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宫二代奋斗记-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记得了,您每次都说,玲子要嫁人了,我有些舍不得”,也是几年的情分了,孟婉不舍,“虽说以后还在咱家里,到底不在我院子里当差了”
  “李小子也是能做事的,这几年随着玲子爹和你七伯,也学了许多,你爹也是有意历练他,玲子随他是个好去处,你也不必担忧,你若当真舍不得便多随些嫁妆,给她做脸”
  孟婉点头,父亲他们又随着王爷打仗去了,这次是决计要拿下余部的,为称帝扫除后患,“娘,我前几日去府里时看着李先生带着一帮人在各处测测算算的,街上的人说是在卜算新宫所在,算好了就动工呢”,总听说李先生天文地理、奇门遁甲很神通,她见过只觉得李先生眼亮的很,却看不出神通,也是,她是凡人嘛。
  “我还不曾见过宫城,以后也能见得了”,孟玉氏停下,幻想一下宫城模样,却总是想不出,“何家老太太这次怕是真的不中用了,明儿我再去看看”,两家如今也是亲戚了,小葵年岁大世子较多,这个不用考虑,他们也才大胆定下,自家闺女的婚事却是不敢的,不是他们非得肖想世子,而是害怕王爷多想了,“也不知能不能熬过除夕,何家大伯、大柱、二柱都也不在,你何伯母也是难呐”
  生老病死是常态也是无常,昨儿才去吃了李家妹妹儿子的满月席,明儿又要去看一位不久于世的老人。不想初更刚报过,何家便派人来报丧了,老太太七十多了也是喜丧,但她是有品级的,须得上报,官制上还没研究出来全套的婚丧之仪,还只得按着原来的丧事办了。
  郑英娘亲自过府吊唁,陪着何夫人说了会子话,看到他家灵堂上不少戴孝的妾室,也只得心下摇头,再看看如今形单影只的左春荣,竟没有个全然得意人。
  盛夫人哭完灵也过来陪着说话,张夫人、孟玉氏、施夫人也是先后过来,人还是那些人,人都是养的白了胖了些许,气质亦在不知不觉中改变,再不愁吃喝但都感觉少了些什么。因着是年底了,各家都忙,王妃离去,余者再陪会也就散了,孟玉氏因着亲戚关系在何府陪着。
  ………………………………………………………………………………………………………
  孟婉在自己的院子中尚能听见一阵阵的哭声,母亲去隔壁帮衬着,家里的事小者是她做主,大者便让人去隔壁回禀。
  “年糕、豆腐已齐整了,各四担,五婶正带人烧肉、炸面食,入了冬,肉价略涨了二分,鸡鸭鱼虾都是庄子上才送来的,鸡鸭各三十只,鱼虾还得是新鲜的,便送的少些,府里都是买的最新鲜的,还有枣子、栗子、榛子、核桃、松子、瓜子、花生、桂圆这些干果都是按着往年分量置办的”,钱运家的在给孟婉一一报告,这也是孟玉氏的意思,让她都了解着。
  “我听说有处庄子上今年种了些花生,怎地还要另买?”孟婉在翻看着家中各处的册子支出,还有他们兄妹四人每个的分帐册。
  “确是种了,便是花六一家管着的那处庄子,那地原是不大肥厚,种了谷物也长得不好,今岁便种了花生、菜蔬,只谁想正花期时他们那里冻了一场,县里的庄稼收成都降了,花生也没结几个果”,钱运家的坐在踏上解释着。
  “原还有这一出,难怪如此了”,孟婉还纳闷怎的花六那处庄子送上来的收成差那么多,也是借故一问,“母亲还吩咐了,周家老太爷周年祭,明日她去不成,便让钱管家去走一趟”,周家与他们是同乡,无官无职的,让管家去已是可以。
  “奴婢已经备得了祭礼,都是按着夫人吩咐备的,姑娘放心”
  “你们都是老道的,反倒我是初学”,孟婉笑笑,“玲子已回去两日了,哎,怪想她的”
  “如今在家也常惦念着姑娘,说侍候姑娘是玲子的福气,再就是做做嫁妆,等完了婚便又能回府里来了”
  荣德堂里,郑英娘也在忙碌着,她在听周大报年底的粮肉等价钱,“一两银子一石米,已是比前几年好了甚多,王爷初设养济院,金州城内外凡老疾孤贫者,皆籍其年以请,未知其效如何?”
  “小的按着王妃吩咐,往府外办事时多有留心此事,内城如今已不见乞者,养济院处按月给与口粮,定为三斗,足够矣,小的还让人进去看了看那米未见霉坏的,问了数人都说是按着月份供给不曾克扣”,周大一一报知。
  “如今日子好过了甚多,王爷原本想明岁便推之至各州县,只尚有兵事,确是要再等个几年了”,郑英娘点头,又问“路学的生员们可都领了廪膳?”
  “这个小的也打听过了,王爷先时去路学微服,都已下了令改善,如今优异者可增领十倍之多,普通者领的廪膳也可养活两人,家贫者不必为生计担忧”,周大本是有备而来,五花八门的事务原就在他心里装着呢,王妃也不定什么时候便会过问过问,答不上来可就是他失职了,后面多得是人等着补上呢。
  “可养活两人?若有妻儿父母岂不是无法赡养?”郑英娘想的长远些,等天下平定后这些人会有更多的用武之地,只现在却没更多余力,“此事我知道了,明儿就是小年了,今岁的炮仗是谁管着?”
  “是库里的三管事卫丰喜”,周大不知道她突然问这个合意。
  “那些不过图个热闹、锦上添花的东西,以后都减三成,还有记得明儿给府里当值的文武、卫士们都另添些吃食糕点,以后正旦、元宵等节也是如此”,官员们如今的休沐日就两天确实辛苦了些,“你去把采办处、西院的账册调来,便去忙吧”
  郑英娘看着册子,又想起一事叫来白嫂,“我听大郎说褚先生的老母亲病了,你派人去请李良去看一看”,褚先生是新调来的给府里公子们讲学的老师之一,“给每位先生的年礼中再添一娄柑橘,要挑新鲜的”,这年头摇笔杆子的文官很是不得沙场拼命的武将,捞不到什么实惠,家境也就远不能比,油盐酱醋过日子够,但这些差季的果蔬怕不会长得的。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整理下半年的记事条册时,郑英娘见到丈夫写的这么一句,发自内心而笑,他们正在奔着这个方向行进着。
作者有话要说:  

  ☆、教女

  “自周始,后宫设内官,汉设内官分列爵秩十四等,唐设六局二十四司,女史五十余人,前朝防制,宦官者自先秦始,后各朝仿设,称呼各有不同……”
  郑英娘又在听师傅讲史,只这次心情又有不同。此时称王,彼时称帝,他们还面临另一个问题,府变宫之后,仆妇们尚好解决些,男仆却是个很大的问题——宫中的男仆必须都是阉人,府里跟随他们的仆人们就必须做出选择。
  有家有室的男人们多数是选择另谋出路的,这太可以理解,都是府里的门下,侍奉过几年了,没功劳还有苦劳,不选择留下的多是发放全家身籍,给予田地放出府;识字者多放出府,年纪长者出府。也有冥思苦想后艰难决定留下的,这个代价……如于亮便是选择留下侍奉,自行解决了,还有一些无家室无亲族者,也是表示愿意留下。
  府上便急需宦者补充王宫内的位置,也是尽快完成更替,此事自有专人负责,不许郑英娘过问。她想的是女官制度,候王爷已经初设六局,显然是有继承礼制设立女官的意思。宦者都是选的不识字者,女官却是要相反。郑英娘也是读过史上各代的宦官之祸、内宫之祸的,明白这般设立的意义,这些事情也是萦绕在她心间的大事,女官的年纪是要长些合适,身份需的是寡者,识文断字,符合这些,又是在他们治下,还愿意来的妇人怕也是不多,须得时间慢慢找寻,这也有专门的官员负责。
  府里尚有许多仆妇,已婚的是不适合再留到以后了,要么随丈夫一起放归,要么是赏了田地自己离府,就要另需人补上,更替交换也需要过程。
  “王妃,老奴还是留到最后一批吧”,周嫂是必须离开的,她不是寡妇也不是奶娘,女官宫女都不适合,且周大是要离开的,他们得的田地攒的金银足够生活,但心理上舍不得。
  “也罢,你先留下带带新人,宫婢们第一批也就进府了,周大也不是一时半刻就能交割完的,你们也不需如此,一场主仆,好聚好散,以后有了身籍,好好置地,送儿孙去读书识字考官身,一样为王爷效力”,郑英娘笑着与属下几人说着,“另有如王婶者,衷心有加,又是军眷,年纪也到了,合该颐养天年了,她们没了儿女,可寻族中或亲戚家男丁过继,一样给予田地过活”,之前连年灾荒、后又不断兵祸,江南大地人口骤减,有些县村十室九空,有地却无人种,又有军中屯田,现在也是多方鼓励百姓耕种,如果停了兵戈,更是要如此,郑英娘又想。
  “王妃总是给奴婢们想的周全”,已有人抹泪,同伴们劝了方止住,令散去。
  立春、谷雨等侍婢都是这几年选上来的婢女,她们是不需要离开的,又有了几年经验,以后带着新人,府里更替也不会过于无措无章。
  一道宫墙,她的身份不同了,了解外面的机会更少了,能做的要做的事也不同了,郑英娘看着面前的史记,打开处正是吕太后本纪,她是该再仔细研读几遍,她从没有吕氏的野心,也没她那番政治手腕,同样更不想要与她一样的收场。
  ……………………………………………………………………………………………………
  “咱们家虽不至于让你下厨做饭菜,然妇道人家怎能连这个都不会?”当当当当的声音自厨房中传出,孟玉氏一边示范着刀功一边教育女儿,“人活着谁能离开衣食住行?娘和你爹虽然想把你养成怎样的才女淑女,你爹也常说人生际遇莫测,陋室高堂,都能活的好才是本事,也就让你们兄弟姐妹甚都学一些,甚都知道一些”,丈夫说世子小小年纪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