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那些将要参加作战的人。他对于可能发生冲突的日期,也估
计错了。他以为还有时间。所以当事态急转直下的时候,他已经来不及把他的主张
变成明确的战略计划和具体行动计划了。而且,从1939年到1941年这段期间,这种
计划恰恰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倘若能够准确而详尽地制订出计划,本来是可以利用
这些计划对部队和舰队进行训练和准备的。
库兹涅佐夫说,斯大林在军事事务方面的权成有着双重的影响:
一方面,人人都坚信斯大林最明了情况,需要的时候,他将作出必要的决定。
另一方面,这种状况又妨碍了他周围的人自己去思索;并坦率而果断地发表自己的
意见。在海军中。大家都确信,既然没有下达指示,那就是说眼下战争不大可能爆
发。
库兹涅佐夫批评了国防人民委员部的领导人员,抱怨国防人民委员铁木辛哥总
是忙得不亦乐乎,连出席舰队关于作战问题的会议都没有时间。他对朱可夫特别有
意见,他说:
从朱可夫当了总参谋长以后,我们同总参的关系不能说是融洽的。我认为同总
参谋部保持联系特别重要,这也是由于斯大林依靠总参机构来处理军事问题的缘故,
而这就意味着斯大林有关海军的指示和指令也下达给总参……我去了好几次要见朱
可夫,可是都没见着。他的举止相当傲慢,而且根本不肯下功夫去研究海军的问题。
虽说这位海军元帅很尊敬担任野战司令员时的朱可夫,但对他担任总参谋长时
的表现却印象不佳。他说。“本来应该早得多地发现朱可夫从性格上说不适合作参
谋工作。”库兹涅佐夫的批评也许太过分了。朱可夫情绪急躁、容易发火,很可能
是由于他常常不如意和他在工作上的几乎无法忍受的紧张造成的。还必须记住,斯
大林对国防人民委员部和总参谋部控制极严,象朱可夫那样精力充沛、性格倔强的
指挥员,对此一定会感到恼火的。库兹涅佐夫也说:“对予各军事机关和国家高级
领导人的职权没有作出明确规定”,而且“斯大林拥有无限权力,整个军事事务完
全控制在他手里。”这种说法无意中为朱可夫的举止找到了解释。在这样的不利条
件下工作,无论哪一位红军领导人,看来都不大可能充分发挥他的才干。
正在迅速发展的事态的其他几个方面的情况。也值得提一提。驻在塔什干的M·
N·卡扎科夫将军6月11日被召到克里姆林宫。他在飞往莫斯科途中,看见下面满载
着军队的火车一列接着一列,全都向西北方向开行。他知道他指挥的军区没有向苏
联其他地区调动部队,所以他猜测这些部队是从东西伯利亚军区和外贝加尔军区调
来的。
到达总参谋部大楼以后,卡扎科夫从外贝加尔军区的一位集团军司令员M·R·
卢金那里得知,卢金的集团军正沿铁路调到西部去。此后几天,卡扎科夫看见身穿
野战制服的其他几位集团军司令员。他可以肯定这些部队不是去参加演习的,因为
如果举行演习的话,他一定会知情。卡扎科夫被要求再呆几天时间。以便解决同他
的军区的作战计划有关的一些问题。
“当时,”他回忆说:“我不能不注意到总参谋部越来越繁忙。那时担任伏尔
加军区司令员的格拉西缅科中将同他的参谋长一起来到总参。接着乌拉尔军区司令
员R·A·叶尔沙科夫中将也来了。卡扎科夫找到A·M·华西列夫斯基上将,后者告
诉他,芬兰军队已经在实行动员,德军已经沿着苏联边境集结。卡扎科夫直截了当
地问他道:“同德国法西斯打仗,什么时候会打起来呢?”华西列夫斯基回答说:
“今后十五天到二十天当中,要是不打起来就算不错啦。”
从这些情况可以得出结论,斯大林和苏军最高指挥部知道同德国打仗只是时间
问题,但是没有把情况充分通报给西部边界一线的各部队,甚至放任它们产生一种
心安理得的情绪。对苏联人来说,这场战争可能不具有战略突然性,但是在战术上
说,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一些俄国人叙述了他们在战争前夕在西部边界上的经历,其中就有当时在边境
部队中任上校的N·N·费久宁斯基将军。他回忆说,6月18日,边防分队的一名指挥
官打电话向他报告说:“上校同志。一名德国士兵刚刚投奔到我们这边来了。他报
告了非常重要的情报。我不知道我们能不能相信他。可是他谈的情况非常非常重要。”
“你们等着,我马上就去。”费久宁斯基下了这道命令以后立即动身前往边境。
到达分队司令部后。费久宁斯基看见一个高个子的年轻德国士兵。这个德国兵
对翻译说,他因为喝醉了酒,揍了一名军官,他害怕被枪毙,所以逃到苏联人这边
来。他说:“战争不久就要开始了。”他告诉他们说,6月22日凌晨之时,”德军将
在德苏边界全线发动进攻。
这位年轻的德国兵发现人们露出怀疑的神情,便千方百计要使苏联军官们相信
他说的是实话。“上校,”他说,“到了6月22日早晨5点钟,你们如果觉得到欺骗
了你们,你们枪毙到好了。”当费久宁斯基把这个情报报告给第5集团军司令员时,
这位将军懒洋洋地答道,“不必相信挑拨。”而且没有必要向部队发警报,因为
“这种警报将是一场虚惊。” '注' 卡扎科夫将军于6月21日夜间到达设在塔什干的司令部。接着他用了几小时时间
报告他此行的情况。当他准备休息的时候,值日军官派人来找他。莫斯科的总参谋
部打来了一个重要电话。信息是简短的:“开始了!”
朱可夫元帅
第六章 巴巴罗萨计划
在德军对苏联发动大规模进攻的前一天,当海因茨·古德里安将军 '注' 到现场
侦察地形的时候,他确信红军“对于我们的意图毫无所知”。布格河苏联那一侧河
岸上的各个支撑点无人守卫,而且在过去的几周时间里,苏联在加强其筑垒阵地方
面几乎毫无进展。实际上,古德里安认为实现突然袭击的前景是极好的,一以致于
他甚至怀疑是否还有必要进行预定的炮火准备。
6月21日夜间10时,在德军步兵某师服役的一名捷克共产党人,在利沃夫地区偷
越了国境。他警告俄国人说,德军计划翌日凌晨3时发动进攻。这个情报通过指挥系
统逐级上报到莫斯科,因而浪费了宝贵时间。
“直到6月21日,在收到关于德军将于6月22日深夜至6月23日凌晨向我国发动进
攻的无可辩驳的情报以后,《苏联伟大卫国战争史》一书评论说:“苏联政府才决
定警告边境各军区司令部和海军各舰队司令部注意迫在眉睫的危险,并使武装部队
进入战斗准备。”该书指出:“使武装部队进入战斗准备”的命令,是在6月22日零
时30分发布的。然而,由于通讯设备遭到破坏,许多负责人只是在德军发动进攻之
后才获悉了这个命令的内容。列宁格勒军区、波罗的海军区、西部军区、基辅军区
和敖德萨军区的部队,受命在拂晓前占领边界一带的筑垒地域,并把全部飞机分散
到各个简易机场。
德国人出色地执行了他们的战略计划。在1940年完成了在西欧的作战行动以后,
他们开始把部队调到东普鲁士和波兰。到1941年5月,德军沿俄国国境巳集结了差不
多七十个师。苏军在其西部边界也部署了大约七十个师,但其中许多师仍然缺乏必
不可少的武器装备
5月25日,德国的几条铁路线转入按他和的运行时刻表运行,每昼夜开行大约一
百列军用列车。到6月初,三个集团军群已经摆好向苏联发动进攻的阵势:中央集团
军群由费多尔·冯·柏克元帅指挥;北方集团军群山威廉·冯·利布元帅指挥。南
方集团军群由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元帅指挥。
中央集团军群从卢布林一苏瓦乌基一线出击,承担了主要任务,即消灭白俄罗
斯的苏军,然后向斯摩棱斯克和莫斯科发动大规模强攻。这个集团军群的编成内有
五个集团军,其中有两个坦克集团军。北方集团军群有三个集团军,内有一个坦克
集团军,它们从苏瓦乌基——波罗的海一线出动,目标是粉碎波罗的海各国的苏军,
并同曼纳海姆元帅指挥的芬兰军队配合,攻占列宁格勒。切断通向摩尔曼斯克的交
通线。南方集团军群位于卢布林和喀尔巴阡山之间,任务是向基辅总方向发动大规
模强攻。同北方集团军群一样,它拥有三个集团军,内有一个是坦克集团军。它的
南翼,由安东奈斯库元帅的罗马尼亚军队和里特尔·冯·朔贝特将军的德军第11集
团军来掩护。 '注' 轴心国方面总兵力约为一百四十个师,组成三个突击集群,部署在苏联国境上。
一般说来,它们的装备精良,特别是坦克较好(约三千五百辆),并得到三千九百
架飞机的支援。苏联方面,总兵力约一百个师,分布在北起摩尔曼斯克北部的巴伦
支海,南至黑海的多瑙河口的国境线。此外,约有六十个师正从边境各军区的内陆
地区调来增援边境各部队。(德军)进攻前不久,朱可夫开始从内地调集五个集团
军以便编成最高指挥部预备队,打算用它来进行一次反攻,可是这些部队离即将成
为战场的地区还有二百五十到三百一十英里。 这就是德军进攻前夕的军事形势。
通过外交途径把德国的意图通知给苏联政府一举,是突如其来的,对于(德国)
那样的政权来说,这也是可以想象的。
4月22日凌晨3时,德国驻莫斯科大使收到一份电报,命令他去会见莫洛托夫,
通报如下的信息:苏军在德国边界附近集结已经到了柏林认为它无法容忍的地步,
因此不得不采取适当对策。莫洛托夫闻听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