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交给了冯·曼施泰因元帅。虽施泰因后来说,在11月末的那些危急的日子里,俄国
军队如果向顿河下游,向罗斯托夫发动一次迅猛的突击,本来是能够消灭德军“A”
集团军群和第6集团军的。
当时,坐镇加里宁方面军的朱可夫提议把被合围的德军分割成两部分。首先在
萨莫法洛夫卡和科特鲁班集结最大限度的兵力,向前对大罗索什卡实施突击。待红
军部队在这里会合后,即迅速集结起来,向北对杜比宁斯基和“135高地”突击。
要实施这一作战行动,就需要增派部队。此外,突击部队沿途将受到主要是东
西走向的深谷的限制。因此,最高统帅部没有采纳朱可夫的计划,况且这个计划也
未得到各方面军司令员和驻伏尔加河和顿河之间各战斗部队的最高统帅部代表们的
支持。可是,要求远在另一个方面军的朱可夫帮助指导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这个特殊
阶段的作战,这件事本身就是意味深长的。而且,德国领导人后来承认,如果当时
俄国发动一次来势凶猛的突击,可能会把他们的一些集群置于死地。还值得指出的
是,朱可夫对于最后被采纳的那项计划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注' 12月9日,华西列夫斯基和罗科索夫斯基向最高统帅建议:把从最高统帅部预备
队调来的近卫第2集团军投入战斗,同现有部队一起粉碎被合围的轴心国军队。这个
战役命名为“指环”战役,原来预定分三个阶段进行。首先,顿河方面军将消灭罗
塞什基以西的德军四个步兵师;其次,顿河方面军向东南方向对沃罗波诺沃实施突
击,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第64集团军则向南对沃罗波诺沃实施突击,从而把包围圈
南半部分的敌军孤立起来,并予歼灭之;最后,两个方面军的所有集团军将向古姆
拉克总方向实施突击,以粉碎敌军的抵抗。
到12月11日,最高统帅部已经同包括朱可夫在内的各个成员交换了意见,研究
了这个建议。最高统帅部对计划进行了修订(或者说象苏联历史学家常常爱说的那
样,“使计划更加明确了”),最后发出指今,要求进行—次分两个阶段的战役。
第一阶段是向巴萨尔基诺和沃罗波诺沃推进,以粉碎西部和南部的德军集群。第二
阶段将是由两个方面军的所有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以西和西北发起总攻。“指环”
战役发起时间将通过电话向各司令部宣布,至少第一阶段最迟要在12月23日完成。
与此同时,12月12日,但军坦克第4集团军不顾一切地向斯大林格勒突击,一次
又一次地实施反击,以便重新占领先前德军装甲部队夺占过的地盘。经施泰因说,
这次行动是“同死神赛跑”。
到12月19日日终,德军坦克第57军越过了耶绍洛夫阿克赛河,继续向北推进到
斯大林格勒的最后一条天然屏障——米什科瓦河。离合围圈的南部正面只有三十英
里的德军先头部队,成功地在河北岸占领了一个桥头堡。先头部队从这里能够看见
斯大林格勒周围炮火的闪光。看来它们有可能获得成功,假如第6集团军能够从内线
发动进攻,牵制苏军,阻止苏军在德军坦克第4集团军前进道路上投入兵力的话。
但是第6集团军的进攻始终未能实施。
就在这个时候,苏军向顿河中游的意大利第8集团军发动了大规模进攻。迫使曼
施泰因大量抽调赫尔曼·霍特将军的坦克第4集团军去掩护罗斯托夫。或许正是这一
行动决定了鲍留斯的第6集团军的命运。目睹过当时情形的坦克第4集团军参谋长F·
W·冯·梅伦廷将军写道:霍特的最精锐的部队——坦克第6师被急忙调向西北,以
便阻止如潮水般涌来的俄国军队。假如这个当时仍很完整的师继续归霍特指挥,他
也许能够突破俄军的防御,并与地留斯会合。
苏军把新的部队投入战斗。例如P·R·马利诺夫斯基中将指挥的近卫第2集团军
在大雪覆盖的草原上,以每天强行军二十五英里到三十英里的速度赶到了作战地区。
当这些苏军部队参加战斗以后,德军撤退到科捷尔尼科沃,接着于12月29日又放弃
该城,后退到科捷尔尼科沃西南大约六十英里的齐莫夫尼基,并撤过了马尼奇河。
这里正是曼施泰因12月12日开始发动进攻的地方。
曼施泰因的突破尝试遭到失败之后,他和鲍密斯用这样一种想法来自我安慰,
即陷入合围的德军,能够牵制大量苏军部队,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很有用的。赫尔曼
·戈林曾经保证说,将向被合围的第6集团军空运足够的补给品,一直坚持到1943年
春季——据认为那时德军将再次征服整个这一地区。然而,他的保证来能兑现。戈
林答应每天向斯大林格勒空运五百吨食物、燃料和弹药,结果证明他是过分乐观了。
事实上,到12月底,每天空运去的物资不到一百吨。12月中旬,忍饥挨饿的德军部
队就已开始屠宰罗马尼亚骑兵师的马匹来充饥了。
朱可夫和最高统帅部这时正在进行准备,以便对被合围的第6集团军实施最后进
攻。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等人精心制定的“指环”战役计划,这时(1942年12月
最后几天)已准备就绪,只待实施。
12月底,在国防委员会的一次会议上,为了作战方便起见,斯大林提议把消灭
被围德军的任务交给一个司令员来指挥。斯大林询问大家应该把这一任务交给哪位
司令员,于是有人提议罗科索夫斯基。
斯大林转向朱可夫问道:“你怎么不吭声?”
朱可夫答道:“我认为两位司令员都很能干,如果把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部队
拨归罗科索夫斯基指挥,那末叶廖缅科必然会感到委屈的。”
“现在不是谈论委屈不委屈的时候。”斯大林打断朱可夫的话说,“给叶廖缅
科打个电话,向他宣布国防委员会的决定。”
当晚,朱可夫用高频电话跟时廖缅科通了话,把国防委员会的决定——委任罗
科索夫斯基执行最后消灭斯大林格勒德军的任务,并把叶廖缅科的第57、第62和第
64集团军转交给罗科索夫斯基的顿河方面军。不出朱可夫所料,叶廖缅科很难过,
于是朱可夫试图向他解释为什么要作出这一决定。
不久以后,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更名为南方方面军,并被派去进攻罗斯托夫的德
军。最高统帅部关于把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三个集团军拨归顿河方面军指挥的指令
是12月30日下达的。
1943年1月,顿河方面军的编成内共有二十一万二千人,约六千五百门火炮和迫
击炮,二百五十余辆坦克和近三百架作战飞机。
关于最高统帅部和朱可夫在这次反攻中所起的作用,苏联历史学家们只是在六
十年代初期才首次作了精确而作尽的描述。比较有益的记载之一是Q·沃罗比尧夫上
校在《军事史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他在这篇文章中指摘沃罗诺夫元帅早些时
候发表的有关这次攻势的文章学术水平不高。在赞扬了华西列夫斯基、朱可夫和沃
罗诺夫在全面制订这次战役计划方面所做的工作之后,沃罗比尧夫指责沃罗诺夫说。
现在让我们稍许谈谈H·H·沃罗诺夫对最高统帅部12月28日指令的批评。他在
他的回忆录中写道:“最高统帅部的那项指令,要求对部署进行很多调整,还需要
增加许多部队、多消耗大量炮弹……我们很清楚,这个《莫斯科方案》。进程是极
端缓慢的,而且必须投入许多兵力和兵器……不仔细地研究情况,不先同我们(最
高统帅部驻战区代表)进行初步讨论,就通过了最高统帅部的决定,这种做法使我
们感到惊讶……
令人遗憾的是,回忆录的作者并没有举出事实性的论据来证明他的批评。
沃罗比尧夫接着对方面军的作战方案同最高统帅部的作战方案进行了比较,证
明最高统帅都的指令并非象沃罗诺夫说的那样必须对部署进行许多调整。他证明,
在第65和第66集团军的作战地区,方面军提出的计划和最高统帅部的计划,只有一
些微小的差别。他进一步指出,对于其他集团军的配置也不需要作重大改变。
“实际上,最高统帅部对于方面军的计划所作的改动,是改变了第65、第57、
第64和第66集团军的主力部队的突击方向。……从而减轻了部队的各项任务。而这
样做是更符合当时的实际力量对比的。 '注' 沃罗比尧夫上校承认,最高统帅部犯了一些错误。例如,在7月至9月期间,在
顿河河套和在耶尔佐夫卡——萨莫法洛夫卡一线发动反击时,最高统帅部无根据地
用零敲碎打的方式使用它的战略预备队,因而不但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而且招致
了重大损失。最高统帅部也没有为消灭被围的轴心国部队,为在德军防线上打开缺
口之后扩大进攻提供预备队。
但是,沃罗比尧夫指出,最高统帅部关于粉碎被围德军的决定是适宜的、正确
的。他斥责沃罗诺夫竟声称这是采纳了他的计划和顿河方面军司令部的计划。沃罗
比尧夫说,他非常希望对此作出澄清,因为这一争论“具有教育意义——它涉及到
最高统帅部为一方,最高统帅部代表和方面军司令部为另一方之间的关系问题”。
在援引一系列文件之后。沃罗比芳夫说,“指环”战役是根据1942年12月28日
最高统帅部指令实施的。他最后写道:“必须表示如下的希望:伟大卫国战争的参
加者们在写回忆录的时候。特别是在探讨一些重大的问题时,不应当依靠他们的笔
记和记忆。利用档案馆的文献来核对事实,将大大有助于精确确定各种事件的真实
情况。”
由此可见,沃罗比尧夫的批评乃是为达致历史真实,从而把功劳归于应该得到
它的人——最高统帅部和包括朱可夫在内的最高统帅部代表的又一次令人振奋的努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