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唐-第6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头冷飕飕的空气。

真冷啊!当然,有这样冷地天气。方才能够衬托出屋内的温暖如春暖意融融。不是么?

西北地冬天打了几场小仗,在正式冲突爆发之前,没有哪个不长眼睛的吐蕃贵族敢带着十几万人不要命地往上狂攻一次。毫无章法的进攻对于大唐来说,基本上就是送上去给人吃的,在昔日苏定方以八千破十万地壮举之前,以少胜多地战例从来都是屡见不鲜的。林雷

吐蕃觊觎安西四镇以及吐谷浑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安西四镇的广袤肥美,气候适宜,吐谷浑的临近中原。这都是他们割舍不下的情怀。如果举国同心,只怕吐蕃早就发动了大战。然而,一想到若是大胜之后噶尔家族就无从可制,拖后腿的人自然要多少有多少。

当凉州和龟兹镇的安西大都护府换上了两位鼎鼎大名的将领坐镇之后,野心被遏制的绝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一批人。于是。已经几乎没有政治地位地文成公主帐前,从年前开始就多了不少探望的人。

事实上。当大唐的皇帝换成了李弘之后,文成公主的封号就成了文成大长公主,只不过这一点对于她来说并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她从大唐带来的侍女和侍从依旧只是称呼她为公主。相对于比她出嫁还早地弘化大长公主,她从出嫁地那一天开始便完全没有什么幸福可言。

松赞干布是一位雄主,但在她嫁给这位雄主的时候,松赞干布已经是三十四岁地人了。虽然年龄的悬殊并不那么大,但她的婚后生涯只有区区九年。算起来,她现如今已经在这片雪域冰原当了二十八年的寡妇。

丈夫去世之后,文成公主依旧拥有数不尽的牛羊,依旧拥有数不尽的奴仆,她的大帐中依旧有来自大唐皇帝的馈赠和赏赐,吐蕃贵族们看到她时依旧会恭敬地行礼,民众会发自内心地尊敬她。但是,一切仅仅是如此。她没有政治上的权力,她的喜恶左右不了这个古老而又野蛮的王朝,而她也没有生下一个足以改变这一切的儿子。

她可以接见民众,可以向人们传授来自中原的医典酿酒术甚至是造酒术,可以营建寺庙,可以接受万众的顶礼膜拜。可是,她只能做这些,她只能日复一日地看着边疆战事不断,只能在高高的山峰上眺望遥远的中原。她不是弘化长公主,她回不去,从她离开的那一天起,她便和长安洛阳,和父母双亲,和中原所有的一切告别了。

吐蕃逻些,这里已经是她的家。

文成公主躺在那里痴痴地望着帐子的顶部,心中回忆着自己这几十年来的风风雨雨。和昔日的王昭君一样,她是自愿和亲吐蕃的,否则宗室女那么多,又何必非得是她?也正是因为心中那种顽强的意念,她方才在这异国他乡扎根了下来,没有被那冰寒的天气打倒。然而,她终究是老了。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免费电子书下载

“公主,没庐赞蒙求见。”

“请她进来吧。”

文成公主示意侍女将她扶起来,支撑着坐直了身体。虽然没有装扮,虽然她的头发已经不复往日的漆黑乌亮,但病重的她依旧拥有一种出众的神采。只要还没有到最后一天,她就仍然是大唐的公主,不能顶着一张疲惫的脸见人。赤玛伦在掀开帘子进来,一眼就看到了坐在那里的文成公主,心中不禁生出了一丝钦佩。她是这雪域高原土生土长的人,对外人向来有一种说不出的排斥。然而,在第一眼看到这位大唐公主时。她就觉察到了一种真诚明澈地意味,所以哪怕是在嫁给了芒松芒赞之后,她也常常来到此地。

哪怕她不来,来这里探望的人也从来不会少。

按照辈分,文成公主算是芒松芒赞的祖母,赤玛伦便是孙媳妇。所以赤玛伦先是恭敬地行礼。坐定之后又寒暄了几句,方才说算算日子。送往大唐的信应该已经到了。

那封信正是在文成公主这里写的,尽管她并没有看过,但也知道赤玛伦在上头写了些什么。从心底来说,她佩服昔日前往大唐的使节噶尔东赞。哪怕是在对方策划发动战争地时候。那种佩服也并没有减低…………尽管正是那个人破坏了大唐和吐蕃得来不易的和平。

而对于野心更大地钦陵兄弟,她却只是为他们感到惋惜。吐蕃虽然大,但贵族之间的关系盘根错节异常复杂,即使噶尔家族已经有雄厚的根基,但眼下就算再雄厚,日后只怕也免不了清算。即便芒松芒赞能够容忍,她面前的这个孙媳妇赤玛伦所代表地没庐家族和其他大贵族,只怕也不会无限度地容忍下去。

所以,才有了那封专程送往大唐禀告她“病情”地信。

“大唐朝廷向来对祖母的病情很关心。必定会派大夫过来,祖母还请安心。”

听到这话,文成公主却只是微微一笑。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她进吐蕃的时候,随行的固然有大批侍从和工匠。同时亦有大夫。对于治病还是擅长的。而在大昭寺和小昭寺的建造中,她已经皈依了佛门。对于长生并没有什么渴求。

“赤玛伦,倘使是你执政,你希望吐蕃和大唐维持什么样的关系?”

对于这个始料未及的问题,赤玛伦忽然呆了一呆。若是换成别地女人,此时必定会摇摇头,说女人不能干预男人的天下,但她只是踌躇了片刻,便爽朗地笑道:“祖母,如果只是为了让您高兴,我当然应该说,吐蕃应该和大唐永不攻战,但这是不可能的。我们虽然一直生活在这雪域冰原,但还有更多的族人憧憬能看到青山绿水。”

“吐蕃没有东进的能力,所以我并不期望能够把手伸到中原,但是,广袤地西域却是我们地手能够伸到的地方,而吐谷浑更是我们吐蕃人地世仇!很遗憾,虽然之前大唐在西域并没有什么驻军,他们对那里并不重视,但现在那里已经集结了越来越多的军队,甚至远在吐火罗的那些马贼,只怕也不是那么简单的。祖母,虽然你是大唐的公主,吐蕃的赞蒙,但是,你阻止不了两个国家的野心。就算能够维系一时的和平,以后也是要打仗的。”

这是文成公主预料之中的回答,但即便如此,她仍不免有一种深深的失望。她教会了吐蕃人碾磨、纺织、制陶……然而,即使她教会了他们更多的东西,那究竟又有什么用?

战争是永远不可能避免的,他们掌握的东西越多,便越会羡慕那大唐的繁华广袤,那野心就越会膨胀,而大唐怎会容许别人染指治下的土地?她当初作为赞蒙的时候从来不干预政事,但赤玛伦不一样。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免费电子书下载

“赤玛伦,我知道你在扳倒了钦陵之后,也会走他的老路。但是,如果日后你真的执掌了吐蕃大权,不要轻易开启战端。这并不是因为大唐是我的故国,而是因为……”她轻轻叹了一口气,想起这些年从中原传来的消息,“如今的我,毕竟也是一个吐蕃人,不希望那么多人白白地丧命。”

凝视着闭上眼睛的祖母,赤玛伦深深弯下了腰,悄悄退出了帐子。她知道,文成公主需要的决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回答。

第七百一十五章 … 欢天喜地上元节

对于来自吐蕃的信,李贤的处置很慎重。而这个慎重并不在于上头若有若无的闲话,而是对于文成公主的病情。对于和亲这种策略,他从来就是不以为然的,但亦不得不承认,大唐对吐谷浑和吐蕃的两次和亲,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安定了边疆。

无论是吐谷浑还是吐蕃,对待大唐公主的态度都比昔日的匈奴对待汉朝公主要好得多。当然,这也是因为大唐国力空前强盛的关系。早在太宗李世民期间,对于外头不臣服的部族都是说打就打毫不留情,战功更是赫赫盖世。唯一的遗憾高句丽也在李治登基之后完全扫平,不得不说,仅仅从军事上而言,目前为止的大唐具有压倒性优势。

他一在朝堂上提出了文成公主病重之事,从上到下的大臣都表现出了相当的关注。于是,派人探望的决定自然而然得到了通过。至于那支队伍应该如何配置,自然有相关的人士负责头痛。而由于正旦之后接着便是上元节,数不尽的贺表以及使节已经把洛阳塞得满满当当。

由于大唐几位至尊的身体都很好,明堂的建造异常顺利,有望在三月底四月初竣工,六月十五日肯定可以按照计划召开李治的寿诞大典,于是,这一年的上元节,从宰相到寻常官吏,从王宫贵族到平民百姓,都希望能够好好欢庆一下。

毕竟,一年到头解除宵禁的日子,也就是那么区区九天而已,这其中上元节就占了三天。所以。当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解除宵禁共庆上元的消息放出去之后,整个洛阳城都沸腾了起来,甚至有巨商大贾声称会斥巨资建造灯树灯轮。

虽说在大唐过了二十几个上元节,但李贤基本上每次都是应付宫中的大宴,看灯会也不过是走马观花。这一次趁着从上到下都高兴地时候,他便向自己上头的三位至尊提出,这上元之夜不妨来一个突然袭击,往各家大臣宅第走一遭。也来一个与民同庆。

李治现如今作为太上皇,除了大节日,并不经常在人前露面,听到这样的建议颇觉得新鲜。满口答应了下来。武后一想此事与自己有利无害,自也不会反对。至于李弘……可怜的他年纪轻轻成了皇帝,除了养病就是处理国事,整天整天闷在宫里,根本没法像昔日当太子时在外头乱逛,因此李贤这提议可谓是正中下怀。

于是,在大臣们都毫无准备的时候,这大唐第一家庭地上元节出游计划。林雷就这么定了。

尽管正月十四晚上已经闹腾了一整夜,但正月十五乃是货真价实的上元节,热闹程度自然更甚十四。

官府解除了平日管制极严的禁令,洛河上天津桥的铁索全部打开,游人甚至可以直至皇城底下仰望那巍峨壮丽地皇宫。十五的月光下,游人乘车骑马,熙熙攘攘,路上但只见无数涌动的人头,掀起了无数尘土。

不但如此,由于李贤的提议。皇家甚至还在天街,也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