兵,二百步。报上读数。”几名测距兵小跑出列,弯弓搭箭向平地两边各射出三支带着红旗的羽箭,准确地落在相近的地方,跟着是此起彼伏的报告:“二百步。三刻标距。左测风三度。”
“测距兵,一百五十步,报上读数。”“一百五十步,二刻七分标距。左测风三度。”
“测距兵,一百步,报上读数。”“五十步,二刻标距。左测风三度。”三组带着红旗地箭羽钉在战场上不同的距离上,弓箭手会机械地根据标尺射出弹幕拦截。测距总旗传令兵紧张地将刚才报上来的读数一一记录。分派手下将读数通知火铳手、弓箭手和炮兵。
完成测距,一名总旗飞马出列,手擎白旗催马小步跑向城关。当他跑到离城关二百步的地方,“嗖”一支羽箭从城上射下,插在面前兀自摇晃。意思明确要说什么就在这里。
总旗喊道:“下官奉讨逆大将军命令,告吁衡水城兵将,快快出城投降,不要在继续顽抗下去了!”
城墙上,杨休在大群亲兵的护卫下站在女墙边,望着下面朝廷的大军嘴角带着一抹笑容。尤其是当他见到那五十门大炮后,笑容更加的灿烂了,难道这就是朝廷对付自己的杀手锏不成?
小山坡上,朱彦禹泛起一丝冷笑?过了片刻,城上鼓声雷动,沉重的关门缓缓打开,两排举着巨盾的士兵,挤出城门,在门外排成两列,护住城门,队列突然向两边一分,一彪骑兵迅猛杀出,在关前排成四列,人数大约一个千户。
难道就凭这点人就想冲阵吗?朱彦禹传下命令各部压住阵脚,不许出击,他倒要看看燕军是不是真地那么不要命。
然而,那想象中的冲锋并没有发生,那出来的千人只是整齐的排列在城门前,然后就一动也不动了。
紧接着还没等朱彦禹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呢,就听到城墙上震耳欲聋的声音响起。
“轰~~轰~~轰~~~“
“轰隆~~”
城墙上,二十门大炮集体发射,目标全都是城下官兵的红衣大炮,仅仅是这一轮的轰炸,就炸掉了官兵十几门大炮。
“撤!大炮往后撤!”
见此指挥红衣大炮的将官慌忙的组织人手,将红衣大炮朝后方移动了几十步,直到城门上的大炮再也轰不到他们了为止。
自己这五十门大炮瞬间就坏了十几门,那将官气的不轻,挥手怒吼道:“回击!发射!”
炮手得到命令,井然有序的装炮弹,点火、发射。
“轰~~轰~~~”
三十多门红衣大炮应声而响,声势一时惊人。然而,让炮手与全场将官失望的是,自己的大炮竟然一枚炮弹也没轰到对方。
而且这个时候,朱彦禹似乎明白那些从城中出来的兵是什么意思了……他们城门外,一动也不动,就是为了告诉自己等人……你们的大炮,连城下都打不到!
第三百三十八章 直隶之战(四)
“轰轰轰”
大炮不停的轰鸣着,整个大地都在为止颤抖,可是、衡水城下那千名猫儿庄官兵却依然不具,一步不退的站在那里,任由一颗颗炮弹在他们身前掉落、爆炸。
“停!给我停!”朱彦禹愤怒的大吼着,这是羞辱、对自己的羞辱,对大明官兵的羞辱!
“铿儿”朱彦禹拔出腰间佩剑,狠狠的冲着衡水城墙一挥,怒吼道:“冲!攻下衡水,剿灭叛军!”
“杀阿!”
一时间上万大军对着衡水撑城墙,发起了凶猛的冲锋。
衡水城楼上,见到官兵疯了一般的超前重来,杨休嘴角带起一抹笑意。如此简单的激将法,就让对方将领方寸大乱了,看来对方将领也不过如此。
“轰轰”
衡水城头,猫儿庄的改良大炮不停的咆哮着,每当一颗炮弹落到城下,就会有十几名官兵被炸飞。
“火油准备!”
杨休高举手臂,等到城下官兵冲杀到城楼前,重重的挥落。
“倒!”
一桶桶的火油,倾泻而下,紧接着弓箭手放出燃烧着的火箭,衡水城下顿时一片火海,那灼热的高温,就连城楼上的猫儿庄战士们都有些受不了。
没有任何悬念,杨休成功守住了衡水,挡住了官兵的第一次冲锋。
衡水县衙。
杨休大步走进县衙,见到宴卿正凑在桌案前研究这地形图。
“宴先生,可是有了什么妙计?”
见到杨休回来,宴卿笑着道:“上中下三策,将军想要哪个?”
“哦?”杨休卸掉肩膀上的肩甲,微微活动了下,说道:“那先生就把三策都。”
宴卿无奈的摇摇头,指着地图道:“下策、轻骑南下,追杀隆庆帝。说不准,能在隆庆帝没回到南京前杀掉,这样一来大明休矣。”
杨休摇摇头,这计策听起来挺好的,擒贼先擒王。不过么……正如宴卿所说,这是下策。过了河间府就是山东地界了,虽说不是什么兵强马壮的地方,可兵力也不弱。自己得派兵托着身后的平叛官兵,追击隆庆帝就只能带着少数人马,实在是没把握,一个不好可就满盘皆输了。
“中策。”宴卿知道杨休不会看得上这下策的,于是不等杨休说话,用手一直宣府道:“官兵必将增援宣府,我军可半路劫杀,随后趁机拿下宣府,到时候进可攻退可守,主动权全在我军。”
杨休微微点头,他确实想过要拿下宣府,至少得给自己留条后路不是?不过……这宴卿的上策是什么?
“报将军,有人求见!”
杨休刚想问问宴卿的上策是什么,就见一亲兵走了进来汇报道。
“有人求见?什么人?”杨休微微一怔,现在北直隶兵荒马乱的,自己在这边也不认识什么人阿。
“说是……朝中故人。”那亲兵也是一知半解。
“带进来吧。”杨休说道。
“是!”那亲兵应声离开,不一会领着一位中年将领走了进来,杨休打量了下,这将领穿着铠甲,却没带头盔,腰间没有挂兵器,可能是在门口被亲兵收走了。年龄三十左右,长脸、留着两撇小胡子。
“末将张达,见过杨将军。”中年将领进屋后单膝跪地,冲着杨休拜见道。
杨休仔细的看着他,他敢肯定,自己不认识眼前这个中年人。
“张将军,我们认识吗?”杨休疑惑的问道。
“哦,末将认识您,但您不认识末将。”张达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继续道:“末将原是三千营的千户,现跟随讨逆大将军许论,认副将。”
“许论?”杨休脸色一沉,这张达不就是敌军将官吗。
“那你是来谈判的,还是来劝降的?”
“末将是来投降的。”张达的回答非常坚定。
“投降?”杨休看着张达的神情,看上去他不像是在开玩笑,难不成这是许论的计策不成?
“为什么?”杨休冷冷的问道。
张达不亢不卑的回道:“如果将军能到官兵军营看看,就知道末将为何要投降了。许论为人固执、而且没有主见,身边一切事物都分包给了亲信。然而他不知道,现在整个军营,都是混乱一片,军中上到军需官、下到伙头兵,都是孙诚等人的亲信,这样的军队,迟早要败!”
看着张达那愤恨的样子,杨休猜想他一定是吃了什么亏,这才一气之下叛变来投降的。
杨休道:“既然如此,张将军可有什么情报要告诉本将的吗?”
“有!”张达回道:“平叛大将军许论已经率大军前往宣府,所以将军万万不可攻宣府。”
“真定有多少人马?”杨休快速的问道。
“十万。”张达回道。
“十万?许论不是有三十万大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