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榷松缁嶂刃颍塘朔饨ㄍ持巍N牡邸⒕暗墼谖黄诩洌绦菩泻撼跻岳窗捕ㄉ缁帷⒎⒄咕玫母飨钫摺! �
汉文帝刘恒是刘邦第四子,前179年即位,在位23年。汉景帝刘启是文帝第四子,前156年即位,在位16年。文帝是著名的贤明君主。他改革刑法,废除秦汉以来的一些酷刑。汉代时,肉刑往往要往人脸上刺字、割掉鼻子或砍去四肢,极端残酷。文帝下令废除这种酷刑。这件事得力于一个叫缇萦的小姑娘。她的父亲淳于意因误伤人命被判处肉刑,他感叹自己命不好,生了一堆女儿,没有什么用处。小女儿缇萦非常为父亲担心,就随父亲到长安,直接向文帝诉说肉刑的残酷性。文帝不仅废除了肉刑,而且废除连坐法。他又诏令各地官吏慎重审案,严禁徇私舞弊和贪赃枉法,从而使汉朝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和平。
文帝在历史上又以节俭闻名。他在位期间,紧缩国家财政支出,皇帝的宫室、花园、车马、服饰都沿用前朝的,没有多大的变化,就连妃子长衣拖地,文帝也下令将它截短,并且要求从俭办丧事,陪葬物不能用金属器具,修建墓陵也要尽量少占土地。他曾经想建造一座露台,工匠说要花费百金,100斤黄金相当于10户中等水平的家庭的总收入,文帝觉得太浪费了,便改变主意不再修造。文帝大力提倡农耕,并减免土地税和人口税,徭役也从每年一次减为三年一次,从而使农民得到休息。他为了鼓励官吏与百姓重视农业生产,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到郊区耕种田地,作为表率。为了进一步安抚民心,文帝要求各地官吏照顾并且救济各种贫困无力生活的人。文帝遵循先帝休养生息的政策,积极推行开明的统治之道,提高了百姓的生活水平,全国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社会秩序日趋安定,汉王室进入了稳定发展的历史时期。
景帝像文帝一样尽心尽力治理天下。他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安定民心。同时又改革法律,使刑罚进一步减轻,比如他把打500板子的体罚减为300板、打300板的减为200板、200板的减为100板,并对酷吏实行惩罚措施。前141年,景帝号召天下一律节俭办事,严禁采买金银珠宝等物品。这些政策是对汉初和文帝政策的延续,促进了社会的稳步发展,汉王朝国力更加强盛起来。
汉王朝初年曾分封许多诸侯王国。这些王侯的势力日益增大,并威胁到中央集权的统治。景帝就决定削藩。吴王得知景帝推行削藩政策,就联合各个诸侯王,决定起兵造反。前154年,吴楚七国叛乱,攻向长安。景帝原打算息事宁人,恢复诸侯王的封地,免去他们的兴兵之罪,可是七国要夺取汉王室天下。景帝于是派周亚夫为统帅,出兵迎敌,诸侯军来势汹汹,三个月后,七国之乱被平定。从此,汉朝加强了中央集权并对地方势力严格控制。经历了几十年发展,汉王朝全面昌盛起来,为武帝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部分:秦始皇统一中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尊崇儒术,将百家学说排斥于官学之外的思想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和文化中的主导地位,不仅巩固了汉朝政权,而且对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凝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汉初年,汉高祖继续实行秦代的挟书律,禁止私人收藏诗、书等,儒家学术活动几乎灭绝,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被统治者大力提倡。这些政策短期内适应了长期战争后恢复生产、稳定社会秩序的要求。无为而治、休养生息的政策造就了文景时期的社会安定、政治开明、文化复兴的繁荣局面。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黄老学说已经不适应时代潮流。汉武帝时期,王国势力强大并凌驾于朝廷之上,商人豪强大力兼并土地,匈奴不断骚扰边界,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经成了统治者的迫切需要。而儒家的大一统思想、神化皇权的观念以及仁义学说,恰好适应了这种要求。年轻力壮的汉武帝要大有作为,建立千秋帝业,也需要这种新的思想武器。
汉武帝即位后,首先举行的一件大事是召集天下文士,亲自出题考试。大儒董仲舒提出,诸子学说使国家不能保持一贯的政策,法令制度常常改变不利于封建的专制统治,建议政府只用讲儒学的人为官。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把各地举荐来的非儒学的诸子百家一概罢斥,同时任用考试优秀的儒家学者。这样一来,只有学习儒家学术才有做官的机会。武帝又改组领导班子,起用了一大批好儒学的人,如用好儒术的田做丞相等,以此来褒扬儒学,贬斥道家等诸子学说。
汉武帝的改革激怒了黄老学说的首要代表窦太后。窦太后大力打击儒家,并找借口把鼓吹儒学的人投入监狱。窦太后去世后,武帝重用儒生,把官府里非儒家的博士一律免职,排斥黄老刑名等百家学术于官学之外,这就是有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武帝提倡的儒学,是在原来孔子仁义学说的基础上吸收了阴阳五行家神化皇权、鼓吹王权神授的思想,又接受法家君王独尊、增设刑法、任用酷吏的学说,成为一种儒家王道与法家霸道杂合的思想。
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目的都是为了统一思想,巩固封建统治,只是他们采用的手段不一样。秦始皇烧掉诸子百家书籍,企图用暴力手段来达到目的,结果失败了。汉武帝则采用引导的办法,提倡儒家学说,确立儒学为官学,从而开创了两千多年来儒家学说独盛的局面,儒家由此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
第二部分:秦始皇统一中国汉武帝抗击匈奴
匈奴是中国北方一个好战的游牧民族。自汉朝建立后,匈奴经常侵犯边境,掠夺人畜财物,对汉政权构成严重威胁。汉朝初年,经济凋敝,无力抗击匈奴的侵犯。汉高祖虽在公元前200年抗击匈奴,却被匈奴军队围困于白登山,最后以和亲政策解了白登之围。以后汉朝皇帝也被迫采用这一政策,送给匈奴大量的丝绸、粮食、酒、米等。但匈奴既不放弃和亲利益,又不停止武力掠夺财物,虽然西汉王朝前后有八次和亲,也只能换来暂时的和平。
武帝时期,封建政权稳固,经济实力空前雄厚,军事抵抗力加强,抗击匈奴的条件已成熟。公元前133年,马邑的豪强聂壹上书武帝请求反击匈奴,武帝便采纳了他的建议。马邑之谋揭开了汉朝对匈奴大规模战争的序幕。从前133年至前119年,汉匈多次交战,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汉朝将军卫青、霍去病领兵抗击匈奴的三次决定性战役:河南之战、河北之战和漠北之战。
卫青出身奴隶,少年时是平阳公主的牧羊奴,他的姐姐卫子夫是平阳公主的歌女,由于姿色出众,被武帝选入皇宫,后来又被立为皇后,卫青被封为车骑将军。他英勇善战,立下了汗马功劳,曾经7次远征匈奴,收复了河套地区,被封为长平侯。霍去病是卫青另一个姐姐的儿子,他善于骑马射箭,勇敢强壮,武帝让他领兵出击匈奴,他先后6次打败匈奴,开辟出河西地区,被封为冠军侯。
前127年,匈奴大举入侵,大将军卫青领兵出击。他采取避实击虚、迂回进攻的战略,从敌人的后路包抄,发动突然袭击,打败了匈奴,收复了长期被匈奴占领的河套地区,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直接威胁。武帝在那里建立朔方郡,将10万人迁到那里,作为边防重镇,并重修旧长城,建立了反击匈奴的前沿阵地。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带兵远征,他从陇西两次出击,围攻歼灭匈奴,这次战役沉重地打击了匈奴。汉朝在那里设立了河西四郡。四郡的建立不但切断了匈奴和羌人的交通,抑制了匈奴势力的增长,而且开辟了通往西域的河西走廊,沟通了内地与西域,为中国和欧洲的交流准备了条件。前119年的第三次战役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卫青、霍去病率领骑兵10万、步兵10万,分两路出击,深入到漠北与匈奴主力大决战。在这次战役中匈奴兵损失了八九万,匈奴主力只好向西北远走,大漠以南再也没有匈奴的势力了。
武帝抗击匈奴,促进了各族的和睦相处,发展了边远的地区的经济。汉帝国的强大使中原人不再被称为“秦人”,而被改称为“汉人”,古老的华夏族从此也被称作“汉族”了。历史上有“秦皇汉武”并称,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汉武帝则以他的文才武略巩固和发展了中国的统一。
第二部分:秦始皇统一中国丝绸之路的开辟
“丝绸之路”是汉朝开辟的一条商路,从中国的黄河流域经过西域到达欧洲的交通大道。中国大量的丝和丝织品经过此道向外输出,故称丝绸之路。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桑树、养蚕、生产丝和丝织品的国家。在秦汉之前,中国生产丝织品的技术就相当高,丝织品通过转运到达欧洲。汉代张骞通西域,首次开辟丝绸之路。从此,东西方的直接交流频繁起来。
汉时把玉门关、阳关以西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统称为西域。武帝时期,西域有36个小国,它们生产落后,经常受到匈奴的掠夺和压迫。匈奴单于曾把西域大月氏王的头砍下来,用人头骨做成酒杯,因此大月氏对匈奴恨之入骨。武帝于是想联合大月氏两边夹攻匈奴,但这项任务艰巨,路途遥远,要经过茫茫的大沙漠,而且必经之途河西走廊还在匈奴手中。武帝便在全国公开招募使者,汉中人张骞应召西征。
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大月氏国。他出长安时,同行者一百多人,回来时就只剩一个同伴了。张骞首次出使西域,前后共经历13年。他出使西域的历史使命虽未完成,但他带来了大量关于西域的风土人情和地理知识,这使武帝格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