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米德二世陛下不幸病了,目前卧床不起,已经无法主持工作,像停战和谈这样重大的事情,他的那些大臣们自然是无法决定的,所以需要等一等,现在杨氏医疗心的专家正在为陛下进行会诊,估计多则一个月,少则半个月就一定可以勉强能够处理政务了。
这个消息传到索菲亚的时候,斐迪南一世都差一点快哭了,尼玛,这是非要玩死我呀!
可他再着急也没用,人家堂堂一个皇帝,都病成那个样了,就算七大列强也没有理由去把他从病床上拖起来,然后强迫他同意开始和谈,大家都是明人,怎么可能做出这种野蛮的行为,哪怕就是都明白他在装病也是要当他真病来对待的。一时间各国君主纷纷派出什么皇王储之类跑去探望,据说传回的消息是这位皇帝陛下正浑身插满管一幅不久人世的状态,让人不禁怀疑他这半个月的康复期到底够不够。
不过哈米德二世这一病,也释放出了一个消息,他就准备打下索菲亚为止,不准备继续向前进攻塞尔维亚了,至少在目前还不准备,实际上这一点可以理解,虽然他不介意帮助约瑟夫皇帝把塞尔维亚打瘸一条腿,然后好方便奥匈帝国南下侵略塞尔维亚,但如果要是帮他把四肢都砍掉,对于奥斯曼帝国来说,就算不上什么好事了。
他可以把塞尔维亚打残,但彻底打废,让他们面对奥匈帝国侵略的时候毫无还手之力就不符合他的利益了,毕竟他也需要间有个人把他和约瑟夫皇帝隔开,这些年在侵蚀奥斯曼帝国的道路上,奥匈帝国走得并不比俄国或者英国慢多少。
所以说一个拥有一定反抗能力的塞尔维亚,对他是很有好处的,至于保加利亚就不一样了,这个国家必须彻底打垮,他们的地理位置对奥斯曼帝国来说太危险了,说句夸张点的,一个冲锋就能打到伊斯坦布尔城下,这样的国家必须彻底打垮,打得永远不能翻身才行。
他释放出的这个消息,让英法俄松了口气,虽然保加利亚被彻底打垮对他们来说,也算不上什么好消息,但至少还给他们保留了塞尔维亚,有这个国家在,奥匈帝国同样需要分出一部分精力去对付,而且只要塞尔维亚国内没有受到战火波及,以后想重新发展并不困难,经此一战之后,他们也不可能再有开疆拓土的勇气了,可以说英法俄的部分目标依然达到。
对奥匈帝国来说,这样的结果虽然不算完美,但也是可以接受的,塞尔维亚人已经为这场战争付出了超过二十万人的伤亡,就算没有被打垮,也算是断了一条腿。
当各方势力都默许了哈米德二世的目标后,保加利亚就成了注定的牺牲品,可惜这时候斐迪南一世还不知道呢,他的首相天天往英法俄三国使馆跑,希望他们能够拉自己一把,只要哈米德二世肯停战,哪怕多掏点赔偿也行。
可惜他的努力是注定没有结果的。
就连和他并肩作战的塞尔维亚人都看明白了形势,在哈米德二世有可能半个月后康复的消息传到塞尔维亚后,正在索菲亚外围的十几万塞尔维亚军,明显心不在焉起来。
奥斯曼军依然如同压路机般向前缓慢推进,随着战斗的进行,塞保联军的弹药供应问题越来越严重,等奥斯曼军打出山区,进入索菲亚外围的平原后,就算保加利亚军主力,也不得不在没有弹的情况下,用刺刀来迎战侵略者了,至于像炮弹和手榴弹这种高档货就更稀罕了,甚至连机枪都开始因为没有弹被砸毁在阵地上。
无可奈何的斐迪南一世顾不上脸面了,一面准备逃出索菲亚跑到塞尔维亚避难,一面向哈米德二世主动提出求和,不过可惜的是他的求和也没有得到回应,明白自己大势已去的国王陛下,在奥斯曼军的炮弹落在自己首都的晚上,悄悄登上了一列早就准备好的火车,带着王室主要成员和部分大臣逃往贝尔格莱德。
就在他走后,还不知道国王已经弃他们而去的保加利亚军民,又继续在索菲亚城抵抗了三天,这座城市才最终陷落,攻陷索菲亚的奥斯曼军,因为在巷战死伤了将近一万人,为了发泄愤怒,就像他们当年那些打到维也纳城下的祖先一样,把这座城市洗劫一空,然后付之一炬。
随着索菲亚的冲天大火燃起,此前已经据说奄奄一息的奥斯曼皇帝哈米德二世,在杨氏医疗心的专家全力救治后,居然奇迹般地康复了,而且很快就开始处理政务,他做出的第一个决定就是同意七国调停团关于停战举行和谈的建议,而且据说皇帝陛下因为自己的生病,而耽误了巴尔干半岛的和平进程自责不已,甚至还严厉训斥了他的那些大臣。
至于对索菲亚城,因为炮弹爆炸不幸引起的火灾,表示非常遗憾,并且督促占领这座城市的奥斯曼军队,一定要迅速控制住火情做好灾民的救治工作。(未完待续……)
第四零五章 分化
随着哈米德二世的康复,巴尔干的战火逐渐平息,此时巴尔干同盟四国的军队,已经完全被逐出了他们开战后占领的所有土地,而且保加利亚在某种程度上说已经亡国,除了北部还有部分领土因为奥斯曼军顾不上,所以还依旧悬挂保加利亚的国旗以外,其他超过一多半的领土上飘扬的已经是,曾经凌驾在他们头顶几个世纪的新月旗。
追击的奥斯曼军,在象征性进入塞尔维亚境内后,便停止了继续前进,和塞尔维亚人转入对峙状态,实际上他们这时候就是打到贝尔格莱德也没什么太大压力,塞军主力只剩下十几万,虽然正在全国范围内再次动员,把能打仗的全调动起来保卫家园,但也仅仅是聊以自we罢了,这个国家目前已经完全被封锁,失去了外来供应,新征调的军队别说武器了,甚至连军服都配不上,绝大多数回到了冷兵器状态,这样的军队能有什么战斗力就可想而知了。
而且这时候扫荡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的奥斯曼军,也已经开始北上,也就是说塞尔维亚人现在需要应对两个方向上,超过五十万奥斯曼军的进攻,亚历山大和他的老寡妇王后现在唯一能做的只有祈祷上帝保佑和谈能够顺利结束。
至于其他方向上的战事也已经完全停下,奥斯曼军在南线止步于希腊边境,双方在边境线上保持对峙状态,斯库台的守军同样在黑山边境上保持对峙,双方都在等待罗马的和谈结果。
不过和谈进行的并不顺利,哈米德二世要的实在太多了,维持战前边境这个他倒是很爽快地同意了,可就这个战争赔款难免狮大开口了,他原本是要五千万英镑的,但现在已经变了。他要四国赔他一亿英镑,用奥斯曼谈判代表的话说,他们后期的大反攻耗资巨大,这部分军费巴尔干四国必须得赔偿。
这个数字差点把巴尔干四国的谈判代表吓死,他们就是砸锅卖铁也掏不出一亿英镑来,别说这时候了,就是战前也掏不出来,要是战前他们有这么多钱,还不至于落到现在这种地步。实际上他们现在已经彻底破产,保加利亚连王宫都被洗劫一空。无论给奥斯曼帝国赔多少,都只能向外国财团借款,三两千万咬咬牙也就认了,大家以后工作努力点估计十年也能换上。可要是一亿英镑,估计他们得还整整一代人的时间,谁都知道这种时候给他们借款意味着什么,那绝对不是雪送炭,那是趁火打劫。
无论最终给他们贷款的是英国,法国还是俄国。目标都是控制他们的国家,想想未来几十年时间里,自己的国家都控制在外国人手,这四国就不寒而栗。所以说这个数字是无论如何都不能答应的,尤其是黑山和希腊,更是坚决不同意,他们目前承受的军事压力都不大。自然有反对的资格。
保加利亚是没有反对资格了,反正他们连首都都已经被占领了,别说一亿。就是十亿他们也只能在一旁抹眼泪,塞尔维亚是现在最着急的,因为一旦和谈破裂,下一个在旁边抹眼泪的就该是他们了,但黑山和希腊不同意,他们也只能跟这两国一个声音,一旦真得谈判破裂,他们最后还得求着这两个国家拉他们一把呢,毕竟现在也就还有希腊有一战之力!
希腊代表的赔款上限只有两千万英镑,这个标准是根据上一次希腊跟奥斯曼帝国战败后的赔款标准确定的,上一次希腊赔偿了四百万英镑,不过上一次还割了部分土地,所以这一次希腊承担五百万英镑可以接受,四家均摊加起来就是两千万,但黑山人不同意,他们只愿意掏五十万英镑,毕竟他们那样一个小国家,也没什么像样的经济来源,也就种个地放个羊,五十万英镑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天数字了。
这样一来就不光奥斯曼帝国和巴尔干同盟的分歧了,巴尔干同盟内部也分歧严重,希腊,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坚持四家均分赔款,黑山人无论同盟最后需要赔多少,他们只接受五十万的上限,结果这四家自己先吵了起来,他们吵起来的结果就是,黑山大公国愤而退出同盟,然后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单独找奥斯曼人谈判,就五十万英镑,不同意你们就来打我。
紧接着让各方惊讶地是,哈米德二世非常仁慈地接受了黑山人的条件,五十万英镑赔款,奥斯曼帝国和黑山宣布结束战争状态。
这一棒把其他三国直接打傻了,尼玛,不带这么玩的,这还要脸不要脸了,你们和平了我们怎么办,塞希保三国一片对黑山人卑劣行径的讨伐之声,甚至三国政府都愤怒地和黑山断绝外交关系,另外对于他们的背盟行为,不排除采取更进一步措施。
尼古拉一世毫不在乎,来呀!我就这样了,我就不要脸了,有本事你们来打!
那三国现在当然没本事去打他,这些家伙自身难保呢!而且这个小破国家出了名的又臭又硬,不死个几万人根本拿不下来。
既然尼古拉一世选择了做无赖,其他三国还真就拿他没办法,不过黑山的国家信誉也彻底垮了,以后别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