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大文豪-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懂得这个社会的交际原则,有独立的思想,也有独立的能力。

林子轩认真思考过冯程程未来的职业规划,到女校教书对时间限制过严,肯定不行,要找一份时间上较为宽松的工作。

既不会太累,也不会太过抛头露面。

他想到了女装店,专门经营从巴黎和纽约进口来的时尚女装。

这种女装的客户大多是上海滩的阔太太和富家小姐,和这些女人交往问题不大,还能趁机扩大社交的圈子,不想做的时候交给店员即可。

如今,冯程程和宋家三小姐交往密切,朝着社会活动方面发展,这可不是一个好现象。

林子轩不希望家里出现一位社会活动家,他本身对这种事情没什么兴趣,偶尔参与可以,但作为职业就免谈了。

女装店的事情要尽快进行了,在庐山避暑的时候可以和程程详细谈谈。

丁灵还在等着林子轩的回答,她不知道林子轩的思绪早已飘到了万里之外。

相对于拍摄电影,在书局实习真的没什么意思。

万象书局出版的书籍大多是畅销小说,也就是说以鸳鸯蝴蝶派的小说为主,还有一些翻译的国外书籍。

丁灵的工作是校对这些小说,看看有没有错别字,或者语句是否通顺等等。

对于一名追求进步的青年,每天看鸳鸯蝴蝶派这类旧派小说,简直是一种煎熬,所以她就想着转到电影部门。

“先生,我真的喜欢表演。”丁灵再次强调道。

“好吧,我答应了。”林子轩无奈的说道,“不过拍电影很辛苦,你刚开始只能扮演配角,到时候可别叫苦。”

“谢谢先生。”丁灵兴奋道。

林子轩摇了摇头,他担心自己造就了一位电影女明星,却让中国少了一位女文学家。

“别忘了写作,你有写作天赋,别荒废了。”林子轩提醒道。

“好的,先生。”丁灵答应着离开了。

这时候,平禁亚走了进来,他听到了林子轩和丁灵的对话。

“你这么看好她,不如收做弟子好了。”平禁亚打趣道。

林子轩想了想,这个弟子可不是学校里的学生那么简单,而是真正的师徒关系。

在学校里,凡是听过林子轩讲课的都可以称为林子轩的学生,但弟子更多的是继承衣钵的意思,不是什么关系都能称为弟子的。

徐至摩拜了梁启朝为师,这才算是弟子,是真的要广邀宾朋,行拜师礼之后才算入门。

这和武侠小说中的外门弟子和亲传弟子是一个意思。

如果林子轩收了丁灵做弟子,那以后丁灵在文坛就有了后台,不说可以横着走,至少前途一片光明。

可一旦林子轩出事,作为弟子的丁灵也会遭殃,两者有着连带的关系。

林子轩想到了丁灵以后要走的道路,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收一名未来的文学家做弟子固然很有成就感,但将来的事情很难说的清楚。

平禁亚向林子轩说了万象书局正在进行的“中国百县行计划”。

这个计划是和世界书局联手打造的,在中国选择一百个县城发展销售网点,把发行渠道深入中国的基层中去。

万象书局负责其中的五十个县城,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

林子轩没有犹豫,这是关系到万象书局能否做大做强的关键一步,就算是暂时亏本,也可以从其他部门补充资金。

当林子轩还在为冯程程抛头露面的问题而苦恼的时候,在北平,一场更为开放的大调查正在进行之中。

这次的调查被称为社会风俗大调查。

1923年5月,北大国学门成立“风俗调查会”,张京生被推举为主席。

在拟定风俗调查表时,张京生列出了30多项,其中一项便是“性史”。

张京生于1888年2月20日生于广东省饶平县浮滨镇大榕铺村。

1910年张京生来到上海,先进由法国天主教主办的上海复旦学校。

由于革命的需要,半年后入北京法文高等学校,后又考入京师大学,以学生的身份从事京津保同盟会反清活动。

1912年12月至1915年就读巴黎大学,1916年至1919年,在法国里昂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1921年10月至1926年,接受北大校长蔡元赔的聘请任北大哲学教授,专门开设性心理和爱情问题讲座。

在北京大学的这五年,是他大放光彩的五年。

在法国留学期间,由于受法国提倡性解放和性自由的文化背景的熏染,强化了张京生性学研究的兴趣。

1923年1月,北大教授谭熙虹在妻子死后娶了妻妹陈淑珺,已有婚约在身的陈淑珺的未婚夫沈厚赔从广州赶至北平,在《晨报副刊》上大打笔墨官司。

一时间,经各方媒体炒作,闹的沸沸扬扬,满城风雨。

这时候,张京生在《晨报副刊》上发表了他的爱情观。

他的爱情定则有四:一是爱情是有条件的;二是爱情是可比较的;三是爱情是可变迁的;四是夫妻为朋友的一种。

公开为陈淑珺辩护,他还宣称:“主婚既凭自己,解约安待他人!凭一己的自由,要订婚即订婚,要改约即解约。”

这在包办婚姻为主流的时代遭到了强烈的反对,从而在北平引发了一场爱情观的大讨论,鲁讯等社会名流都参与其中。

鲁讯甚至说这种爱情观“25世纪或能通行”。

这可比林子轩引起的那场在上海的爱情大讨论轰动的多,因为张京生什么话都敢说,他不怕社会舆论的抨击。

对于张京生而言,爱情大讨论只是一道开胃菜。

他在5月份提出的“性史”大调查更是挑战国人的神经,他还在北大的课堂讲授“性史”。

在后世,这就是生理卫生课。

可就算是后世的老师讲生理卫生课的时候都是遮遮掩掩,可以想象,在民国时期,张京生的所作所为有多么的大胆,可以说是惊世骇俗。

第一百六十六章新感觉派小说

林子轩在穿越之后,逐渐发现了一个在后世会被大多数人忽视的事实,那就是后世的语文课本实在是太过强大了。

课本里的文章囊括了古今中外诸多散文、小说和诗歌,而且大部分都是名篇。

加上课外导读的部分,他都惊讶于自己的阅读量。

但当时上课的时候并不觉得自己学习的都是文学的精华,反而不怎么喜欢,觉得枯燥。

或许和老师总是讲课文的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有关,什么揭示了资本主义的腐朽没落,什么表达了作者对于封建社会的批判。

一个中学生懂得这些么?喜欢听这些么?

林子轩并不是想批判语文教学的方式,而是觉得语文应该讲述文字的美妙,而不是分成一段段的讲解或许连原作者都不知道深刻含义。

当然,真要是那么讲,中学生可能还是听不懂。

总之,穿越之后的林子轩意识到语文课本这种大杀器,给他提供了众多作家的作品。

虽然有些文章只是节选,但没关系,他只要知道大概的情节设定就好了,他有庞大的写手团做后盾,完全可以进行二次创作。

他想要郑重的提醒以后的穿越者,穿越带着语文课本就好了,那种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伊豆的舞女》是高中一年级的读物,它是川端康城早期的作品。

充分体现了川端式的“佛典”文学特征,由于受佛教宇宙观的影响,川端康城的人生理想显得既气势恢宏,又虚无缥缈。

小说通过一位孤儿出身的大学预科生去伊豆旅行,途中与流浪艺人结伴而行,其间对一位14岁的舞女产生了一种似恋非恋的爱慕之情。

小说带有日本文学的典型特征,刻意的精致,淡淡的哀伤和朦胧的意境。

这是林子轩在后世的课外读物中看到的解说文字,其中还有对川端康城生平的简单介绍。

川端康城出生于1899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是日本新感觉派作家。

所谓新感觉派是日本20年代初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日本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但1920年爆发了经济危机,给社会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困难,社会上蔓延着一种虚无和绝望的思想,以及西方贪图瞬间快乐的风气。

新感觉派认为,人们要以视觉、听觉来认识世界和表现世界。

他们认为艺术家的任务是描写人的内心世界,而非表面的现实,他们强调主观和直感的作用,认为文学的象征远比现实重要。

新感觉派传入中国,在20年代的上海风靡一时。

这类小说大多取材于大都市的病态生活,通过描写大都市生活中形形色色的日常现象和世相世态,暴露出都市男女的堕落与放纵、寂寞与空虚。

非常适合上海滩十里洋场的氛围,成长为中国最完整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

在后世,新感觉派的代表人物叫做莫严,他的《透明的红萝卜》以构思的奇特、感觉化、体验化的叙事方法和空灵的意境震动了文坛。

在西方文坛,这种写法叫做意识流。

在日本,意识流加上日本特有的唯美主义就成了新感觉派。

中国作家则力图兼容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法,把“心理分析、意识流、蒙太奇等各种新兴的创作方法,纳入了现实主义的轨道”,因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感觉派”小说。

林子轩对意识流一点都不陌生,英国的弗吉尼亚伍尔芙就是意识流的代表作家。

两人在信件中交流了这种写作方法。

意识流的故事叙述不是按时间顺序依次直线前进,而是随着人的意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故事。

故事的安排和情节的衔接,一般不受时间、空间或逻辑、因果关系的制约,往往表现为时间、空间的跳跃、多变,前后两个场景之间缺乏时间、地点方面紧密的逻辑联系。

时间上常常是过去、现在、将来交叉或重叠。

公认的意识流小说代表作有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伍尔芙的《到灯塔去》、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等。

川端康城虽然是新感觉派的发起者和中心人物,但他并不坚持一定要用这种写作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